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56氯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2017-10-02 安全应急

氯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

体系实施指南


1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规定了山东省内氯碱化工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工作方法、实施步骤,明确了风险点划分、风险判定、控制措施的制定和分级管控等具体原则,确定氯碱企业常用的危险源辨识方法、风险评价方法、典型风险控制措施以及相关配套制度、文件管理、分级管控效果和持续改进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氯碱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DB37/T 2882-2016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DB37/T ****-2017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国发〔2010〕23号)

《关于危险化学品企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安监  总管三〔2010〕186号)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 监管总局令第40号)

《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省政府令第260号,2016年修订版)

《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

《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鲁安发〔2016〕16号)

《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2013年完整版)

《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2013年完整版)

《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13861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

 该行业涉及的其他标准、规范、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3.1 DB37/T 2882-2016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2氯碱,即氯碱工业,也指使用饱和食盐水制氯气氢气烧碱的方法。工业上用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方法来制取NaOH、Cl2和H2,并以它们为原料生产一系列化工产品,称为氯碱工业。氯碱工业是最基本的化学工业之一,它的产品除应用于化学工业本身外,还广泛应用于轻工业、纺织工业、冶金工业、石油化学工业以及公用事业。

 

4.1成立组织机构

氯碱企业要成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应是熟悉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设备管理、工艺流程、技术设计、工程项目管理的人员。

氯碱企业应充分发动现场员工参与,对规模较大,风险较高的活动或场所评价活动可以班组为单位进行。

氯碱企业在建立体系过程中,应结合现行管理的实际,确定组织架构图,制定职能分配表,以全面落实本单位需要遵守的体系的要求

为确保体系建立过程循序渐进,组织应有序和得力,氯碱企业主要负责人应为建立体系提供充分的资源,落实体系推进工作的牵头部门,任命分管负责人。

——确保获得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所需要的资源。如人力资源和专门技能、方法、监测工具或仪器、信息系统、技术与财务资源。

——确定各系统、各部门、各岗位职责与责任,授予权限以促进有效的风险管理。

——确保体系变更时,维持体系完整性。

——确保成立体系建设推动领导小组和各专业工作组,定期部署对体系建设工作情况进行调度、督导和考核。

——确保小组其他人员履行其职责。

——确保全员参与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氯碱企业安全总监是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及风险管控过程的分管负责人,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确定的监督管理。

氯碱企业安全管理部门主要负责起草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和体系文件,协调和调度各专业工作组工作开展情况;负责本指南的组织实施、指导和监督检查;负责组织对全公司风险分级情况评审;负责对二级以上(含二级)风险及其控制措施的汇总、协调、评估、监督;负责将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确保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

氯碱企业设备、工艺、电气、仪表、研发技术、工程建设等各专业部门负责职责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负责职责范围内的风险管控。

氯碱企业各单位负责本单位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的组织、协调,并及时更新。负责将体系建设工作纳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确保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

氯碱企业多部门协作共同开展活动时,由活动牵头或组织部门负责危险源辨识和风险管控工作。

为确保企业组织机构与职责落实到位,氯碱企业应制定各部门和各级人员的体系建设业绩目标 41 37264 41 15265 0 0 3192 0 0:00:11 0:00:04 0:00:07 3192建立体系考核程序,对照程序和目标进行考核,并与经济挂钩。绩效考核的主要指标包括:

为确保体系的有效实施和实现持续改进,氯碱企业应优先安排安全经费支出,并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氯碱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基本工作程序见附录A

4.2实施全员培训

氯碱企业各作业岗位都存在较大风险,根据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要求,一般要求以下人员须通过培训合格:

——主要负责人;

——各级管理人员、部门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各部门专业技术管理人员;

——生产岗位操作人员;

——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从业人员。

对各岗位员工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意识与能力的要求与其工作面临的风险有着密切的联系,氯碱企业员工所需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意识和能力一般包括:

——对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体系重要性的认识;

——业务精通,操作熟练,能正确分析和解决生产操作和工艺设备问题;

——掌握标准、程序、方法;

——有较强的安全意识,熟知身边工作的安全生产风险,能自觉做好事故的预防工作;

