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 西店梵石iTOWN文创小镇 | 城市更新:生长的街区

承迹景观 看见景观 2023-09-06
承迹:"这个曾经被城市遗忘的破败仓库和老厂房通过文化创意类产业的引入而被激活。在它被赋予新生命的过程中,创造了一个后工业园区和城市空间的混合模式。在设计之初,我们把它定义为“生长的街区”。建筑和景观的建成,只是设计的起点,我们为街区的持续发展留出了成长的空间。当人们开始在这里办公、购物、聚会和生活,建筑与景观也在人的融入之后继续生长,不断修正和完善,一起持续着城市的更新。"




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仓库,加工厂,绿皮火车所代表的旧工业文明被从新与现代生活联系起来,从一个消极的空间,转变成了一个更包容,更能够适应当代语境下生活方式的多元空间。



项目背景 

项目位于北京东四环至五环之间,被纵横交错的数条铁轨所割据。2015年以前,这里是朝阳区高碑店乡西店村的北京玻璃厂仓库,破败倾颓。有的被用于存放玻璃制品,有的被租给生产涂料、石灰等的加工厂,还有的是一些工人的宿舍。随着城市发展的契机,这个城市边缘地的历史和独有环境成为了被改造的可能,也作为该地区城市更新的示范段。

  △周边关系
 

 挑战 

用地保留了六条交错铁轨分割下的区域划分,一系列的商业、办公、休闲和创意空间等功能在原有的厂房肌理之下建立起新的混合社区。作为整个小镇项目的景观设计团队,我们联合多家建筑事务所与委托方一起规划了合理的交通方式来连接被分裂的街区,创造一个新的整体融合丰富的、多功能的建筑形态。小镇的建设和发展是动态的过程,需要为更新留有可持续的空间,并共同激发社区活力。我们希望在设计过程中通过技术和材料的优化,让项目的初期建设成本尽量控制低,给后期的运营有充分的保障。
 
 △平面图
  △轴测图


 桥上的风景和桥下的生活 

一座座灰白墙坡形顶的建筑错落有致,充满现代气息的园区场馆宽阔敞亮,时而从旁边呼啸而过的火车交织过去、现在和未来,使得这里多了一份历史感和文艺气息……

现在坐在街边的咖啡馆耐心的等待下一趟火车,是大家乐此不疲的休闲方式。绿皮火车带来的上世纪工业文明的气息,此时与静止的现代建筑和人共享了这个时空交错的瞬间,彼此有了一种微妙的连结。桥下的空间从轨道功能中释放出来,形成了公共空间与街道连接的界面。这些新的空间通过地形的处理和植物的引入,提供了许多休闲的、愉快的环境与街区融合,有些场地设计了停车的空间,并融入和完善了街区功能的配套。其他停车场分布在场地的外围,为行人和其他非车辆运输方式解放了街区中心。
 
△轨道功能分解
 △铁轨下的生活
 △铁轨下的空间连接两边的街道
 △通过地形的设计和植物的引入提供了许多舒适的轨道下的休闲场所
 △利用轨道下的空间来停车,完善了街区的功能配套

设计师认为小镇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发展过程,不管是植物,还是场地内完备的配套空间都是为了可持续性地生长而服务,因此他们为新的社区创造了可以野蛮生长的可能性。



 留白 

街巷是小镇最重要、最复杂的核心体系,我们把它设计成一个连续的、灵活的共享空间,将公共和私属部分编织在一起。小镇内有许多优秀建筑师的作品,我们用化繁为简的设计策略整合街巷,并最大化的突出建筑丰富的形态。大部分场所为流通和灵活的活动留下了开放的公共空间。比如等火车的花园 、轮滑广场、街角艺廊等等。当火车开过的时候,当商家精心的布置成为街头最吸引人焦点的时候,当轮滑广场充满人气的时候,这才是街区生活最美的风景。

  △概念手稿
 △等火车的花园
△呼啸而过的绿皮火车
 △街角的风景
  △人的融入才是小镇生活最美的风景
△轮滑广场 
    △小镇街景  
  △小镇内精彩的建筑作品 ©图片来源于gooood
 
街道铺装的材料体系采用预制和轻质模块化混凝土,可以快速有效地安装,简洁质朴,节省高达50%的建设成本。在等火车的花园里,利用回收的废旧不规则的混凝土块结合碎石,重新组合出一种独特的场景氛围。
  
  △模块化的混凝土铺地


 不断生长和进化 

树木繁茂的街道是蓬勃发展的生态社区重要的因素。树木、藤蔓、开花的攀缘植物和建筑相互映衬,自由的生长。郁郁葱葱的植被为曾经冰冷的混凝土空间增加了丰富的绿色基调,而在绿意的边界,精心设置了许多方便人们休憩停留的空间。

 △繁茂的、生机盎然的植物与小镇一起生长
  △照片记录下不同时期的植物空间
 △不同时期的照片也记录下了小镇的变化

该项目的独特之处在于为进入小镇的客户和商家建立了一种共建的合作模式,在运营方的宏观把控下,通过积极的公众参与设计和塑造新的公共空间而实现。这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随着小镇的影视中心、艺术中心、影棚、录音棚等产业配套逐渐完善,会经常举办各种论坛、轰趴、交流酒会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街区持续保持着活力,并为公众生活提供了新的、不断发展的平台。iTOWN是新一代城市公共空间,它被设计成为正在进行的场所,而不是被彻底完成,这才是它特别有开创性的地方:保持开放,给其他人留下空间,在我们不断发展的城市景观中加入他们自己的印记。
 
  △共建、开放、包容、多元的小镇环境,可以容纳各种配套空间
 △小镇被设计成为正在进行的场所,一起期待岁月的雕琢
 
本项目展示了我们城市结构中被忽视的、遗弃的空间转变为有魅力的场所,为社会、文化、环境和经济的弹性提供了支柱。实现这一层次的文化可持续性和引人注目的美学,需要与设计师、工程师、投资运营方和社区进行复杂的合作。“生长的街区”或许是当代城市建设面临诸多难题时的一种解答:适度的干预和留白,为多专业团队共同努力提供了成长的空间。


项目详细信息
项目名称:北京西店梵石iTOWN文创小镇
项目地点: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
项目面积:3ha
建成时间:2019年
业主:梵天(北京)集团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承迹景观
摄影:王宁

感谢 承迹景观


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下方公众号关注 「看见景观」
推荐阅读

看见.近期精品集锦 | 这些「大区」你看了吗?

超越视觉2021年度 100+景观摄影 | 成长与蜕变

郑州特大暴雨灾害,设计项目负责人被捕!

解码东原景观升温计划-“社区聚场”研发

林下活动 | 体验丰富的自然游乐世界


END
更多精彩项目,可识别二维码关注 看见景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