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茅山庙会

人民作家V作者 人民作家 2021-05-10
▼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






新春庙会记

 

江苏|沈伯素

 

 



 一提到庙会,人们就会想到农贸市场。其实,这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一为一种传统民俗活动,一为买卖交易场所,不能混为一谈。

在我儿时,故乡春节期间的庙会,那可是节日中的节日,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广受特别是如我这样儿童的欢迎,那种重要节日,准确的称谓是“新春庙会”


许多地方的庙会名扬天下,如北京厂甸庙会。

我在北京工作多年,当年厂甸庙会的规模又大,会期又长,是老北京春节期间游人最多,最热闹的地方,从正月初一直举行到十五,北京人大都是要去逛趟厂甸的。 

庙会不仅有旱船、秧歌、舞狮表演,还有秧歌、高跷、魔术(俗称“变戏法”)、木偶戏、大鼓、相声、双簧、数来宝等等文化活动,全国各地的风味小吃也多有融入。

北京豆汁更是出摊多多,都在布围子上标出“×记豆汁”字样,不停地向游人吆喝:“里边有座儿,您哪,请——!”

庙会,顾名思义,在庙里做会。可见庙会与宗教有着某种联系。新春庙会因为在春节期间举行,年味十足,不仅福门福柱,彩花簇簇,大红灯笼高高挂,鲜艳旗帜迎风飘,既昭显着过年的节日氛围,又有扑面而来的浓浓春意,那种综合性的民俗活动,还是蛮耐人回味的!

我的故乡在茅山东麓。

乡村小调唱道:“正月里来是新春”,新春不仅过年,还有新春庙会。儿时的我,每年几乎十一个月都在盼正月。

那时候的正月,我家神亭村附近,就有驰名一方的三个庙会:青培社干庙会,石马桥庙会,司徒庙会。三个庙会每年都在固定的日子举行,风雨无阻,每个庙会都是一场盛大的演出。

青培、社干几个村子联合举行的庙会,时间大概在正月初六前后,其实只能算是一次祭祀活动,规模不大,有二三百人参加,并有固定的形式。

因为青培、社干有我的亲戚,我去亲戚家拜年,就要等到庙会举行。

那时,我小小年纪也参加庙会活动,一路不惧苦累跟着庙会队伍走。队伍里,狮子、龙灯,旗帜、伞盖,又是跟斗又是舞,又是“肃静”又是“回避”,穿红戴绿,放鞭炮的,跳大神的,耍镗钗的……

十几副锣鼓齐声敲打,沿着一条固定的山路朝一个十多里外的彭城庙前行,村民队伍一拖里把长,犹如古代皇家祭祀或者出巡的卤薄仪仗,既庄严,又热闹。

队伍里,有一座端坐着神像的木亭子,被十多人郑重地抬着在大队人马中缓缓南行,一边走,一边不停地敲锣打鼓,鸣放鞭炮,一路烧香祭祀。

当队伍经过今神亭村北侧名叫“庙望口”的山凹时,必于山凹的空旷处暂停,就地祭神。祭祀时,大家一个挨着一个朝亭子虔诚地下跪。

至于祭的是何神,因为沿袭此俗的历史久远,村中已无人能够说清。

村人说,抬的那座木亭子是一座神亭,庙望口是神的家,不停下典祭,亭子就抬不动;并且传说,有一次祭晚了,亭子就好端端从人的肩上倒了下来!

村民的传说可与孙策在神亭岭祈祀光武庙的三国故事互相印证。

 史书记载:东汉末年,孙策率兵进攻刘繇于神亭岭,大胜太史慈,成就立国之基。

《三国演义》第十五回描述道,在神亭岭大战前夜,孙策梦见刘秀召见,天亮后,他便率众到岭上的光武庙焚香祭祀,孙策跪祝曰:“若孙策能于江东立业,复兴故父之基,即当重修庙宇,四时祭祀。”

后来,孙策履行诺言,在神亭岭庙望口旧庙原址重修庙宇。但后来因故庙宇移建到了当年刘秀战王莾时曾经避难的彭城地方(今彭城庙位于庙望口西南约五里)。

庙望口后来成了一处空旷的山凹。故而庙会队伍经过庙望口时,需要进行祭祀活动,然后再继续南行,去彭城庙。到庙后,再在庙中进行一番祭祀。

其时,锣鼓鞭炮声震耳欲聋,烟雾弥漫人睁不开眼,参加祭祀者即便天寒地冻也能热出汗来。

这样来回二三十里路,一路都有村民围观,热热闹闹一整天,整个庙会全过程,个个虔诚,不敢丝毫含糊。

社干青培庙会稍后几日,石马桥镇庙会由镇民与附近的下杖村等村民共同举办。

此会虽也有祭祀活动,但主要的是娱乐,会上广受群众喜爱的节目主要有双龙、双狮和判官。

也有从外地来的表演团体,如飞车、戏曲、杂技等加盟,还有空竹、“西洋镜”、走马灯、吹糖人、塑糖人、面塑、拨浪鼓,可谓群英荟萃,倾情表演,精彩纷呈,深深吸引了邻近十多里的市井百姓。

双龙舞由东西下杖二村各出一条龙灯组成;双狮舞是一对比较高档的大头狮子,由东西贺二村各出一只。舞一条龙需要出动二十多位年轻舞手;大头狮子舞,每只也需要有十多人出演。

龙灯舞的场地比较大,双龙共舞更须在广场进行,观看男女人如潮涌,老老少少情不自禁齐声欢呼,热闹非凡!