——能正确使用消防设施,救护器材,有较强的自救能力。在异常情况下,熟知应变措施,处置果断,有较强的生产处理和事故应变能力;

——文件编写规范,以便统一文件编写要求。

为确保各级人员能顺利的开展工作,氯碱企业应对各岗位人员进行认真选拔,对其技能和能力进行评估,确认其技能和意识达到规定要求,必要时应开展针对性培训。培训内容的要点包括:

——各级政府针对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工作制定的文件、标准和会议要求;

——氯碱企业有关部门的职责;

——氯碱企业有关的工艺流程、设备设施以及安全标准;

——氯碱企业风险管控实施总则、细则和实施指南;

——本岗位风险点及现有管控措施。

氯碱企业及下属各级单位应根据体系有效实施的需要,确定培训需求,培训部门应据此编制培训计划和考核计划,培训计划中应包括培训方式、培训对象、日程安排、考核方式、培训教材和预期达到的效果等。

培训部门应严格按培训计划组织培训,培训管理部门定期对培训的实施和效果进行检查和学习。不同层次的人员需接受的培训内容和时间可以不同,但各级培训最少不少于2学时。

氯碱企业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培训,应按国家及行业的要求建立培训记录和档案。培训档案应包括:培训计划、培训课件/教材影像资料、培训签到表、考核记录等,培训档案应按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或安全标准化的要求进行文件管理,避免损坏和遗失。

培训应贯穿于安全生产分级管控的各个阶段。

4.3编写体系文件

为全面识别、系统评价风险及准确管控措施,应收集必要的本企业现状信息、相关法律及其他相关信息,可包括:

——与企业相关的安全、职业健康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范等;

——企业平面图及周边环境;

——组织架构图;

——在用设备清单(特种设备可单列或备注)

——岗位操作规程、设备操作规程、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相关方资料
——原材、辅材、过程、最终物料清单;
——以往识别的危险源清单、重要危险源清单,对应的措施(可能在危险源清单中体现)
——危险源识别、评价及控制方法文件、制度或指南
——应急预案文本

——安全管理制度
——各岗位职责或安全生产责任制;
——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从业人员等须持证上岗人员台账;

——行业隐患排查表、专业检查表;
——安全设施设计专篇、职业卫生设施设计专篇;
——安全评价报告;
——职业危害评价与监测资料等。

氯碱企业应根据自身生产经营性质、生产规模及搜集到的相关信息,建立自身相适宜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体系文件。

氯碱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负责编写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文件,文件内容应满足《通则》、《细则》、《指南》内容要求,并与企业原有体系文件衔接 。在制定必要的文件前,应对体系所需文件和信息进行评审。

编制体系文件过程中应考虑以下因素:

——应考虑现有适用的风险管控管理文件如何纳入符合规范要求的体系文件系统;

——应充分理解建立安全风险管控体系不是简单的对以前的、传统的(如安全标准化或职业健康管理体系)中安全风险管理的否定,而是完善和补充;

——应充分考虑现有的管理水平、员工的素质、生产过程的特性;

——文件的形式应便于实际操作和实施,切忌为编写文件而编写文件,纸上谈兵,不切实际。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文件应明确:

——相关部门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作用、职责和权限;

——开展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工作的步骤;

——风险区域划分原则;

——风险点划分原则;

——风险评价工作开展的范围和方法;

——风险分级的准则以及不可接受的风险的判定准则;

——如何策划风险控制措施;

——对风险评价结果及控制措施的定期评审。

此外,还应考虑企业在主客观条件发生变更时的风险管控,主客观条件下的变更包括:

——活动变更:如新、改、扩建项目活动,引入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

——技术变更:安全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风险控制技术的变更等。

——管理变更:如法律法规的变更,组织机构和人员的变更等。

对供货方、承包方、来访者、临时工等相关方的活动应纳入体系文件覆盖范围内。

安全风险管控体系文件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确定合理有效的文件结构,DB37/T 2882-2016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相关记录适用于本标准。

5风险识别评价

氯碱企业是一类高风险化工企业,生产过程涉及电解反应、物料存储、物料输送、液化、包装、合成反应、乙炔发生、聚合反应、干燥等多个化工单元操作。

氯碱企业大多具工艺连续性强,各工序之间联系密切。在作业活动中生产、储存和使用的危险物品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等危险因素,一旦操作条件变化工艺过程受到干扰产生异常或因人为因素造成误操作,潜在的危险就会发展成为事故。

