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群岛 | 顾远:教育,一场有限与无限的游戏

群岛大学
2024-08-26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Aha社会创新学院 Author 顾远



各位Edupreneur们,在文章开始前,小海豚先跟大家说句悄悄话。


由于微信更改了推送规则,推文不再按照时间线显示,如果没有将「群岛大学」设为星标,就可能看不到我们的推送了!


如果不想错过「群岛大学」的深度思考和创新实践,就赶紧“星标”我们吧。具体设置方式请见文末。





教育,一场有限与无限的游戏
深度好文,预计阅读时间22分钟
 
By:  顾  远    

【教育,从一部剧说起】

去年,我和 “群岛” 里的几位教育创业者一起去看了一部剧,这次体验和我以往任何一次看剧的体验都完全不同。

这部剧叫 《Sleep No More》,是一个英国的剧团根据莎士比亚的名著《麦克白》改编而来,目前全球只在纽约和上海这两个城市能看到。


说 “看到” 其实不太准确。

这个剧属于 “沉浸式戏剧(immersive theatre)” 。传统的戏剧是演员在台上一幕接着一幕地表演,观众在台下安安静静地坐着观看。而在《Sleep No More》 这个剧里,没有固定的舞台,整个剧发生在一栋五层楼里。

整栋楼都是舞台

观众带着白色的面具围绕在演员的周围观看。观众可以从任何一层楼的任何一个地方开始进入戏剧的情节。而且整个剧除了保留了原著的故事主线,还有围绕各个配角展开的众多支线情节。观众可以任意地选择任何一个角色去跟进剧情,甚至可以不理会主角和主要情节,只去关注自己最感兴趣的角色和ta的故事。

观众可以在任何一个角落
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看完剧出来,我们几个人聚在一起做了一个复盘,分享各自的体验。

当时我说,整个“参剧” 体验过程让我觉得和我们想要推动的教育形态非常类似。

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三点原因:

先说第一点。传统的教育就是一个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下面听课,讲的内容是事先设计好的,学生只有被动吸收,按部就班地练习的份儿。传统的戏剧也是一样,演员按照固定的剧本表演,观众被动地一幕一幕地观赏,情绪被设计好的剧本和情节左右。

而在 《Sleep No More》这个剧里,观众被置于了整个剧的中心位置,虽然仍然是演员在表演,但观众多了很多选择。

观众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追随自己的好奇心和兴趣,选择不同的时间、空间进入剧情,关注不同的角色、情节。好的教育也理应如此,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让他们有条件基于各自不同的兴趣做出不同的学习选择。

如果说这一点因为有形式上的相似性,还比较好理解,那么下面一点就不那么容易看出来了。

第二点,传统的剧里,有主要的故事线和叙事,依据对推动故事情节的作用,不同的角色被划分成了主角和配角。主角获得了人们最多的关注,配角次之,小配角更次之,那些只露个脸连台词都没有的小小配角则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但《Sleep No More》 这个剧不一样,因为它是以观众为中心的,所以传统意义上的主角和配角的区分也变得不那么明显,甚至不再有意义。

比如我当时在看的时候,因为对原著的故事情节很熟悉,所以没怎么去追着麦克白夫妇的线索,反而关注了一些看起来和主要情节没什么关系的人物。

有一个场景是在精神病院里,一个小护士在一个很小的空间里的一段激情的舞蹈,她还在墙壁上写下了一些文字。

剧中的小护士回到自己的空间
端起一杯咖啡

当时她的身边只有我这一个观众,但是无所谓,她还是非常投入地做着她的事情,因为那些事情尽管要和主要情节没什么关系,但对她个人而言,那就是她的情感,她的生活,和宏大叙事无关,和有没有观众也无关。那一刻,我非常感动,我感受到这样一个根本叫不出名字的角色一样有精彩的故事,精彩的人生。

一个理想的社会,理应是每一个生活在其中的个体都被重视、都有价值的社会;一种理想的教育,也理应是让每一个学习者都被平等公正地对待,帮助他们自由地成长。不是用一个标准的尺度去衡量他们,符合标准的才会被重视,所有的叙事都只围绕那些被称为“学霸”的成功者展开,“学渣”们都是失败者,他们的故事不值一提。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十多年前我读到过的一个故事。大家应该都读过金庸的《神雕侠侣》,一定对其中郭靖、杨过这些大侠们坚守襄阳城的故事记忆犹新。

