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考”显示“十三五”规划推进有力,武汉城市排名连续进位
武汉“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总体进展良好,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中期考”成绩不俗。22日上午,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关于“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的报告。
“十三五”规划提出了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生态文明等4大类共29项主要指标,总体实施进展顺利,绝大多数指标预期可以完成,少数指标已提前完成目标。
据市发改委统计,4项指标达到中期进度,并提前完成,分别是: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互联网普及率、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化率、人均预期寿命等21项指标,达到或基本达到中期进度。
国家战略聚焦武汉:
国家发改委首次就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专门出台文件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自贸区等一系列国家战略聚焦武汉。国家发改委首次就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专门出台文件。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支持武汉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升武汉在全国、全球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
改革示范效果显著:
超过40项国家级改革试点任务效果显著
“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显著、落实事中事后监管”“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等获国务院表彰。“三办”改革强力推进,“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事项实现率分别为57%、52%、83% ,市级平均每个事项办理时间压缩10.6天,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文全国推广。
重大项目建设支撑有力:
今年上半年储备库审核入库项目总投资近2万亿元
实施项目储备库和建设库动态管理,积极开展重大项目开工月、重大规划项目启动年、项目落地建设竞赛年、每月集中开工等主题活动,推动重大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落地开工。今年上半年,储备库审核入库项目1267个,总投资19929.91亿元;建设库审核入库项目1024个,总投资16653.36亿元。
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独角兽企业总数居全国城市第五位
推动“四新”经济发展,民间投资领域不断拓宽,武汉正在成为各类新兴产业和资本投资落地的重要选择。三个国家级开发区拉动作用明显增强,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45%。
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泰康人寿、小米科技等科技型企业扎堆形成“第二总部”现象;涌现5家独角兽企业,总数居全国城市第五位。荣膺中国“2017年度创新城市”。
创新平台功能增强:
国家重点实验室达21个
武汉成功获批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落户武汉。
2017年末,武汉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1个,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7家,国家工程实验室4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个,工业技术研究院14家,产业创新联盟67家。
构建“众创空间—双创基地—创谷—创业街区—环大学创业带”全链条“双创”体系。目前共有各类众创空间158家,其中国家级55家。科技企业孵化器230家,其中国家级31家,在孵企业逾1.2万家。
创新要素加速聚集:
今年上半年留汉大学生突破25万
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2018年上半年,留汉大学生突破25万人、落户7.6万人。
实施“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成立在汉高校校友总会联盟,开创城市“校友经济”新模式,截至2017年底,校友项目签约金额累计1.3万亿元,占招商引资总额50.4%。
实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对接工程”,在全国率先成立科技成果转化格局,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成立武汉知识产权审判庭,发明专利授权率在全国副省级城市排名第一。
创新改革全面深化:
民营经济市场主体突破百万户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大幅增长,企业负担大幅降低。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深化,民营经济市场主体突破百万户。
战略性新兴产业势头迅猛:
生命健康产业营业增长强劲
突出国家存储器基地、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基地、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四大基地”建设,着力培育壮大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三大产业。
先进制造业向高效高端转变:
千亿级产业有6个
加快构建万亿产业集群、千亿支柱产业、百亿企业新格局。2017年,全部工业增加值4724.87亿元,规上工业企业数2555家,钢铁、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烟草、能源环保6个产业产值过千亿。
新迪数字云等3个项目入选国家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试点示范,长飞光纤、美的等5个项目纳入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
现代服务业向高端高质迈进:
获评首批中国旅游休闲示范城市
持续实施服务业升级计划,深入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加快建设服务业集聚区,全力推进世界设计之都、国家物流枢纽、中部金融中心、中国软件名城、全国重要的会展中心城市、中部总部经济之都建设。
2017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占经济总量53.3%,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9%。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物流、商贸、金融等3个行业增加值超过千亿元。荣获首批中国旅游休闲示范城市。
城市空间格局优化:
世界一流的亮点区块建设全面推进
城市空间结构日趋合理。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汉正街中央服务区、武昌滨江文化商务区等亮点区块逐步成型。
世界一流的亮点区块建设全面推进。长江新城(新区)规划选址确定,概念规划发布。长江主轴概念规划发布,“五轴一体”规划研究深入开展。左右岸大道示范段和沿江景观阳台开工建设。东湖城市生态绿心建设成效明显,东湖绿道二期建成开放,总长达102公里,东湖绿道三期建设启动。
现代化交通体系不断完善:
世界级“地铁城市”逐渐形成
天河机场T3航站楼、天河机场交通中心投运,跻身全国最高等级机场行列。武汉首座通用机场——汉南通用机场建成并投入使用。国际及地区旅客吞吐量继续保持中部第一。
武汉铁路枢纽总图修编获得国家批复。
智慧武汉建设加快推进:
获批国家5G网络试点城市之一
成功获批国家5G网络试点城市之一,重要公共区域均实现免费WiFi服务。
智慧政务能力显著提升,全国政务服务论坛授予我市中国“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奖。在全国率先推出“易行江城”智慧交通等系统,拥堵延时指数全国城市排名继续下降。
手机支付广泛使用,加快迈向“移动生活城市”。荣获2017年亚太区领军智慧城市、2017年中国领军智慧城市两项大奖。
对外开放持续扩大:
世界500强有266家来落户
武汉渐成中国外交主场城市,2017年2月以来,英国、法国、印度等3位外国首脑来汉,国际知名度明显提升。
中国(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挂牌成立,207项改革事项已完成或基本完成124项,4项制度性成果获中央认可全国推广。国际经济合作不断加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深入推进,获评中国服务外包中西部最具竞争力城市,累计落户世界500强企业266家。
中法生态示范城全面启动建设,一批法资企业和研发中心落户,总投资超过50亿元。国际友城109个,居全国前列。华创会、光博会、中法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等大型国际活动成功举办。
城市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创新动能加快形成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城市功能稳步提升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十三五”规划推进有力!
中国“2017年度创新城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
发明专利授权率在全国副省级城市排名第一
独角兽企业总数居全国城市第五位
首批中国旅游休闲示范城市
武汉城市排名连续进位!
▼ 推荐阅读 ▼
☞马国强周先旺会见华创会海外嘉宾:全力支持华侨华人在汉创新创业
☞马国强周先旺与中国铁建党委书记陈奋健座谈:武汉正积极申报国家级长江新区
长江新城
欢迎您的关注!
策划:武汉长江新城管理委员会
图文来源:长江日报
投稿:cjxc2018@sina.com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