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汪政:让文学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人民作家V作者 人民作家 2021-07-16

来这里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文学新论






让文学

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江苏|汪政


 

非常高兴与大家谈谈文学,本来是要说小说的,但考虑到大家并不都喜欢写小说、读小说这一种文学类型,就改个题目,“让文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古人说:“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认为写文章,或者说文学和文艺与国家是休戚相关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文治国,并不是一个穷兵黩武的国度,主张以人文而化天下。

台湾学者钱穆曾说:“不懂文学,不通文学,那总是一大缺憾。这一缺憾,似乎比不懂历史,不懂哲学还更大。”他不但指出文学对个人修养的重要性,他还进一步指出文学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性。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学是它的晴雨表,如果说文学兴盛,就意味这个社会将要开辟一个新的天地。如果说文学衰弱了,它也是个症候,意味着这个国家出了问题。

他说:“中国要有新文化,一定要有新文学。文学开新,是文化开新的第一步。一个光明的时代来临,必先从文学起。一个衰败的时代来临,也必从文学起。”

大家想想看,钱穆的话有没有道理?梳理一下中国的历史,从先秦开始一直到当下,文学是不是跟国家、民族、社会的命运休戚相关?我们曾经说先秦是个伟大的时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诸子百家,纵横捭阖。

那是一个文学昌明的时代,是一个在文学上开花又结果的时代。因为那个时代,我们才拥有了诸子散文,史传散文,拥有了开启中国现实主义传统的《诗经》和开启了浪漫主义传统的楚辞,这些都是先秦时候给我们留下的文学遗产。

再往后,堂堂的汉帝国制造了大赋。魏晋也是一个文化空前发达的时代,文人在那时产生了身份的自觉,并且有了文化的自觉与文学的自觉。更不要说盛唐,也不要说明清了。

往近里说,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与文学就有脱不了的联系。如果没有文学,没有白话文,如果没有陈独秀、鲁迅、李大钊、胡适等等这一批文学大师给我们奠定现代文学的基础,我们就没有“五四”新文化运动,而没有“五四”新文化运动,就没有我们现代民族国家的建设理念。

再说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从什么时候开始?改革开放首先是从文学开始的。如果说没有天安门诗抄,没有朦胧诗,没有北岛他们的“《今天》文学”,没有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沙叶新的《于无声处》,苏叔阳的《丹心谱》,包括后来的《乔厂长上任记》《新星》等作品,我们还真的不知道改革开放何时发生,会不会有那么好的、成熟的社会基础与时代氛围,又会不会取得如今的成果。

就说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吧,相同的主题与题材,如果现在来写,估计许多人写得都比刘心武当年的好,刘心武的《班主任》如果从文学角度讲,并不是一篇很成功的短篇小说。

但是放眼未来,若干年以后,多少人物都被雨打风吹去,多少历史事件也许都湮没无闻,更不知有多少文艺作品随风而散,但是刘心武的《班主任》必将被历史记住,为什么?因为它是开改革开放的先声,得社会风气变化之先。

文学为什么重要?文学就是这么重要。

文学是非常敏感的,它能以它特殊的方式,把社会的人心,把我们对外界的和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并且又以它特殊的方式影响着社会。风起萍末,许多社会思潮都发端于文学。

这些年来,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就是文学边缘化了。作为一个文学中人,我听到这样的话心里当然不舒服,但是当我联想到钱穆的话时我已经不是舒服不舒服了,而是担忧。

文学被边缘化是谁的责任?文学被边缘化是好事还是坏事?文学被边缘化只是作家的悲哀,只是文学从业人员的悲哀么?不是,如果按照钱穆先生的说法,文学如果真正的被边缘化,那是社会的悲哀,那是这个社会走下坡路的症候,它预兆的是文化、文明、道德与人心的荒漠与颓败。

有种声音在社会上动不动就冒出来,嘲弄文学,嘲笑作家,对文学的落寞幸灾乐祸,这很不好,文学的伤害在其次,重要的是社会可能出了问题。

所以,我们应该感到庆幸,文学已经从国家层面被重视起来。因为这个社会面临的许多问题,文化的,文明的,社会价值观的,公民素质的等等,都与文学有关,而社会的建设,文学应该是一个重要的抓手。

