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过半,你赴“局”了吗?
谈起酒局,几乎所有人都有过切身体会。在今天的语境下,酒局往往与社交应酬、口才、情商密切相关。而古人说,“酒为欢伯,除忧来乐”。为什么总感觉那时喝酒更有乐趣?实际上,古人也有“酒局的烦恼”,酒后失态和种种陋习也并非现代人所独创。但古人的饮酒风气,确实“有点东西”。那些灵感、诗意、豁达和想象力令人神往,也启发我们去憧憬、寻找和建立更好的饮酒氛围和酒桌环境。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33岁的曹丕即将步入人生巅峰。两年前,他战胜弟弟曹植,被确定为曹操集团的法定接班人。但曹丕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般快活。天下未定,纷争四起,内部的权力角逐也未曾止息,纵使是夺嫡的胜者,此时的曹丕也不敢懈怠和松弛。事因建安二十二年冬,北方的瘟疫带走了“建安七子”中的五位(陈琳、王粲、徐干、应玚、刘桢)。才华横溢的门人接连陨落,令曹丕痛惜不已,只好将几人生前所著编纂成册,聊以自慰。
整理诗文时,往事浮现,万千感受涌上心头,于是曹丕给老友吴质写了一封信。信中文采斐然,内容却十分伤感,大意是说,那时候多好,大家赶路时乘车同行,休息时邻座宴饮,几乎一刻也不曾分离,酒会也总是热热闹闹的,“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可如此闪闪发光的日子,当时却不解其中味,年岁增长,才觉知音难觅。曹丕有些无望地意识到,如此鲜活有趣的同伴,再也找不到了;那些美好时光,再也回不来了。
这封书信收录在《昭明文选》,论造诣,称得上建安文学的精粹。从信中细节可窥探当时热烈、纯粹的饮酒风气。当然,由于顶级才子齐聚一堂,酒局高雅自不必言说。
由于宴饮盛行,建安年间,公宴诗是一种常见的创作题材。
如应玚的《公宴诗》写:“开馆延群士,置酒于斯堂。辨论释郁结,援笔兴文章。穆穆众君子,好合同欢康。促坐褰重帷,传满腾羽觞。” 诗里可以读出,当时的宴席除了有音乐助兴,还十分盛行写诗作赋、相互切磋。曹丕的情感很容易让人共情。可以纵情饮酒的日子,只在短短的某一阶段,过了就回不来了,所以美好且珍贵。或许古人早已看透了这一点。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酒风兴盛的时代。“建安七子”“竹林七贤”中多饮者,王羲之、谢安、孙绰、谢万、许询、高僧支遁等41人的兰亭雅集亦被传为千古佳话。
这次雅集,众人临流而坐,曲水流觞,吟诗、罚酒,各抒怀抱,共得诗文37篇,结为《兰亭诗集》。在众人怂恿之下,王羲之趁着酒兴,用茧蚕纸、鼠须笔写下那首《兰亭序》。全篇28行,324字,被后世称作“天下第一行书”。魏晋之后,富足开放、诗坛璀璨的唐朝,带来了另一个酒风兴盛的时代。很多佳话被写进诗里,供后人反复赏味。
那是公元761年春天,杜甫在历尽颠沛流离之后,在成都西郊浣花溪头盖了一座草堂,姑且安顿下来。忽有一日,客人崔明府前来拜访。杜甫的寓所远离闹市,家中又鲜有余钱,只有一些色泽不那么清亮的旧酒可与客人对饮。
但这并不妨碍会客的意趣,他们喝着酒,咂摸着家常小菜,在蜀地特有的安逸气息里消磨时间。饮入佳境,杜甫想起邻居家有个挺有趣的老头儿,便问友人,要不喊他过来喝上一杯?让人不由感慨,无论身在何处、处境如何,与友人饮酒总是一件乐事。正如杜甫“肯与邻翁相对饮”之问,孟浩然与故人“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李白和他的隐士朋友“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再一杯”,白居易问刘十九:“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不难看出,诗中的惬意、美好,都与排面无关,重要的是心境、环境以及对坐的人。与友人饮,有月色、山花、冬雪、田园入酒,又何患茶淡酒浑?
