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读写结合”浅探(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了语文的四大核心素养:“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以及“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基于语文的核心素养,对“读写结合”这一课题进行探究,是我们中学语文组本学期的核心课题。
一、“读写结合”的理论探索
(一)“读写结合”,要基于初中生的认知心理发展
在我们的理解中,“读”,不仅仅指阅读书本,还包括阅读“电影”,阅读“生活”等;“写”,自然也不仅仅指“写作”,还包括“演讲”“辩论”等在内的所有“表达”。
读,主要解决信息输入这一问题;写,则主要解决输出问题。在输入与输出之间,则是信息的内化,即通过大量同化作用的累积与少量顺应作用的突破进而实现主体认知图式的不断迭代更新。
伴随着认知图式的不断蜕变,孩子们的思维得到砥砺,认知水平获得提升,思维的发展始终处于良性循环之中,日拱一卒,日有长进。
(二)“读写结合”,要发生在真实的语文实践之中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要求:“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特别强调在真实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
在具体的语文实践中,不能将“读写结合”教条化、机械化,为了“读写结合”而“读写结合”,应该让“读写结合”成为一种语文实践方式,同时,成为一种生命成长的方式,一种生活方式,伴随着深度的思维与情感融入,有只有这样,“读写结合”才会有力量,才会成为蓬勃生长着的生命的有益滋养,才会让青春期的孩子们有方向,有力量。
(三)“读写结合”的过程,必然伴随着研究与审辩
对于研究与审辩,我们也有着自己的理解。中学阶段的研究与审辩,不能走纯粹的象牙塔式的学术研究与审辩之路。我们并不是说象牙塔式的研究与审辩不好,只是觉得中学阶段的孩子们,不应也不能那样做。
中学阶段,孩子们正处于青春期,正经历着同一性危机,身体和心理的一系列变化乃至巨变使此时的孩子最具有诗人气质与哲人气质。对于一朵花的凋零,孩子们会莫名忧伤,并引发自身对生命逝去的思考。所以,此时,孩子们的研究与审辩,不应该是向外推的,而应该是寻找契机,向内导引的,“读写结合”便可以成为非常好的契机。也就是说,通过“读写结合”所伴随着的研究与审辩,孩子们往内走,研究与审辩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内心,找到自己的方向,获得前进的力量。
二、“读写结合”的模式建构
(一)以“写”为指向的“读”的模式建构
教育,归根结底是人的教育,是整全的人的教育,不是“技能”“工具”的教育,更不是流水线上的商品的教育。语文教育,最终的指向,一定是一个个卓然而立的少年,而非“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以及“文化的理解和传承”等一项项核心素养。我们当然不是否定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极为有价值的,它将整体的语文素养分解说,给我们的语文实践以抓手,我们只是说,在一个个具体的核心素养之上,还应该综合为一个非分解的语文素养,这个语文素养,直接指向人,指向成就一个个怀有仁心的鲜活的生命。
基于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以及心理学、哲学的领悟,同时借鉴同行的好的做法,我们将“以‘写’为指向的‘读’的模式”建构为:阅读文本,从文本中获取有效信息——研究、审辩文本,参与文本的意义建构,与文本形成良性互动,同时展开课堂对话与交流——找到文本与生活的连接点,沟通文本与生命,让文本的力量滋养生命,让年轻的生命获得成长。
上述模式的建构,是基于文本类(含电影)材料的“读”,对于读“生活”,我们的做法是先将“生活”变为文本,也就是通过对生活中发生之事的梳理与复述,将生活文本化后,进行二次“读”
(二)以“读”为基础的“写”的模式建构
“写”,同样是指向人的“写”,“写”不是目的,梳理生命自身并获得成长的力量,才是“写”的目的。
潘新和教授认为“人生来就是‘语言(言语)、写作的动物’,人的生命就是‘言语生命’,‘言语表现’是人的精神生命的原欲、特性”。“语文教育要以‘言语生命’为一切教学思维和行为的原点,顺应、扶助每一个个体的言语生命的潜质和天性,使教学的日程和言语生命自然生长的时节合拍,最大限度地使言语生命发展的潜在的可能性变为言语创造和自我实现的现实存在性。如果能站在‘人是什么’的高度看‘语文是什么’,一切便豁然开朗了”。
在充分“读”的基础上,开始进行“写”。对于“以‘读’为基础的‘写’的模式”,我们初步建构为:找准可以激荡思维,唤起生命共鸣的写作方向(这个方向,从之前的充分“读”中来)——孩子们从认知的角度出发,通过运思,对写作素材进行裁剪,搭建写作框架——孩子们展开写作,写的过程,就是提升认知,梳理生命本身的过程,同时,教师进行一对一的精准指导,与孩子们一起解决写作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完成写作,进行小组互评,全班展评,让生命摇动生命,相互交流、碰撞、启发——对整个的读写过程进行反思,尝试对读写过程中个体生命的获得进行梳理。
(三)开展真实的“读写结合”
所谓真实的“读写结合”,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思考:其一,源于真实的生命成长需要;其二,指向真实的生命成长;其三,“读写结合”过程的真实。
其一,源于真实的生命成长需要。也就是说,“读”的过程中,不能把“读”的材料当成外在于自身生命的客观存在;在“写”的过程中,不能把“写”仅仅当成无关生命的运思输出过程。“读写结合”,要“读写”出真实的生命成长需要,“读写”的过程,或深化或修正或打破自己的前有前见,“读写”出自己的新的“一孔之见”,而不是为老师、为分数“读写”。
其二,指向真实的生命成长。所谓指向真实的生命成长,就是说,“读写结合”的过程,不仅仅是孩子们思维发展提升的过程,更是一个整全的生命获得滋养,茁壮成长的过程。所以,“读写结合”的目标,不仅仅是具体的“读完什么”“写出什么”,而是生命主体不断地去叩问自己的灵魂,去积极探索自己的内部世界,建构自身内部世界的意义感,找到并坚定自身的发展方向,也就是不断回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些问题。
其三,“读写结合”过程的真实。整个“读写结合”的过程,往往不是一蹴而就,一气呵成的。“读写结合”的过程中,孩子们往往会遇到困难。这时候,孩子们首先需要做的,是对自身认知的研究与审辩,尝试找到解决困难的关键点,之后便需要与外部世界,如同学、教师、家长乃至网络等,展开良性互动,在内外交互中,不断修正、深化、完善自己的思维,使混沌的大脑清晰化、结构化、深刻化,不断提升自身对某一问题的认识,进而使生命本身获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