有一个情节是蒙古的高手混进襄阳城里刺杀郭靖,杨过为了救郭靖随手抓过一个小兵,带上郭靖的帽子吸引追兵的注意,最后这个小兵被几个蒙古武士一扯几半而亡。书中就是这么一带而过的情节,一个不知名的小兵,但是有心人注意到了,从小兵的视角讲述了他的故事。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一直记得这个篇幅很短,看似不起眼的 “同人文”《小兵之死》 ,它体现出了真正的人文主义精神,这种精神也一直是我的教育理念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最后一点,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当观众可以在任何时间和空间进入剧情,主角的命运也不再是唯一值得被关注的,那么这个剧就谈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开始,也不会因为主角的命运而走向终结,变成了开放而无限的。同一个观众可以反复观看同一部剧,而每次都可能会有不同的视角,获得不同的体验和收获。好的教育也应该能够带来同样的效果。



【教育,从一本书说起】

关于人类各种活动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美国哲学家詹姆斯·卡斯写过一本非常有影响力的书,书名就叫《有限与无限的游戏》。


卡斯用 “游戏” 这个词泛指人类一切的活动,他在书里把这两种性质的活动做了充分的对比。

"有限的游戏" 目的是要决出胜负,在这个游戏里必然有胜利者和失败者,有主角和配角,一旦胜负已定,游戏就结束了。     
                   
而 "无限的游戏" 则没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它的目的是不断地延续游戏,游戏的参与者各有所得,无所谓谁输谁赢。

“有限的游戏” 有清晰、不变的规则,和评判输赢的标准,并且这些规则和标准都是外在制定的,游戏中有固定的角色,每个角色都按照外在的角色要求行事。

而 “无限的游戏” 中,无论是发生的时间、空间、评判的标准,都不是外在来界定的,而是游戏的参与者自己根据实际情况、根据自身需求来设定的,并且随着游戏的进行还可以做出调整;游戏参与者的角色也不是固定的,而是多变的,并且一个人可以同时承担多个角色。

在 “有限的游戏” 里,每个参与者都必须符合一定标准,否则会被取消资格,或者无法进入下一轮游戏,与取胜无关的行动都不值得关注。

在 “无限的游戏” 里正相反,参与者不关心输赢,只关心个体的成长和游戏的继续,他们擅长(如同我们在群岛里常说的那样)“在意外中学习,在混序中成长”。

这些比较的内容很抽象,因为卡斯是一位哲学家,而且他写的这本书全是干货,连个例子都不举。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思考分析,不难发现,现在的主流学校教育正是卡斯所说的 “有限的游戏” 的充分体现。



【主流学校教育,一场有限的游戏】

这是一位中学校长的开学致辞:


这个开学致辞在网上一度广为流传,很好地反应了很多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对于教育的认识。

如果你问一个老师或者家长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很有可能他们会回答 “帮助孩子成长” ,但在实际行为上,他们中的很多人更在乎的是 “孩子考试能考多少分” 。

一种好的教育理念或者好的教育实践,哪怕老师家长明知它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往往还是会关心 “它能不能提分儿” 。如果不能短期内对提分有帮助,那就留着以后再说吧。换句话说,我们在整个K12阶段的学习似乎都是在为未来的美好生活做准备,而这种准备又等同于在考试中赢得好的分数,哪怕明知这些考试内容对真实生活没并有什么用处。

我们现在教育系统是模仿军队和大工业生产系统来设计的,所以我们会看到标准的入学时间、上课时间,标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内容。

传统的工业系统想要提升效率和业绩的方式是底层的思考范式保持不变,同时提升四个关键的成功要素:规模化、标准化(工作划分进一步细化、权力等级进一步明确等)、专业化,以及严密的控制措施。如果头脑里装着这些要素,那么教育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包括家长,会如何开展教育也就不难想象了。

回忆一下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第一天上课,本来我们是满怀期待充满好奇的,要见到新朋友了,要学习新知识了...... 

结果我们被带到一个固定的桌椅旁坐下,然后被告之从今天开始每天要遵守一大堆的纪律:“发言要举手、未经许可不得离开座位、不能和同学交头接耳、答对了问题时候会受到表扬,反之则挨批评 ......”

结果,原本对世界充满好奇、自由提问的孩子不见了;原本充满想象力的孩子变得只知道记标准答案了;原本可以天马行空的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孩子,现在只关心 “我画的像吗?画的对吗?画的能得多少分呢”  了......

这个月又到了每年的毕业季,网络上又开始流传不少毕业致辞。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致辞里都会有类似下面这句话的寄语:


我们一方面被这样的谆谆教诲感动,另一方面是不是也该反思一下为什么我们在学校读书的时候不知道那些离奇的现象,没有发现自己的弱点和缺陷,不曾遇到诱惑和挑战呢?

