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回家的那条路

人民作家V作者 人民作家 2021-08-31



回 家 的 那 条 路



甘肃|张早弟

 


“妈妈,我们过年的时候去外婆家好吗?我想外公外婆了,还想我弟弟了。”“嗯,好的,等过年了我们就去看外公外婆,去看弟弟。”此时的我正忙忙碌碌的在电脑键盘上敲打着,忙着自己的工作,回过头来看着五岁儿子的小脸,他仰着头很是期待的望着我。儿子无意间的一句话深深触动了我:“是啊,我有多久没回家看看爸妈了?”我自己都不清楚。

想想现在的自己,想想父母,心中甚是懊恼!

都说父母的心在儿女上,儿女的心在石头上,一点都不假。父母为了我们姐妹五个年轻的时候没少吃苦,更没少看别人白眼,尤其是母亲!母亲是五二年出生的,本该安享天伦之乐的时候,却还在为我照看孩子,为了生活不得不四处奔波,今年好不容易稳定了,虽然不是什么起眼的工作,但对于我这个已经有两个孩子的人来说已经很不错了。2012年毕业的我没有听从家里的意见直接签单位去了新疆,后来又因为结婚生孩子成了家庭主妇,承受了好多远嫁姑娘都承受了的东西,母亲为了让我能重新踏进社会,毅然决然的照顾起了我的孩子。虽然现在有了自己的工作,但是母亲跟孩子还是远隔600多公里,交通是发达了,工作却越来越忙碌,我知道工作忙不是借口,6月份到现在我都没去看过母亲,没看过我的小儿子。其实中间我回去过几次,我的老家在山区,我回我们小县城去办事情,来回三天,路程就两天,完全可以去看母亲跟孩子的,但是我没去,不是我不想他们,而是承受不住短暂的相聚之后又要匆匆离别的那种滋味,尤其是自己当了母亲之后就越加的多愁善感。回去的那两次我都住在县城的四妹妹家。母亲知道我走的时候肯定会泪眼婆娑,会舍不得孩子,在我去老家办事的车上就早早的会说:“我们都好呢,你时间紧张,要想看孩子了我把孩子带到县城你妹妹家,你就不要到乡里来了。”母亲说这话其实早都盘算好了的,她知道我会体谅她晕车加之乡里到城里的不方便,最终不会让她带孩子来城里的,因而几次我都没有回家里去看他们。

离春节还有40多天,忽然觉得这几十天好漫长,胜过一年。此刻的我就像一个四处漂泊的游子,回家的心是那么的迫切。

“妈,我回来了!”这熟悉的声音又游荡在我耳边。记得上初中那会儿,每周五最后两节课都是在迫不及待中熬下来的,等下学铃声一响背起前一天晚上就准备好的包飞一般的冲出教室,就为了回家的那条路,因为家里有父亲,有母亲。到现在父亲都会说你们一个个的放学回来,人还没进门,一声妈早就进来了。记得刚上初中的第一周,因为家里离学校太远,我们大多数学生住校,周三周四的时候很多家长都来看自己的孩子,母亲也不例外,背着做好的干粮步行30多公里路来看我,母亲回去时的背影到现在还刻在我的心中。母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大字不识几个,以前家里穷,我的外公外婆生的孩子也多,母亲一天学堂也没上过,就是到现在说起来,她的眼中都是失落的表情。

这也是后来她自己生了我们姐妹五个却没有因为都是女孩子而不让我们上学的原因之一,即便好些同村人会说女娃娃上几天学就行了,学那么多字长大迟早是别人家的人,听到这话的母亲只会笑笑。

上大学的第一次报名,母亲说什么也要送我去学校,我没同意,并不是我嫌弃母亲,而是我心疼她,与其让没上过一天学的母亲去送我,让一个字不识的母亲在偌大的陌生的城市里来来回回穿梭、东奔西走的给我报名,还不如我自己一个人去,让母亲来回少跑一点路。在大学的第一节马哲课上老师讲到自力的话题时,她开口道:“这次新生报到,家长没陪同的同学请举手,并将掌声送给自己,因为你们很了不起!”那时候觉得自己真的很了不起,自己当了妈妈之后,才知道了不起的不是自己,而是母亲,是母亲给了我生命,教会了我坚强,教会了我独立。今天是周末,本该回家陪陪父母,陪陪孩子的,600多公里的距离将我们暂时隔开,回过头再看看待在身边的儿子,他正在玩他的积木,我放下手头的工作,觉得太对不起孩子了,就如我觉得对不起父母一样,都没有时间好好陪陪他们,有时候甚至将工作中最坏的心情都带给他们。多次提出让父母来我工作的地方,这样我也放心,但是他们总觉得自己待了一辈子的地方好。

幸好一切都还来得及,所以我依然在努力,努力能在父母生活的地方工作。年少的时候总是想着能尽快离开家,觉得远方有山有水,有诗情画意,有我们想要的生活,可是当我们后来真的离开了家,离开了父母,来到了承载着别人欢声笑语的城市,才觉得这里的一切是别人的,跟我们没有多大关系,而我们眼中所谓诗情画意的生活是有父母的地方。“父母在,不远行”,这话一点都不假,于是我们又迫切的思念有健在父母的家,有父母在的那个温情的家。此时的我恨不得立马坐上回家的车,想想与父母相间的刹那,想想人还没进门、一声妈先喊出的场景,想想半年未见又长高不少的孩子……忍不住满眼泪花,外面的风景再美也抵不过回家的那条路!“妈妈,你怎么了?”“没事,妈妈只是想自己的妈妈了”。…………

 

 

 



特别推荐

(点击标题阅读)

1、为什么说“从小一观,到老一半”?教育专家给你科学解答

2、

3、

4、

5、


栏目主编:陈劲松实习编辑:陈诗莹

文|张早弟

甘肃静宁人,现任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双楼村专职村文书。


每周一期  周四发布

(点击眉头上“人民作家”可任意阅读)
本期目录           

⊙ 一封即将抵达的家书(江苏|朱娟) 

⊙ 星夜探母(北京|钟贵)

⊙ 母亲的生日(江苏|朱明俊)

⊙ 回家的那条路(甘肃|张早弟)

上期目录(点击文章标题即可阅读)

⊙ 时光呀你别催(福建|李家宁) 

⊙ 再见已不是当年(北京|徐有三)

⊙ 慢慢地,欣赏啊(山东|索春保)

⊙ 江南的雪(江苏|徐王冲)

⊙ 流年笑掷,未来可期(江苏|陈爱枫) 


投稿须知投本平台的稿件谢绝在其他微信平台发表。两周之内没有接到拟采用通知的可他投;投稿前请加关注认真阅读本平台的投稿指南,按要求式样发稿;读者七天内打赏金的一半做作者稿费,文章发布后,十天内没有领到稿费的请主动与总编联系。点击量较高或留言评论较多的作者稿件优先采用。本刊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文学馆路45号中国现代文学馆B座213室  联系方式:18861952100(微信同号)栏目编辑:18105113751(微信同号)

投稿信箱:renminzuojia@163.com

如果您认为文章还可以,转发分享的同时,在文章后点“在看”和留言,以示鼓励!
欲了解《人民作家》详细资讯,请加关注后进入公号,从下方菜单中查询。

往期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