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与吴文科同志商榷(五)

启贺 门外谈 2021-06-18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本公众号即日起不定期发布《与吴文科同志商榷》系列文字,敬请关注,并欢迎各界朋友不吝赐教,提供资料。


吴文科同志在2015年出版的《曲艺综论》的自序(为了曲艺学的真正确立),其自己是这样介绍的:


2004年夏,我曾应约伪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工作内刊《艺术科学通讯》撰写过一篇学术自述,刊登在当年该刊的第三期上,题目就是本序的标题。


我们不可否认,吴文科同志作为艺术研究所所长,确实为曲艺学的确立做了应该做的努力。但是,也应该分清楚他在为曲艺学确立过程中,发表的观点和学术论文到底是否值得商榷?这样的观点和论文到底为研究曲艺理论和曲艺学的确立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接下来他是这样写的:


不难看出吴文科同志对于自己的三分法颇为得意,但这个三分法存在着明显的形式逻辑上的问题,不知吴文科同志这份自信是从哪里来的?(对三分法的商榷详见《与吴文科同志商榷(三)》


而且其从1989年就开始撰写有关相声内容的论文并被发表。按理说,从事这么长时间的观察研究,应当对相声有了一定程度的积累和掌握,可让我们颇为遗憾的是,吴文科同志始终对相声艺术还是陌生的。就拿其从1998年撰写的《侯宝林与马三立相声艺术比较论纲》来说吧,其存在的常识性错误(详见《与吴文科同志商榷(一)》《与吴文科同志商榷(二)》),一直延续到2015年的《曲艺综论》当中,这确实反映了吴文科同志在理论研究中的学习态度问题了。


再有,其比较侯宝林与马三立区别的时候如此说:


其文字似乎有几分道理,又似乎游离于评价对象,总是给人以似是而非的感觉。其聚光灯、外科手术和空气与水、泻药下肚的比喻就令人不知所云。


让我们再详细进行分析:

表现在审美创造的逻辑范式上, 侯宝林的相声说表因着第三人称杂文体式的灵活与跳跃, 而在思维上属“演绎”式的举证与扩散(侯宝林代表作《夜行记》就是以第一人称表演的,还有《离婚前奏曲》《给您道喜》《全家福》《阴阳五行》《空城计》《歪批三国》等等作品都是以第一人称出现);马三立的相声说表因着第一人称叙事体式的具体与延展, 而在思维上属于“归纳” 式的升华与浸染(如吴文科同志评价侯宝林杂文体式的灵活与跳跃,侯对事物的评价难道不是“归纳”式的升华?)。从而导致在讽刺手法的运用上,前者是“嘲笑”式的, 后者是“自嘲”式的(如前所述,侯宝林以第一人称出现的作品,是“嘲笑”吗?不是自嘲吗?);在艺术手法上, 前者显示出的是“世事洞明皆学问”般的宏阔, 后者则体现着“人情炼达即文章”式的深刻(侯宝林是以大见小,而马三立是以小见大,都是因自身条件选择了切入角度的不同。如吴文科自己在文章里推崇的侯宝林的《关公战秦琼》,是宏阔?还是深刻?);在思想展示的类型上, 前者是文人学者式的挥洒, 后者是对市民趣味的艺术表露;在审美的趋向上, 前者雅而华丽, 后者俗而质朴;在风格的价值归属上, 前者以革新意识注入相声清新刚健的时代意蕴, 偏于写意;后者则以传统精神演绎着无处不在的平民心态与生活风情, 长于写实。(“写意”与“写实”之说不知所云,注入时代意蕴就是写意?平民心态与生活风情就是写实?)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v0183q75gyy&width=500&height=375&auto=0

《逗你玩儿》马三立


这一段文字总是给人以利用矛盾律铺排对举文字,似是而非的感觉。而其论述句式总是“前者是……后者是……“如下定义般的斩钉截铁,而实际情况又并非其自信的那样泾渭分明。考察一个研究对象,应该是全面深刻的,不应简单粗暴,文字完全可以用“前者擅长于……后者擅长于”或者“前者多于……后者多于”这样表达对更确切。


另外,笔者还想介绍一点,《逗你玩儿》并非是马三立晚年的原创,而是刘奎轸先生创编的,而其内容却早在民国时候的《滑稽菁华》(辑自侯錱编《侯宝林旧藏珍本民国笑话选》)中就有记载,原文如下:


骗骗侬


某甲乃一骗子也,一日,路过某姓门首,见一小儿独自游戏,年约七八岁,颈项上悬一金锁片。某甲垂涎之,见无人在侧,遂与儿戏。

小儿问曰:“你是何人?”甲曰:“我骗骗侬也,明日我来买糖果你吃。”儿闻之大喜,甲趁机将小儿金锁片攫去。

儿惊而啼,其母闻声问曰:“儿何哭?”

儿哭曰:“金锁片被人攫去。”

母惊曰:“是何人?”

曰:“骗骗侬,骗骗侬。”

其母误为说谎,置之不理。继而,小儿返身入内,其母见其金锁片果被人攫去,大怒,笞儿。

其时,适邻妇至,问其母何事,其母据实以告。

邻妇笑曰:“此非小儿之骗骗侬,乃骗骗侬之骗骗侬也。何责儿为?”


“某甲”自称“骗骗侬”,为上海方言,意思是“骗骗你”。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这与相声中小偷自称“逗你玩”一样,都是利用文字歧义产生了笑料。


您想了解更多历代笑话与相声的渊源吗?请点击链接→_→《历代笑话与相声》


当然,吴文科同志不知道这则笑话的历史渊源,丝毫不影响人们对马三立艺术上的认可与推崇,但毕竟是从1998年就开始发表了的文字,应该在不断学习研究中不断深化和完善。只有掌握了切实的第一手材料,再去论述才更有底气,否则总给人以扑朔迷离的感觉。



【往期回顾】


与吴文科同志商榷(一)


与吴文科同志商榷(二)


与吴文科同志商榷(三)


与吴文科同志商榷(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