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财经(ID:chaintruth)原创
作者 | 曹杨 朱晓宇 邓双琳 闫俊文
郭一梦 赵磊
编辑 | 赵磊
近日,“打工人”一词走红网络,一篇以互联网打工人为主角的“互联网打工图鉴”更是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微博数据显示,仅仅用24个小时,#打工人梗为什么会爆火#这一话题的微博阅读量便超5亿、讨论量超13万。“打工人”,指对所有从事体力劳动或者技术劳动的人的统称。不管是工地搬砖的工人,还是职场精英,亦或是中层领导、创业者,都可以自称“打工人”。据悉,“打工人”的梗,最早来源于一位叫“抽象带篮子”的网红,他用黑色幽默的方式,故意吹捧自己打工人、保安、大专生的身份,此后悄然在互联网走红。设计师“打工人”的“锄禾日当午,作图好辛苦。上午刚做完,还要一下午。不做没钱花,心里更痛苦”;程序员“打工人”的“打工人、打工魂,熬夜敲代码,都是人上人”;以及公关“打工人”的“没有解决不掉的负面,只有24小时不睡觉的公关人”等等,越来越多的网友加入了以自嘲精神为核心的打工人语录创作。“打工人”流行背后,一方面是新一代年轻人对于工作、生活重担的调侃,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在高压环境下,职场人对自己现状的不满以及劳资关系的矛盾化。10月23日, “快手公司内测蹲坑倒计时”引发热议,尽管随后快手小客服官方微博回应称,这是公司进行的一个测试,以便于判断需要增加的移动厕所坑位数量。但这或许刚好从另一方面展现了互联网人的工作强度。2019年《职场精英压力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超50%的职场精英表示对职场状况不太满意。也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在“打工人”之前,还出现了“996”、“社畜”、“内卷”等流行热词,职场人通过这些词汇,来消解自身的焦虑和压力。在面对这些压力的时候,“打工人”们有的坦然面对,有的拒绝妥协;有人是自诩条件优越的精英,却在面对内卷时十分无奈;有人在面对公司的压榨时,受困于那种欲拒又不能拒的痛苦;有人在各种严苛的规章制度严苛下,依旧有着自己的一套摸鱼办法。入职快手两年多,没想到能让我们厂引起大众热议的竟然是因为在厕所装上了“计时器”。其实我们也没想到老板们为了把员工逼成“社畜”,竟然打起了厕所的“主意”。虽然快手客服官方微博对外称,装计时器只是一个简单的小测试,便于判断需要增加的移动厕所坑位数量。但是计算有什么用?搞这些有的没的还不如增加坑位,直到加够。说白了加个计时器的最终目的不就是为了能够最大程度地压榨员工吗?谁还敢在厕所蹲那么久?我甚至大胆猜想,如果在厕所里安装人脸识别和监控设备不违法的话,那可能很多公司早就安排上了。现在快手的同事之间都在互相开玩笑说,公司年底会不会统计带薪拉翔TOP 3,然后榜单靠前的名字全部给开掉。现在社畜、打工人这些词这么火,背后无不折射出企业压榨员工的现状。这两年,快手的工作强度越变越高,已然是个不争的事实。2018年我从字节跳进了快手,就是为了能顾放慢节奏的。但是来了快手以后发现,我只是从这个坑跳入了另一个坑,快手的加班现象也很严重,不论前天晚上多晚下班,第二天早上必须准时出现在十点前的早会。而且,大小周的情况也经常发生。到了今年7月,快手CEO宿华在内部大会上已经明确宣布实行大小周,并说了“不接受的可以走人”。我这只社畜终究还是没能逃掉被极度压榨的命运。更重要的是,快手的内部机制非常多,就像快手前50号员工朱蓝天在快手内网上公布的那样,内部派系斗争是常态,不同部门的负责人相互较劲,使得跨部门沟通非常累人。