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像空气一样重要
有人说,常识就像空气,虽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却须臾不可缺少。在人类社会中,比常识更像空气的,其实是信任。
没有信任,就没有人类伦理。如果连血亲、密友和师生之间都无法信任,家庭和社群就会解体,人就不能成为人。
因为信任一旦缺失,伦理道德、政治乃至现代文明就会崩溃。
孔子说,“民无信不立”。一个国家可以缺少军队和食物,信任一旦缺失,政治就会崩溃。
现代文明的本质,就是把熟人的合作,扩展到陌生人的合作体系。一个经济体如果缺乏信任,任何交易都不可能发生。
在市场中言而有信的个人,无论是人脉、社会资本、银行融资等层面,都远高于不守信的人。
一个社会的发展前途,取决于信任的广度和深度。比如资源贫乏的瑞士,靠着几百年积累的信誉,成了世界金融之都、最富裕的国家。
▌史无前例的“信任危机”
然而,不幸的是,信任的获得非常艰难,丧失却异常简单。在当下,我们就已经陷入了史无前例的“信任危机”:
卖食品的不吃自己的食品;写书的不读自己的作品;造电子产品的不用自己的产品……
我们相互提防,不敢说真话,告密和揭发甚至成为“常态”。
老人倒地无人敢扶;老赖和银行抢占暴雷先机;“双面人”说一套、做一套,就算不求上进,也是为求自保。
对于这些信任危机,很多“专家”都能说上几句,但是真正能指出病根的人,则是凤毛麟角。
思想者、经济学家张维迎就是其中一位,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今社会的信任危机,源自人心与社会正在经历剧变:
飞速的城市化、市场化转型,导致传统的道德伦理走向崩解,而新的文明底线尚未确立。
技术革命加大了信息的不对称。分工合作的频次越来越高,欺骗的成本却越来越低。
市场让人们获得了更多机会,也助长了投机心理。法律常常失灵,甚至适得其反。
这些剧变仍在加速,且裹挟着每一个人,让社会滑向了失信的深渊。
▌如何走出“信任危机”?
事实上,张维迎教授不仅指出了失信的根源,更通过《信息、信任与法律》一书,找到了重建信任体系的良方。在这本书中,他认为:
信任,首先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对亲友的信任,远远超过陌生人?原因是他们相互有更多了解,更多的共同利益,以及共抗风险的经验。所以信息,是信任与否的前提。
信任,还是道德声誉的问题。古今中外的无数宗教和思想家,都褒奖守信、斥责失信。失信之人,往往会成为别人心目中道德有瑕疵的人。所以,道德评判是信任的防控机制。
在现代社会,信任更是一个法律问题。在现代市场中,法律通过强制力,保护产权和契约,使失信之人承担足够大的违约成本,陌生人的合作成为了可能。所以,法律是信任强有力的后盾。
可见,解决信任危机、重建信任体系,就是要从“信息、信任与法律”的视角切入,解决信息不对称、信任道德压力、法律保护契约三个现实难题,最为关键。
▌为国人量身定做的信任佳作
当下,我们急需可靠的思想资源,重建信任体系。否则,我们今天能够拥有、享受的一切,必然会以更快的速度失去。张维迎老师这本《信息、信任与法律》一书的出版,无疑正逢其时。
◎回归本职,用信息经济学为信任难题贡献解牛刀
在大众眼中,张维迎是“市场派经济学家”。他的成名作是《为“钱”正名》,他深度参与过中国市场改革,他以多部著作捍卫市场经济……
知识圈的人,则是将张维迎视为“企业研究的权威”。他的“企业家”系列讲座和著作,得到了企业界的普遍认可。
但其实,张维迎的“老本行”是信息经济学,最早将该学科引入中国。他的几本相关著作,是很多高校首选的教材。
“信息经济学”是张维迎最为得心应手的一把解牛刀。他以熟练、深刻、精确的手法,完美的阐释了“信息、信任与法律”的互动机制和关键节点。
◎跨学科视角,更具说服力和传播力
市场上关于信任的著作,常常受困于单一的学科视角,令读者感觉观点偏颇、枯燥乏味。
而本书没有复杂的公式和图表,文字精当、情怀深厚、金句频出,堪称“人文学者的范文式写作”。
此外,张维迎能够纯熟地运用生物、物理、法学、伦理学等多学科思维,对比剖析古今中外的现实案例。因此,阅读本书的收获,远远超出了经济学。
◎立足文化现实,回应国人痛点
海外学者对信任的研究虽然丰富,但由于脱离了中国的文化语境,很难回应国人的现实需求,其经验也难以移植。比如亚当·斯密最看重的《道德情操论》,至今无法被国人真正理解。
本书是张维迎老师最看重的著作,直面中国的文化传统、现实境况,提出了犀利的诊断。并且从道德培育、自发社会规范等方面,提出了切实的治疗方案。
本书第一版已有二十年,再版后更是断货多年。我们有幸获得独家销售资格,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还可在规格中一并收藏张维迎最全作品集(共12册):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