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商业地产的至暗时刻,让我们来聊聊理想与远方丨 新公号序言

佐夫 Zoff 感性城市SCity 2023-11-04




2020,立春,大疫。

一场立春过出了严冬的错觉。


在我们所有人立志大干一番的年初,祸起萧墙的一场灾难,瞬间打消掉了所有动力,几乎每个人都被按在屋头,用仅有的沟通窗口,每天获取极寒极暖的信息。


我们的情绪也随之波动,一边为国家主义的失败、迟钝和怠惰而痛骂,一边又为国家主义的力量而感动。拜去中心化的自媒体所赐,所有人在各种平台上不断讨论着,在或真或假的谣言和真相中里来回穿梭。


但不管社交媒体上多么火热,街道上一直都没有人。


没有人消费,没有人购物,没有人穿梭在林立的商铺和写字楼里。平日里繁华的街区和购物中心,此时成为了最避之不及的公共场所。


商业地产,无疑是这场严冬里最受伤害的领域。




商业地产,是产业商业服务业的基础承载平台,是一个城市从贫瘠走向繁华的核心动力。


但也堪称是“死法最多”的一个行业。


链条上的每一个节点环节的错误,都有可能会对最终呈现的效果产生伤害:投资-定位-设计-施工-招商-运营,一条路下去无法逆转,投入资源广,试错成本高,每个板块的衔接过程中又有太多的犯错机会。


而所有伤害的结果莫过于一件事:没人来。


人是商业地产的血液。有人来,是保证一个项目存活的基础,也是一切的开始。虽然疫情一时半会阻挡了所有人消费,但当疫情过后,当所有人满怀消费热情出来时,他们依然会有选择,依然会有喜好,飞奔到他们想去的商店,想去的街道和购物中心。


那么问题来了,谁会成为他们宅在家里时日思夜想的目的地?又是什么在左右着他们的决策?又该如何去为他们打造合胃口的商业项目?特别是更年轻更有消费力的人群,他们更在乎什么?


这也是“感性城市”所思考的起点。




拜传统的城市规划思维所赐,中国已经拥有了史上体量最大,数量最多的购物中心和各类商业地产项目。


我们用美国七成的商业楼宇,装载着不到美国三成的第三产业。与此同时,每年还有近千余的购物中心开业,仅万达一家,便号称十年打造一千个万达广场。


不用等到未来,在当下,我们便面对着天量的商业空间的去化问题。而在将来,所有“硬”的空间都将过剩,而所有“软”的内容都将奇缺。


这内容可理解为商户,品牌,人,活动。


同时,也拜这个行业所带来“不出错”的套路和惯性所赐,几年内的大多数商业项目,都会长成同一副模样。




米黄色的氛围灯,石材楼梯,层层叠叠的商铺,优衣库和ZARA把守门口两端,一楼美妆奢侈品,二楼淑女装,三楼贵妇装四楼男装,五楼的餐饮和六楼的电影院,以及负一层的家乐福和永辉超市。


再加上选择有限的招商库,常逛商场的人,闭着眼睛都知道大概有哪些牌子。


为什么会如此?因为这样的打造方式,可以说服绝大多数人,说服测算报表,说服商家,因为看上去“稳妥”、“没错”。但事实上,真的到了落地的那一刻,所有人都要说服市场,说服消费者。


然而现在的消费者已经不再是当年“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他们更加喜欢在美术馆和剧场出现,更喜欢藏在小街道的咖啡馆和买手店,当他们觉得只有太古里最好,面对着十个一模一样的MALL而觉得去哪都无所谓时,危机就出现了。


差不多的项目,差不多的品牌,差不多的位置,差不多的样子。你凭什么让别人来你这里而不去其他地方?这个时候抱怨项目太多将毫无意义,因为这是未来十年所有项目都会遇到的问题,但照样会有人活的活的不好。


那么到底凭什么让人来?


