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 粤海城甘化糖厂旧址新象 | 破防了!曾经的亚洲最大糖厂又开始派糖了
在城市不断演进中,
新老城区的交迭是必然的产物。
与其说新城区是朝阳蓬勃,老城区是落日余晖,
不如说新城区是太阳光球层,光芒夺目,
而老城区则是太阳的内核,静默深沉,
却满载城市发展的能量积淀。
项目背景
PROJECT BACKGROUND
时针拨回到20世纪,江门是广东老牌工业重镇。自1902年江门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以来,蓬勃发展的工业让江门成为南粤大地的璀璨明珠。其中,江门甘蔗化工厂(简称“江门甘化厂”),曾经的亚洲最大糖厂,更是无数江门人的骄傲。
甘化厂见证了20世纪江门工业的高速发展变迁,成为体现江门向现代城市发展的记忆年轮环。而今,甘化厂曾经的繁荣归于沉寂,仅留下几处空置的老旧建筑。
城市前言
CITY QUESTION
全世界众多滨水城市共同面临的复杂问题:城市化、发展、韧性危机和生态退化。而公共空间恰恰能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突破口,通过对滨水景观的重新规划,利用自然过程的力量来培育丰富的区域生态、提升生态系统服务、提高公众健康和增加休闲设施。让其具有社会包容性、文化特性和生态价值,并展现其独特魅力。
延续文脉
CONTINUE THR CONTEXT
如今的甘化厂,
工业器械犹在,但运转声早已停止。
只留下了一片野趣的植被和被爬山虎环绕的旧厂房。
数十载光阴匆匆流过,
曾开荒拓地建立起来的工厂,
终于又把土地还给了自然。
思考
THINK
前期的思考关键点在于,如何处理甘化糖厂遗留下的时代记忆与改造中的关系;怎么去唤起老一辈居民对甘化糖厂的那份感情记忆;以何种形式重生来带动江门人的日常生活;如何有效利用老厂区的历史遗存;在保护的同时赋予它们新的时代意义与功能,是本次项目首先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残存记忆
藏于残骸之中
文脉在新旧两个时代的链接是思考的源起
残破的景观元素无处不在时间的打磨中
展示着顽强的生命力
保留下来当年的工业文明和场地的记忆
为这座老糖厂增添了独特的韵味
让这一场域完成了新旧时空的交融
新旧交融
时间微妙的碰撞
所有事物都在寻找着自己的生存法则,
或关乎城市更迭,或关乎文明时代的工业演变,
设计也是不断尝试着新的方式,
让城市真正意义上实现情感的更新和回归。
追忆西江
江景依伴
河堤边吹着晚风
看看那远处的河面上来往船只
如同半世纪前繁忙依旧
时间更迭后的变化
让人感觉就如昨天般记忆犹新
保护江畔
生态修复/城市修补
在“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大基调下,城市微更新、微改造成为项目的热点问题,以起伏的带状语言自然嵌入抬高的地形之间,并保留码头原有驳岸,将存着场地记忆的船只旧物融入景观设计当中,演绎一处静谧的观赏节点。以低干预的形式让码头广场与城市空间共存,释放新旧碰撞的魅力。
注入活力
全新的体验
这是一场新与旧的碰撞
不仅有遗存已久的时代记忆
更有夜幕后的精彩
年轻人的活力注入其中
这个场地没有历经时间冲刷后没落
它更像是越发生气,充满活力
不同时代的人们共同见证时间巨轮下的兴与衰
(粤海江门甘化滨江艺术公园活动场景,图源小红书)
记录故事
感受时代记忆
本次设计是一场历史与当代的联结
艺术与工业的结合
场地有自己独特的语言
以其特殊的方式记录故事,存留情感
也许时间会无可避免地催老了建筑
却丰盈了历史的文化传承
设计的价值不仅在于创造
更是以一技之长去延续重生
保留策略
RETENTION POLICY
厂房、仓库、起蔗吊车、码头、烟囱是具有强烈标志性的构筑物,我们在改善这块土地,为其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保留工业遗存下来具有浓重的年代感的建筑和特色元素。
这些老物件是江门市人们对糖厂的美好记忆的开始,也能让更多年轻一代了解其中的‘奋进故事’,让这份记忆继续延续下去。
城市历史文化旅游名片
TRAVEL BUSINESS CARD
如今的甘化糖厂,告别曾经的工业辉煌,已经成为了一个超越时空的媒介。这次的景观改造对公共领域重新规划设计,尊重原有工业规划格局,延续空间特色、历史人文和生态环境,也让老厂重新焕发新生,赋予新时代使命。
设计策略
DESIGN STRATEGY
在过去,缺乏能够将人们引导至江边的街道。滨水区缺少一个宏观的景观框架来凸显西江的重要性。
现今,甘化糖厂历史的重生体现在厂区历史遗迹的保留重塑,以及景观生态环境的打造。以“记忆重生”为设计愿景,景观设计尊重老厂区原有空间格局,重新梳理场地公共空间布局,还原厂区的环境风貌,通过改造赋予老物新生,同时增加江畔的可参与性,为不同活动需求预留更多可挖掘的弹性空间。
感谢 BOX盒子实践景观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