当年你们在学校读到鲁迅,都要问他为什么会弃医从文?其实,做出与鲁迅相似选择的人在“五四”时期很多,因为他们认为要改造国民性,推动社会进步就要从文学入手,文学塑造人心。

让文学变成一种生活方式,上面谈的可以说是第一个层次,首先要让文学成为一种社会生活方式,成为一种国家生活方式,要让全社会知道,无用的文学是有大用的。

我们接着往下说。

把文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并且进而与生活方式挂上钩,这中间有对文学许多新的看法,比如文学民主,比如文学对生活的渗透和干预,比如将文学变为生活的要素和个人的素养,再比如将文学生活化和将生活文学化等等。

要让文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前提是它的可能性,这个前提成立的要素就是使民众认识到他们与文学的相关性。

要知道,文学不是哪个人的专利,不只是作家才能进行的活动。

现在已经是一个文学民主的时代。当一个社会的国民教育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潜在的文艺家,都是写作者的“预备役”。

从理论上说,只要你识文断字,就有进行文学阅读与文学写作的可能。凡是接受过国民教育的人就已经有了相当的文学修养了。

从记事起,我们就在说儿歌,背唐诗。从幼儿园一直上到大学,哪一天不跟文字打交道,哪一天不接触具有文学元素的文本?看看周围的人,只要仔细听,认真看,他们的谈吐书写其实都有文学的底色。

当然,写不写,是否想从事文学创作是另外一回事。我是说,现在的国民,大多具备了写作的素养和潜质。

所以,在座的各位千万不要小视自己,不要妄自菲薄,不要以为那么多名家硕儒在前面,就不敢捉笔从文。

曾几何时,原先许多高不可攀的事情现在不是做到了么?

比如摄影。十几年前,看到摄影大师们和专业摄影工作者用专业的相机像机关炮“咔咔咔”的时候,我们是多么的羡慕,又是多么的遥不可及。

但就这么几年,因为有了技术的支持,人人都成了摄影家。有了手机,有了简单的电子照相机,有了后台制作的软件,不但能拍,我们还可以美拍,美图,我们能够在电脑上上通过制作软件上做出那时大师们千辛万苦才能拍出的效果。

再说音乐,也是因为条件的改变,歌唱家、歌手到处都是。还记得几年前的超级女生,这几年的中国好声音、中国好音乐、好歌曲,这些选秀节目一下子将民间的歌手推到了前台,想想遍地的歌厅和社区、商场的K歌亭,每天我们有多少人在歌唱?艺术是如此,文学也是如此。

解决了这个前提,我们再来谈第二点,文学应该成为行业生活方式。

大家来自各行各业,不管哪个行业,我们都一起进入了“美化的时代”,一个充分美化的时代。在这个美化的时代,文学对于对我们每个行业都是相关的。这种相关分狭义和广义两种。

从狭义来说是文化产业。

我记得,国家“十三五”规划就已经明确指出,文化产业将成为国民支柱产业。什么是文化产业的内存支撑,什么是文化产业的灵魂,我认为是文学。如果有了文学的滋养,有了文学的意识,有了文学的创意,那我们的文化产业必将能够结出丰厚的成果。

在座的肯定有许多人出过国,对于欧洲、北美、东亚也就是韩国和日本的文化产业不知有没有了解?如果有所了解,就会形成这样的印象:

凡是文化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国家必定是文学非常繁荣的地方,正因为文学的繁荣,才为这些国家或地区提供高素质的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这是第一个。

第二是为他们文化产业的产品提供了赋予艺术性的文学创意。

第三,是为这些地区、国家的文化产业提供了可供无限开发的文学脚本。我的意思是,一个地区、国家文化产业的发达是与文学繁荣成正比的。

所以,小到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大到一个时代,如果要振兴文化产业的话,必定要从文学抓起。

为什么美国的好莱坞有那么多科幻大片?就是因为他们的科幻文学特别兴盛。美国特别重视这一块。

我看到有关这方面的介绍,说在美国,从中学到大学,科幻写作一直是他们学生的必修课。据说在美国的大学,许多系科,包括理工科的学生都要修科幻写作这门课。

为什么美国的科幻电影、科幻游戏这么发达?就是因为它有一个潜在的、庞大的科幻创作队伍。由于有了专业的训练与科学素养,美国的科幻文学水平总体上相当高。

在欧美,许多一流的科学家都从事科幻写作。这也是为什么在欧美“硬科幻”写作一直比较了发达的原因。所谓硬科幻就是支撑科幻构思的理念都是符合科学原理的,只是因为现有的技术和条件没有达到,这些科学原理还不能付诸实施,那种实现后的图景还只能是幻想。阅读这样的作品,不但读到了文学,还读到了科学。

