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铸剑》成就了爱情

启贺 门外谈 2021-06-18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今天,咱们先来摘录一段我师父王佩元先生在幽默睿智的王佩元》一书中的片段:


我的家庭


我与夫人胡蓉的结识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那时候,我是年轻的相声演员,她是爱好文艺的知识青年,在搞串联的活动中经常能碰面,彼此印象都挺好。后来,她上山下乡又返城,与在曲杂团工作的我又有一个机会碰面了。当时,我们只是彼此同情对方的遭遇境况,所以接触的就比较多了起来。用于淑珍老大姐的话来说:“你们这是从同情到有了感情,从有了感情到产生了爱情。”反正我们是从来没把“你恩我爱”挂在嘴上,都是用心去感受对方。


在确立了恋爱关系以后,我非常直接的对胡蓉表示,“我家可穷。”而她却没有嫌贫爱富的思想,她在乎的是我的这个人。记得胡蓉第一次来家里见我父母,我家的门是用绳子拴着的,因为门和门框都畸形了,不用绳子拴着根本关不上。家里的墙壁是用烟卷盒的纸湖的,有爱玩“俄罗斯方框”的朋友可以自行脑补画面。在屋里不敢咳嗽,一有响动从墙上、屋顶上就往下掉土。一进门我的八弟正在用小铲子铲地上的泥,起哄的喊道:“欢迎祖国亲人慰问团。”而胡蓉一看到家里的情况,立刻拿起了水筲去挑水,为我全家洗被面做卫生。这一举动惊动了全胡同的邻居,“哎呀,这是谁家这么漂亮的大闺女这通忙呀。”


我夫人真是没有矫揉造作、没有无病呻吟的习气,她从年轻时候就是这么泼辣、爽朗、善良、真诚。


我的夫人是南方人,她的家庭上有奶奶、父母,下有弟弟妹妹,人口比我家少,生活条件肯定比我家强,而给我的印象是她全家人都和她一样勤劳善良。我第一次到她家见父母的时候,她家特意为我包了饺子。当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我也许是出于对他家人热情无以为报,也带有想展示一下小伙子的血气方刚,反正我一筷子就戳起了俩,往嘴里一放,在场的人都目瞪口呆。嚼,是没有,楞往下咽。就觉得自己眼珠往上翻,嗓子眼像有俩小电熨斗在这出溜。当时也说不出话来了,光剩下比手画脚改了“学哑语”了。等两分钟过后,就觉得咕噔一下这俩热饺子出溜下去了,这时眼珠才又翻回来。饭桌上的人才“呀”的一声赶紧说道,“别烫着。”也就是这次英勇无畏的吃俩热饺子,就征服了我的岳母,“别看我们姑爷家里穷,他可不怕烫。”等吃完饭出来,走到没人地方我一扣上牙膛,这么大一块皮下来。后来,农村保暖的塑料大棚可能就是受到我的启发发明的。


那时,我家穷没有礼物可带,只要来到我夫人家就拿着王凤山先生送给我的竹板给他们唱快板,一下子就给我的岳父和其他亲戚震住。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这里提到的震住师娘一家具有艺术魅力的快板书就是《铸剑》。



鲁迅先生博采了《列异传》、干宝的《搜神记》、赵晔的《楚王铸剑记》而写成的故事新编《铸剑》更是让这个故事成为不朽。在这几部古书中,干将莫邪的儿子没有写明姓名,是鲁迅先生为其取名“眉间尺”,这也有来历的。根据《列异传》中描述这个孩子“眉广三寸”,而《搜神记》、《楚王铸剑记》都说这个孩子“眉间广尺”,所以鲁迅先生为其取名叫“眉间尺”。说他眉毛之间有一尺的距离,其实,这也是夸张,您想这俩眉毛之间距离一尺,这脑袋得多大呀。



李润杰先生的快板书《铸剑》就是根据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改编创作的。


我的师父王佩元先生十分喜爱这段快板书,早在青年时期,他就在李润杰先生原唱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快板王(凤山)、高(凤山)、李(润杰)不同流派有机的融合,形成了自己的演唱版本。


在2012年10月4日中国大戏院三书专场里,佩元老师还和快板书艺术家张志宽先生拆唱过这段节目,那是非常精彩呀。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u07261941gb&width=500&height=375&auto=0

快板书:《铸剑》张志宽、王佩元


当年,就是因为演唱这段快板书博得了我师娘的芳心,感染了岳父岳母,最终成就了百年好合。


年轻的朋友,多学学快板吧,这门艺术有利于婚姻美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