凭内容,凭场景,凭这里带给人的一切,包括理性的购买目的,更包括感性的身心体验。




这个行业的幸运,在于它永远围绕着“人”而服务。


围绕着人的体验,人的感受,人的情绪,并为他们打造匹配的商业空间,让人在这里度过愉悦的时光,不管是购物,还是约会吃饭,参加活动,或者是仅仅在这里坐一会。


这也就意味着,这个领域永远都没有标准答案,因为人在变,人对商业空间的需求更是在不断的变化。


所以我们能注意到,在任何时代,同样是咖啡馆,总有生意火和濒临倒闭的极端,同样是购物中心,也总有人声鼎沸和门可罗雀的极端,总有商家会活的很好。


虽然人多,不一定生意好。但这代表着人气,代表着关注和消费者的追捧和认知,对任何项目而言,这都是不可多得的认可褒奖。


而认可的背后,是对不同世代消费者的洞察。



在当下,我们所面对的本世代核心消费者:Z时代、或是95/00后,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商业空间?从小玩智能手机、IPAD,从未感受过物质匮乏的他们,需要特别的内容和场景,但行业痛点也由此发生:


首先,关于场景,我们可以直接蹦出一切词汇“潮牌”“极简”“文创”“当代展”“沉浸式艺术”“蹦迪”......当然每一个词都没有错,但对每一个词所代表着的场景内容理解,往往会出现天大的区别:


同样是“文创”,旅游区的义乌批发小商品是文创,美术馆的艺术家衍生围巾是文创,进口的日本居家小物也是文创,所以你说的是哪个文创?


同样是“潮牌”,国潮,潮奢,独立设计师所说的“潮牌”,各自都不是一个纬度的概念。滑板、工装、AJ、极简、去性别之间的风格区别甚至比潮牌和一般品牌的区别更大。


更逞论“沉浸式艺术”。烂大街的梵高、达芬奇幻灯片PPT展,和集结600人团队成果的teamLab美术馆,都可以称自己为“沉浸式数字艺术”,只不过前者在二三线城市收割,后者只在上海落地项目。


对词汇和场景的理解偏差,一直都在让整个行业工作沟通变得困难。


同时,这个传统行业体系的人事特点,也造就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无形距离。


理工专业过硬的直男在为00后小姐姐打造他们爱逛的街区,核心的高管决策者在为子女这一代设计潮流打卡地,从小到大的高才生在为听嘻哈的文艺青年打造约会地点。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没怎么过过对方的生活,甚至在工作生活中,都不曾遇见过对方。


这不能怪任何人,毕竟这个行业涉及的专业壁垒和信息鸿沟太多,很少能有人打通整条业务线,也很少能有人有足够精力去一一理解和体验,只能努力沟通。


最后,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审美力。


你可曾感受过一家人对于装修风格的激烈争论?这很寻常,并不罕见。


毕竟这是一个连90后和95后都会有代沟的年代,而审美则成了矛盾集中的焦点。“好看”和“不好看”成了薛定谔的猫,没发现矛盾仅仅是因为没有讨论。


而真的到项目落地时刻,来自目标人群的埋怨往往会接踵而来“太油腻”,“老干部”,当这群人连逛的兴趣都没有时,原来看似最虚无的“审美”,就成为了最要命的痛点。




尽管这个领域有太多制约创新的因素,所幸的是,在最近几年,在日本和曼谷商业的教育下,以及国内部分项目的努力尝试,已经有不少的商业项目拥有了自己的创新产品,以至于慢慢的被整个行业所接受,成为了开业必备的重要部分。


13年老生长谈的K11和芳草地,将当代艺术装置和美术馆带入了购物中心,从此购物中心没有哥画廊说不过去。15年大悦城带来的骑鹅公社,开启了室内主题式街区的先河,后来几乎所有的新建或已建商场,都有一条“特别”的街道,摆满有趣的品牌。


而真正的高潮来自于过去的2019年,我们甚至可以称之为真正的场景式商业元年。上海的TX淮海,北京的SKP-S,长沙的超级文和友,还有并不抛头露面的长春,所带来的這有山,纷纷开业,伴随着爆棚的人气、话题呈现,一时间成为了所有行业人的关注焦点,考察必看。


虽然这些项目伴随着测算的质疑,伴随着招商和运营效率的质疑,但并没有人质疑过这个方向:内容和场景对于商业地产而言,早已不是特长,而是刚需。


要想在未来商业项目过剩的世代有立足之地,就一定要在商业场景策划营造上有真正的竞争力,而这也将成为未来商业地产人的核心能力。


这能力包含着审美,包含着对内容的分类与理解,对人群内容消费的洞察,对跨专业跨领域思考的要求。


而这也将是这个公号所思考的核心。


是为序。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