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猴儿竟然引来轩然大波
买猴儿 对口相声。何迟创作,马三立整理。千货公司的采购员“马大哈”做事粗心大意,不仅将桐油与香油的标签贴错闹出笑话,更因为一次疏忽,误将通知中的“到东北角买猴牌肥皂五十箱”抄写成“到东北买猴儿五十只”,致使采购员跑遍半个中国,上演了一幕荒唐的“买猴儿”风波。作品塑造了一个在工作上“马马虎虎”、在生活上“大大咧咧”、在作风上“嘻嘻哈哈”的“马大哈”的典型形象,他粗枝大叶、自私自利、低级庸俗,言行中充满了小市民情趣。因为高度的概括性和无比的真实感,“马大哈”也成为至今依然流传的一种性格符号,其艺术价值在于它不仅极富个性而且深具刻有时代烙印的社会普遍性。作者运用夸张、漫画式的手法,含蓄地揭露了官僚主义和盲从作风带来的荒诞闹剧,作品中处处不说政治,处处又不离政治,其形式虽是喜剧的,内涵却是悲剧的,耐人寻味,发人深省,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作者还将传统相声、西方喜剧、评书、话剧、电影等艺术形式的表现手法融入作品之中,提升了作品的艺术性和创新价值。发表于《沈阳日报》(1954年11月)。重新发表于《天津演唱》1978年第3期。《天津三十年曲艺选集》、《天津五十年曲艺创作选》、《刘宝瑞表演相声精品集》、《马三立表演相声精品集》收录。刘宝瑞、郭全宝,马三立、张庆森,马三立、王凤山表演。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r0151y3utyx&width=500&height=375&auto=0《买猴儿》马三立、王凤山
刘宝瑞版本几乎就是何迟的原著。
《买猴儿》刘宝瑞、郭全宝
这段相声上演之后引起了社会巨大反响。
关于相声《买猴儿》的大讨论 1953年何迟创作了相声《买猴儿》。分别由刘宝瑞、郭全宝,马三立、张庆森表演。后者对《买猴儿》的文学脚本进行了加工整理,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后向全国播放。1954年11月《买猴儿》演出本在《沈阳日报》发表。之后《旅大文艺》、《北京日报》、《剧本》、《中国建设》(英文版)也相继刊登,并被翻译成俄文、英文在苏联等国家的杂志上登载。还有多家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单行本。1955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届二次会议举行。马三立应邀赴北京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人大代表演出。周恩来总理听他说了《买猴儿》,对他亲切地说:“我在电台里听过《买猴儿》,今天你又说了。买猴儿,买猴儿,好啊!”1956年毛泽东主席来天津视察工作,马三立表演了一个相声小段。毛泽东对他说:“我在广播中听过你的相声《买猴儿》,可是没见过你的面。”由此可见相声《买猴儿》当时的传播面很广。但此间《剧本》、《文艺报》等报刊也收到了大批读者来信,其中部分来信认为“相声《买猴儿》是攻击社会主义的大毒草”。为此《文艺报》于1956年5月至8月开辟了“怎样使用讽刺武器”专栏,就相声《买猴儿》展开热烈讨论,前后发表了多篇争鸣文章。老舍、赵树理、侯宝林等也著文,从维护讽刺文学等角度给予《买猴儿》极高的评价。侯宝林在文章中指出:《买猴儿》的正面人物是作者和听众。作者用尖锐的眼光把落后的东西揭示出来,批判它,而听众用笑声把那些落后的东西笑得无地自容,在笑声中教育了自己和批判了落后的事物。老舍的文章强调“欣赏讽刺文学是我们的民主精神的一种表现”。他还认为当前讽刺作品的缺点不是过火,而是还不够大胆和深刻。其原因在于作者怕受到责难,所以不敢畅所欲言。文艺应该追求真理,不应隐瞒、敷衍、粉饰。作为学术讨论,《文艺报》对《买猴儿》存在的问题没有作明确的结论。
改革开放以后,侯耀文与石富宽对于《买猴儿》这段相声又进行了发挥铺演发掘新意,合说了《新买猴儿》。也可看做侯耀文艺宗马氏向经典致敬。
新买猴儿 又名《买猴儿后传》。对口相声。侯耀文创作。作者根据何迟的原作《买猴儿》进行了新的演绎。“我”明知道通知单有错,也会意出错在哪里,但就是不予指正,而是将错就错,为“买猴儿”转了大半个中国。作品揭露讽刺了公费旅游的不正之风。《侯耀文、石富宽舞台相声作品选集》收录。侯耀文、石富宽表演。
《买猴儿新传》侯耀文、石富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