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历史变革者——邓小平人生的40个瞬间

凤凰网 少数派文选 2022-10-27


2022年8月22日,是邓小平诞辰118周年的日子。

这个小个子的四川人,经历“三起三落”,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历史机遇,在中国历史的转折口上,改变了整个国家的航向。

他的一生似乎都在改革和探索中度过,用他自己的话说,“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出生在四川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1920年,邓小平在法国勤工俭学时期留下这张照片。虽然没有上过大学,但在5年的欧洲留学经历让他对现代化有了深入的了解。

1924年邓小平参加中国共产党,后转往苏联学习。1929年,邓小平参与发动百色起义。

1932年,28岁的邓小平,时任中央苏区会昌中心县委书记,经历了第一次人生“落起”。当时中央临时政府推行“左”倾冒险主义,邓小平则反对他们的“城市中心论”。为此,邓小平被撤职,并一度被关进监狱。直到1935年遵义会议,这次“落起”才画上句号。

1937年秋,邓小平被派往太行山,第二年担任129师政委,跟他一起搭档的是师长刘伯承。

图为129师领导在河北涉县留影。李培义/CFP

1940年,刘邓部队参加“百团大战”。其后,刘邓大军建立了晋冀鲁豫根据地,开展政权建设。

几十年后,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问邓小平,这一生什么时候感到最幸福?邓小平回答说,是在克服兵力装备都不如对方的双重障碍,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那三年,尤其是横渡长江的壮举。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举行。毛泽东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图为邓小平在会上发言。新华社/图

1949年10月1日,邓小平参加了开国大典。

“过去我们知道邓小平参加过开国大典,但所有在天安门城楼上参加大典的其他人的照片都找到了,惟独没找到他当时的照片。”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研究组研究员刘金田先生说,“这张照片是我们在中国新闻电影制片厂的电影胶片里,发现的一个邓小平的镜头。当时大家就把这个镜头截下来,制成图片,补上了这一珍贵的历史画面。”

照片中,一身戎装的邓小平的前面站的是陈毅和贺龙。

1952年7月,邓小平被调入中央工作,很快崭露头角。1957年11月,毛泽东访问莫斯科参加十月社会主义革命40周年庆典,随行的有邓小平、宋庆龄、朱德、李先念等。

座谈会上,邓小平有理有据地反驳苏共的大理论家苏斯洛夫,令毛泽东大为激赏。会议结束时,毛泽东指着邓小平对别人说:“看见那个小个子了吗?他非常聪明,前程远大。”

图为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宣言上签字。侯波/摄

20世纪50年代,邓小平任总书记期间,工作忙极了。那时他以打台球来减轻一点疲劳。

1959年,毛泽东和邓小平在一起。Bettmann/摄

1960年11月,81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开始。邓小平在赫鲁晓夫发言后,大批赫鲁晓夫搞大国沙文主义。

对于邓小平此次率代表团赴莫斯科谈判,毛泽东评价说,代表团取得了完全的胜利。毛泽东说,赫鲁晓夫曾经讲过,邓小平人那么矮,但是一个重量级拳师。

图为1960年12月,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在莫斯科。孟庆彪/摄

1963年,邓小平带领的访苏代表团回国,向欢迎的人群挥手致意。吕相友/摄

当时负责拍摄工作的摄影师吕相友去机场执行拍摄任务,他敏感地发现很少到机场亲自迎接回国代表团的毛泽东也到场了,迅速拍下了毛泽东与刘少奇、陈毅等一起迎接邓小平的珍贵照片。

在此十年后,毛泽东谈到邓小平的功绩时,还称赞邓小平访苏坚持了党的原则。


邓小平第二次“落起”,是全家被下放到江西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劳动改造。

文革开始不久,邓小平受到批斗,失去一切职务。1969年10月,他被押送到江西省新建县,在拖拉机修造厂参加劳动。这是邓小平一生中最痛苦的时期。他到达南昌后对自己专案组的当地代表说:“我还会出来工作,我还能为党工作10年。”

图为下放到农村劳动的孩子们陆续来到江西邓小平身边。

林彪坠机事件发生一年后,邓小平才复出。1973年8月,邓小平在中共第十届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图为邓小平和邓颖超在会议上。

1974年春,邓小平被毛泽东派去联合国大会发言,这是中国领导人第一次在联合国发言,一时间在国际上名声大震。Keystone France/摄

1974年底,毛泽东称赞邓小平“政治思想强,人才难得”。1975年1月,邓小平再次受到重用,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周恩来病重住院期间,由邓小平主持党政军日常工作。