氯碱企业一般具有以下事故风险:

­——火灾和爆炸

火灾、爆炸是氯碱企业生产中发生较多而且危害较大的事故类型。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半成品、成品以及各种辅助材料等大都是易燃易爆物质,生产工艺涉及电解、合成反应、乙炔发生、聚合、精馏等危险工艺,如管理不当、操作失误、使用不合理,极易引起火灾和爆炸。

——中毒窒息

氯碱企业生产过程中,员工接触、使用化学有毒有害物质的机会和种类较多,在设备密封不好或因设备管道腐蚀、设备检修、操作失误、发生事故等情况下,如防护不当或处理不及时,很容易发生中毒,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容器爆炸

氯碱企业中使用压力容器(合成炉、聚合釜、乙炔气柜等)和压力管道,存在容器爆炸的危险。当压力容器破裂时,气体膨胀所释放的能量使容器进一步开裂并使容器或其所裂成的碎片以较高的速度向四周飞散,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另一方面泄露的易燃气体、易燃液体遇点火源会引起火灾爆炸。

——灼烫

氯碱企业高温设备、岗位较多。大多车间框架为封闭式,容易形成高温作业环境。蒸汽、导热油温度很高,有使作业人员发生高温烫伤的危险。若人体非正常接触腐蚀品,可造成接触部位严重灼伤。

——冻伤

氯碱企业生产中如果使用冷冻水作为冷媒,若发生泄漏或者管道设备保冷层破损,人员接触低温物体或低温物料,可能造成冻伤。

——触电伤害

氯碱企业所使用电气设备较多,因作业环境具有腐蚀性的特点,电气设备和线路容易被腐蚀,存在触电危险。电气、设备设施外壳未进行保护接地,发生漏电事故或短路可能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设备设施及电器维修、排除故障、清扫配电设施时保护不当,违章作业、误操作,极易发生触电事故。所用电器、设备设施过载、负荷过大,会发生短路击穿绝缘保护层造成触电事故。私自拆装电器设备、电路,乱拉、乱扯电线。潮湿手脚触动电器设备开关、或用湿的物体去接触电器设备,有使作业人员发生触电的危险。

——静电危害

氯碱生产过程大多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由于易燃液体流速过快、静电接地、跨接装置不完善、人体静电防护不符合要求等产生静电火花可能成为电击点火源,造成火灾爆炸事故。在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静电放电火花可能成为电击点火源,造成爆炸和火灾事故;人体因受到静电电击的刺激,可能导致二次事故,如坠落、摔倒等;对静电电击的恐惧会影响工作效率。

——雷电危害

如果防雷装置安装存在缺陷、防雷装置失效,防雷接地体接地电阻不符合要求、缺乏必要的人身防雷安全知识等因素存在,那么生产装置在雷雨天存在着被雷击的危险。由于雷电具有电流很大、电压很高、冲击性很强的特点,直接雷击放电、二次放电、雷电流的热量可能引起爆炸和火灾;雷电的直接击中、跨步电压的作用及火灾爆炸的间接作用会造成人员伤亡;雷击可直接毁坏建构筑物,导致电气设备击穿或烧毁:变压器、电力线路等遭受雷击,可导致大规模停电事故。

——机械伤害

氯碱企业生产装置中有多种泵、搅拌等转动设备,人体触及这些设备的运动机件,可能造成机械伤人事故。当转动部分缺少护栏、护罩时,操作、擦洗时职工触及可能发生撞击、衣物或长发被缠绕而造成伤害。

——起重伤害

氯碱企业生产装置中存在电动葫芦、货梯等起重机械,若吊具或吊装容器损坏、物件捆绑不牢、挂钩不当、起升机构的零件故障等均会引发所吊装重物坠落。

5.1风险点确定

5.1.1风划定风险区域

氯碱企业应根据工艺流程、区域等原则将公司划分为不同的风险区域,为进一步开展风险点划分打好基础。氯碱企业典型风险区域如下:

——生产系统:DCS控制工序、现场盐水工序、电解工序、脱氯工序、氯氢处理工序、合成工序、液氯充装工序、破碎工序、乙炔发生工序、清净工序、原料处理工序、转化工序、净化工序、精馏工序、聚合工序、干燥工序、包装工序、循环水工序、冷冻盐水工序、制氮工序、空压工序;

——仓储系统:普通仓库、普通冷库、危险化学品仓库、罐区、电石筒仓、气柜、球罐;

——水处理系统:废水处理工序;

——电气系统:变压器室、10KV配电室、智能控制系统、电气检修;

5.1.2险点划分原则

应按照《DB37/T ****-2017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5.1.1的规定执行。

5.1.3风险点排查

5.1.3.1氯碱企业应组织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电气等专门力量,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对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排查,形成包括风险点名称、区域位置、可能导致事故类型、所属单位等内容的基本信息,为下一步进行风险分析做好准备。

氯碱企业典型风险点如下:

——生产系统:电解槽系统、氯氢处理、氯氢合成、液氯充装、乙炔发生、转化器、聚合釜、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

——仓储系统:危险化学品槽罐车卸车、物料输送、乙炔气柜、氯乙烯球罐、氯乙烯气柜、电石筒仓、氢气气柜;

——水处理系统:受限空间作业;

——电气系统:停电作业、送电作业、干式变压器、巡检、DCS系统;

——异常情况处理:停水、停电、停气(汽)、停风、停止进料的处理,设备故障处理。

——开停车:开车、停车及交付前的安全条件确认。

——特殊作业活动:动火、受限空间、高处作业、临时用电、动土、断路、吊装、盲板抽堵、检维修等其他作业

——管理活动:变更管理、现场监督检查、应急演练等。

5.1.3.2应按照《DB37/T ****-2017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5.1.2.2的规定执行。

氯碱企业主要的风险点见附录C

5.2危险源辨识分析

5.2.1危险源辨识

应按照《DB37/T ****-2017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5.2.1的规定执行。

5.2.2危险源辨识范围

为确保辨识过程中不发生遗漏,可将每个风险区域所涵盖的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列出。

氯碱企业主要的危险源辨识情况见附录C

5.2.3危险源辨识实施

危险源辨识应在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企业提供统一的危险源辨识表格,便于对辨识的结果进行比较、归类和统计。可以将表格下发到班组或车间,由班组长组织一线员工参与危险源辨识,填写分析评价记录,分析现有风险控制措施有效性,提出改进的控制措施。

氯碱企业大多数一线员工知识水平较低,直接进行危险源辨识有困难的,由辨识人员事前编制一份有一定针对性的危险源提示表,以便一线员工快速、全面地认识作业活动中的安全风险,然后由评价人员填写分析评价记录,分析现有风险控制措施有效性,提出改进的控制措施

在进行危险源识别时,应依据GB/T 13861的规定,对潜在的人、物、环境、管理等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充分考虑危害因素的根源和性质。如,造成火灾和爆炸的因素;造成冲击和撞击、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的原因;造成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的因素;工作环境的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人机工程因素;设备腐蚀、焊接缺陷等;导致有毒有害物料、气体泄漏的原因等;

辨识危险源也可以从能量和物质的角度进行提示。其中从能量的角度可以考虑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热能和辐射能等。例如:机械能可造成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坍塌等;热能可造成灼烫、火灾;电能可造成触电;化学能可导致中毒、火灾、爆炸、腐蚀。从物质的角度可以考虑压缩或液化气体、腐蚀性物质、可燃性物质、氧化性物质、毒性物质、放射性物质、病原体载体、粉尘和爆炸性物质等。

5.3风险控制措施

5.3.1氯碱企业针对风险评价的结果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尤其对较大以上的风险的控制,风险控制措施的选择按如下顺序选择控制措施: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等。

——工程控制包括:消除或减弱危害——消除是通过对装置、设备设施、工艺等的设计来消除危险源,如采用机械提升装置以清除手举或提重物这一危险行为等;替代是能过用低危害物质替代或系统能量,如较低的动力、电流、电压、温度等;封闭——对产生或导致危害的设施或场所进行密闭;隔离    通过隔离带、栅栏、警戒绳等把人与危险区域隔开,采用隔声罩以降低噪声等;移开或改变方向——如危险及有毒气体的排放口。

