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带着运营思维做产品 | 万华万科这些神盘太逆天了

看见景观 2024-05-28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明源地产研究院 Author 苏兮

这两年,地产行业最卷的,其实是产品赛道。市场的成交逻辑,已经彻底回归使用价值。


不管是住宅、商业、办公,开发商和业主都已经意识到,产品的核心都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的盒子,而是空间给“人”提供的生活方式。


因此,目前房企们对产品的打磨,开始从关注材料、工艺这些基本物理属性,变成更多关注“人”的长期使用场景,包括人和环境如何互动、人和人之间如何发生故事,也就是生活方式的营造。


当前阶段的产品打造思路,也在发生深刻的转变。很多在过去高周转时代,“曲高和寡”的产品打造思路,以及“别人家的项目”,现在越来越有研究价值。


前不久,在“2023中国不动产数字营销峰会”上,分别打造了良渚文化村和成都麓湖这两大神盘的开发商——万科杭州和成都万华的相关负责人,分享了大量关于产品运营的经验,和最新的探索成果,对行业产品打造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从城市运营的角度

来做项目规划


在过去一二十年中,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高周转的开发思路下,其实带来了很多问题。


第一,是简单粗暴的城市规划,会带来整个城市功能的割裂,以及长期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第二,千城一面带来了整个城市审美的缺失,以及个性的缺失。


第三,城市建设对于生态产生了影响。很多城市的公园,都很难在步行距离内抵达。


第四,就是历史文脉上的割裂,新城区和老城区在物理距离上的割裂,导致老城区的文脉、气味、记忆,很难移植到新城区上来。


中国40年的高速发展,我们的目标是逃离掉那些原来的老破小。但是如果我们不警惕当下正在做的事情,就会建立出更多的老破小。


所以开发商在做开发时,需要有城市运营的视角,去发现每个城市自身的特异性,看到历史的痕迹和人文特色,找到项目对一个迷人的城市产生的长久的价值。

图片来源:天府发布

1、通过项目开发,创造更多元的城市生活方式


麓湖作为中国最大的陆生生态基底转化为湖泊生态基底的成功案例,通过引入外部水系,在社区内部打造了一个天然湖泊。并在湖中,利用微生物、藻类、鱼虾,甚至水面上的小鸭子,来植入完整的生态系统。


并且构建了一套麓湖独有的完整管养系统。利用生态管网以及海绵城市建设,实现了城市污水和自然湖泊的隔绝,来保证生态的可持续性。


当下暴雨时,前半个小时冲刷地面的水,不会排入到湖水中,而是进入到污水管网。半个小时后的水,才会被排入到湖中,来确保湖水的干净。这套管网系统,让麓湖的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标准,甚至每年能生产不少鱼虾和螃蟹,来反哺给业主。


随着生态治理的成功,麓湖也顺理成章地开拓出了内陆城市的水上生活方式。构建了水上冲浪、龙舟以及潜水等一系列的活动,让成都人在内陆也可以体验到水上活动的乐趣。


除了享受水上活动的乐趣,麓湖的业主甚至还参与到了对环境的治理当中,定期邀请第三方机构对水质环境进行检测,定期巡湖,小朋友也形成一个个小团体,定期去湖边清理福寿螺,建立微型生态湿地,从小建立环保和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生活方式。


图片来源:万华

这种创新城市生活方式的打造理念,也成为万华造城的核心思路。万华在海口的第一个项目麓岛,就利用海南天然的气候条件,打造了以往从未尝试过的热带雨林景观系统。项目一亮相,就成为了海口第一网红打卡点。

图片来源:SPI山水比德


在海南万宁的麓湾牧场项目,有可以和小动物亲密接触的动物小镇,可以打滚躺平的草阶剧场,打造出一个人于自然和谐共处的城市生态空间。

图片来源:万华

随着城市化进程从物质功能阶段,进入到效能阶段,地产项目开发必须提供新的城市生活方式解决方案,才能具备无可替代的价值。


2、在规划上,探索更和谐的空间关系


除了项目红线内的空间排布,在开发过程中,开发商也需要思考如何让项目和城市空间更好的融合。


万科杭州在打造亚运村项目时,就选择把资源向城市开放,而不是做成一个闭合的社区。最好的滨水资源,作为公共界面开放给公众。通过增加住宅独立动线和科技安防设备,在保证安全的同时,把更多的界面向城市打开。整个项目,呈现为一个友好的街区,而不是冰冷的围墙。

