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质朴中的精致:莫干溪谷 • 一亩田示范区

GAD+品 | 研 看见景观 2022-05-17

注:本项目推广名为“融创•莫干溪谷”,地名办核准名“莫干溪谷”;本组团推广名为“莫干溪谷•一亩田”,地名办核准名“莫干溪谷•悦公馆”;gad lineplus studio推文中项目名为“远野 · 莫干书舍"。





莫干溪谷一亩田示范区(远野 · 莫干书舍)位于德清市莫干山东麓,生于五个原生溪谷之间,基地保留了现有农田肌理及通透幽长的山谷视廊,以稻田原乡为特色,在溪谷中营造阡陌纵横的田野韵味。此处也是农耕博物园的所在地,是充实和融合农耕历史文化内涵的窗口。

△ 基地环境


项目坐落在青山绿野间,少了些城市喧嚣,多一份返璞归真,面对地块独特的自然资源,line+提出了,一与现代生活的品质需求相匹配,不失城市舒适的居住体验感和高品质完成度,二与当地环境契合相生,营造乡野的居住体验。


△ 夕阳时的乡野景观


面对诉求,设计以营造一种自然生活为景、古朴文化为心的当代高品质乡村生活为理念。传统乡村和现代诠释,粗糙质朴的夯土材料和细腻精致的幕墙构造,line+希望通过这两者的融合让这个房子成为城市生活和乡村体验的混合体,探索城市反哺乡村的另一种可能性。项目由一个面积140㎡的书舍和7间客房组成。


△ 客房与远山


建筑、室内、景观一体化的工作模式也贯穿项目始终,设计思想和专业知识的相互渗透,以相同的设计理念及延续的设计语言构筑一个共同理想。最后整个建筑体现出的强烈的整体感和完整度,让我们坚定了采用此种工作模式的信念。



景观:自然场地的再创作

- Landscape: Re-creation of the Natural Site -



项目坐落在莫干溪谷农耕博物馆中,地块总面积9776平方米。景观示范区位置紧邻用地红线,面积约5000平方米。场地周围山林,竹景和耕地所环绕,自上而下,拥有独特的稻田肌理和幽长的山谷视廊。


设计希望通过构建人与自然交流的新渠道,利用景观语言,丰富场地的层次与体验,增加生态价值,增强对外的吸引力,使古朴的村落焕发新的生机与美感。

 

△ 梯田式景观


构建人与自然交流的新渠道,从场地本质出发,集合生态、空间、农耕文化,将几何形式融入生态思考,展示场地特有的乡村特性。


设计取题于泰戈尔诗集《飞鸟集》中的诗句,探讨人与自然之间内在的契合关系;如何在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逆向消除现代生活与自然分离的痕迹,成为本次项目的探讨主题。

△ 雨水回收


△ 景观鸟瞰


以自东南向西北、沿山坡而下的阶梯形式梳理山体地形,推敲层级和边缘,增加多种朝向,激化空间碰撞。上层构成聚拢式内向空间,鼓励相互交流,下层构成开放式空间,饱览稻田风光,由此在单向的山坡上提供多样的动态体验。


△ 阶梯景观


体型结构修改了山坡原有的坡度,使用多阶挡土墙稳固山体,于挡土墙根部设置了排水渠,引导地表径流,覆有植被的表面增强可渗透性,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丰富的空间体量提供与当地种植模式相符的结构,在多年草本植物和当地经济作物之间进行轮耕,以修养土壤,提供可持续种植及发展潜在农业的可能性。引入的植物对场地环境具有优化意义,成片栽种较高的细茎针茅、狼尾草和花叶蒲苇,边界点缀婆婆纳、络石、落新妇等植株,以固土护坡,净化水质,形成简洁、舒畅的空间序列。

△ 入口竹道及景观细节


书舍前以湖石铺底的圆形水池,稻田间定格自然动态的的飞鸟雕塑,独特网格结构垒叠的石墙,就地取景取材,并融入现代审美和设计手法,是对自然场地的再创作,也是努力以最直观的语言表达自然。
 

一个理想的村落,应该能听见野鸟的鸣叫和树林的呼吸,在安静的水面、清澈的微风、和煦的阳光中,使人的身心都被融汇到自然里。

一亩田夜景鸟瞰

书吧夜景

坐落花草后的建筑

夕阳倒影

样板区夜景

稻田景观


由当代趋势可以预言,村落的未来是新形态的城市,人们逐渐趋向于乡村的生活方式。如何保留乡村的恬静韵味,同时又使之符合城市化对于景观空间的要求,是该项目探讨的问题之一。设计将几何形式融入生态探讨,以自东南向西北、沿山坡而下的阶梯形式,来解读这个板块。


     