科幻作品是具有科普功能的。欣赏科幻作品,人们的科学意识会得到提高,科学知识会得到增长,从这一意义上说,一个国家科幻创作的水平和科幻阅读的普及与它的国民科学素质具有相关度。

相比较而言,中国就有些落后了。很明显的一点就是,在文学分类上,中国一直把科幻创作放在儿童文学里。这样的分类不但没有给科幻文学独立性,而且降低了这一文学门类的难度,减少了它的科技含量。

所以,为什么中国的科幻作品硬科幻的少?因为对这一创作要求低,不重视,期望值也低,许多写科幻的实际上科学水平是不高的,写出的作品在科学上不一定站得住脚,不管科技发展到哪一步,这些幻想也不会变成现实。它基本上还是一种纯粹的幻想。科幻界将这类并非建立在科学原理,只不过是借了科学幻想的话语的作品称为“软科幻”。

要想中国也拍出像好莱坞出品的科幻作品那是相当困难的,因为我们的科幻文学不行。这只是一个例子,但足以说明文学在文化产品中的位置,从文化产业这个角度来讲,文学是母体,是源头,它是最上游的产品。

像在日本,酒店也好,公共交通环境也好,饭店也好,旅店也好,到处是一些创意的东西,一些文化的符号。如果对于日本的文学不太了解的时候,我们只认为这些漫画、雕塑、游戏、布景、玩具有趣,非常有创意。

但如果对日本文学稍有了解后就知道这些都是他们文学作品的延伸开发。他们对文学元素看得准,开发的速度也快。

对任何时代来说,都是文学的眼光决定了艺术和文化的眼光。而就人类文明史来说,文学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

因为任何文化只有被语词化和审美化了才可能真正进入思维,才可能被传递,被表达,也才能具有不可抗拒的魅力。

稍微考察一下人类的文明史就可以发现,无论哪一种文明都有其经典性的文学作品作为标志。而无论哪一种文化,其核心的理念都会在文学作品中被反复书写,反复诠释,并且因文学的阅读和传播而使其得到接受、传播和传承。

这里的文学是一种广义的文学,它指一切富于审美属性的语言作品,既有高头讲章、长篇史诗,也有精致短章、唯美歌吟,更有引车卖浆者流的通俗文学。

因为一种文化必需也确实需要以多样化、多层次的表达形式以得到全体社会成员的认同,并被表现和流传。为什么说文学是文化产品的核心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要做大我们的文化产业,就要从文学这个源头抓起。

从广义的角度说,文学几乎是全覆盖的。不管是哪个行业,不管你从事哪个职业,文学对我们来讲都非常重要。

一个画家如果文学的修为不够,那他能创作出大气象的作品么?稍微懂一点美术史的人,凡是在美术史上留下经典作品的都在文学上有相当的造诣。顾恺之、王维、苏东坡、王蒙、文征明、祝枝山、唐伯虎……

我对美术史不是很懂,我就举举这些人。就说徐渭吧,是开风气的人物,在文学上可以说样样皆精。

像齐白石,原来就是乡下的木匠,但走上了艺术道路后非常注重自己文学上的修养,他说自己的诗是第一,画要排到最后。有人说这是他的玩笑话,但玩笑话里有深意。他对各文艺门类的关系理解得很透彻,这是他的切身体会。齐白石的意思就是说,要在艺术上达到很高的境界,要把艺术搞得好,就要把诗写写好,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

我去过江苏的宜兴,那里的工匠说到紫砂艺术,都要提到文人的作用和文学的作用。文人的介入,文学的介入,对提高紫砂艺术具有决定性作用。没有宜兴的土地,没有那些艺术大师的辛勤劳动及创作,当然没有紫砂艺术。

但如果没有文人的参与,宜兴的紫砂壶至今还匍匐在俗世的道路上,还不能提升为一个艺术。这也是一个现成的例子。

上面已经说到,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美化的社会,我就是在美化社会的角度来讨论文学的。作为一种理念,文学对各行各业都有作用。什么是美化社会?我们今天的现场就是例子。