图片来源:HKS Architects

在万科天空之城,万科则提出了Park TOD的概念。将公园作为串联整个项目的核心模块,将住宅、商业、办公、公园、体育、文化、教育等多元业态融合在一起,而不是相互割裂。人文、娱乐、社群,都在自然中去自然地发生。

图片来源:杭州万科


万华甚至完全跳脱出了传统的房地产开发逻辑,将项目开发看成是城市服务的一部分。


他们提出的C位战略。就是不再以房产销售为第一目的,也不构建依托于房产的配套增值性服务。大量商业设施从定位开始,就不是房地产的配套逻辑,而是城市需要什么,就打造什么。


甚至于万华的服务对象,也不仅仅是业主,而是一批懂产品、懂生活,并愿意和万华一起创造优美生活,惬意社区,温馨环境的一类城市圈层。这和大部分开发商为业主服务的思路,完全不同。这被万华称为“麓客战略”


图片来源:致澜景观

今年开放的商业麓坊中心,就打造了大量的城市公共景观供市民参观,大量的青年麓客、麓湖的业主、还没有入住的业主、周边社区的居民被吸引过来。项目从一开放,就异常火爆。在周边仅3000住户的客观条件下,支撑起了6万平的商业体量。


这种效果并不是单纯靠招商能够做到的,而是从品牌理念、项目定位,到规划设计、产品打造时,就致力于创造一个城市需要的独特空间。在和整个城市居民的互动中,自然形成的惊喜结果。

图片来源:致澜景观

3、保留城市记忆,做好文化留存


在新项目开发过程中,延续城市生活传统,精心保护城市共同记忆,也是从粗暴的城市开发到城市运营的进化。


万科杭州在良渚文化村飞鸟集项目中,就精心设计了承载“村民记忆”的三条故事线。


一是寻找下一棵大树。就像“村口”的大树,发掘出社区持续生长、生命延续的温度和情感。


二是远古的呼唤。将良渚五千年文明的文化元素,尽最大可能保留。例如,工程开挖时,地下的很多石头,垒起来以景墙的形式保留下来,融入到新的景观环境中。


三是玉鸟。玉器作为良渚文化的核心元素,以鸟的形式成为项目的精神图腾。从草坪、屋顶、树枝,到墙头石墩,每十步内都能看到一只鸟,让场景中的内容成为城市文化的载体。


在亚运村项目中,万科杭州也对项目的树篦子进行了定制,通过和美院设计师联名,打造了12幅亚运记忆的作品,尽可能保留举办亚运会的城市记忆。这种精细化的产品打造,融入了运营的思路,让场景和空间情绪更加丰富。


甚至在红线外,万科也尝试做空间场景运营和城市记忆传承的工作。在黄龙国际中心,项目在和地铁的连通口内建造了“文三街记忆通道”,通过100多件各个年代的电子产品,记录了街区的发展历史。并且通过微交互的装置,吸引年轻人主动参与其中。


图片来源:万科杭州官微



从使用体验和场景出发

来进行产品研发


万华集团的总裁提到过,整个麓湖并非简单的拿地、强排、落地,更像是开发能力和品牌影响力组成的一个飞轮系统。开发能力体现在产品的前瞻性研发和精细落地,背后都来自于一个核心出发点,就是麓客的需求。


万科杭州也高度重视客研团队和设计团队的深度融合,试图让使用者成为产品研发的决策者。


1、倾听使用者原声,进行客企共创


在住宅设计中,万科杭州会进入到项目交付区,去观察、访谈、体验,园区里真实的使用场景。例如健身在什么时间使用频率更高,老人、年轻人、孩子在社区里到底如何互动。通过倾听客户原声,来进行产品下一步的微迭代和大创新。


在商业设计中,万科甚至会让参与到产品前期的定位和设计中来。例如,玉鸟集在定位之初,就组织“村民”进行了头脑风暴,看看客户的真实需求,到底需要文化村里有什么样的业态,这些业态需要什么样的硬件产品空间来支撑。


甚至在后期招商过程中,也把“村创”机制保留了下来,每一两个月组织一次,大家再来讨论在目前的参与、消费、体验过程中,还有哪些需求没有满足,大家一起来共创。这使得目前玉鸟集项目中,村民和村民朋友开店的占比达到了40%以上,其中不少人是第一次开店,还需要万科去辅导。