阶梯由山体地形出发,推敲层级和边缘,增加多种朝向,创造相互呼应的小型空间,激化空间碰撞。层次提供半包围空间与敞开空间,包揽由上而下的多层视野,构成上层聚拢式的内向空间,鼓励相互交流,以及下层开放式空间,引导观光者的视野,饱览美丽的稻田风光,由此在单向的山坡上提供多种多样的动态体验。


最终平面图

实景鸟瞰


示范区书吧特有的L型折叠门使空间整个打开,室内空间与景观空间相互融合,但现有农耕博物馆的建筑与示范区书吧较近,设计师巧妙的通过用铝合金栅栏和竹子弱化,让内庭空间完全独立,也让人自然而然的将视线转向层层跌落的中庭景观,看望稻田。



在中国乡村城镇化加速的社会背景下,多数乡村景观被花岗岩等硬质材质所填满,失去了乡村特有的肌理文脉。而本项目遵循场地本质,弱化设计本身,用最简洁质朴的设计语言拉近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让人感受从日出到日落,花开到花谢,稻田播种到秋收的自然更迭,找寻到场地所展现的乡村特性。


| 材料 |




      

场地运用当地武康石,竹篱笆及老石板,保留当地独特的质感,同时保证项目的可获得性与可持续性。


整体方案背后是设计师控制了多余的创作欲望,去形式化做减法,以简洁清晰的设计语言带给人最有力量的,融入自然的感受。


老石板及竹篱笆材质的运用


设计通过竹篱笆与竹子的夹道设计营造有仪式感的入口景观,蜿蜒曲折,夜间通过灯光营造带给人神秘且野趣的视觉感受。



竹木平台上设计圆形水池,以片岩铺底,没有流水出入,平静如镜,从日出、夕阳、到月色,在一天中蕴含多种意境。倒影打破天空与大地的分界,将场地边界扩展到视线可及的全部空间中,同时打破第三人视角,使人浸入景观之中,强调人与自然融合的冥想体验。

木平台也是从建筑到软质景观的过渡,木质的边界分别与建筑、植物有视觉的联系,产生简洁而有力的引导。



施工就地取材,运用当地的武康石,解决运输及材料的采购也保留了乡村特有的质感和温度。随着时间日积月累,毛石被雨水冲刷出时间的痕迹,深浅交错,美不可言。


| 植物 |




原方案植物设计风格为纯芒草种植,后考察种植基地,因季节原因纯芒草种植效果不佳,与设计师达成一致意见,选用低饱和度色系花草类植物,营造草境风格为示范区主基调。



 柿子树、榔榆、沙朴营造着古村落的氛围,成片栽植的细茎针茅、狼尾草和花叶蒲苇在风中摇曳,边界点缀缤纷的红朱蕉、络石、玉带草等植被,形成简洁、舒畅的空间序列。



书舍:“悬挑的屋顶”

- The Library Bar: the Overhanging Roof -



△ 书舍南立面

书舍给乡村生活提供文化空间和公共社交场所。
设计的两个关键词:
一、角部空间打开。让内外空间完全交融,同时也拥有朝向农田的最佳视野。
二、厚板折板屋顶。实现了无梁大空间,以保证空间的自由与纯粹。

△ 角部空间打开的书舍

△ 书舍结构图解


△ 书舍北面外观


△ 建筑细部


为了匹配角部打开的结构空间,设计精心选择了全球最专业的折叠门厂家,提供满足所有设计要素的L型的折叠外门系统,实现了转角无立柱、大划分的视觉效果。
 

△ 书舍平面

△ 建筑、室内、景观交融

书舍的室内空间,强化建筑、结构所表达的概念“悬挑的屋顶”。将入口、书吧、卫生间作为一个有肌理的背景存在,把所有活动空间、视觉重点“推”到了建筑打开的“L”型转角处。在家居布置及空间分隔上考虑功能通用性,灵活划分。
 

△ 书舍内景


材料运用上,“背景”部分大量运用木纹饰面,增加亲和力和整体性。室内空间与室外延伸处,运用金属杆件、真空石板、亚克力灯管等纹理精致、对比强烈的材料,增加视觉效果,打造空间的中心。屋顶的木纹与结构走向保持一致,地面的木地板与户外竹木地板色系高度统一,建筑、室内、景观浑然天成。

△ 书舍内景



客房:精致乡村的新体验

- Guest Room: A New Experience of Exquisite Countryside -


△ 客房夜景


客房依据地势,面向农田、山林以最大的景观面展开,选择低层的小尺度建筑体量来还原乡村风貌。

△ 客房北面外观


客房单体建筑屋顶选择传统双坡屋顶形制,但采用现代材料和工艺做法进行诠释。屋顶瓦与檐口的交接采用金属收口,提升设计的精致感,也减少各种瓦屋面装饰配件,降低成本。

△ 墙身大样


△ 客房南面外观


△ 窗户细部

墙面材料以质朴的夯土、毛石、竹木墙板为主要基调,强调建筑的生长感和在地性。门窗部分采用成熟的铝合金门窗系统,在交接部位增加了金属型材收口等细部节点,试图营造质朴而不失精致的当代乡村新审美。
 

