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以水养鱼”到“以鱼养水”,武湖水质稳步好转

长江新城 长江新区
2024-10-26

近年来,因武湖及周边水塘渔类养殖、农业面源污染、沟渠污水入湖等原因,武湖水质一度由Ⅲ类下降为Ⅳ类。为保护好武湖生态,再现历史上“武湖烟涨”的美景,在国家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的背景下,武汉市河湖长制工作办公室积极发力,发挥官方湖长和民间湖长力量,制定武湖“一湖一策”,将河湖长制深入武湖治理管护之中;积极落实武湖全面禁捕,探索武湖生态化发展路径,实现武湖由经济型湖泊向生态型湖泊的蜕变,推进武湖水质稳步好转。根据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数据,今年7月,武湖水质达到Ⅲ类标准。



编制武湖“一湖一策”


武湖东临新洲,南通长江,北依黄陂,是由长江冲积而成的天然通江湖泊。湖泊水域面积21.2平方公里,汇流面积750平方公里。湖区有7个河口,港汊纵横,湖泊内水生生物资源丰富,是湖北省著名的鱼米之乡。历史上的武湖,烟波浩渺,南通长江,北连滠水,是三国时期黄祖演练水军之地。传说昔日武湖以奇特的自然景观著称。每逢清晨,水气升腾,浓雾缭绕,形成“水涨船头晓雾横,拍波鸿鹜弄春晴”的壮丽景观。唐朝崔颢咏黄鹤楼诗中“烟波江上”之烟波即是描写此景。


为对武汉河湖问题进行“对症施治”,市河湖长制工作办公室组织相关单位对武汉35个市级河湖编制“一河(湖)一策”,2018年8月,《武汉市武湖“一湖一策”实施方案(报批稿)》最终形成,成为武湖管理保护工作的重要指导。


针对武湖出现的水资源配置不合理、区域原建设排涝标准偏低、湖泊岸线尚未确权、城镇点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影响水质、湖泊水质较低等现状问题,在市级河湖长刘立勇的督导协调下,市河湖长制工作办公室和市区相关部门积极联动起来,按照“一湖一策”总体设计方案,开展控源截污、清流行动,消减存量面源污染,遏制新增污染,重点治理点源污染,实施违法排污的联合执法,同时推动流域共治,不断完善湖泊周边排水、污水管网系统等,全力实现武湖水质达到Ⅲ类标准的目标。


今年年初,根据《市关于开展“春季碧水攻坚战”的命令》(武汉市河湖长令第1号)相关工作要求,结合武湖实际,武汉市农业集团所属武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制定《春季碧水攻坚战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对3.2万亩水面进行了清理,做到水面无垃圾、无有害水生植物,并对用水产品防逃的第二道设施进行了撤除,同时对水底进行了全面清理,水中基本无沉船等障碍物,为武湖碧水生态环境提供了保障。


落实武湖全面禁捕


“打好‘三大攻坚战’是政治任务,所以我们一定要强化政治担当,将武湖治理上升到政治高度。”武湖市级湖长刘立勇在调研督导武湖河湖长制工作时说。


武湖是黄颡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围绕武湖禁捕,《武湖黄颡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禁捕工作方案》出台并实施,2018年底,武湖全面禁捕相关工作顺利落实,2019年起,武湖实现全面禁捕,停止所有渔业捕捞作业。武湖实现了由经济型湖泊向生态型湖泊的蜕变,武湖人自此从渔业养殖者变身成为湖泊守护者。


如今,武湖各河口的防逃拦网已改造成生态防污设施,并新设立了醒目的生态标识牌,有效阻拦了固体污染物进入武湖,同时也为武湖国家级黄颡鱼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种质资源提供了稳定的生态环境。


探索生态化发展路径


武湖禁捕以来,武湖人积极探索武湖生态化发展路径,力求实现武湖的长治久清。成立湖泊管护部门,定点定时清理垃圾、收取违法捕捞渔具和维护禁捕秩序;进一步完善巡湖管理制度,并将巡查纳入部门业绩考核,推进武湖保护常态化、制度化管理。同时,将成立武湖管护队、水质监测队和生态修复队等专业团队提上议程。


目前,为契合武湖作为长江新城“生态绿心”的战略定位,促进武湖水质改善,武湖将采取以“人放天养、以鱼净水”和重要水生植被修复等模式开展内源性生态修复,争取在三年内水质稳定在Ⅲ类并持续向好,呈现水生生物多样性和美好湖泊的景观特征,实现武湖的绿色生态转型发展。届时,武湖作为武汉长江新城的“生态绿心”的作用将更加凸显。
▼ 推荐阅读 49秒!带你领略武湖到底有多美“迎大庆、保军运”,长江新城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武汉市新增9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步收藏长江新城第一时间获得最新消息


长江新城
欢迎您的关注!

策划:武汉长江新城管理委员会文字来源:楚天都市报 图片来源:武汉水务投稿:cjxc2018@sina.com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来源】


点个“在看”,让更多人看到长江新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长江新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