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派快板艺术理论的重要性
实事求是地来说,我这人非常笨,基本上不属于聪明人的范畴,再加上25岁以前根本没接触过快板,所以我给自己的定位是:“高龄”、无基础、智力平平甚至偏差的学员。顺便说一句,以上言论并没有丝毫的过分谦虚成分。按照网络上一些“专职”批评、指教我的人士的“老鹤此人极其狂妄”的断语,“谦虚”似乎与我绝缘,更不要提“过分地谦虚”了,哈哈。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目前,全国各地,包括海外国际,喜欢王派快板的朋友越来越多。而普及宣传王派快板艺术,让更多的朋友、爱好者了解学习到真正的王派快板,尤其是教授我这样条件的爱好者,就更需要成系统的对于王派快板艺术进行理论阐述,从理论上让其把握住王派快板艺术的真谛至关重要。
王凤山先生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创立了王派快板表演艺术。其表演上的精到细腻令人拍案叫绝,但由于老先生从小失学,受到自身文化限制等等原因,未必能将自己所创立的艺术上升到理论层次(这种现象在艺术界屡见不鲜)。而老先生们对于自己艺术的规律性的东西,往往采取感性的、经验性的或口诀式的阐述。在这种阐述中凝聚了老先生们对艺术一生的追求、钻研的结晶。我们如何体会理解老先生们的艺术经验,并将其系统的翻译、总结成艺术指导理论,是传承其艺术的关键所在,它决定了一个艺术流派的兴衰存亡。郑文昆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王派快板艺术就像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它正在那里等着人们去探索开发。”早在1979年《天津演唱》上发表的最早的一篇系统阐述王派快板艺术理论的——由王凤山先生口述、郑文昆老师整理的《谈谈演唱快板的技巧》的文章,至今仍然是学习、研究王派快板艺术必读的教材资料。
这里面顺便讲一讲此文的产生经过:
郑文昆老师自从拜师王凤山先生以后,学习了很多王派快板代表性节目。后又到大连文工团、抚顺文工团等等文艺团体进行艺术实践。但在此时,郑老师对于王派快板艺术还处在朦胧阶段,未能清晰地把握住王派快板真谛。说来也是偶然,在一次演唱过程中,有一位音乐工作者对郑老师说:“我听你所演唱的快板节奏跟他们不一样,不同于民族声乐节奏。”这句话促使郑文昆老师探求王派快板真髓的愿望更加的强烈了。1975年转业回到天津,郑老师带着很多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艺术问题,迫不及待地跑到了师傅王凤山先生那里请教,此时,王凤山先生会心的一笑,说:“从今天开始,我给你讲什么是王派快板。”通过一个多月的耳提面命的教学,王凤山先生细致地讲述了自己创立的王派快板的形成经过、艺术特色、表演技巧等等艺术问题,使得郑文昆老师对于王派快板的艺术问题豁然开朗,犹如醍醐灌顶。由此才有了根据王凤山先生口述整理的王派快板艺术的理论文章——《谈谈演唱快板的技巧》。
继而,郑文昆老师在多年的钻研、教学过程中,本着对王派快板艺术认真负责的态度,对于王派快板艺术的理论进行了成系统地总结阐述,并指导于教学实践当中。这也可看作是郑文昆老师对于恩师王凤山先生一种祭奠与缅怀。
勾煦阳参加金博士全国少儿曲艺大赛视频
由郑文昆老师创作的快板作品屡屡在全国获奖,培育的快板新苗,如:勾煦阳的表演得到了内外行的一致好评,这正是普及宣传王派快板艺术最有效最实际的工作。实践证明,郑文昆老师在理论指导下的创作、教学活动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这也充分说明了艺术理论的重要性。实践上升为理论,理论又指导着具体实践活动。
在新时期,如何适应观众新的欣赏需求,在艺术形式多元化的今天不断求新求变、探索发展、弘扬王派快板艺术,这是一个摆在王派快板传人面前的重大问题。求发展的前提条件就是继承,很好地继承,真真正正地继承。只有在很好地继承的基础上,才能有所发展,这是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原则问题。无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空穴来风,而其必有本源。抛却继承的前提,空谈妄谈发展,都是痴人说梦,呓语连篇。那么,如何继承呢?是机械化地、甚至涉嫌丑化地模仿秀,还是继承其精髓神韵?毫无疑问,当然选择的是后者。如何运用理论成系统地阐述王派快板艺术的精髓神韵,不仅认识到“其然”,而且还要探求“其所以然”的强烈使命感,正在促使着理论方面的不断深入探索。
原作发表于2010年10月29日星期五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