由于运营岗的特殊性,我们必须要跨视频和直播等部门进行沟通合作,以提升单款游戏新增用户规模,从而带来收入。在这个背景下,我们要承担的不仅仅有工作强度带来的劳累,还有极高的沟通成本带来的“心累”。可以说,只要待在岗位上就有干不完的活、沟通不完的需求。所以,对于我这样的职场人来说,能够短暂逃离工作的地方,就只有公司的厕所了。进入厕所后脱下裤子坐在马桶上,再打开手机刷刷短视频、看看微博段子和微信朋友圈,就这样放空自己十几分钟后,再心满意足地关掉手机,离开厕所,接下来几个小时的“电”就充完了,然后再回到工位上好好工作。这样算下来,去厕所待个十几分钟、半小时根本不是偷懒,只是想调整状态之后再继续工作。哪怕是老板自己也未必能拍着胸脯说,他可以在高压状态下持续工作十几个小时。现在“如厕自由”的权利也将要被老板们剥夺,职场人坚守的最后一份自尊也被老板践踏,我们越来越找不到坚守工作的意义,真不知道没有了厕所,社畜青年崩溃的时候该往哪里去缓冲。我每天早上睁眼都在后悔,后悔两年前为什么一意孤行跑到这个城市,后悔为什么选择了这份工作。两年前,我大学毕业,不顾家里反对,执意和一起毕业的男朋友来到了他的城市,一座南方小城。城市虽小,但很富庶,也有几家市值在全国都排得上名的上市公司。男朋友考进了当地的国企,而我则进入其中的一家上市公司当会计。我满心期待地以为人生崭新的旅程就此开始,但没想到迎接我的却是一场噩梦。这座小城的外来流入人口并不多,所以我所在的这家企业大部分岗位都在当地招工,我所在的财务部,几乎都是比我年长许多的大哥大姐。作为办公室的“忙内”,一些苦活累活自然落到了我头上——比如报销发票。我每天要和数不尽的数据和票据打交道,工作内容枯燥而乏味。而让我更不能忍受的是,不仅要做自己的活,还要帮忙做同岗位前辈的活。我的同事们大多是本地人,已经成家,同事经常轻飘飘一句“要早点下班去接孩子”,就把没干完的活扔给了我,而我只有每天都加班才能完成1.5倍的工作量。不仅如此,我还要在核对发票的间隙,去帮同事们取外卖、收快递。我初中的时候看过一部台湾偶像剧,叫《命中注定我爱你》,女主陈欣怡的人设就是办公室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便利贴女孩,我没想到,同样的人设,竟然套到了自己头上。而大家对此似乎都习以为常,我最小,又是外地人,没有家庭的束缚,一些繁琐的杂事由我来做是最合适的。主管也默认了办公室里的“隐形压榨”。有一段时间,我因压力过度脱发异常严重,为了遵从医嘱调整作息,我尽量在上班规定工时内把手头的工作做完,准时下班。但主管对此非常不满,他私下找我谈话,表示其他同事都很辛苦,为什么就我吃不了苦?我觉得委屈,但还是强忍着咽进肚子里。这座小城不像北上广那样工作机会良多,想跳槽就跳槽。小城里的好企业就这么几家,我要想在小城扎根,就要珍惜这个工作机会。我又恢复了加班,不再去想越掉越多的头发。但主管依然针对我。偶尔想透口气,就在厕所的隔间里多坐一会儿,但主管若是看到我不在工位,定会一个电话拨过来,我只好匆匆回去。我是办公室唯一的外地人,老家距离这座小城一千多公里,每逢节日,我都会多请一天假用来赶路。但主管并不认为这是合理的。这次十一,我从老家回来,同事悄悄告诉我,主管已经对我频繁请假非常不满了。我和男朋友是校园恋爱,在学校的时候,两个人没有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可以心无旁骛的谈恋爱,而现在,工作带给我的痛苦已经远远超过爱情所给予我的快乐,我觉得自己快爆炸了。最近流行打工人的梗,我每天早上起床都会在心里默念,“加油,打工人,熬过去就好了。”可是消极的情绪依然在大脑中盘踞着不肯离开,觉得自己已经丧失了分泌多巴胺的功能,我只想逃到一个没有人的地方,把自己包裹起来。网上流传着一份SDS抑郁自评量表,我测了一下,结果是中度抑郁和中度焦虑。理智上,我劝自己熬过去,熬过去一切都好了。可是感性告诉我,熬不过去了。所以我决定考公务员了,虽然公务员的工作环境也是未知数,但我觉得当务之急是要离开这家公司,离开这个办公室。我想好了,在离开前的这段时间,一定要“硬刚”一次,向前辈们派发的不合理工作说“不”。