图为1974年底,毛泽东和邓小平握手。新华社/图

这段时间,留过学的邓小平负责了许多外交工作。1975年,德国领导人施密特访华为邓小平点烟。

1975年5月12日至18日,邓小平对法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参观了法国核电厂。对国外尖端技术的参观让他对中国科教发展有了新的思考。

1975年6月,邓小平转向重整中国的科学事业。这年夏天,邓小平和教育部长周荣鑫等人开始着手恢复中国的高等教育,但是又受到了批判。期间,邓小平曾被批准暂时从受批判当中抽身,因为他要跟基辛格以及美国前总统福特见面。


1975年12月2日,毛泽东会见福特,这是邓小平最后一次陪同毛泽东会见外宾,也是他最后一次见到毛泽东。

福特回国后,批邓的会议随即恢复。邓小平再次被打入冷宫,提高教育水平和减少思想政治思想教育的计划被中止,为老干部平反的工作也放慢下来。

图为1975年12月2日邓小平(右二)同福特(左三)在北京举行会谈。

1976年1月,邓小平在周恩来追悼会上致悼词。

1975年周恩来进行大手术前,曾吃力地抽出手来,紧紧握住邓小平的手说道:“你这一年干得很好,比我强得多!”而“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很快将邓小平再次打倒。

1976年4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决议,决定华国锋为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同时撤销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

直到1977年7月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前夕,邓小平才获得第三次解放。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文化大革命”十年至此结束。1977年7月,邓小平复出。面对文革后的中国,他一步也不停地开启了改革。

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了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

就是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果断决策――恢复中断10年的高考制度。

1978年是中国国家战略发生重大转变之年。8月,中日两国政府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10月,邓小平访问日本,这是中国国家领导人二战后首次正式访问日本。


这次访问,是为了出席互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批准书仪式,也是邓小平在酝酿中国现代化大战略的过程中所做的一次取经之旅。

1978年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是1949年以来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转折。


邓小平一开口就直奔主题:“今天我主要讲一个问题,就是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全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1979年1月1日,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结束了长达30年之久的不正常状态。

1月29日,邓小平访美,成为新中国第一个访美的领导人。

在长期隔阂的背景下,邓小平需要应对很多棘手的问题。“有一次白宫会面,当时卡特总统一直催邓小平更快实现中国公民自由出境甚至移民。

总统甚是咄咄逼人,而邓小平却采取迂回态度,但就在某个时刻,邓小平就那么简单地对总统说:“那好,就明年,我们撒出一千万人,你敢不敢接?”

1979年2月2日,邓小平在休斯顿边的镇上观看马术表演,这时一个美国姑娘骑马飞奔而至,把自己的牛仔帽递给了邓小平。邓小平像表演一样把新帽子戴在头上,赢得了当地观众的欢呼赞美。

他用这个简单的动作,不仅表达了中美两国人之间30年怨恨的终结,也让中国人和他一样接纳美国的生活和文化,消除中国对西方文化根深蒂固的抵制。

他给美国公众传递的信息是:邓小平不但很幽默,而且不太像“那些共产党”,而是更像“我们”。当时《休斯顿邮报》的头条标题是:“邓小平不问政治,成了德克萨斯人”。

1979年3月29日,邓小平在北京会见时任香港总督麦理浩。

香港大部分土地的租约将于1997年到期,麦理浩谈到,有必要让港人放心,因为他们对1997年之后的前景深感担忧。


会谈结束后他们起身向外走时,邓小平向麦理浩做了个手势,身高超过1米8的香港总督俯下身,听到这位身高只有一米五几的中国领导人对他说:“你如果觉得管理香港不容易,那就来管理中国试试。”

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共十二大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了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的构想。

1984年12月19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那是为了香港问题举行的中英谈判。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谈判刚开始时盛气凌人,表示可以把香港的主权还给中国,但管理权还是英国的,她的意思,“如果离开英国的管理,香港就乱了”。


邓小平不慌不忙,但口气异常坚决,从开始就表达了“主权问题不容谈判”的态度。

就在撒切尔还在不停地说,甚至以“考虑非和平的方式保留香港”相威胁的时候,邓小平突然又讲了一句话:“中国人穷是穷了一点,但打仗是不怕死的!”听到这话,撒切尔夫人愣了很长一段时间。

同日,中英正式签署《联合声明》,英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把香港交还中国政府。

1984年1月下旬,邓小平开始了对经济特区的第一次视察,从建立经济特区已经过了5年,他说,“5年了,到底怎么样,我要来看看。”

1月26日,邓小平为深圳经济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中国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4年6月,邓小平在打桥牌。他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就喜爱上了桥牌运动,此后长年不辍,他认为打桥牌可以锻炼大脑,提高思维能力。

