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名家荐书 | 张曙光评《大减税》:最好的财政是尽量少花钱

张曙光 少数派文选
2024-08-15




编者按:税收,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税收政策,关乎每个人的财富,更关乎每个人的自由。萨伊在《政治经济学概论》中说:“最好的财政是尽量少花钱,最好的租税是最轻的租税。”身处税收大国的我们究竟何去何从,值得国人斟酌思量。张曙光为《大减税》一书所写的序言,发人深醒:



李炜光教授和臧建文博士的大作《大减税:大国税改与经济发展》出版,请我作序,深感荣幸。


减税和轻税正在成为一股世界潮流,浩浩荡荡,也是中国改革和发展之急需和要务,近年相关举措不断。因为好处太多、吸引力很大,减税和轻税是聚民心、固国本、图富强的不二法门,也是开明执政者优选的良策妙计。围绕这一主题,这本书的结构框架设计了三大部分。


· 第1部分是“中国减税观察”,问题提得鲜明、准确,不仅符合中国的实际,而且抓住了问题的要害和关键。


· 第2部分是“美国减税研究”,既生动流畅,又深刻精致,颇具故事性,读来发人深省,是一个不错的参照。


· 第3部分是“减税降费探讨”,讨论了现代国家和现代税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基本理论,是前面分析的概括和升华,使得这本书在应用和对策研究的基础上,有了深入一步的思考和洞见。


从内容和方法来看,作者既有全球的宏观视野,且有大量实际统计数据支撑,以及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分析,站在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又有深入细致的微观考察,包括对企业家的实地访谈、有说服力的案例分析,特别是餐饮个体户的日记账,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的恰当结合与互动互证,再加上美国减税的故事,生动活泼,深入浅出,直击要害,洞穿本质,没有了一般理论著作的八股味。因此,这本书的理论观点和政策建议具有扎实的基础和强大的支撑。


基于此,我认为这是一本学习和研究税制建设、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好书,值得阅读,特别是值得决策者和财税人员参阅和思考,故以为序。



掩卷静思,我有三点体悟,想与作者和读者分享。


● 一是之所以提出减税和轻税,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税负相对较重,这是由我们国家的税制结构决定的。


我国实行的是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的经济体制和以流转税、复合税为主体的财税体制,而且税种繁多,存在重复征缴的现象。本来作为主要税种的增值税,其税基中已经包括了个人工资收入和企业利润,政府还要征收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


另一方面是因为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相对不足,尤其是教育医疗、公共服务方面,再加上少数税收征管人员缺乏平等意识,自由裁量权又过大,“吃拿卡要” 现象屡有发生。这样,税收作为国家与民众之间平等交易和相互合作的纽带,就具有了另一番意味。


要知道,税收是企业和公众创造的经济剩余,税负过重就是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按照总税率,政府拿走的多了,企业和个人剩下的少了,连简单的再生产和日常支出都难以维持,哪有能力扩大投资和增加消费?


因为不能扩大投资和增加消费,企业就无法进行生产创造,也就无法完成再生产的循环和周转,政府又从何处得到税源?因此,轻税机制是得民心、固国本、创大业、图复兴的根本大计。



● 二是财政税收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根本而重大的政治治理问题和理念问题。


我们仅仅将其作为经济问题来对待是行不通的。因为财政税收关涉的是国家与民众、政府与企业、中央与地方等方方面面的关系。在现代社会,税收也不再是“皇粮贡赋”,而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必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国家是一种社会契约,政府是公民的代理人。虽然税收可以看作政府的产权,但其最终来源是公众的缴纳,是对个人权利的删除和转移,且以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为对价。所以,税收的强制性、固定性、无偿性是传统观念,而平等性、灵活性和有偿性才是现代财政税收理念。


既然如此,税制的确定、税收的征管、税款的使用首先是一个政治问题和政治过程,是现代国家的重要标志,其次才是行政、经济、技术事务。有意无意抹杀和颠倒二者的关系,都是错误的,其结果必然是南辕北辙。


作为政治治理过程,以下最基本的三点必须十分明确和切实做到。


· 首先,明确规定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切实保障公民的财产权利。如果个人的合法财产随意受到侵占和破坏,税收就与“抢劫”无异。