如果把这个教室的吊顶全都弄平了,影响不影响我们交流?不影响。将这个讲台随便换一张普通的桌子,行不行?行。这就是以前的状况,现在都进行了美化。美化除了美观,它会影响环境,影响在环境中工作的人们,它会影响效果和效率。

我问过一个在美国手机设计的同学,设计是不是一天到晚研发开发那些程序?他说不是。最难的设计不是技术的更新,而是从文化的角度、人性的角度、美学的角度对产品进行设计。产品的重量、材料、角度、线条、观感和手感都是设计的内容。

这就是文学、文化、美学在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正是这些看上去与程序无关的设计,增添了产品的附加值与竞争力。产品卖什么?当然是卖技术、卖功能,但是它也在卖形象,卖质感。

所以,要从“大文学”来理解文学的功能,文学的思维、文学的创意、文学的修为对于各行各业都有作用,都有影响。

我做了二十多年的老师,很多年轻老师问我:“做老师的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怎样成为一个好的老师?”我说:“很简单,四个字,文章立身。”

文章立身,对于老师来讲有两层含义。作为一个老师当然要会写文章。不管是文学的写和科研的写。再一点,教师的人生,特别是每一堂课,如果都符合文学的规律,都要像一篇文章一样可圈可点,都要有它的起承转合,好的开头,丰富的中端,然后还要有富于反振全篇的结尾,这就是一堂好课。

其他行业也是如此。如果把自己的行业,自己的人生都当成一篇文章去经营布局,去认真书写,那必定有好的人生,好的事业。

第三点,说文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就是在主张个体的文学化生存。

海德格尔有名言说要“诗意的栖居”。

好的生活方式不仅仅是财富的拥有,不仅仅是物质方式的满足,更重要的应该是心灵的满足、精神的提升,应该是有意味的生活,有寄托的生活。

一个人应该拥有多重人生、多重角色,而最自由的生存方式是自己能在多重人生、多重角色里自由地穿行、自由转换,只有这样才能构成我们丰富多彩的人生。

一个人要担任和转换的角色非常多,在诸多角色里,我推荐一个非常重要的,那就是“文学人”。一个人最好能有自己的文学生活。

文学不仅是一种职业,文学也不仅仅是在文学创作,对大多数人而言,它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文学人就是审美的人,德国哲学家马尔库塞就曾说过,人不能变成单一的人,而要成为审美的人。

如果我们都能拥有文学的角色,而且能够毫无阻碍地进入这样一个角色,并且在这种角色里享受文学,使我们的生活因文学而美好,因文学而精彩,因文学而心灵澄明圆满,在文学中感受、陶冶,养成文学的人格,文学的情致,文学的意识,这就是一种审美的人生。

所以,我不主张用功利的方式来对待文学,是否从事狭义的文学创作,能不能发表文学作品,通过创作改变人生等等,不是文学的全部目的。

文学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全社会、全民族都能认同文学,并在文学里享受人生。如果全社会成员都能达到这一点的话,那这个社会文明程度之高,真是让人非常向往。

也正因为这一点,是否文学是可以作为人的品评标准的。

为什么在社会交往中,我们会觉得某个人特别有趣?为什么经常喜欢听一个人说话?为什么会在生活中觉得一个人总是那么快乐?为什么又会觉得某一个人那么富于同情心,敏感而易于感动?我想大概是他拥有一个文学的心灵。

正是文学的心灵决定了这种文学化的外在的表现,正是这种文学的意识使一个人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获得了文学的修养,具备了文学的能力。

文学的能力是什么?按照我们刚才的说法,文学的能力首先是对于富于文学性元素的人与事的敏感度。

杜甫《春望》有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并不是所有的人在那样的情境中都会有这样的心理感受。好多人面对美丽的夕阳而无动于衷,好多少人对着如画的美景而熟视无睹,更有许多人无法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与人分享。

如果觉得这些话还有一定的道理,那就不妨看看自己的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多少文学的成份,有没有选择把文学作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我们换个角度再说。在座的好像有很多70后、80后的年轻人,如果说你们已经是年轻的爸爸妈妈,那么,你们选择文学的生活方式对于下一代意义就非常大。