放在今天,喝茅台当然是一种排面、一种品味,但若离了茅台就喝不出乐趣,未免也有些无趣。
气质硬朗的岑参,偶遇七旬老人卖酒,便忍不住逗他:“道傍榆荚巧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杜甫的《饮中八仙歌》,写了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仙”的快意潇洒。▲《饮酒图》扇页 清·沙馥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扇页自题:“唐学士饮酒图”。 “唐学士”即李白,图中李白醉酒后倚坐在坡石上,向童子要酒,“酒仙”之名不虚。)
与唐朝的众多“酒仙”不同,北宋“男神”苏东坡,酒量似乎有点差。
东坡在《书东臬子传后》中有一段自叙:“予饮酒终日,不过五合。天下之不能饮,无在予下者。”不知是谦虚自嘲,还是确实没有酒量。但无论如何,都并不妨碍他对酒的热忱。“然喜人饮酒,见客举杯徐引,则余胸中为之浩浩焉,落落焉。酣适之味,乃过于客。闲居未尝一日无客,客至则未尝不置酒。天下之好饮,亦无在予上者。”
自己酒量不太多,但招待别人喝酒,也特别开心。没有酒友、无人可劝时,还可以劝月、劝花枝。“持杯遥劝天边月,愿月圆无缺。持杯复更劝花枝,且愿花枝长在,莫离坡。持杯月下花前醉,休问荣枯事。此欢能有几人知,对酒逢花不饮,待何时?”酒可能确实带给东坡一些美妙感受,才会有这些动人的词句。
今天,有人会觉得,爱喝酒的人大多是真性情,而且还比较可爱,或许就是这些浪漫、豁达的人所留下的印象。
在遥远的先秦时代,人们已经较为充分地发掘了酒的社会功能。
《诗经》中有30多篇涉及到酒。感念丰收、祭祀神明、拜祭祖先,人们在所有隆重而庄严的场合,用酒来通达天意。酒也是国与国、君与臣之间亲厚的纽带。“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是周王宴请诸侯时的一首乐歌。此时在上流社会盛行一种“射礼”。有的宾客不会射箭,就用箭投酒壶代替。久而久之,投壶就代替了射箭,成为宴饮时的礼仪,也有助兴意味。投壶礼从春秋战国一直流传到清朝,存在时间之长令人喟叹。投壶的初衷是一种“礼”,今天可以理解为规矩和尊重。由于酒能放大人的情绪、助长胆量,古人便通过设置规则对饮者进行约束,希望减少酒后失态、失德。
但与此同时,人们也在不断解锁宴席的乐趣,投壶在魏晋之后泛娱乐化,便是一种体现。而在投壶之外,还出现了五花八门的各种酒令。酒令有雅令和俗令之分,划拳这种接地气的玩法就是俗令的一种,俗令还包括掷骰、击鼓传花、猜拳等;雅令则包括对诗、对对联、猜字、猜谜等。充满想象力的唐朝人,对这种游戏有着极高的热情,酒令几乎渗透在不同阶级、每一张酒桌。
李商隐诗曰:“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这里的“送钩”和“射覆”都是酒令。所谓“送钩”是让对手猜物件是否藏在手中,类似于今天的猜有无。“射覆”则由出题者用盒子等器覆盖某一物件,玩家通过占筮等途径,猜测所覆为何物。所藏之物大都是常见物品,如手巾、扇子、笔墨、盒罐等。诗人的酒桌上,有些游戏信手拈来。比如白居易在《同李十一醉忆元九》中写:“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元九兄弟远行,白、李二人约着喝酒,不知不觉就上劲了,随手折一些花枝,稍微加工一下,就能玩起游戏,变个花样接着喝。所谓“酒筹”是古人在行酒令时的一种娱乐工具,可以想象一下拜佛求签时的签。古代文人把词句写在上面,并对应写上饮酒规则,抽到者需按规则照做。长弓在《愈陈愈香的古代酒筹》谈到一套酒筹,总共63根,骨质,是清代的物件。酒筹的正面写有《西厢记》中的句子,背面则注明与《西厢记》该句相对应的饮酒方法。