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葛念堂出品|也谈吉他相声

启贺 门外谈 2021-06-18

     本文作者:葛念堂-小葛哥     




1981年沈阳相声演员杨振华、崔福祥将乐器吉他搬上相声舞台。表演时甲乙各持一把吉他,自弹自唱。这段名为《笑语欢歌》的相声,歌唱的内容多为模仿当时的流行歌曲。时值“文革”结束后不久,揭批四人帮的节目充斥着相声舞台,良莠不齐。有的只是口号连篇,失去了原有的生活气息和轻松、愉悦的特点,吉他相声使观众耳目一新,尤其受到青年观众的追捧。继之以王谦祥、李增瑞的《老放牛》,戴志诚、郑健的《吉他恋歌》,杨议的《同一首歌》,冯巩的《旧曲新歌》、《台上台下》,郭冬临的《新长征路上》等出现,他们都将西方乐器吉他搬上相声舞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议论,并导致了对“什么是相声”的再次深思。



相声素有趋时就俗的传统,一切流行的艺术形态都是相声摄取营养和予以表现的对象。相声既和通俗歌曲同台,便向通俗歌曲靠拢,不足为怪。它们都同时传达并体现了观众追求新颖、轻松、刺激以及自娱与共娱相结合的现代艺术欣赏心理。



戴少甫将数来宝引入相声表演,便可等同观之。


数来宝曾是乞丐行乞时,通过打竹板,吟诵流利连贯、合辙押韵的唱词,向行乞对象祝颂吉祥以求生存的艺术形式。该作品以数来宝的形式把各种商铺的主要特点演唱出来。演唱内容经过历代艺人的不断删改和补充,逐渐具备了时代精神和民俗价值。如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即有“掌柜的问我为什么单要饭,要饭不能把我怨。蒋介石,打内战,法币改成金圆券,由一百,到一千,由一千,到一万,我上街买了一斤面,票子用了二斤半!经济压迫民遭难,因此我才要了饭”的唱词,针砭时弊,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包袱多蕴涵在数来宝的唱词中,如唱棺材铺:“您的棺材做得好,一头儿大,一头儿小,装里活人受不了,装里死人跑不了,装里病人养不好。”后来又衍生出《对坐数来宝》、《改良数来宝》等多个版本,是相声的经典作品之一。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p0332o2uklk&width=500&height=375&auto=0

《数来宝》马志明、黄族民


马三立的静场版《拉洋片》也是打着锣鼓架子学唱整段拉洋片。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0160qn4yft&width=500&height=375&auto=0

《拉洋片》马三立、张庆森


也许是数来宝、拉洋片与相声同属于什样杂耍范畴,所以相声演员打着竹板、锣鼓架子表演,并不显得那么违和。而吉他作为西洋乐器在相声舞台上出现,就颇引起保守派的非议了。


其实,吉他相声不过是将相声传统里面学唱民间小调乃至流行歌曲的形式加以拓展,配以西洋乐器吉他伴奏而已。都可以看作是对相声表演的有益尝试,展现了相声艺术作为喜剧之大成海纳百川的包容性。



作为东北相声名家杨振华,自幼喜爱相声艺术,少年时期经常到沈阳北市场听相声大会的演出,并学习表演。1957年拜杨海荃为师。“文革”结束后,他参与创作表演的《特殊生活》、《好梦不长》、《假大空》、《下棋》等播放后,迅速在全国刮起了“东北相声风”。1981年以创作表演的相声《笑语欢歌》参加全国曲艺节目调演(北方片)。他基本功扎实,活路宽绰,说学逗唱俱佳,捧逗皆能,表演热情火暴,抖包袱脆响。而且他的相声锋芒毕露,紧扣时代脉搏,关注社会生活,紧密贴近百姓,他的每一个作品几乎都记录或反映了一段历史时期的状貌。



而杨振华的吉他相声也是勇于创新自有源的,乃师杨海荃便是东北冯家门相声的代表人物。1921年,朱绍文的弟子冯昆志携全家来到齐齐哈尔,后又到哈尔滨定居。演出于东北各地,广收弟子,使得东北相声队伍逐渐扩大。冯家门相声以传统为本,敢于发挥突破,具有包袱火暴,动作起伏大,表演疏放卖派,几近于“野”的特色,完全切合当时东北人的习性。正如前文提到的,相声与其他艺术形式抢占市场,势必要借鉴吸收不断丰富自身,增强吸引力。不仅要有其他表演形式的“博”,还要突出自身的“特”。在二人转为主导的东北地区,相声艺人必须要有所适应,适应的目的是为了征服,这也是相声艺术顽强生命力的体现。


思想新潮、勇于革新、大胆尝试更是冯家门相声形成的基础。如冯昆志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谆谆教导其子,大胆吸收其他艺术形式的优长融入相声表演之中,而且不要怕跌跤。正是在这样的师承理念和粗犷奔放的白山黑水地域文化特点的催生下,吉它相声应运而生。它紧贴时代流行元素,着实吸引了广大青年观众,是相声表演艺术的有益尝试。


对东北曲艺有资深研究的穆凯先生介绍:杨振华先生的吉他相声也是在继承“传统”。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沈阳相声老艺人彭国良(此位老先生以前是清唱二黄的伴奏)就有一段相声名叫《自拉自唱》,捧哏杨海荃打“双跨(什不闲的锣鼓架子)”配合,在舞台上彭国良自拉自唱模拟京剧唱段,效果相当火爆。杨振华也是在此启发下,发展成为吉他相声。由此,东北地区蔚然成风,各路演员根据自身所长所会,出现了电子琴相声、大阮相声,展示才艺。直到2000以后,王志涛先生还恢复上演过《自拉自唱》这段节目,自拉自唱京剧《贵妃醉酒》,其中模拟了四大名旦不同的演唱风格。



一切技艺都应该是有意味的形式,而不能单纯炫技。吉他相声后来的式微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在赶时髦的从众心理趋势下,吉他相声开始泛滥,而相对于其他流行表演形式的蓬勃发展,吉他相声技艺贫薄、手段单调,无甚新意而难以吸引观众;再有吉他相声既需要有吉他演奏,同时也需要演员具备一定的演唱功底,具有一定的难度,优秀作品的缺失,也让吉他相声昙花一现。


尽管如此,吉他相声仍然具有它的历史意义不可抹杀。新奇,可以炫目,但仍要以实力作为保障。杨振华先生得风气之先尝试吉他相声引起轰动,但他更有深入生活底里、针砭时弊的优秀作品不断问世,至今都是相声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精品。他个人的艺术经历,足可以启发后学。



    今日探讨话题    

你心目中的相声是什么样子?

【欢迎留言或后台讨论】



--END--


    葛念堂   

一个江湖上没几个人知道的会道门,成员隐蔽,组织松散,几乎所有显赫堂会的优长都不具备,但只有一条堂规颠扑不灭,那就是:做人不能念嘬!人间正道是沧(ang……)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