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群读 |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

群岛大学
2024-08-26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Aha社会创新学院 Author Aha蓝脑袋



来自小海豚的话:


【群读】是群大推出的新系列,会不定期为大家分享群岛社群里不同的Edupreneur(教育创变者)们推荐的好书、有意思的教育电影、TED演讲等等,帮助我们进一步思考教育与创业的本质。


今天这一篇来自顾远的推荐,《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


科技的颠覆式创新正在将原本以为遥远的“未来”拉近到眼前,信息大量扑面而来时,学习的目的不再是、也不可能是“信息的获取”,那么我们该学什么呢?哪些知识、能力、方法、底层范式能够帮助我们做好准备,迎接未来的挑战?


作为一个想要为教育带来改变的Edupreneur,重新思考什么样的知识值得学习,是一切教学的起点。


Enjoy reading~





—来自顾远的读书分享— 


今天我要分享的书,它的英文书名很简洁,叫Future Wise,但比较难直译,所以中文译者把书名翻译的有点绕口,叫《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看完整本书,我觉得这个译名还是很贴切的。


这本书的作者David Perkins,是哈佛教授,研究的领域简单来说,就是关于“如何学习”的。他是一个著名的项目“零点项目”的发起人之一,这个项目研究的学习的方方面面,出过很多研究成果。顺便说一句,零点项目还有一个创始人叫加德纳,也是哈佛教育学院的教授,提出过“多元智能”理论,做教育的各位应该都知道。


回来说这本书。它开宗明义,就是为了回答一个问题:“什么样的知识是值得学习的?”或者换成学生的问法,就是“我为什么要学这些东西?”  这个问题可能很多老师和家长都遇到过。最简单的回答是“因为考试要考”,这个回答太无聊也太不负责任了。好一点的回答是“因为对你以后有好处”,但这个回答也很难有说服力,因为估计大多数人都说不上来学习二次方程究竟对自己未来的生活有什么好处。


珀金斯教授把对这个问题的探讨限定在了K12阶段。也就是说,既不是关于阅读、算术这样的基本生存技能,也不讨论一个人在工作以后因为职业需要必须学习的专业技能。因为这两块知识,不存在异议,每个人都值得或者说必须学习。而从小学到高中这12年里,到底什么知识值得学习就不是那么确定了,有必要反思。

在全书的第一章里,珀金斯教授首先剖析了他认为现在传统的学校教育教的内容存在的三大问题:


1. 过分重视学业成就,通俗点说,就是各学科的考试分数,而不管这个分数的高低意味着什么。


2. 过于关注“了解性知识”。这个概念可以用北京十一校的特级教师魏勇的话来解释,就是“凡能百度到的,一定不是教学的真正价值所在”。


3. 过于强求专业知识,而忽略了与生活有关的软知识。也就是说一个学生可能是个解二次方程的高手,却经常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一些“80%的人一用就灵,是中国人就转”的文章。


作者在这里提出了一个观点:在K12阶段,教育应该塑造的是“业余的专家”,他们能够自信地、正确地、灵活地理解和运用基础知识。业余专家可能在解二次方程上不具有专业技术能力,但是很清楚知道平均数、标准差这些基础概念,也能将这些概念应用在对一些统计数据的评判上。


珀金斯教授对传统教育内容的这些批评用最简单的话来概括,就是这些内容都不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而是知识本位和学科本位的。这一章的最后有一个例子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作者讲到他看到过一个老师组织学生用跳舞的方式来学习细胞的“有丝分裂”。学生从教材里写的有丝分裂的各个步骤中提取线索,自己来编舞,用肢体语言来表现枯燥的、教条式的生物知识。这看起来是一种很好的课堂教学实践创新。


但是作者指出,这种方式的确有助于学生记忆和理解有丝分裂这个知识点,但却没有回应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学习有丝分裂和学生的生活和未来到底有什么联系?这真是一个釜底抽薪的问题。反观我们听过的、见过的、甚至参与过的类似的课堂教学实践,很多时候,我们为之叫好,仅仅是因为它的形式更新颖,而忽略了它在教学目标上是否有所突破。