1985年6月4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央军委扩大会议正在举行。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轻轻伸出一根指头--中国人民解放军裁减员额100万。以百万大裁军为标志,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从此转到了和平时期建设的轨道。

这一瞬间,被新华社记者用镜头记录了下来,这就是后来被外媒形容的邓小平“一指禅”裁军百万,让世界为之震惊。

1989年,在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上,邓小平辞去中央军委主席职务,从中央领导岗位上完全退下来,他“希望自己从政治舞台上慢慢地消失”。

图为邓小平辞去军委主席后,在北京与十三届五中全会主要领导人合影。于荣臣/摄

他说,退休以后,我最终的愿望是过一个真正的平民生活,生活得更加简单一些,可以上街走走,到处去参观一下。

邓小平退休后,每天的生活很有规律,大多时间都是在看报和陪孙子,一家人都亲切地称他为“老爷子”。杨绍明/摄

然而邓小平没有停止对国家命运的探索。

到了1992年,退休后的邓小平又点了一把火。1月18日至2月21日,87岁的他,乘专列南下,先去辛亥革命爆发地武汉,然后是深圳、珠海和上海,发表一系列南方讲话,他说“发展才是硬道理”,给人们指清了扩大市场开放的改革方向。

南方谈话,成为中国改革再出发的标志性事件,也是一份思想解放的宣言书。

图为1992年,邓小平在深圳仙湖植物园赏花。

1992年,邓小平在深圳皇岗口岸深情眺望香港,还有5年时间,香港就可以回归了。

1992年2月18日,邓小平视察上海第一百货商店,买了铅笔盒橡皮。

在邓小平1992年南巡后的几年,中国达成了世界上史无前例的经济增长率。从1992年到1999年,每年的经济增长率都超过了10%。

1994年10月1日,邓小平在北京看国庆烟火。

他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1994年春节。此后他的健康状况恶化,再也没有力气参加会议了。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邓小平曾说,他要让人们记住一个真实的他,记住他是一个凡人,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1997年2月20日,福州市民从商店橱窗的电视屏幕上收看邓小平逝世消息及生平介绍。新华社记者张生贵/摄

人们在邓小平展板前合影

邓小平去世后,各地不断举行悼念活动。

这个老人站在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上,大刀阔斧地推行了改革,把中国引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解读他的生涯起伏,就是解读我们每个人命运背后的历史迷局,只有了解邓小平的人生,才能理解中国发展道路从哪里来,向何处去。

先知书店特别推荐傅高义的《邓小平时代》。这本书不只是给邓小平一个人,而是给一个时代立传。资料非常出格,内容硬核、真实、“实事求是”。正如本书的出版者所说,《邓小平时代》“能够告诉读者中国发展道路从哪里来,向何处去。”


《邓小平时代》堪称一部“纪念碑式”的作品。由于种种原因,中文世界迄今为止尚无一部同等分量的著作,而作者傅高义几乎是目前英文世界最有资格写邓小平的学者。
 
傅高义得天独厚地采访了包括邓小平家属、身边干部在内的众多历史亲历者,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这一切都使该书具有独特的历史成因,其价值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难以被超越。
 
《邓小平时代》这本书,不少朋友已经读过,但由于各种原因未曾读过的朋友,想必也大有人在,所以值得再次推介。

谁也不能预测《邓小平时代》在将来什么时候有可能下架,至少可以说再版的可能性已经很小很小。毕竟邓小平时代……已是另一个时代。

还没有这本书的朋友,可以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立即拥有:


▍延伸阅读

总理在深圳向邓小平铜像献花,重申“黄河长江不会倒流”!

邓小平对金庸说:担任领导的人,不能出太多的主意

被遗忘的常识:经济决定贫富,政治决定生死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却压着相同韵脚

从世界看中国,需要跨过三道坎

文明的逻辑:藏富于民才是文明的基本特征

新中国的第一个转捩点,此后国运大变样

香港记者问朱镕基愿不愿意访问台湾,朱总理这样回答

廖信忠:台湾为何与我们渐行渐远?

中美关系的底层逻辑,都在这套书里

人关心政治,如同鱼关心水质

张五常:中国历史都是泪水,只有他成功改革中国

老邓就一俗人

张五常:中国两百多年来,没有出现过思路这么清晰的一个领导人

周其仁:人最怕的就是被命运支配

美国国宴上,邓小平突然严肃地说:那位教授在撒谎!

傅高义:传世两个字,是我写这本书的野心

他的历史使命已经超额完成,我们没有理由苛求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