俄国思想家洛扎诺夫有一篇著名的文章《家庭是真正的学校》

他说孩子的降临使家庭发生了质的变化,其受益者首先是成人,“家庭会因为孩子而变得温暖和欢乐”。成人同时成为教育者和孩子的楷模,有了孩子的家庭,“迫使成人的家庭生活中必须目光更敏锐,更热爱劳动。”他认为家庭在孩子的成长中至关重要,“只有家庭,也唯有家庭才能培养儿童最重要的文化品质,教给儿童最高尚、最基本的东西”,这些东西是有规律的、宗教性、且富有诗意的东西。

年轻人如果没有结婚,没有孩子,你在自己家里怎么疯,怎么野,怎么粗鲁,都没有太大关系。但有一天,你们做了爸爸妈妈,那就请管好自己。子女与你们生活在一起,你们天天都在做他的老师,你们天天都在做他的榜样。

在座的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如果你们选择了文学的生活方式,那么你们的家庭生活就是诗意的、智性的和文雅的,它对子女的成长无疑是有益的。有些东西是自然而然地养成的,什么叫做熏陶,什么叫做环境,什么叫做氛围,什么叫做榜样,什么叫做潜移默化,什么叫做言传身教,都在这儿。

对于孩子,我们不要刻意地教育他们,需要的是影响他们,孩子是在生活中习得的,是在模仿中长大的,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家庭就会有什么样的格调。

现在大家不是喜欢说“主要看气质”吗?也就是这个意思。有个词我们现在都不大说了,叫“家声”。你们可以去字典里查一查,顾名思义,所谓“家声”就是一个家庭的荣誉和声望。

我去过广东的梅州,觉得客家人非常重视自己的家庭,当然,就重视自己的家声了。客家,客家,这两个南辕北辙的字组合在一起让人有一种苍凉而又悲情的感觉。客于他乡不可为家,但偏偏客家人就是这样的家族流徙与人生图景。

到梅州客家文化博物馆,迎面看到的是一堵百家姓墙,中间一个大大的“亻厓”字,读ai,这是客家人的自称,相当于“我”。作为会意字,它形象地表明了客家人从中原来到南方倚山而居的生存状况。但我觉得这个字理解为人在悬崖更贴切,这才是客家人在逃亡避难迁徙时的心态,战战惊惊,如临深渊。

一个辗转千里万里的族群,一个在陌生环境寻找栖身之所的民系,一个不断需要重建家园、救亡图存的群体,他们各自的家族都十分看重成员的精神追求和道德品格,都十分在意自己家族的荣光,在意开拓、进取、永续生存的能力。

总之,他们十分看重自己的“家声”。所以,走过梅州那些客家围屋和连排新居,总会看到或新或旧的对联,“振家声”、“美家声”、“远家声”、“召家声”、“扬家声”、“播家声”目不暇接,这些对联不仅自豪地叙述了各自家族辉煌的历史,更在昭示后人光前裕后薪火传承。

特别是那些围屋,一进进走进去,几乎处处有楹联,间间有匾额,这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客家人大概早就知道环境育人的道理吧?这些楹联和匾额汇聚了万千家族对自己历史的回望和思考,对家族价值观的申述和张扬,于耳提面命中充满了殷殷嘱托。

“念先人积善余庆,支分六脉,孰为士,孰为农,孰为商贾,正业维勤,方无忝祖宗之遗训;在后嗣报本反始,祀享千秋,告以忠,告以孝,告以节廉,大端不愧,庶几称子孙之能贤。”

“尊祖敬宗,岂专在黍稷馨香,最贵心斋明以躬节俭;光前裕后,诚唯是簪瀴炳赫,何非家礼乐而户诗书。”

这些训诫传承无疑是家族声望兴隆的理念支撑。由于家族发祥地不一,迁徙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不一,家族成员生存技能也不一样,所以我们在客家不同家族中会看到对家训家规不同的表达,对家声不同的期望。

但是,又由于环境相同,经历相近,客家人又会在长期的生存中形成大致相同的民系价值认同,那就是“耕读传家”,这是客家人共同的家声。

“东种西成,经营田亩须勤体;升丰履泰,出入朝端必读书。”“创业难,守成难,涉世尤难,且从难中立志节;耕田乐,读书乐,为善最乐,须向乐里作精神。”“继先祖一脉真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行正路,维读维耕。”“汝水源长,惟读惟耕绳祖武;南疆裔盛,克勤克俭贻孙谋。”

耕是劳作,读是学习,是读书,在古代,就是读文史。文学是客家人主要的学习内容,他们出了许多文学家。

我只不过是举个一个例子,从家庭教育、家族荣耀延续的角度来说明文学的作用。

有了文学,你就有了重新解释生活的能力;有了文学,你就能够赋予生活以意义。

大家都知道仓颉造字的神话故事,“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这是件大事,古时文字与文学不分,能够想象这个世界没有文字么?