如:“小车子如何载得起”,则“身胖者饮”;“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则“穿时色衣者饮”。抽到“红袖鸳绢玉笋长 ”,那么,“指甲长者”就要喝酒;“我把五千人作一顿馒头馅”,口气之大需要“量大者三杯”。仅一套酒筹,涉及的饮酒方式就有自饮、对饮、豁拳饮、罚饮、劝饮、敬左右饮、贺饮、多人饮等。可以推测,为了能使人人参与、活跃气氛,制作筹令时定是费了一番心思。酒令在明清时代进入另一个高峰期,其品种更加丰富,可谓五花八门,琳琅满目。举凡世间事物、人物、花木、虫禽、曲牌、词牌、诗文、戏剧、小说、中药、月令、八卦、骨牌,以及种种风俗、节令,无不入令。
儿时的北方乡村,孩子和不喝酒的大人吃好离席,饮者们经过几轮共饮、互敬,推杯换盏,酒兴正酣,可酒量已经不足30%,此时便有人提议“划几拳”。作为酒席上的一种助兴游戏,划拳的场面非常激烈,参与者声音洪亮、口中的词令朗朗上口、节奏紧锣密鼓。虽然是一项接地气的活动,但有较高的技巧性。
当划拳开始,参与者边做手势(不同手势代表不同数字)边喊口令,二者需同时进行。喊口令有规矩,喊“二”,要说“哥俩好”;喊“五”,要说“五魁首”。谁喊的口令正好等于二人手势之和,则胜,败者饮酒。
通常既可以一人坐庄设擂,依次迎接众人挑战,也可以二人对垒。影视剧中也曾出现“以一敌二”的多人版本,口令也多种多样,诸如:两军对垒令、过桥拳令、七星赶月令等。划拳的历史其实非常悠久。清人郎廷极在《胜饮编》中说:“皇甫嵩手势酒令,五指与手掌节指有名,通吁五指为五峰,则知豁拳之戏由来已久。”皇甫嵩是东汉末年名将,如果所载为实,则划拳的起源不晚于汉代。也有人认为文中所指应是唐代诗人皇甫松,那么,划拳的出现也不晚于唐。现在人偶尔还会进行划拳游戏,当然也是对古代酒风的延续与传承。
此外,今天组织一场酒局的节奏,也部分保留着古代遗风。
参加过酒局的人,想必熟悉这一场景——宾客落座,宴席开始。几句寒暄过后,主人以巧妙的措辞提议大家共饮,众人附和、举杯。酒过三巡之后,气氛活跃起来,也就到了“自由饮酒”阶段。大家谈笑、敬酒,可依次敬每个人,也可有针对性地敬,投缘者私下多喝几杯也无妨。古人在宴席伊始,也有按“巡”饮酒的习惯,只不过“巡”的含义和表现方式有别于今人。在古代,按巡饮酒是指分轮由尊长到卑幼一个个饮,一人饮尽,再饮一人。巡酒所至,每个人必须饮尽杯中酒,否则主人将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劝。元稹曾在《和乐天初授户曹喜而言志》中写:“归来高堂上,兄弟罗酒尊。各称千万寿,共饮三四巡。”两巡之间,还有各种活动助兴,可歌可舞。“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一场宴席算是进入正题,前文所述的各种酒令就可以登场了。所以,今天的酒局仍能看到一些古时轮廓。在讲求效率的工业化时代,仍有一些传统保留在国人的酒桌上。
或许内容没那么充实了,但也有新的规则和玩法出现。每逢中秋、国庆等节日,酒桌上仍有热热闹闹的人间烟火;相聚、离别,酒仍然是一种情感表达;年轻人的夜生活里,酒也是一种压力和情感的释放。
今天,整个社会倡导理性饮酒,倡导酒局中的平等与尊重,这与古人的价值追求一脉相承。而关于如何开发喝酒的乐趣,或许可以从古人的创造性中获得一些启发。
参考文献:
《古代也有“诗词大会”:春秋时期流行“当筵歌诗”,唐代出现“飞花令”》鹤壁日报
好酒地理局所发表的包括但不限于
文字、图片、视频等原创作品,均受法律保护。
未经许可,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篡改、删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