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少聊商业趋势,聊聊如何过春天。

佐夫 Zoff 感性城市SCity 2023-11-04



越是困境,大家反而越愿意讨论两件事,一是现实焦虑,二即美好愿景。


关于焦虑的内容,这两天看的已经太多。每天都有十万加的图文视频从各个角度切过来,有时候觉得都很有道理,也忍不住吐槽其中逻辑谬误,但又能说什么,看多了不仅加深无力感,还会有种“政治性抑郁”,被塞了太多的观点,情绪,吐槽,最后只剩下疲惫。


那可以不聊当下,聊美好,虽然在当下显得有点奢侈。这篇文章本来的标题叫做“疫情后的商业趋势”,但当我开始费尽心机写它的时候,我在北京麦子店喝了杯咖啡,就想通了。


因为就很突然,过了场春天。



原本为这篇文章设计了几个论点,但就很直接的被这种“春天”冲击的烟消云散,或者说是这家大小咖啡的外摆区,就已经是一种答案。不仅因为这张照片得到许多上海小伙伴的赞,让大家少有的羡慕北京,更因为这种场所气质吧。


是的,你知道疫情时代最痛苦的是什么吗?都不是信息焦虑,也不只是无力感,其实是“隔绝”。当每个人都被限制在自己的小空间里时,你才会明白所谓“元宇宙”是解决不了所有的,我们本来就离不开公共空间,因为我们的“动物性”很真实,需要体感,需要和周围的人看见,交流,互为风景。


在疫情里,这种需求毫不意外的被压制了。不管你是不是被隔离封城,其实总有一种压抑气氛环绕在生活中,你总是会玩不开心,活不自由,以至于厌倦、焦虑、疲惫,不知道计划好的演出会不会演,不知道安排的出行会不会被取消。


这是疫情时代的共情。


而在这种共情之下,也展开了一种情感消费需求:关于治愈、松弛与舒缓。正如你需要一些甜品作为负面情绪的良药,你同样也需要一些场景来治愈大家的疫情抑郁,需要毛茸茸的、有生机的、需要阳光与空气,味道清新的饮品...是的,需要一种“过春天”的态度。


春天能治愈冬天,也能治愈疫情。它把周遭从枯萎中抽离出来,也放大情绪中更有愿景的一部分,在这种情绪里,你会相信疫情只是一场干枯的回忆,正如一整个冬天的灰暗终将过去。


那么再具象一些,“过春天”是香氛气息,是膨胀的吐司面包,是有花朵枝叶的特调咖啡,是诗歌、画册和阳光晒过的坐席。就像大小咖啡麦子店的外摆一样,你被包裹在这个高出临街的廊道里,开放且安全,朝向下午的阳光,抽出绿芽的绿植围绕其中,给予一种心理的遮蔽与安全感,让你有关切自我,有愿意沟通的欲望,这是“过春天”。


所以,对于“疫情后的商业趋势”这种命题,想来想去只有一种答案,你要重新的举起关于“美好”和“诗意”的方向,凡是能够疗愈治愈,引起大家的交流意愿,引发活力的香氛、花店&绿植店、烘培、咖啡店、有机品牌、集合店、展览...都会成为一种“疫情”安慰。


唤醒冬天的极寒,明亮疫情的灰暗。






       


商业地产研策人、爱好写字,

可以多聊聊。

我的微信:zoffwalker  视频号:小佐老师Zoff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