这些寄语背后折射出的是我们的学校系统把学生隔绝在了真实的世界之外,他们学习了无数的书本知识,却未曾认真的面对过自己真实的内心,解决过生活中真实的问题。

说到这里,我想起曾在一个中学听到班主任老师这样激励学生,他说:“你们好好学习才能考上大学。进了大学以后,你们就可以想睡多少觉睡多少觉,想谈多少恋爱谈多少恋爱。” 底下有个女生问了一句:“那我们什么时候学习啊?” 老师不假思索地回答:“等你们走上社会以后。” 

仔细体会一下,这句脱口而出的话是多么的深刻啊。它揭示了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的教育的真相:我们在学校里学习只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而真正的学习是在走向社会有了工作以后才会发生的。我一直觉得这是我听到过的来自一线教师的关于教育真相最真诚的告白。



【教育的进化:
从“有限的游戏”变为“无限的游戏”】

目前教育领域内的各种创新各种变革,从总体而言,都是一种把教育从 “有限的游戏” 变为 “无限的游戏” 的努力,我将这种努力称之为教育的进化,从教育1.0 逐渐进化到教育3.0。


教育1.0的形态是我们最熟悉的。

这种方式里,老师扮演的是全知全能的知识输出者,学生就像一个个被动的信息接收器,主要的动作就是“接收、回应、反刍”。这是典型的旧范式下的教育形态。

有意思的是,这种形态如今在一些教育科技产品的 “加持” 下变得颇具迷惑性。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已经用上了微信群、直播、教学多媒体等科技手段,学生也可以网上约课、约家教、找习题、找学习资料,但是教育的方式、教师扮演的角色,以及教与学的二元关系都没有本质变化。


教育2.0是目前很多正在进行的教学改革和教育创新所采用的教育形态,比如项目式教学、探究式学习、STEAM课程的教学模式等。

这种教育形态非常鼓励学习者彼此之间的交流、分享、合作、探究,形成一个“学习社群”。同时,教学过程也更加开发,开始走出学校,走进社区,走向社会。此时,教师的角色更像是一个交响乐团指挥,ta来设定相应的学习框架、节奏和方向,并鼓励学习者们彼此的互动交流,从而增进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升。


而在教育3.0 中,教师就像一个学习社群里的导游、导师,和协作者。学习者自己就是学习网络的连接者、学习内容的创造者、学习体系的建构者。

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权利和能力,自由地在社群中基于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创造属于自己的学习体系和独特的学习节拍;同时,又通过自己的智能、以及与他人的合作和创造,来丰富和扩展他所在的学习社群。

这种形态的教育对教育者和学习者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目前也只有很少的教育机构在进行这种尝试。

在教育从 1.0 向 3.0 进化的过程中,“社会化学习”的程度也必然越来越深入。

在这张 “教育范式进化” 的图谱上,中间的那条线体现的就是(从学习者角度)社会化学习的充分程度。

在新旧范式从 1.0 到 3.0 的转化时,学习将越来越明显地以 “社会化学习” 的形态出现,越来越体现出 “无限的游戏” 的特征。

我把 “社会化学习” 概括为三句话:
1)学习在窗外:打破学习时空场域的限制,学习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以各种各样的最合适的形式进行。
2)他人即老师:打破教与学的二元对立关系,更多的人会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承担不同的角色。
3)世界是教材:学习的内容不限于教科书上的知识,真实世界里的各种事物都可以作为学习的素材和对象。过去,教材是我们的全部世界;今天,全部世界都可以是我们的教材。

 
【作为 “无限的游戏” 的教育】

作为 “无限的游戏” 的教育会体现出这样一些特征。


首先,这样的教育不再是为了在考试中争个输赢,而是真正以“成长” 和 “发展” 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

知识可以获得,学问可以占有,但发展是一个过程,正像美国教育思想家杜威所说的那样:“发展是教育神圣的目标,活动是教育神圣的手段。”

“无限的游戏” 在过程中可以夹入 “有限的游戏” 。此时, 无论这一部分的 “有限游戏” 输赢与否,在 “无限游戏” 参与者眼中都只是游戏过程中的瞬间,是为了推进游戏的进行,引出下一段游戏的历程。

而纯粹的“有限游戏” 则相反,它的参与者以取胜为目标,参与者在游戏中的一举一动都是为了赢得游戏,不是为了取胜的举动,都不是游戏的一部分。而一旦参与者在竞争中失败,就会被淘汰出局,失去存在的意义,更谈不上发展的必要。

