查看原文
其他

张鸣:以史为鉴是句美丽的空话

张鸣 少数派文选 2022-08-23



以史为鉴是句美丽的空话  

文:张鸣  编:先知书店


当今之世,正经八本地读史的人不多,但知道“以史为鉴”这句话的,却是不少。学历史有什么用?不管是谁,一张嘴,就会告诉你以史为鉴。但是,人之为人,能做到以史为鉴吗?难,很难。

 

一般人虽然不读史,从道理上讲,大抵上应该知道要从自己和周围人的经验中,吸取教训。聪明人,看见别人跌进坑里了,自己知道绕着走。至少,自己跌过的坑,不该跌进去第二回。如果人能做到这一点,大体上也相当于以史为鉴了。


可是,我们知道,在现实生活中,能因为别人跌进一个坑而自己绕着走的人,非常稀少,更常见的是,一个坑,自己跌进一次两次,甚至三次。我这里说的是不看书的人,看书的人能接受历史教训吗?也难。

 

首先,是因为我们的历史讲述有问题。在这世界上,绝大多数人不是历史学家,不能通过查阅史料了解历史。他们了解历史,是通过别人写的书,课堂上的讲授。


如果教科书问题很大,那么,人们了解的历史就不真。如果这个不真,仅仅是方法论的问题还好说,如果有人刻意捏造歪曲历史,那么,就算你有心以史为鉴,得到的所谓经验教训,也是歪的,一定会被带到沟里去。

 


当然,真正还原历史,谁也做不到。但是,以求真的心境,尽可能逼近真相,把历史叙述得合情合理,还是可以做到的。只是,我们现在的历史书写者,连这一点都做不到,或者不想做到。


有些人价值观就是歪的,在历史叙事中,每每按照自己的价值,刻意扭曲历史。有些人价值观倒还没大问题,但也喜欢按照自己的好恶,编排历史和历史人物。


历史叙事,由于个人不可避免的主观因素,而出现一些偏差,倒是可以容忍的,但现在的问题,不是这样的,而是有人刻意在造假。就是要把历史当成一个小姑娘,可以让他随意打扮。

 

其次,即使有人读的历史并不假,而且他们也有能力直接读古代史籍,也真的读了。但是,照样不吸取历史教训。这样的人,都比较自负,他们觉得,他们做的事儿,是前人没有做过的。


即使历史的经验告诉他们,在他们前进的道路上,存在着一个大坑,他们还是会跳下去。因为,前人虽然跌得很惨,那是因为他们不行,而换了我,结果兴许就会完全不一样了。

 

在中国历史上,据说存在过500多个皇帝,他们中的多数,都受过很好的教育,其中之一,就是历史教育。但是,前面皇帝犯的错,后面的皇帝一般都接着犯。虽然说,明君很少,昏君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多。但这些中不出溜的皇帝,却没有谁能吸取历史教训的。一个远小人近君子的格言,大家就都不遵守。

 


所以,人性的弱点,则是导致人们不能以史为鉴的原因。比如说,皇帝和有权势的人,都知道有人会拍他们的马屁,而拍马屁一定会坑人。但是,他们就是喜欢拍的人,挡都挡不住。其实,历史上没有什么明君,那些能够在关键时刻抑制一下自己弱点和喜好,就一定是为人称颂的明君了。只是,这样的皇帝,实在是太少了。

 

在现实中,人恰恰是根本不会以史为鉴,他们不照这面镜子,就算你送给他,他也不照。一个人,如果刚刚犯过一个错误,就接着碰到类似的事儿,只要他不是傻子,一般不会重蹈覆辙。


但是,这个错误犯的时间久远了一点,就不好说了,因为,人都很健忘。但是,在现实中出现更多的情况,是人们即使犯了错误,跌了跟头,却根本没有搞清状况,不知道这个跟头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错了,是哪个的错。


就算赖自己,也每每趋向于赖别人。在这种情况下,下次再犯的可能性就会很高。所以,如果吸取历史教训,不再犯错,至少不犯同类的错误,就需要总结和反思。


历史学家,就是专业从事总结反思的人。但,历史学家,或者说合格的历史学家很稀缺,比经济学家稀缺多了,不可能给每个人都配一个。


所以,多数的人,就算有这个历史反思的自觉,也只能从历史学家对大历史的总结反思中,寻找自己的影子。如果真的能看下去,一样可以做到以史为鉴,不犯或者少犯错。一个群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大抵也是如此。

 

然而,理想状态,永远都是操心者的唠叨。在现实中,没有多少人会在意历史,在意历史教训,他们的所作所为,很可能只有一个命运,就是把自己的“事迹”,变成后代的教训,或者笑话。

 


一般来说,普通人不能以史为鉴的危害范围比较有限。

真正值得警惕的,是那些制定游戏规则、掌控公共资源、有社会影响力的聪明人,他们不能以史为鉴,他们的愚蠢将会通过各种机制,自上而下地传递到整个社会,将每一个普通人卷入其中。


塔奇曼将这种“政治精英的愚蠢”称之为“愚政”,她认为,愚政是一种永久普遍的现象——它与时代、地域、民族并无关联,无论在君主制、寡头政治还是民主政体下,愚政都不可能得到彻底根治,只是程度有所差异。


在西方2500年的历史上,除了马基雅维利以外,极少有人系统地研究“政府愚蠢史”,而塔奇曼算是其中“唯二”的作家。

当别的历史作家都在顾左右而言它时,她却不断警告那些“聪明人”——文明不会亡于衰落,只会亡于愚蠢。


可以说,在信息泛滥、真相稀缺的时代,阅读塔奇曼,不仅能医治我们对历史、政治的无知,甚至能让我们变得更为深刻,真正做到以史为鉴。这正是塔奇曼的价值所在。为此,先知书店特别推荐“巴巴拉·塔奇曼作品集”,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延伸阅读

他的出现,弥补了中国文化中最缺失的一环

台湾的历史,其实就是中国近代史的一段缩影

野夫:被打开的历史折扇上,风声如怒

常凯申与现代中国:一代政治人物的人性与人情

饶毅:中国未来最大的挑战,是对待真理和自然的态度

他从不回避中国切实问题,总以真知灼见得出令人警醒的诊断

他以一己之力,捍卫了文化的尊严

钱穆:传统政治的四大流弊

张鸣:跪,与士之尊严

张鸣:奴才的创造性

张鸣:特权的庄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