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您见过这样的“马虎”吗?

启贺 门外谈 2021-06-18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t0514aizcar&width=500&height=375&auto=0


我想看到这部1980年国产经典动画《小马虎》,能勾起很多朋友的童年回忆。这里的“马小虎”真够马虎的。当然这个“马虎”不同于我们今天要聊的“昏忘”,且听慢慢道来。


历代笑话集中收罗了不少因人昏忘(糊涂健忘)出现的笑话,关于“昏忘”中医早就有认识。



《 黄帝内经》 有 “善忘 ” “喜忘” 等病名记载, 这是最 早出现的相关记载 。《肘后方》 载 “治人心孔昏塞多忘 喜误方” , 提出 “ 多忘” 的病名并开立相应的方药来治疗 本病 。《 备急千金要方》 载有 “好忘” , 并立开心散等方 来治疗本病。最早出现“健忘” 一词的是《太平圣惠 方》 , 其后诸代医家均以 “ 健忘” 作为病名, 并沿用至今。 陈言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首次对健忘的内涵进 行了阐述 :“尽心力思量不来 ” “常常喜忘, 谓之健忘” 。 “喜忘” 即经常遗忘 , “常常喜忘” 则更甚, 且尽心力思 量不来, 阐明健忘是一种经常性的遗忘。戴思恭首次 将健忘与先天愚傻进行鉴别 :“健忘者, 为事有始无 终, 言谈不知首尾, 故以此为病名 ” , “非此生成之愚顽 不知人事者” 。指出健忘不同于先天愚傻, 为后天诸 因素所致, 只要调理得当, 药达其所, 即可好转。陈士铎在 《辨证录》 对健忘和呆病进行描述 :“健忘者, 近事 多不记忆 ”“忽忽如有所失 ” “对人说话随说随忘, 人迷 其言杳不记忆, 如从前并不道及” 等。而痴呆者“终日 不言不语, 不饮不食, 忽笑忽歌, 忽愁忽哭, 与之美馔则 不受, 与之粪积则无辞, 与之衣不服, 与之草木之叶则 反喜 ” “终日闭门独居, 口中喃喃, 多不可解, 将自己衣 服用针线密缝, 与之饮食, 时用时不用, 尝数日不食, 而 不呼饥 ” “有时睡数日而不醒, 有时坐数日不眠, 有时 将己身衣服密密缝完, 有时将他人物件深深藏掩, 与人 言则无语而神游, 背人言则低声而泣诉, 与之食则厌薄 而不吞, 不与食则吞而若快” 。使健忘的概念更为详 尽而充实, 同时与呆病进行详细的鉴别。中医认为“痰” 与 “瘀” 的出现, 进而发展为痰瘀互结, 酿生浊毒, 阻滞脉络脑窍, 清窍受邪所扰而失灵, 出现健忘甚至痴呆的表现。


您想了解更多历代笑话与相声的渊源吗?请点击链接→_→《历代笑话与相声》


看来,古代这种“昏忘”的人也并非少数,那么在笑话里又是如何表现的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


有民妻不识镜,夫市之而归,妻取照之,惊告其母曰:“某郎又索一妇归也。”其母亦照曰:“又领亲家母来也。”(原题为“不识镜”。出自三国魏邯郸淳《笑林》。)


鄠县有一人多忘,将斧向田斫柴,并妇亦相随。至田中遂急便转,因放斧地上,旁便转讫,忽起见斧,大欢喜云:“得一斧。”仍作舞跳跃,遂即自踏着大便处,乃云:“只应是有人因大便遗却此斧。”其妻见其昏忘,乃语之云:“向者君自将斧斫柴,为欲大便,放斧地上,何因遂即忘却?”此人又熟看其妻面,乃云:“娘子何姓,不知何处记识此娘子?”(原书按:此条仅见唐写本,据以辑录。明陆灼《艾子后语·健忘症》亦载踏粪忘妻事,盖源出于此。)(原题为“昏忘”。出自隋代侯白《启颜录》。)