· 其次,实行税收法定。所有涉及税收的规定都要有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为依据,不能以行政法规代替法律规定。


· 最后,实行税务公开。让公众了解财政收支的来龙去脉,并进行有效监督,切实保证纳税人的知情权。如果税收只是财税部门少数人的专利,公布财政收支报告只有大项,没有细目,谁也看不懂、整不明,那就是对公众的不负责任。



● 三是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要知道,现代税制的建立和实施,是现代国家和现代社会形成的基础、内容和标志,是经过了国王和议会、政府和纳税人的长期博弈和斗争,互相让步和妥协,达成共识,实现共和,才一步步完善起来的。


严格来说,我们还没有完全建立起名副其实的现代财政制度和现代税制。要完成建设现代国家的任务,同时确立和实施现代财政税收制度,任重道远,还需要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工作和积累,一切大话、空话、套话都无济于事。


只要理念正确,方向明确,目标坚定,路线图可行,工作又扎实细致,我们一定会达到既定目标。



众所周知,近些年,国内人文社科图书出版快速萎缩。不过,凡事总有例外,著名经济学家,几年前因提出“死亡税率”而为公众熟知的李炜光教授刚刚出版的这部《大减税》,就是这样一个“例外”——一本关乎现代文明最重要的财税问题,更关乎中国未来数十年经济民生的好书。


这样一本好书不仅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曙光为其作序,更受到当今一众大咖学者好评——


朱海就:该书详尽地讨论了减税问题的方方面面,并给出了国际经验,是一本既有理论性、学术性又有政策参考价值的作品。对于经济复苏来说,减税无疑是一个重要手段,因此该书在当下非常具有现实意义。李教授是财税领域的大家,文采与口才俱佳,本人有幸认识他多年,特推荐他这部大作。


马国川:无财政则政府无法运转,无税收则无财政,某总理曾说:“一个国家的财政史是惊心动魄的。”作为知名财税学家,李炜光教授不但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有精深造诣,而且拥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深厚的人文修养,这本书是他的潜心之作,阅读后大有收获。


锦都老荣:知不可为而言之,是学者的责任吧。记得大概是2015年或2016年,深圳大梅沙会议与炜光兄相识,他在发言中详细比较各国企业负税水平,说大国负税之重,世界第一。敢言,又言之有理,至今留有深刻印象。减税喊了多年了,究竟减了多少,本书有精辟独到分析,推荐阅读。


王建勋:几年前,李老师提出“死亡税率”的概念,真是振聋发聩,一石激起千层浪。国人迄今尚未认识到,征税事关私有财产是否安全,限制征税权是迈向有限政府的第一步。《大宪章》的主要目的之一即是限制国王的征税权,不经贵族们同意,国王不得擅自征税。此所谓“未经(纳税人)同意,不纳税”,后演变为“无代表,不纳税”。这是800年前的事儿,发生在备受误解的“中世纪”,而且不只是在英国确立了这一根本原则。它对西方走向有限政府影响深远。



这本《大减税》受业内学者如此多的好评,主要还是因为内容过于硬核:


它所讨论的问题,与每一个普通百姓息息相关:增加居民工资收入的源头活水是什么?征收房地产税需要的一系列前提条件是什么?如何走出“社保改革困局”?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应注意什么?行政管制能否解决市场失灵问题?这些我们日常生活中来不及思考的重要问题,本书均有较详细论述。它让我们在现代化国家治理框架下,认识减税降费的重要性,启发当下与未来。


可以说,这部佳作的出版十分及时,给国人提供多个视角和国际税制改革经验,深度解说减税与发展的逻辑。先知书店深知本书价值,特争取到李炜光老师少量亲笔签名书,数量极其有限,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抢先收藏:




▍延伸阅读

从“财政”看历史:揭开历史表象背后的复杂谜团

周其仁:“万税”经济是怎样形成的?

许小年:这些文章读得越多,就越有可能变得无知

把历史放到显微镜下:没有小人物的历史是不完整的

张鸣:告密是最令人讨厌的品德

希特勒生命中最后10天

陈丹青:人在苦难中更像一个人

比计划经济更可怕的是计划思维

叔本华:精神空虚的凡夫俗子

《不列颠百科全书》: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少数派文选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