前几天参加一位作家的新书发布会,有记者让我写句话,我就写了“地方因书写而美好,人生因阅读而丰富”。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需要文学去书写。对一个有阅历、有内涵的成熟的人,我们通常称他是个有故事的人。人如此,地方也是一样。有故事的地方是有历史的,有传统的,谈起它,总有说不完的话。它不是平淡的,而是充满了传奇,它不是白纸一张,而是卷页浩繁,让后人诵读不尽。

一个地方的美丽与魅力在哪里?是那儿的山水?是那儿的物产?还是那儿的吃食?仔细想一想,好像是,又好像都不是。

泰山美,但比泰山美或者与泰山一样美的山岳又何其多。到杭州,总要游一下西湖,但比西湖漂亮的地方也多的是。是西湖的水大,水清?还是西湖的草绿花香?恐怕都不是,而是那里的传说,那里的历史。如果没有孔子登泰山,泰山会这么有名?如果没有白蛇传,西湖会这么迷人?

我们可以据此回忆一下自己旅游的经历,也可以梳理一下中外的旅游胜地,名山大川,是不是这么回事。想想那些口吐莲花的导游,他们都在说什么,不都在说故事,说传奇吗?好容易介绍到一座山,一汪水,他还是要你去想它像什么?仙女,还是莽汉?也许大家不曾细细琢磨过,即使到了那荒无人烟处,我们去看的,去体验的也还是故事和传说。

是的,可能那里的故事还没开始,但我们不是自备了足够丰富的故事么?我们有的是知识,有的是想象力,有的是情感和思想,这些足以将还是一穷二白的地方变得富有。

这实际上是在进行文学创作,每一次的旅游都是一次文学阅读,而景点的开发则是大自然文学化的过程。

生活因文学而精彩,而有趣味。有些人为什么觉得生活有趣?而有些人为什么觉得生活枯燥无味?有些人每天都充满着生活的乐趣,享受着人生,而有些人则度日如年,天天做着生活的奴隶。

如果说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其中之一就是有没有将生活文学化,没有将文学生活化。一个人用文学的方式来安排、处理、理解人生,而另一个人是用实用的方式,是用生活本身的方式来理解人生,这就是区别。

凡是文学修为高的,都是我们生活的领袖,或者说,凡是文学修为高的人,都是生活的大师。

孔子是不是这样?“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他要学生会六艺,其中许多是审美的,诗是其中之一。在他老人家看来,不懂诗寸步难行,“不学诗,无以言”,不学诗的人话都不会说的。他带着弟子去春游,站在渭水之上,引吭唱诗,迎风起舞,他是很享受人生的。庄子、老子哪个不是生活大师?

再看魏晋那些文人,“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他们的生活已经到了这样的程度,就是要享受人生啊!

看王羲之的生活片断:“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这是著名的《兰亭序》中的文字,有景,有酒,有人,关键的是有诗!那时的文人生活着实令人羡慕!陶潜是不是生活大师?竹林七贤是不是生活大师?都是的。再往后,王维、苏东坡是不是生活大师?

像苏东坡,如果总结他的一生,那是悲剧的一生,是不如意的一生,是倒霉的一生。但是他从来没有唉声叹气,他到一个地方,就会发现那里的美,到一个地方就和广大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到一个地方就能发现那儿的美景、美声、美色、美食,他在发现生活的美啊!

车尔尼雪夫斯基讨论美的著作就叫《美是生活》。我们中国古代文人最高理想就是文学的生活化,生活的文学化。我们现代、当代这样的大师也有,林语堂是不是呢?周作人是不是呢?鲁迅是不是呢?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不要以为鲁迅只有这一面,只是一个斗士的形象。这个斗士同时是很享受生活的,他的爱好很丰富!