鄠县董子尚村,村人并痴,有老父遣子将钱向市买奴,语其子曰:“我闻长安人卖奴,多不使奴预知之,必藏奴于余处,私相平章,论其价直,如此者是好奴也。”其子至市,于镜行中度行,人列镜于市,顾见其影,少而且壮,谓言市人欲卖好奴,而藏在镜中,因指麾镜曰:“此奴欲得几钱?”市人知其痴也,诳之曰:“奴直十千。”便付钱买镜,怀之而去。至家,老父迎门问曰:“买得奴何在?”曰:“在怀中。”父曰:“取看好不?”其父取镜照之,正见眉须皓白,面目黑皱,乃大嗔,欲打其子,曰:“岂有用十千钱,而贵买如此老奴?”举杖欲打其子。其子惧而告母,母乃抱一小女走至,语其夫曰:“我请自观之。”又大嗔曰:“痴老公,我儿止用十千钱,买得子母两婢,仍自嫌贵?”老公欣然。释之余,于处尚不见奴,俱谓奴藏未肯出。时东邻有师婆,村中皆为出言甚中,老父往问之。师婆曰:“翁婆老人,鬼神不得食,钱财未聚集,故奴藏未出,可以吉日多办食求请之。”老父因大设酒食请师婆,师婆至,悬镜于门,而作歌舞。村中皆共观之,来窥镜者,皆云:“此家王相,买得好奴也。”而悬镜不牢,镜落地分为两片。师婆取照,各见其影,乃大喜曰:“神明与福,令一奴而成两婢也。”因歌曰:“合家齐拍掌,神明大歆飨。买奴合婢来,一个分成两。”(原书按:此条仅见唐写本,据以辑录。《笑林·不识镜》、《杂譬喻经》卷下二九、《百喻经·妒影》皆认镜中之我为他人,构思特点相似。)(原题为“昏忘”。出自隋代侯白《启颜录》。)


齐有病忘者,行则忘止,卧则忘起。其妻患之,谓曰:“闻艾子滑稽多知,能愈膏肓之疾,盍往师之?”其人曰:“善。”于是乘马挟弓矢而行。未一舍,内逼,下马而便焉。矢植于土,马系于树。便讫,左顾而睹其矢,曰:“危乎!流矢奚自,几乎中予!”右顾而睹其马,喜曰:“虽受虚惊,乃得一马。”引辔将旋,忽自践其所遗粪,顿足曰:“踏却犬粪,污吾履矣,惜哉!”鞭马,反向归路而行。须臾抵家,徘徊门外曰:“此何人居,岂艾夫子所寓邪?”其妻适见之,知其又忘也,骂之。其人怅然曰:“娘子素非相识,何故出语伤人?”(原题为“病忘”。出自明代陆灼《艾子后语》。)


有出外生理者,妻嘱回时须买牙梳,夫问其状,妻指新月示之。夫货毕将归,忽忆妻语,因看月轮正满,遂买一镜回。妻照之,骂曰:“牙梳不买,如何反取一妾?”母闻之,往劝,忽见镜,照云:“我儿,有心费钱,如何取个婆子?”遂至讦讼。官差往拘之,见镜慌云:“如何就有捉违限的?”及审,置镜于案,官照见,大怒云:“夫妻不和事,何必央乡宦来讲!”(原题为“看镜”。出自明代浮白主人《笑林》。)


三人同卧,一人觉腿痒甚,睡梦恍惚,竟将第二人腿上竭力抓爬,痒终不减,抓之愈甚,遂至出血。第二人手摸湿处,认为第三人遗溺也,促之起。第三人起溺,而隔壁乃酒家,榨酒声滴沥不止,以为己溺未完,竟站至天明。(原题为“殊禀”。出自明代冯梦龙《笑府》。)


一人携刀往竹园取竹,偶内急,乃置刀于地,就园中出恭。忽抬头曰:“家中正要竹用,此处好竹,惜未带刀耳。”已解毕,见刀,喜曰:“天随人愿,适有刀在此。”方择竹下刀,见所遗粪,愠曰:“何人沿地出痢,几污吾足。”(原题为“善忘”。 出自明代冯梦龙《笑府》卷六《殊禀部》。)


一童子弄毽子,偶踢下井,乃俯视井,对影哭曰:“还了我。”父问之,诉曰:“毽子为井中儿所收。”父亦临井,见己影,谓曰:“汝家儿子要踢毽子,我家儿子难道不要的!”(原题为“毽踢”。出自明代冯梦龙《笑府》卷十一《谬误部》。)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的一则笑话,在隋代侯白的《启颜录》中有所发挥。辑注本原书按讲出了此则笑话的发展脉络。


明代浮白主人《笑林》的一则笑话,又见于清代游戏主人《笑林广记》卷之十二《谬误部》(题为“看镜”),与此类笑话一脉相承。清代的俞樾《俞楼杂纂》卷四十八《一笑》中的一则,由《笑林》“不识镜”脱胎而来。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521obwffx&width=500&height=375&auto=0

《马虎人》马三立


马三立的小段《马虎人》,盖脱胎于相声《一窝儿浑》。其中“马虎人”拉屎、买镜、归家不认妻等情节皆来自于上述笑话。而其“在火车上挠痒及至将同坐人棉裤挠破”的情节,来自于明代冯梦龙的《笑府》“三人同卧”。另外,原来《一窝儿浑》中借鉴冯梦龙《笑府》里“童子与其父亲井中看倒影”的情节,改为父子看商铺门口救火水缸里的倒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