作者“破”了以后就该“立”了,所以接下来两章,作者直接提出了自己心目中值得学习的知识,注意的标准,而不是具体内容。作者认为值得学习的知识是对学习者的生活和未来有关和有用的知识,有助于解决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好奇心和持续学习的能力这听起来没什么了不起,对教育变革者而言,有点像常识。

不过,珀金斯教授进一步将这个定性的标准分解成了两个更有行动指导意义的标准。第一个是:值得学习的知识应该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全局性的理解。作者再次举了一个很棒的案例。有个人居然认为中学时学到的欧姆定律是自己学过的最值得学习的知识。因为他通过这个定律看出了某种普遍的规律。欧姆定律讲的是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这个人意识到这个关系在很多其他领域也大致成立,比如气流量等于气压除以导管的阻力。他用这个原理自己改造了家里的通风系统。这个关系甚至可以应用在社会领域,比如贪污等于权力除以社会和法律的约束力。


我好喜欢这个例子,这是典型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只有具备这种能力,才可能触类旁通,才可能应用于实践。顺便推荐一本书,《一个数学家的叹息》,讲的是数学应该怎么教学,不是去背公式和套公式解题,而是培养一种数学思维方式,很有启发。

回到这本书。那我们该如何判断对某种知识的理解是否具备“全局性”呢?作者给出了四个标准,这是整本书里我最受启发的地方。四个标准是:


1. 全局性理解应当有助于呈现物理、社会、艺术等不同世界的运转机制。用我的话来说,就是上面说过的“透过现象看本质”。作者在后面第六章里进一步地探讨了这个问题,把它归结为不同学科的认知方式。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越多样,越透彻,就越能丰富我们对事物理解,越能找到更多的解决方案,越能相互理解沟通,越智慧。


2. 全局性理解应当能够指导我们采取有效的专业行动、社会行动、政治行动。也就是说,知识是有用的,不论是个体生活,还是参与社会生活。


3. 全局性理解应该敦促我们变得更有道德观,更有人性,更有同情心,更愿意规范自己的行为。在现在学科本位的教育中,特别是所谓“理科”的教育内容中,大概这方面是最欠缺的。学习就是学书本知识,对自然的敬畏、对他人的尊重、对美好的向往,这些考试不考,所以学校也就不教。就算教,也是专门再弄出一门课程,好像这些内容都只是这一门课程的责任,而事实上,对任何知识的学习都可以和培养人的心性有关,就看老师怎么教了。


4. 对某项知识的全局性理解在真实生活的很多方面会找到应用的机会,并且可以迁移到其他知识领域。


我为什么觉得这四个标准特别好,是因为它给重构教育内容、设计教学过程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思考框架。对教育变革者而言,解构教育已经不再那么困难,对现行教育的批判已经非常多,但解构完了以后呢?你说现在的教育内容不好,那什么是好的?你说现在的教学方式不对,那什么是对的?答不出来,所谓教育变革就很容易变成溜西瓜皮。


我就不止一次地听到做教育的年轻人说:“我不用多想应该教什么,怎么教,我就用心去陪着那些孩子就好了,他们要什么我就给什么。”这种话乍一听蛮感人,实际上很误人,很不负责任,反映出的是缺少深入地对重构教育的思考和有勇气的尝试。再比如“以问题为导向”或是“以项目为导向”的学习方式,也不是随便找个问题,然后让学习者自己去探索,自己在旁边美其名曰是在协作,其实是自己不知道该干什么怎么干,只能被动地响应。一个活动做完了,也很难说得清楚到底对学习者有什么帮助。


所以,这四个标准我认为对于重构教育内容、探索更有效的教学实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考框架。如果对一项知识的学习可以做到这四个标准——其实很难啦,能实现其中的两个我觉得就很牛了,它就可以帮助学习者在遇到真实问题时:快速地判明问题的性质、审慎的思考,并能够激发进一步的深入学习。用作者的话来说,现在的教育教的是“配方知识”,就是看到A,就知道B,类似于标准答案式的知识。这种知识也许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90%的问题,而之外的10%才是真正影响学习者一生的,这10%问题的解决靠的就是全局性理解。