我们当代的,那就太多了,举你们最熟悉的汪曾祺,那是绝对的顶尖的生活大师,他没有荣华富贵,也谈不上家财万贯,他就是一介布衣,但就是平常人家的生活,到了他那儿,就那么有滋有味。他写家乡的食物,哪有一样是我们现在的名贵食材啊?什么蚬子、什么虎头鲨、什么咸鸭蛋、什么雪里蕻、什么莴笋尖子……

这些都是日常、家常的东西,但是他能够把这些平凡的东西赋予它不平凡的意义。关键是他在跟这些平凡东西相处中,与它们处成了亲人,处成了朋友,处成了他诗意人生的代理,他伟大就伟大在这个地方。

像陆文夫,你看他写《美食家》,如果不是一个生活大师,怎么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在文学界,陆文夫善饮著称,其实他的酒量不大,四两黄酒他能喝一下午,这是境界!

我们呢,动不动就“壶搞”、“拎壶冲”,不文雅。四两黄酒喝一个下午,那是雅,雅到了极致。从太阳如日中天喝到夕阳西下,那种微微醺的感觉,那种世事的苍茫,那种斗转星移,那种花开花落,那种人生百年,都仿佛永恒了,一切都不存在了。

这就是诗酒人生!用文学的方式,能够看到生活的真谛,看到人生的真谛,能够看穿古今,看穿万物。

所以不管你做什么,不管你选择了哪种人生,只要你用文学的方式安排生活,就能够在你的生活中——不管如意也好,不如意也好,成功也好,不成功也好——发现意义,都能看清生活的表象,把握住人生形而上的东西。

选择文学,将文学生活化,首先从阅读开始。

而文学阅读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读什么书?选择哪些文学作品?这些问题也可以换一个表述,就是什么是好的文学?我们如何评价文学作品?基本的标准是什么?

我这里推荐三个词。

第一个词,价值

一部好的作品要有自己人文立场。汪曾祺说写作“要有益于世道人心”。假如是要写作的话,就把这个作为座右铭,如果需要阅读的话,就把这个作为选择文学作品的第一标准。

文学史上上的那些名著都有自己坚定的价值观,都是有自己的立场。文学作品价值层面的最高的标准是什么?就是要参与到人类价值的创造当中去。文学是参与文明的进程的,文学应该是人类文明最佳、也是直接的载体。

看一部文学作品好不好,首先就看他是否言之有物,这物就是它的价值观,传达了什么价值。我们今天有许多作品,人云亦云,全无自己的看法,有些甚至传达的是腐朽僵化的价值观,根本谈不上创造价值。前面我们说到战争作品,我们的那些抗战题材作品在价值观上没有文明意识、人道意识、人类意识,怎么能成功?

第二个词,知识。

我们现在有好多的电视剧,为什么让人看了就不想看?它没有给我们提供新鲜的经验。为什么说《红楼梦》是百科全书?为什么马克思,恩格斯说从巴尔扎克的作品里读到的经济学知识比经济学类的著作还要丰富?就在于这些作品提供了丰富的知识。

现在人们开发的“红楼”产品有多少啊!红楼梦美容、红楼梦茶、红楼梦酒、红楼梦的园林、红楼梦的养生、红楼梦的建筑、红楼梦的官场文化……太多了,所以称之为百科全书。文学作品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真知识。红楼梦就是传达真的知识。

文学作品还要创造“假”知识,《西游记》就是“假”知识,卡夫卡《变形记》也是“假”知识。不管是真的知识还是“假”的知识,都要我们付出劳动。它依赖我们的积累,依赖我们的勤奋,依赖我们非凡的想象力。

作家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史诗式的作品,写了鄂温克人的故事,几乎可以作为人类学和民族志来读,知识性很强。我曾经问过她,二十几万字的作品,你笔记做了多少,她说文字笔记六十几万字。可见一部文学作品要传给我们真的知识,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当然,文学作品中的真知识不是教科书,要把它文学化,知识和文学要做到完美融合。文学中的“假”知识关乎我们的想像力与创造力。

我们整个民族的想象力已经处在一个闭塞压抑的状态,我们为什么写不出《哈利波特》?博尔赫斯眼瞎了还写出了那么多的作品,他就凭自己记忆和想象。他的许多作品都是在阿拉伯故事基础上改写和再创造的,故事本来就是虚构的,他再创造一次,“假”上加“假”,但就是智慧而迷人!