准点下班,意味着距“离职”不远了
艾珂 | 24岁 某互联网教育机构课程顾问
我在一家教育机构工作,岗位是“课程顾问”,说白了,就是教育机构里的课程销售员,让原有的付费家长在新一期续费,在2020年,这个目标被定为80%。
我们这个部门大概有二百多人,大家都在一个大办公室,一个格子挨一个格子。每一年,公司有两次大促,寒暑假前一个月,基本就是我们部门战斗的高峰,大家都会变着法的冲业绩,在各种微信群信息轰炸,给家长打电话,要么以课程实力,要么以热情打动家长,购买课程。一般而言,100个家长,里面筛出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继续付费用户就不错了。大促期间,我们的工作时间点是在早晨10点到晚上8点,有一些人会在8点悄悄溜走,趁着小组长不注意,这说明这个人离职不远了,因为在小组长看来,这个人对工作不上心,不负责。我们领导跟我说过一句话,如果你的结果不好,但起码过程要好,态度要好。在我们公司,考察绩效,有一部分看工作成绩,但也有一部分看你的“态度”。我们工作的手机是公司发的,公司有个系统可以监控我们工作的微信群,比如,有个家长提出问题,你在多久时间内回复可以展示出你对工作的负责程度,领导会给你打分,如果“大促”期,留存没做好,但领导会根据你平时表现,给你说情,让你不至于调岗甚至失业。这种“态度”绩效发展到极致就是“下班不回家”,就算完成了工作也不下班,我们叫“划水”,晚上8点之后,如果没有工作,没有走的那一部分人,会借着工作的名义聊天,分享经验,交流“怎么说动家长续费”,有一个小伙伴说,他会每天轰炸一位家长,这位家长受不了,成了付费用户;或者打趣某位奇葩的家长。有一些人到了晚上12点也不会下班,他们会在微信群发消息,发课程续费的各种资讯,事实上也很少有人看到和回消息,但干销售的人有个心理,总会有漏网之鱼,万一这时候有家长购买课程呢。我们公司的制度也鼓励这种加班,比如,晚间10点之后下班,报销打车钱100元;到了11点甚至12点,会不定时举行抽奖仪式,作为对业绩突出的人的奖励,奖品一般都是书签/本子/玩具等小物件,但大家会起哄,甚至领导会教大家喊口号,鼓舞人心,活跃气氛。如果你的业绩没做好,态度也不怎么好,比如不及时回复家长,不懂得留在公司加班,那么,会面临一个挑战,我们叫做“回炉重造”,重新培训、考试,考专业课和公司文化,如果通过,可以继续上岗,如果考不过,领导就会暗示你,你可能不适合这个岗位,意味着被淘汰了。不只是我们这些基层员工喜欢“划水”加班,一些部门领导也喜欢加班,在我的认知里,他们并没有加班的必要,这些部门领导喜欢展现责任心,比如有多喜欢这份工作,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的职业危机感比我们更重。今年,互联网教育机构大爆发,我们压力更大,要跟同行争,要跟家长斗,有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就像逆流游泳的鱼,永远没有停歇,如果停留一刻,就会被冲走,淘汰。
为了打卡,把房租到单位旁边
口罩 | 24岁 行业研究员
说起公司打卡这个话题,我真的有太多要吐槽的了。
说实话,我一直不太理解为什么公司那么执着于让我们打卡,尤其是在疫情期间,我当时给自己的解释是打卡可能会给老板带来安全感吧。