△ 客房北向立面


△ 夯土材料与金属型材


△ 从观景平台望远处稻田

△ 框景

客房室内空间依然强化整体建筑概念。从空间上,将公共空间(客厅、活动空间)推向阳台区域,使客人的活动范围扩大,更好的享受户外的景观,享受不同于城市的生活体验。将卧室区后移至稳定区域,与卫生间形成可分可合的两个部分,彼此独立、互不干扰。
 

△ 客房内景

同时,保留建筑室外一部分材料与肌理的向内延伸,外墙夯土肌理漆经过处理,运用在立面装饰上,体现与城市酒店所不同的特殊韵味。
 

△ 客房内景

△ 观景平台


△ 客房内景


SLIDE & READ MORE

滑动查看更多


△ 客房内景



 

结语

- Remarks -


我们所提的“乡村”,不仅是“乡愁”里的乡村。它不光光只是旧时记忆的复刻,我们需要呈现的乡村是充满机遇与格局的生产现场,是文化交织交融的延续及变革,以及技术产业提升所带来的新的活力体。


在此设计中,line+拒绝风格层面的复古与怀旧,我们用当代的建筑材料、建造手段、建筑细节来体现时代精神和现代构造的精致感。自然与城市、往昔与未来、“乡村”和“国际”正在交融互补,并行生长。


△ 鸟瞰,建筑、景观及远处稻田



△ 总平面图


△ 一层平面图


△ 二层平面图


△ 书舍模型


莫干溪谷一亩田示范区使用美学的语言,结合生态的思考,塑造了集生态空间,农耕文化为一体的载体,提供了观赏、休憩、种植等多样功能,创造了居民与游客的不期而遇的空间。居民是乡村的原动力,大片的水稻田是他们创造的历史积淀;游客是场地的新鲜血液,融入并点缀了这片土地。他们在场地的不期而遇,也代表着乡村文旅的兴起,为城市人的回归乡村桃源铺垫下新的道路。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  融创.莫干溪谷一亩田示范区(远野 · 莫干书舍)
项目地点  莫干溪谷,德清市,中国
项目年份  2019年
设计公司  gad · line+ studio(建筑、室内、景观设计)
                浙江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结构机电设计)
主持建筑师  孟凡浩
设计团队
建筑:孟凡浩、陶涛、周超、邢舒、万云程、范圳
室内:金鑫、张宁、王丽婕、赵嘉琦、胡晋玮
景观:李上阳、金剑波、池晓媚、苏陈娟
结构:任光勇、卢哲刚
机电:崔大梁、房园园、陈谨菡、刘浩、李翔
建筑面积  552平方米
业主  融创东南区域集团
结构  钢筋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材料  夯土涂料、毛石贴面、竹木外墙板、玻璃、铝板、水泥瓦
摄影  孙磊、ingallery、简直建筑-空间摄影


本文中出现的项目照片均为展示区实景图。

本项目推广名为“融创•莫干溪谷”,地名办核准名“莫干溪谷”;本组团推广名为“莫干溪谷•一亩田”,地名办核准名“莫干溪谷•悦公馆”;gad lineplus studio推文中项目名为“远野 · 莫干书舍"。

本文仅以莫干溪谷一亩田项目示范区为例进行设计理念展示,所述户型结构、功能区、景观、软装、用材等仅为示范区之介绍,不作为要约或承诺,不属于交付标准,具体以买卖双方签署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及其补充协议、附件等书面文件为准。



注:项目图文素材来自 gad lineplus studio(ID:gad_LinePlus)品丨研(ID:ProductCenterDN)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由看见景观(ID:JGSJ2013)重新整理编辑,请勿以此版本进行转载,仅用于交流学习。



考察推荐


「看见.杭州」
精品项目景观考察
11月8日前报名享早鸟特惠
报满即止,欢迎参与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活动详情
 


「看见.苏州」
精品项目景观考察
活动即将推出,敬请关注



「看见.成都」
精品项目景观考察
活动即将推出,敬请关注



「看见.重庆」
精品项目景观考察
活动即将推出,敬请关注



「看见.曼谷」
精品项目景观考察
活动即将推出,敬请关注



报名咨询
请长按二维码并识别
备注“**考察”
(**- 杭州、苏州、成都、重庆、曼谷)
添加看见助手微信详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