——管理控制包括:制定实施作业程序、安全许可、安全操作规程等;减少暴露时间(如异常温度或有害环境);监测监控(尤其是使用高毒物料的使用);警报和警示信号;安全互助体系;培训;风险转移(共担)。

——培训教育包括:入厂三级安全培训教育、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特种设备从业人员培训、操作规程培训、法律法规培训、班前班后会、班组活动、安全知识竞赛等。

——个体防护包括:个体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耳塞、听力防护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绝缘鞋、呼吸器等;当工程控制措施不能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时,均应采取防护措施;当处置异常或紧急情况时,应考虑佩戴防护用品;当发生变更,但风险控制措施还没有及时到位时,应考虑佩戴防护用品。

——应急控制包括:紧急情况分析、应急方案、现场处置方案的制定、应急物资的准备;通过应急演练、培训等措施,确认和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能力,以防止和减少安全不良后果

5.3.2不同级别的风险要结合实际采取一种或多种措施进行控制,直至风险可以接受。所采取的措施紧迫性取决于风险的大小。一般等级以上的风险的控制措施至少要采取其中一条主要途径进行管理,有时为满足风险控制充分有效性的要求,在风险控制过程策划时要同时采取上述多条途径,并通过体系中各种实施及监控要素进行协调管理。

——对确定为重大风险的,在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时,应尽可能的采取较高级的风险控制方法,并多级控制。需通过工程技术措施才能控制的风险,制定控制该类风险的目标并为实现目标制定方案。

——对重大风险以外的风险,企业应在符合成本-安全有效性原则的情况下,重点对人为失误的控制、固有危险的控制而制定控制措施。

5.3.3风险控制措施应在实施前针对以下内容评审:

——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是否产生新的风险;

——是否已选定了最佳的解决方案;

——是否会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氯碱企业主要的危险源辨识情况见附录C

5.4风险评价

5.4.1风险评价方法

应按照DB37/T ****-2017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5.4.1的规定执行

5.4.2风险评价准则

应按照《DB37/T ****-2017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5.4.2的规定执行

5.5风险分级管控

5.5.1管控原则

应按照《DB37/T ****-2017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5.5.1的规定执行。

5.5.2风险分级

氯碱企业应组织安全、生产、设备、电气、计量、仓储、基建等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风险评价小组,采用风险矩阵法对各危险源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事件后果严重性(S)进行判定并计算出危险源安全风险等级,采用风险举证表对危险源风险等级进行划分。

5.5.3重大风险判定

氯碱企业在风险评价过程中也可以按照实际经验进行风险大小的判定和分级,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可直接确定为合重大风险。

——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

——曾经发生过事故,且未有采取有效防范、控制措施的;

——根据GB18218评估为重大危险源的储存场所;

——运行装置界区内涉及抢修作业等作业现场9人以上的;

——经风险评价确定重大风险的;

——相关方有合理抱怨和要求的;

——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事故的危险,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

——生产区域未停产进行动火作业的。

5.5.4风险分级管控实施

应按照《DB37/T ****-2017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5.5.4的规定执行。

5.5.5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应按照《DB37/T ****-2017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5.5.5的规定执行。

6成果与应用

6.1档案记录

应按照《DB37/T ****-2017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6.1的规定执行。

6.2风险信息应用

应按照《DB37/T ****-2017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6.2的规定执行。

7分级管控的效果

应按照《DB37/T ****-2017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7的规定执行

8持续改进

8.1评审

氯碱企业每年应至少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一次系统性的评审,评审可与企业安全标准化体系自评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结合。通过评审对原有风险管控辨识过程合理性、控制措施执行程度进行重点审核,并提出进一步改进、完善风险管控工作机制的措施。

8.2更新

应按照《DB37/T ****-2017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8.2的规定执行

8.3沟通

氯碱企业应建立不同职能和层级间的内部沟通和用于与相关方的外部风险管控沟通机制,并利用山东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系统平台、企业内部OA办公系统、安全例会等多种形式及时有效传递风险信息,树立内外部风险管控信心,提高风险管控效果和效率。重大风险信息更新后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文件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

若有侵权,请即联系,收到立刻删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