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裤衩 溜肩膀

启贺 门外谈 2021-06-18


八角鼓,应该算不上多么久远的乐器,至今曲艺舞台上单弦演员仍然在使用。



而至于八角鼓的形制和寓意,百度上随手可查。



八角鼓,是满族民间艺术的一种,它以演唱者所用的击节乐器八角鼓而得名,是民间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曲艺形式。八角鼓,鼓身八角形,木制框架,大小直径17厘米左右,单面蒙蟒皮,鼓身周围嵌铜钹,并缀有丝穗子,鼓形小巧玲珑。演奏时用指弹击鼓面发出清脆的声音,摇震鼓身或手搓鼓面会发出悦耳的钹声。满族八角鼓主要流传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华北和东北地区。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政府的扶持下,经我区民间老艺人挖掘和整理,在传统唱腔和曲目的基础上,逐渐从曲艺发展成为一种地方戏曲,八角鼓是国内较有影响的地方戏曲种类,历史上及其繁兴,并广为流行。


八角鼓戏曲中更多的融合了诸多地区艺术成分,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与艺术特色。它的多元性,受到流传地域民俗文化的影响,它以深厚的文化穿透力,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早期的八角鼓,源于关外,流传于关内,是满族人在关外牧居时的一种民间乐器,每当人们行围狩猎和劳动之余,常以八角鼓自娱自乐,庆贺丰收的喜悦。进关后,在驻防地或行军途中,也常击鼓高歌尽情演唱,以排解劳顿。八角鼓流传至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四年(1739),清政府修筑绥远城(今呼和浩特新城),此地成为满族八旗军旅御外驻防城池,也是随军家属聚居营。生活在这里的满族八旗官兵,闲暇的时候,常常持鼓演唱,并将身边的风情逸事、日常生活融会进唱词,自编自唱。八旗军旅咏唱凯歌时还用它击拍鼓劲,因此八角鼓,随着清满族旗兵驻屯边塞而传入呼和浩特地区,流传开来。清乾隆年间,演唱盛极一时,曾被称为太平歌。到了民国初,绥远城满族后裔经常组织票房,编词演唱。这时的八角鼓曲艺不断地吸收、丰富,已经成为都市一种时兴的艺术了。日寇入侵绥远后,八角鼓曲艺演唱活动日渐衰退……


《江湖丛谈》中这样写道:


当奏曲时所用之八角鼓,其八角即暗示八旗之意。其鼓旁所系双穗,分为两色:一为黄色,一为杏黄色。其意系左右两翼。至于鼓之三角,每角上镶嵌铜山,总揆其意即三人二十四旗也。唯八角鼓儿,只是一面有皮,一面无皮,并且无把,意指内外蒙古鼓无柄把,取意永罢干戈。八角鼓之意义亦不过

如此。


斯后曲词盛兴,有内务府旗人司徒辕者,别号随缘乐,寓居城内,因不堪繁华市之嚣烦,乃往西山投一别墅而休养。感于身世,研究八角鼓曲词,编有杂牌之曲,是乃单弦渐兴也。八角鼓儿迭经变迁,又产生“相声”之艺术,按八角鼓儿之八部,分为乾、坎、艮、震、巽、脱、坤、兑。由此八卦中分其歌曲之艺术为八样,即吹、打、弹、拉、说、学、斗、唱是也。八角鼓班的鼓儿,向有生、旦、净、末、丑。其丑角每逢上场,皆以抓哏斗乐为主。



央视“记录片频道”做了一期“曲艺辙痕”……


背景介绍下: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频道呼号:CCTV-9)是以播出纪录片为主的专业频道,开播于2011年1月1日。2011年9月,CCTV-9增加首播时段、改变编排策略、完善频道包装。 2013年,CCTV-9在每周日推出了一档90分钟的纪录电影节目 。2014年,在第19届中国电视纪录片颁奖活动中,央视纪录频道获得“最具国际影响力频道”称号。


就是这个“最具国际影响力频道”竟然如此介绍八角鼓:



《江湖丛谈》中明确说明了八角鼓形制的象征意义,而《曲艺辙痕》小编不求甚解,将"按八角鼓儿之八部,分为乾、坎、艮、震、巽、脱、坤、兑。由此八卦中分其歌曲之艺术为八样,即吹、打、弹、拉、说、学、斗、唱是也"就混淆了。


不知道央视记录片频道的小编是听哪位“现代曲艺研究者”认为的?难道又是吴文科同志?


其实,用纪录片形式记录我们当下的时代,保存历史资料,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可以说是功德无量。可是,真的需要踏下心来认真去做,万万不可以讹传讹,甚至采取据“现代曲艺研究者认为”这样的媒体业内都心知肚明的“功夫”来应付和编造……


伟大领袖教导我们说:“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


对历史不负责任,乃至以讹传讹的篡改历史,是否也是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呢?


网民戏称,央视为“大裤衩”,

而哏都也有句俗语:大裤衩溜肩膀——哪也不爱哪。希望央视记录片频道不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配合这句俗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