接下来一章,作者分析了值得学习的知识应该满足的第二个标准:开放问题。


这一章很有颠覆性。我们都知道提问对学习很重要,但现在课堂上大多数的提问,只是为了检验学生是不是掌握了某项被灌输的知识,而不是为了激发学习者去主动寻找答案。 所以有很多教育变革者就开始尝试PBL、探索性学习等新的方式,大量使用开放式问题做引导。还有著名的苏格拉底式的提问法。但是作者说这些也都不够,它们还是只是把提问当做方法,而没有把问题本身也当做内容。说老实话,这个观点我没有完全理解,如果谁有想法,欢迎在文末留意。作者提到一点很重要,就是让学习者负责提问。这实际上是将学习的责任交还给学习者,能提出好问题本身就是检验学习者学习能力和对知识掌握水平的一种标志。


这一章里,我总体的感觉是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计是非常有难度的事情,差的问题只是在检验是否掌握已有知识,好的问题会诱导学习者意识到自身的误区盲点,更好的问题会激发学生主动探寻的热情,而最优秀的问题才能导向对知识的全局性理解,激发更深入地探究。其实这本书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全书都基于一个好的开放问题:什么样的知识是值得学习的?


看到这里,我们已经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作者对待学习采用的是非常实用主义的态度。作者自己也毫不掩饰这一点。他会把“投资收益”、“机会成本”这样的词用在关于什么是值得学习的决策里。我在很大程度上认可这种实用主义的态度,就像我很认可杜威的这句话:“教育不是为了将来的生活在做准备,教育就是生活本身”。


我很认同作者提出的值得学习的知识的标准,而我同时也在想这样的标准在实践层面上可能会遇到的挑战。


比如说如何平衡学习者当下的需求和未来的需求?如何平衡学习者自己认为的需求和教育者认为他们有的需求?如何适应不同学习者的不同需求?而且,如果太过强调每项知识背后所能带来的深刻洞见和伦理道德的提升,处处微言大义,很有可能导致知识的虚化,某项具体的知识变得无关紧要,只是传递某个深邃认知和道理的工具,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嫌。

而最现实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将现在的传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转变为面向生活面向未来的教学呢?作者在后面几章里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最低一个层次,教师可以在现有的教学内容里尝试按照上面的两大标准设计教学方式,这是“点”。中间一个层次,作者乐观地指出,在我们熟悉的每个学科中都包含着有“生活价值”的学习内容,所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转化没有想象的那么难,我们可以在整个学科范围内做调整,这是“线”。更高一个层次,可以跨学科,进行主题单元式学习,这种方式其实也是面向生活面向未来的学习的天然要求,这是“面”。


每一个层面的转变,都会加大教师的工作量,因为值得学的知识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而且每一种知识都要按开放问题的方式来教学,都要实现全局性的理解,所费的时间也比原来的直接灌输要多得多。作者的建议是“聪明的采样”,就是不要求面面俱到,在关键领域选取关键的知识点就可以。


作者的这些建议在我看来更像是一种鼓励和倡议,实践中将不可避免的遇到许多挑战,比如如何培养老师学会新的教学方法?打破了原有的学科为本的知识结构,新的能力为本、应用为本的知识结构又是什么样的呢?

全书的最后,作者再次强调写这本书不是为了提供具体答案,而是提供标准。在我看来,其实也是在对教育工作者而言——包括教师、家长、教育政策的制定者,还有我们这些教育变革者、教育创业者、教育基金会等,提出更高的要求。我特别想对群大的读者们说一句的是,作者写这本书默认的教学发生的机构是学校,而在现行教育体系内做出这样大的变革是非常艰难而又漫长的。我们的读者里有不少从事的是所谓“体制外”的教育,我们和许多做另类教育的人一样,具有更多的灵活性,也更有可能去做更多大胆的尝试,而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清晰的方向。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本书具备了我心目中一本好书的各种特质:有明确的问题意识、有独特的见解、有有趣的案例、结构清晰、文字晓畅,能把人们隐约感觉却难以表达的东西用简洁的语言说清楚。这本书值得向每一个教育变革的实践者推荐。




 群岛大学


        教育创新是一条不容易走的路,我们希望通过记录并分享教育创新者在通往教育3.0过程中的观察、实践和思考,让读者从中获得前行的动力、思维的碰撞和实践的启发。


在群岛,我们共创学习之道

在群岛,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群岛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