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群岛学友专辑 | 硅硅:教育3.0对幼儿也适用吗?

硅硅 群岛大学
2024-08-26



随着教育纪录片《把一座城市变成一所学校》在全国的展映,片中展示的几组人在陌生城市中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令人动容。同时也有不少现场参与者发出感慨:成年人才能这样学习吧,至少也得高中以上,小孩子肯定不行,小孩子还是得有老师教才行。


真的如此吗?


作为「春晓童园」的幼儿老师,硅硅并不认同这样的观点。在她看来,自主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每一天都在「春晓」的孩子们身上发生,而这本就是学习最天然的样子。


这么小的孩子要如何自主学习?当孩子们遇到张力和挑战时,老师们会如何认知和处理?“老师”在不同时刻的角色又是什么?


今天的文章既是三年来硅硅在幼儿教育领域对“教育3.0”的实践梳理,也是她在参加完「群岛教育3.0共读日课」后理论结合实践的毕业小论文。


Enjoy reading~



幼儿教育3.0 is on the way

by 春晓童园  硅硅

令人难忘的2020年只剩几天,我想这一年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五味杂陈,有很多思考的一年。新冠疫情来势汹汹,戴着人类不熟悉的面具,甚至在一年将近过去的现在,我们依然受它影响,谈“冠”色变——这世界真的在以我们无法预测的形式向前行进着。


VUCA时代(中文译作“雾卡”)真切的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它的“雾”和“卡”,曾有的知识和信息不管用了,很多成人在反思自己事业前途的时候,也想到了孩子的教育:未来不可预测,而如今知识和信息都已唾手可得,那还有什么是更值得我们给予孩子的?

 

曾经热衷于英语启蒙、数学启蒙、XX启蒙的我,在进入「春晓童园」后,开始了一段作为幼儿教师,与同事、与孩子互动共学的美好旅程。在这三年多的旅程中,《儿童发展心理学》、《孩子如何思考》等书中孩子的形象与园里的孩子时而重叠、时而交错,让我对真实的孩子有了更立体的认知,对于孩子如何学习有了更多的实践与反思。


在去年「春晓童园」有幸成为群岛的一座小岛后,我们也跟随群岛对工作方式和面向未来的教育有了更深入更系统的学习。这次的「群岛教育3.0共读日课」中,每看一篇顾远老师和周贤老师的文章,都是一次我对我们正在进行的幼儿教育的一次梳理和检测。

 

谨以此篇记录我的梳理。

 


我的教育第一性原理是什么?


很多人遇到问题,用的是“类比性思维”,也就是看看别人都做了什么,再想想我们能做些什么。而亿隆马斯克在遇到问题时,会拨开事物的表象,探寻问题的本质,再一层一层往上走,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

 

第一节课顾远老师选的文章就让我自发的深入思考:我的幼儿教育第一性原理是什么呢?回想起在进入「春晓童园」之前,我用的就是“类比性思维”,现在很流行的幼儿教育就是英语启蒙、数学启蒙、XX启蒙,那我只要把这些启蒙做到最好不就棒棒了吗?而现在,在经过三年的幼儿教育实践后,再面对这个问题,我有了更深入的思考: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思考儿童大脑的本质特点是什么?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儿童大脑的本质特点是什么?


儿童绝非缩小版的成人,事实上儿童与成人的思维、大脑和知觉形式完全不同,服务于不同的进化机能。儿童的大脑有两个明显区别于成人的特点:


  • 儿童的大脑有更多的神经突触,比成人大脑的连接程度更高。


表现出来的行为:儿童的思维和注意力都是发散的。相信所有有娃的家庭都会经常感叹孩子旺盛的新奇的想象力。当然也有“折磨人”的一面,比如让三岁的孩子抓紧时间穿衣服吃饭穿鞋出门时一件很磨练父母意志的事情;比如让娃去书房拿书,结果ta路过大厅被地上的纸筒吸引,假装起了自己时海盗,早把拿书的事情忘记了……

 

相比任何其他动物,为何人类幼崽要有这么长的“未成熟期”呢?实际上,这是有非常重要的进化意义的——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最伟大能力是能够改变世界,包括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人类对自己的幼崽有着深沉无私的爱,在这安全庇护之下,孩子得以在自由玩耍中认识世界。孩子发散的思维不会将想象限制在当下,他们在游戏中无拘无束地构造因果关系图,自由推断各种不同的可能性、想象世界或许是别的什么样子。长大后,依赖于ta头脑中形成的因果关系图和考虑世界可能模样的能力来征服现实世界。

 


  • 儿童大脑的前额叶皮层远未发育成熟,大概要到25岁才能发育成熟。前额叶皮层主要负责思考、计划、控制、抑制冲动等复杂能力。


表现出来的行为:孩子常会掉进情绪的漩涡里,这时若是指望他们自己控制好情绪恢复理性,是不现实的。这是孩子最需要成人帮助的时刻,他需要我们来担当大脑前额叶皮层的功能,共情他们,与他们产生感情联结,帮助他们恢复理性思考。