大头狮子同样吸引无数观众,每开舞,四周都会围满人群。更有那判官舞,观众喜爱程度不亚于狮子龙灯。

判官其实是阴界一大鬼,装扮判官者着花袍,手持笏板,由许多又跳又唱的小鬼簇拥着,伴着喧天的锣鼓声一路前进,边行进边审判,可以吓得胆小的观看者在人群后面躲躲藏藏,场面也很热闹。

司徒庙位于观前村旁,庙会的主要活动是拜佛拜神,但也少不了狮子龙灯和杂耍。祈福祷寿,是庙会的主题。八方来拜,都争着进庙敬神上香。那年头不迷信的人不多,庙会活动吸引远近村人无数。

一大早就有人从远处赶往司徒庙,以便占有较好的位置观看各种神仙的表演。

那时我年幼,只图一个热闹,也是早早就伙同一帮“小鬼”走五六里路前往。每次到达庙址,就已是人山人海。

庙会的重头戏,是大批装扮成各种神和佛的人,从远处的村镇快步奔向司徒庙。

百姓传言,如果有一个红衣神先进了庙门,便预示当年必有大灾。有大胆观看者会杂入神群,拖住红衣佛,不使他先进庙堂。

然后,人群中就传播着先入庙的是何佛何神,随之就有庆祝红佛后进的欢呼声。庙会主要活动需要三四个小时,观众一般来不及回家吃午饭。

庙周各村为了招待远村来客,都会准备大量饭菜。那些年,我也曾跟人到观前村不熟悉的人家就过餐。

司徒庙会的祈子活动是另一重头戏。

远近村人相信从庙里许愿,抢回一盏灯,来年家中就会添一男孩。也有碰巧生了男孩的。

附近一带凡是抢过灯的,所生小孩无论男孩女孩,取名一般带一“灯”字,如灯连、灯罗、灯娣,灯和、灯贵、灯英等等。

如生的是男孩,次年必须用几十盏灯,并配“猪头三牲”还愿。所谓“抢”,实际是花大钱从庙里“买”。当与庙主谈妥价钱买成了灯,提灯出庙时,大家会齐声高呼“抢灯啦!”然后,一路敲锣打鼓回家。

从庙会所“抢”的灯,其实就是当时人家还愿的灯。可以想见,仅凭祈子活动这一项活动,庙主所赚,足供庙里全年的一切开支,还有剩余。

庙会文化内涵体现的是民间风俗和宗教信仰,最本质的还是娱乐或者祈祷福寿健康。

这是由各地的历史、地理和物质条件、民俗传统和人们的审美标准决定的。最根本的价值取向是“弃恶扬善、祛灾避凶”。

各地丰富多彩的庙会活动,各有特点和侧重,这就形成了各种庙会互不相同的生活美,都不同形式的表现了当时当地人们认为最美好的生活方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庙会文化。 

 

栏目主编:陈劲松

责任编辑:杨  越

文/沈伯素

江苏省作协会员,副研究员,退休公务员。1933年6月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今常州市金坛区)农村,1950年底抗美援朝参军,先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任学员、军校教员、军兵种报编辑等职;1975年转业后在地方党政机关负责文字工作多年。退休前任江苏省镇江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著作有散文集《寻常巷陌》和杂文集《世风漫说》(均系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机关——沈伯素中篇小说选集》、散文集《神亭纪事》(均系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等。先后有上千篇散文和短篇小说于全国、省、市级报刊刊登。

诵/邹敏

湖北襄阳人,襄阳朗读者成员,声音艺术的爱好者。《人民作家》平台特约主播。




每周一期      周六发布

(点击眉头上“人民作家”可任意阅读)


  本期目录  

封面文章

新春庙会记(江苏|沈伯素)

散文

长岭年味(河南|崔小玲)

不一样的十五(日本|洋美)

“闹”元宵(江苏|方挺)

故乡的元宵节(江苏|王晓迪)

  上期目录 

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封面文章

那些安坐在春天里的事物(四川|梁生龙)

散文

回家的路(日本|孟庆华)

一张疫情期间的出货单(湖北|周敏恒)

贺团(江苏|沈朋道)

小说

就地过年(北京|徐有三)


投稿须知

投本平台的稿件谢绝在其他微信平台发表。两周之内没有接到拟采用通知的可他投;投稿前请加关注认真阅读本平台的投稿指南,按要求式样发稿;读者七天内打赏金的一半做作者稿费。文章发布后,十天内没有领到稿费的请主动与总编联系;点击量较高或留言评论较多的作者稿件优先采用。

本刊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文学馆路45号中国现代文学馆B座213室 

联系方式:18861952100(微信同号)

栏目编辑:18105113751(微信同号)

投稿信箱:renminzuojia@163.com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转发分享文章时给作者点赞和留言,以示鼓励!

欲了解《人民作家》详细资讯,请加关注后进入公号,从下方菜单中查询。

往期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我就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