对开发商来说,这种模式的运营难度,相较于引入大型连锁业态难度更高,但却可以打造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城市空间。在目前商业中心整体过剩的大环境下,这种定制化的运营模式,更容易实现竞争突围。


2、从使用场景出发,去进行产品升级


单纯从功能出发,产品升级的方向可能很局限,无非是模块功能的堆叠。但是从场景出发,就能发现无限的空间。


① 公共空间场景升级


麓湖项目中,万华做了大量的公园,并且每一代的新公园都会带来场景的全面革新。


第一代公园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叫做云朵乐园。麓湖的公园,分成两个大的体系,一类叫做公园,以景观休闲为主;第二大类,叫做乐园,里面会有大量的供小朋友、供老年人、供大家去休闲放松的设施设备。


云朵乐园的名字,来源于一个巨大的,可以在上面蹦蹦跳跳的蹦床。麓湖设置了很多让小朋友可以去玩水的游乐设施,可以蹬车去玩水,也可以光着小屁股在湖边去玩水。这一代的公园,更多是一个住宅旁边的中心乐园。





到了第二代公园,麓湖希望它和住区挨得更近,提供一个住宅区里面的公园场景。业主穿越公园归家;站在自家的阳台上,可以看到的公园景观,看到家人带着孩子在下面玩水。这是完全不同的一种使用场景和居住体验。




而麓湖目前正在设计和施工的第三代公园,开始尝试把公园直接修在水面上,大量的利用湿地、廊桥,让业主不单单能沿湖而行,还能穿湖而过,到达湖心的小岛。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社区景观形态。




万科杭州在很多项目中,也在重点打造公园,对公共绿地进行精心的推敲。


比如对公共草坪,万科会使用数字建模的方式,调整空间尺度和坡度,让空间呈现出更强的拥抱感和包裹感。通过折纸实验,推敲地形、光影关系,以及远眺的山脉景观,让客户真实的使用场景更舒适,吸引人去停留。


② 住宅社区场景升级


万科在绍兴的项目中,融入了地方传统民居中常见的居住场景——雨打屋檐。在新项目设计中,选用绍兴铜瓦,与乌木景观巧妙融合,并对屋檐坡度进行了精细的技术指标调整,控制雨水的流速、扬尘的影响、雨水敲击声音的品质,最终还原出传统的审美趣味。



万科杭州也对架空层空间的使用场景进行了细分,归纳出三大聚盒、三个盒子和六个伴盒。


首先在功能上进行差异化的定义。其次,在空间关系上,呈现为室外、围合、半围合空间,盒子提供相对私密的场景,伴盒则提供和景观相互渗透、自由互动的活动场景。


通过场景的丰富,形成更立体完善的空间系统。


③ 办公空间场景升级


万科认为,办公场景也应该有情绪、有内容。公共空间的打造,应该提供更丰富、更有弹性的使用体验。


例如黄龙国际中心,为了提升办公体验,就设计了绿脉+文脉+商脉的空间布局。绿脉增加办公场所的自然和休闲气息,绿植尽量避免矩阵式排列,营造随机生长的自然效果。


文脉将在地文化引入,通过丰富的地面铺装,创造丰富新颖的视觉效果。



商脉,则将景观体验和商业空间进行深度融合,办公商谈、知识分享、人文体验、购物消费集合于一体,在办公园区创造出更丰富的使用场景。


在室内,万科也开发了微交互首层大堂微景观地库大堂。当90后成为工作主力,办公大堂不应该再一直端着,追求空旷、挑高、有仪式感,还应该充分考虑使用者的日常体验。


在办公大堂的设计上,万科还引入了做商业、做零售的设计师,在颜值、品味在线的同时,更多考虑使用功能。




办公大楼地库,也不再是灰暗冰冷,而是更多使用绿色和灯光,来营造轻松氛围。让大楼使用者,上班的心情更愉悦。



地库大堂实景图



社群运营

是长期关系的纽带


对于当前的地产开发来说,空间产品的打造完成,仅仅只是长期运营服务的开始。


这也是过去几年中,出现的最大的变化。


社区空间,需要有专业的运营,才能生动起来。


万科杭州认为,现在的地产开发,要做:有运营的内容有内容的场景有场景的产品


产品是空间的承载,运营和内容是内核。


首先,在组织形态上,要有独立的运营团队,去做内容的运营和维护。


这里面的关键点,是要为了客户满意而运营,而不是为了销售而运营。


也就是说,运营应该是独立于销售的团队。


麓湖从一开始,就把麓客社群和传统营销的获客通路进行了有意识的切分。营销甚至不能直接进入麓客社群工作,社群会有专门的团队来运营。营销只是作为一个引路人,让他们更了解麓湖,彼此认识,加入到社群,把他安顿好了后,交给社群的专业人士。