我是做互联网行业研究的,就是做各种各样的报告、数据。这个行业其实很难用“在公司就工作,下班就休息”来界定,因为很多时候你要去相关的行业公司跑,向他们要一些数据,在这个过程中避免不了应酬什么的。应酬完了,回到家要把拿到的相关数据整理出来,这一整理有可能都是后半夜才能完成。我总不能在公司待到后半夜吧,只能回家干。可是回家打不了卡,打不了卡就不能算加班,你说亏不亏。其实在我刚刚加入这家公司的时候,公司的规定是我们这个部门是可以中午打卡的,但不知道为什么,有一天突然就改成正常的早九晚六了。改就改吧,还把之前可以浮动5分钟的打卡制度取消了,更让人理解不了的,是把每个月三次迟到的机会也一同取消了。没办法,因为是疫情期间,经济形势不太乐观,换工作风险也比较大,我就忍了。幸运的是,当时在地铁口可以直接打卡,算上从地铁走到单位和吃早餐的时间,算是勉强还能有个二十分钟的“福利时间”。可也不知道是哪个倒霉催的,在公司里宣扬“地铁口可打卡”这个事儿,就被行政知道了。因为我们是钉钉打卡,行政就缩短了打卡范围,直接缩到公司附近100米,这基本就到公司楼下了。当时真的很崩溃,你想前一天晚上累死累活的工作,熬到凌晨1点、2点,然后第二天早上还必须起来,准时准点的去打卡,加班还没有加班费,这简直就是压榨啊。不得已,我灵机一动,直接搬了家,把房租到了公司附近的小区,绝对的100米之内。然后每天我早上8点半睁眼第一件事儿就是打卡,打完卡之后还可以睡个毫无压力的回笼觉。当然,更大的好处就是晚上干的每一分钟工作都是在加班,下班时间基本保证在每天晚上的11点左右。也不能太晚,如果每天都是凌晨1点、2点的话就太假了。行政那么机智,估计用不了一个月,看到考勤就得查我,那不就穿帮了。就这样,自从搬到公司旁边住,我每个月的工资都多了不少,毕竟每天加班好几个小时呢。“毕业后来到银行工作,成为家长嘴里那个别人家的孩子,但只有我自己知道。这个所谓的‘铁饭碗’有多难吃。”“试用期半年无责底薪8000元,转正轻松,年薪15万元起。”本以为,我在这个北漂的城市,找到了一份能够让我实现金融梦的动力,却没想到是沦为“工具人”的开始。入职的第一天,员工手册被“师傅”放在你的面前,清晰的记得有几条员工准则:不按规定要求着装罚款500元、不佩戴工牌罚款500元、在行内期间不穿黑皮鞋罚款500元。我以为只是吓唬员工的虚令,没想到过了几天真的有人被罚。这样“合理”的明文规定,不在少数,大家都只能言听计从。为期两个月的培训期,让我提前开启了996的日子。银行规定的早9晚5的工作时间,也并没有它承诺的那么准时。我们需要在8点半之前到公司打卡,8点半准时开会,迟到一分钟扣50元,开会内容:“你今天去哪里?去见谁?准备开多少单?”晚上6点开总结会:“你今天去哪里?去见谁?开了多少单?明天准备做什么?”下班回家还有作业:“你明天去哪里?去见谁?准备开多少单?”这样的重复性的例会每天都要重复3遍以上,我不知道这到底有什么意义。最让我崩溃的是,每天经理遇见你,都会例行公事地问你:“出单了吗?电话打够了吗?客户的需求你有了解清楚吗?”他还会不停地给你洗脑:“如果你每天能找到十个人,那么就一定会有一个人来办业务,20个人中就会有2个人。以此类推,你就不用担心没有业绩了。实在不行,我们就送礼。投其所好总是对的。”以至于,我每个月8000元不到的工资还要有一部分拿出去送礼。因为有出去跑业务的需求,公司美其名曰为了更好协助你的工作软件,也变成了监视你的利器。随时随地监控你的一举一动,以工作的名义要求你加班完成业绩。每个月也要完成至少20单,才能拿到所谓的8000元,不然你就只有底薪3000元。这样我可能只能喝西北风了吧。曾经,我为了完成一单,在大企业门口,顶着烈日硬生生的发了一天的传单,才换来了那么一个客户。可这样的我,也没换来领导的一个肯定的眼神。每个季度,都会有两个支行的会战,我们为了冲业绩,每天加班加点的打电话,去街上拉客户,跑遍了整个城市的角落。可这样的我们,还是败了。在总结会上,我们对这次的经历做了复盘,也会争取下次的一个更好的成绩。可经理的一句话,让我彻底终止了对这份职业的规划:“你们的任务就是完成指标,没完成,你们还回来做什么?”或许,是我矫情了。但是不好意思,我不干了。