作为 “无限的游戏” 的教育并非一定没有竞争,但竞争不是为了区分输赢,而是一种发展手段。因此,竞争也不会以分数作为唯一的标准,每个人都可能在某一方面体现出自己的优势,永远不会在个人成长发展这场 “无限的游戏” 中出局。这样的教育也并非没有评估,但评估很少会以标准化考试的形式进行,更不是为了筛选和淘汰的目的,而是为了帮助学习者成长。

这种教育并非是想象。

在芬兰,小学阶段根本不会用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教师给每一位学生都单独有一个学习档案,从各个方面记录下学生成长的历程。类似的例子在国内也不少见。这是一家叫做 “蜂窝儿童大学” 的教育机构,他们有各种网络课程来帮助孩子提升网络素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评价孩子的方式是 “叙事性评估” ,没有分数,只有成长的记录。

当学习不再是输赢这种二元对立的思想,学习就变成了一种共学、共赢、共创的人生历程,每个学习者都可以成为终身学习者。


其次,当教育的目的变成了成长和发展,教育的过程也就从关注教学,变为关注学习,关注学生为什么学,怎么学。作为 “无限的游戏” 的教育首先要问的问题是  “有意义的学习是什么样的?” 。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教育家卡尔·罗杰斯在《自由学习》这本书里提出的有意义的学习的四个方面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1)  个人的卷入程度:即整个人的身心,包括情感和认知,都成为学习的一部分;2)  自我主动投入:即使刺激来自于外部,探索、接触以及理解和掌握的愿望却发自内心;3)  渗透性:它引起了学习者在行为、态度,甚至人格上的改变;4)  学习者对事件的评价:学习者很清楚学习内容是否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能否将 ta 引向自己想要了解的领域,是否恰好填补了自己的空白。评价的核心在于学习者自身。

有意义的学习一定是与学习者真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学习。

对比一下,“ 让学生背出西安在中国历史上做过哪些朝代的都城” ,和 “让学生设计、规划并实地去参观西安的博物馆写出一份学习报告” ,哪一种方式更让学生感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热情,并且帮助他们获得成长与发展?

有意义的学习不仅仅是 learning by listening to teacher (听老师的话去学),而会更多地体现在 learning by doing ,by making, by creating (从实践中学习,从制造中学习,从创造中学习) , 甚至 by earning (从为社会提供价值中学习)。


第三点,在作为 “无限的游戏” 的教育中,很多传统范式下的角色关系将会被打破和重塑。

在 “有限的游戏” 中,每个角色都是被预先规定好的,并且在整个游戏期间都不能变化。在 “无限的游戏” 中,任何参与者都可以扮演多种角色,并且可以随着游戏的进展而发生变化。

卡尔·罗杰斯说:“在自由教育中,学生是一个有无限发展潜能的个体,这是一条基本教育哲学。” 

因此,学生可以自己设定学习目标、学习计划,设计测评的方式,并在学习过程中在外界的支持协助下进行自我管理。千万不要低估孩子们的能力,给他们机会,他们一定会让大人们惊奇。

前不久一个朋友跟我聊天时告诉我他们家孩子的事情。他自己是做互联网产品运营的,有一天他发现自己十二岁的女儿居然有抖音账号,还有一千多个粉丝。
他对女儿说你发这些视频要注意个人隐私啊,他女儿说 “爸爸你放心,我从来不发家里和学校的视频。” 
他爸还是不放心,又说你在这个上面花的时间会不会太多耽误学习啊,他女儿说 “爸爸你放心,比发视频好玩的事情多着呢” 。
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小姑娘主动跑来对他爸说 “我把我的抖音账号卖了,这下你彻底放心了吧。” 
他爸一边惊讶一边不忘问一句 “你发的视频呢?” 他女儿说 “爸爸你放心,我卖掉之前都已经删掉啦。” 
他爸跟我说 “现在的孩子还了得啊,我们这行天天说网络安全、互联网运营、流量经济,小朋友玩的比我都溜!” 

我在STEAM课程上也经常遇到类似的情况。

比如制作离心机,有小朋友做完了以后说这个功能还可以用来制作陶土;一个小球,大人会觉得就是个装饰,小朋友会把它当作小车的减震装置;这些都是老师们原先没有想到过的。如果把教育当作是 “有限的游戏” ,孩子们只能按部就班地按老师或者书上的指导一步一步地完成一个 “作品” ,不管那个作品多么完美,孩子们的成长都是有限的,在过程中失去的探索精神和好奇心对学习的影响更大。

那老师或者家长在这种教育里要做什么,要扮演什么角色?