我再说一部名著,一个男人爱上一个女人,但是他们没有结合在一起。男的说,不管女的到哪里去,他永远伴随着她,男的真这么做了。后来,女的丈夫死了,他终于能够跟自己的爱人共度余生。他们很幸福,他带着心爱的女人去旅游,他们登上豪华的游轮,不谈结婚,不谈爱情,只谈白发相守。但是不幸的是,就在这条船上,发生了霍乱,政府指令这条船不能靠岸,只能永远地向前,向着大海,向着无边开过去……

这是多么非凡的想象力!这部长篇小说就是《霍乱时期的爱情》,作者马尔克斯。中华民族的想像力是伟大的,我们有过《庄子》的想象力,《搜神记》的想象力,《西游记》的想象力。但是从《西游记》到现在,几百年过去了,还没有一部跟吴承恩先生抗衡的文学作品。

第三个词,话语。

文学作品是什么?其实每一部文学作品就是一个人跟我们说了一段话。每一部文学作品都可以把它浓缩成一句话。但是这个话说得有好,有坏。

比如说“乡愁”,写了几百年,“爱情”,文学的母题,人人都在写,为什么有人写了,并且流传下来了,而有的人写的就没流传下来?而且,流传下来的居然都不一样,这就是文学话语奇妙的地方。

每个作家的腔调、词汇、风格、叙述故事的角度、语言调子都不一样,也就是话语方式不一样。这种不一样的话语方式是要创造的,是要寻找的。古人有推敲的故事,那就是在寻找恰当的话语。

在座的可能有人在文学的道路上已经走了一段时间了,有些人走得比较正,有些人可能有些曲折。我今天说的这番话,特别是文学这三个标准你们不妨参考参考。最好一开始就形成纯正的、典雅的趣味。如果这种纯正的趣味在少年时代没有形成,在文学启蒙的时没有形成,要改过来就得下些功夫。

在座的每一位都要秉承纯正的文学趣味,古人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取法乎下,一无所得。”

你们在座的每一个人,要这样对自己说:“我这一辈子,可能写不出好的文学作品了,但是我骄傲地说,我读的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学作品。”

能够做到这一点,也此生足矣!如果把这样的信念,传给我们下一代,影响我们周围每一个人,那善莫大焉,功莫大焉。


特别推荐

(点击标题阅读)

1、为什么说“从小一观,到老一半”?教育专家给你科学解答

2、

3、

4、

5、


栏目主编:陈劲松

责任编辑:王兆嘉

实习编辑:黄雪倩

  

/汪政

汪政,江苏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副巡视员。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曾担任第二、三、四届鲁迅文学奖终评委,第七、八届茅盾文学奖终评委,施耐庵文学奖终评委。主编、参编大学、中专、高中教材多种。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始,从事文艺理论和当代文学研究, 在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良好的评论作风和独特的批评眼光赢得了作家和读者的信任,是国内有较大影响的评论家。先后发表论文及评论三百万字,许多论文被《新华文摘》《文艺报》《文学报》和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文艺理论》转载复印,并入选多种书刊,出版《涌动的潮汐》《自我表达的激情》《我们如何抵达现场》《无边的文学》《解放阅读》等,并获得多种文学奖项。


每周一期      周日发布

(点击眉头上“人民作家”可任意阅读)

本期目录

⊙ 文学新论

1、让文学变成一种生活方式(江苏|汪政)

⊙ 编辑日志

2、破例只为元宵节(陈劲松)

上期回顾

(点击文章标题即可阅读)

⊙ 评选启事

1、关于开展第一届 “《人民作家》阅读推广之星” 评选活动的启事

⊙ 文学人生

2、五十功名尘与土(江苏|王喜根)

⊙ 会员风采

3、郧山汉水,我走过的五度春秋(湖北|陈万和)


投稿须知

投本平台的稿件谢绝在其他微信平台发表。两周之内没有接到拟采用通知的可他投;投稿前请加关注认真阅读本平台的投稿指南,按要求式样发稿;读者七天内打赏金的一半做作者稿费。文章发布后,十天内没有领到稿费的请主动与总编联系;点击量较高或留言评论较多的作者稿件优先采用。本刊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文学馆路45号中国现代文学馆B座213室联系方式:18861952100(微信)投稿信箱:renminzuojia@163.com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转发分享的同时在文章后点“在看”和留言,以示鼓励!欲了解《人民作家》详细资讯,请加关注后进入公号,从下方菜单中查询。往期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