酒是向上管理和调教下属的最好工具
但我选择说“不”
金城 | 27岁 金融从业者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自嘲的背后,其实是没有选择的无奈。
我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但性子也比较倔,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可是在去年毕业入职了一家VC机构之后,我发现表面上光鲜亮丽,都是知识精英的金融行业,却是由老一套的规则主导的,在中国可能所有的买卖背后都是关系,而维护关系的最好方法还是喝酒。
“茅台五粮液为什么在股市上坚毅不倒,因为酒是中国经济的润滑剂,没什么买卖是酒桌上谈不成的。”我刚入职的时候,直属领导就这样“教育”我,但是不仅和外人,自己公司聚餐时,我们也得排着队向大老板敬酒。我酒量其实挺差的,而且稍微喝多就上脸,身上起红疹。有一次完成了一个好项目,我们组开庆功会,老板也列席,领导叮嘱我和几个同事,让我们陪老板喝酒,尽量把这个项目执行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夸大,暗示领导带着我们花了很大力气才办下来。我当时不懂事,就挺不情愿的,是几个人里面敬老板最少的,话也说得少,领导在酒桌上不好发作,第二天就找我谈话,劈头盖脸一顿骂,说我这样的人尽早转行,根本混不下去。后来我听其他同事说,领导经常会用喝酒来对属下进行服从性测试,教给新人一套“酒桌上的规矩”,和领导喝酒,别等领导说完,自己要先干为敬,要双手端酒,杯子要比领导的低,作为年轻人,大多都对那一套文化很厌恶,也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应对方法。比如要一直强调自己不能喝,尽量低调喝饮料,如果有人问起,就说吃了头孢、肝肾不好等,打死不喝,因为一旦开了头后面就没完没了。酒桌上,喝酒不是关键,说什么话才是关键,你可以不喝酒,但是动作、表情一定要做到位,话一定得表达得体,不能在喝酒之外还被人抓住话柄。但是在行业里混,总归是要接受这一套规则,才能进入他们的话语体系里,即使心里一百个不愿意,平时在网上讨伐酒桌文化,真到了场上,还是得硬着头皮去喝,这才是最无奈的地方,我的一个朋友就是因为和客户喝酒时言辞不当丢了一个大单子,就被领导百般刁难,最后主动辞职。之前网上爆出厦门银行那个新人因为不喝酒被领导扇耳光的事情,我特别佩服他,能义正言辞地把整件事情说出来,大多数时候职场霸凌是没有结果的,很多人选择默默忍受,因为一时的意气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对我来说,真的不开心,真的受不了,我不会委屈自己,打工人也是有尊严的。*题图来源于《重庆森林》。文中部分配图来源于unsplash。文中老王、程绵、艾珂、口罩、YY、金城均为化名。
你在职业遇到过哪些奇葩经历?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会在评论区挑选一位网友(点赞超过20,统计周期为7至14天)送出腾讯视频会员VIP季卡一张。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评论。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特色内容激励计划签约账号【燃财经】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