我们要做的是把每一个学生、孩子都当作一个完整的个体来对待,和他们建立真诚互信的关系,并为他们的学习构建一个安全试错、充满支持的环境。

我们要不断地观察和反思:在我们所创造的学习成长环境中,孩子们究竟是一个单纯的信息吸收者,还是一个思想创造者、动手实践者;我们是不是在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并且帮助他们保持学习的热情,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


第四点,在作为“无限的游戏”的教育中,学习的时空限制被打破。

在 “有限的游戏” 里,时间是被外界定义的,它规定了每一个人人生的共同历程,以及每一个历程里必须要做的事情。先上学,再工作,再养老,这样的人生历程其实并不是天然如此,理所当然,而是一种社会建构。

有一年春节,我去新西兰旅行,途中遇到一个以色列青年。他才22岁,却已经是一名坦克营的军官,操作过价值几百万美元的仪器,领导过几十人的团队,做过复杂的战地决策,旅行过十几个国家。这种情况在以色列非常普遍。

在这个国家,高中生毕业以后先去军队服役,在那里他们会学习到最实用的专业技能,培养了团队精神、沟能能力、领导力这些软技能。结束服役后这些年轻人一般都选择出国旅行,因为服役很辛苦,而以色列国土太狭小,所以据说以色列人是世界上最热爱旅行的国民。环球旅行回来,这些人再去选择大学去读。我遇到的这个年轻人就是这样。他跟我说他回国以后要去读软件工程专业,毕业后要自己创业。顺便说一句,以色列还是全世界创业公司比例最高的国家。

我要说的是,这种制度性安排是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它打破了“先上学,再工作”这种传统的人生安排。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前,学习者已经在社会上,在真实的环境里,在实践中学习了大量的知识技能,也对自己的未来人生方向有了更深入的思考,然后才进入大学接受进一步的深造。这种方式我认为很有必要在更多地方去做试点。

对于把学习和成长当做 “无限的游戏” 的人来说,每一个时间都可以是一个新的开始,任何时候开始一种新的学习都不会太晚。学习不是被别人规定的,而是自己需要和自已想要做的事情。同时,他们也不会划分工作时间、闲暇时间、学习时间,不会区分课外读物和指定读物。

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地发生。吃完了饭带着孩子在小区散步,和ta一起观察路边一棵树每天的变化。你说这段时光究竟是自己的休息时间呢,还是亲子陪伴的时间呢,还是自己的健身时间呢,还是给孩子的自然教育时间、社会化学习的时间呢?经过巧妙的设计和安排,可以同时都是。


最后,我还想强调一点,作为 “无限的游戏” 的教育并不一定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教育资源投入。

就像法国作家普鲁斯特所说:“真正的旅行并不是用同一双眼睛经历过一百块不一样的土地,而是通过一百双不一样的眼睛看同一块土地。”

从这个角度,哪怕只是一块空地、一段亲子时光、一间教室、一本书,都可以提供无穷无尽的多样性,可供观察,可供探索,每一种变化都可以指向更多的变化。

卡斯说:“无限的游戏就像语言的学习者,一边学习了语言,一边也在创造和丰富着语言。” 知识的学习者也一边在学习知识,一边在创造和丰富着知识。事实上,这种协同共创正是今天知识产出的主要方式。



在我们逐一分析了作为 “无限游戏” 的教育的种种特点和可能性之后,或许有人会跃跃欲试,或许有人会犹豫徘徊,甚至有人还是会宁愿继续进行 “有限的游戏” 的教育。毕竟,后者是我们更加熟悉的、习以为常的,更有把握的。

就像在《Sleep No More》那部剧里,尽管已经给了观众很多选择,甚至一些自由发挥的机会,但是很多观众仍然还是更愿意始终追随着主角的脚步,跟着他把剧一幕一幕地看完,觉得这才是看剧应该的方式。

其实,就像哈佛女校长德鲁福斯特曾经在演讲中说过的那句话:“好的教育,会令人坐立不安。它让你不断重新认识自己和周遭的世界,从而不断做出改变。” 

不管我们现在处在教育进化的哪个阶段,当我们开始对教育进行反思,不再把已有的一切当做理所当然,我们便已经开始了从 “有限的游戏” 迈向 “无限的游戏” 的第一步,进而为教育的变革创造出无限的可能。


为依然能收到「群岛大学」的推送,欢迎将本号”设为星标“哦:



 群岛大学


        教育创新是一条不容易走的路,我们希望通过记录并分享教育创新者在通往教育3.0过程中的观察、实践和思考,让读者从中获得前行的动力、思维的碰撞和实践的启发。


在群岛,我们共创学习之道

在群岛,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群岛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