万科杭州内部,也成立了专业的运营团队。包括做文化内容运营的大屋顶团队、做住宅业主社群运营的好有趣团队、做产业办公服务运营的星商汇团队。


大屋顶团队每年会组织300多场活动,也吸引了香奈儿、迪奥、蔚来等大牌一起共创,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在商业运营方面,万科杭州今年也打造了自己的市集厂牌“出摊儿”,聚集了500多位主理人摊主、3000多位储备摊主。


好有趣为住宅提供内容服务,结合万科品牌基因,打造活动IP,包括趣表演、趣自然、趣赛艇。运营团队脱离了营销的功利倾向,才能更好地进行内容创造和客户服务。


其次,社群的价值并不局限于业主同好,而是能够涌现出无限可能性的资源平台。


例如,麓湖的社群就并不只是为业主开发的兴趣小组,而是希望能够引入更丰富、多元的资源参与进去。一些社群中,业主只占50%,还有50%是社会各个方面的达人,大家在一起创造。通过更开放的社群,让城市居民爱上麓湖,找到归属感,找到朋友。


麓湖认为,熟人社会的第一步,是大家能够在一起相互认识,先一起玩,然后才能一起创造。


从2020年开始,麓湖的社群不再是一个个单独的社群,而是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社群之间能够产生互动,人与人之间也能够被横向连接。


目前,麓湖的社群总数已经达到174家,社群活动达到384场。去年麓湖社创中心正式成立了,社群在地社交空间“社群之家”也正式开放,并联合TOPTOYS举办了第一次的CCC社群大会,成为刷屏业内的现象级事件。


通过一系列的论坛、主题研讨会,大家聚在一起,探索更有想象力的城市生活样本。例如,儿童友好社区的N种可能性、共创共享的青年社区、乡村振兴等等。



利用社群的力量,麓客们开始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社群成为麓客参与社会生活的渠道。麓湖和业主、麓客之间,也形成了复杂的长期关系纽带。


目前,麓湖还有8000多组没有摇中号、等待购买中的客户,有666组再购的业主,我们还有1985组推荐成交的客户。社群的力量,真正做到了,让客户先爱上麓湖的生活,再爱上麓湖的房子。也让万华具备了穿越周期的能力。


小结


房地产行业已经跨过了一个拐点,从增量时代进入到存量时代,从功能时代进入到效能时代。新阶段下,地产开发的思路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带着运营思维做产品”,将很快成为地产从业人员和必修课和思考方式。



作者:苏兮


感谢 明源地产研究院

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下方公众号关注 「看见景观」


看见景观 视频号 

项目频道 / 美学频道 / 纪律片频道/考察频道 更新中

国内外项目考察预定中

长按扫描下方二维码

添加看见助手微信咨询和报名

近期考察

看见.新东升 4.20-4.21

区域标杆房企专场考察:时代破局 稳赢市场口碑 

打造成本可控的高品质产品!

看见.成都 最新品质项目考察 4.13-4.14

春季精彩呈现 精秀天府之国 报名倒计时

点击下方图片 查看活动详情

国际报奖

国际报奖资讯 | 景观篇 2024年3月-10月

国际报奖资讯 | 建筑篇 2024年1月-9月

国际报奖资讯 | 室内篇 2024年2月-9月

近期阅读

上春:长沙 时代 · 汀蓝 | WEDO域道设计

一次极简的“精品”住宅试炼:西安 中粮·奥体壹号 | GEEDESIGN致逸设计

新自然主义儿童友好型社区:华润置地·惠州曦江润府二期 大区 | 广亩景观

时间里的西园:华润置地·西园悦府 | SPI山水比德

城市更新:杨浦区长白新村228街坊租赁住房及城市更新 | 日清设计

漂浮的艺术花园:华润置地旗下南宁·中山府 | 广亩景观

干货 | 景石在项目中的应用

社区里“会呼吸”的自然式花园

第四代住宅,彻底火了


END

更多精彩项目,可识别二维码关注 看见景观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