 

儿童大脑的这一“bug”又是为什么呢?虽然这一“设定”让孩子欠缺理性思考,但却让孩子的想象和学习都远超越成人。因为,要想象,你就得思考各种可能性,越多越好,甚至越疯狂越前所未有的越好。而大脑前额叶皮层会抑制你想象的宽度和广度。同时,前额叶皮层也是童年期最活跃的大脑区域,其最终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童年的经验。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思想开放的时间越长,人越聪明。


我看到的:在园里,有各种类型的纸供孩子自由使用。一卷褶皱纸,2岁多的孩子拖着长长的褶皱纸在走廊上开心的大叫着跑,他们随意挥舞着,纸一会儿缠绕在身上,一会儿把他们绊倒,他们在自由玩耍中认识着这种纸的特性;3岁时,他们玩假装游戏,熟悉的褶皱纸被他们做成海盗的床、甘伯伯的河……这些想象、这些经验,未来又会被他们迁移成什么呢?

 

“有过去的我,才有现在的我。”人类受保护的、漫长的未成熟期在人类改造世界和自己的能力上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呢?


顾远老师说,真正的教育一定是通往自由的教育,让人有动力、有权利、有能力自由地探索未知。在人类的长河里,我们也许永远无法知道或者定义一个确定的答案,但是我们可以,而且必须一直勇敢的面对未知,并自由的探索下去。


深以为然,我认为这就是教育的本质。

 

在了解了儿童大脑的特点和教育的本质后,再来回答这个问题:我的幼儿教育第一性原理是什么呢?

 

肯定不再是XX学科启蒙了。

 

我的幼儿教育第一性原理是:在前沿的脑科学和儿童发展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支持儿童在自由玩耍中认识世界(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实现全人的发展。

 


我们正在实践的幼儿教育3.0


读群岛的教育3.0的文章,经常能在里面找到我们实践的影子。谨以顾远老师著名的三句话浅谈一下我们正在实践的幼儿教育3.0.

 


学习在窗外

 

在教育1.0中,学习只发生在学校,其他地方都很难让人联想到学习,导致很多人离开学校进入职场,或只是进入其他场域,少了提供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的老师后,都不知道“该学习什么”和“如何学习”了。

 

好的教育首先是帮助学习者发现自己的兴趣,激发好奇心,获得内驱力去探索不同以往的世界。这时,学习会变成一个完全自动自发的过程,一个有趣的过程。所以,学习可以,也应该发生在任何场域,任何情境下。

 

每个孩子都带着迥异的气质、兴趣和家庭文化而来,在「春晓」,没有“我教你学”的自上而下的教学,在「春晓」,孩子们有大量的自由玩耍的时间,在有支持的环境里,孩子们会把自己的经历、兴趣和想象展现出来。孩子没有义务来告诉我们,他们想学什么,在做什么,对什么感兴趣,这些需要成人依靠细致的观察和对儿童的理解去解读,去提供支持。这些支持会发生在园里,也会发生在园外的任何场域。

 

比如,在园内,我们观察到有孩子连续几天用线条表征恐龙,我们假设他对恐龙感兴趣。在园内我们布置了有支持的环境:“恐龙小世界”、纸和笔等线条表征工具、橡皮泥和陶泥等塑形工具、积木等搭建工具、与恐龙有关的故事、科普等多类型书籍。(注:这些材料的投放是在观察记录的支持下有目的的、有间隔时间的投放。)

 

在园外,我们利用了上海的城市公共资源:带孩子们参观自然博物馆。参观他人对于恐龙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呈现方式,这既是输入,同时也是记录孩子们兴趣和疑问的好时机。

 


这些支持和学习发生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孩子们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在有支持的环境中成为自我导向的学习者——他们自发的查阅书籍,用线条表征恐龙;他们在假想游戏中探索布景、组织剧情、表演等戏剧元素;他们在参观自然博物馆后,也开始用积木和零散材料搭建“恐龙博物馆”,孩子们在这个合作搭建的过程中练习倾听、沟通、合作,体会彼此想法的叠加和反馈带来的敏捷和更新迭代、他们在参观自然博物馆后,自发的用陶泥表征恐龙化石……


过程中,他们又提出新的问题:这些化石是怎样运到博物馆的呢?在阅读过相关书籍后,对于考古学家和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工作又引发了他们的兴趣,他们又玩起了考古学家发现恐龙化石、运送去博物馆的假装游戏,在运送恐龙化石(小朋友)的过程中,他们又想办法找工具运送庞大沉重的“化石”并想办法让“化石”在运送的过程中保持平衡……在兴趣的驱动下,在有支持的环境中,学习真的是一个完全自发且有趣的过程,学习也真的成了一场无限的游戏。

 

此时,教育者的角色是:有针对性的观察记录者、环境设计者、孩子兴趣和眼界的拓展者、孩子们提出问题的共同探索者、相关学科工作者的思维模式的传递者……



上面写的是教师有目的的选择自然博物馆作为学习场域,实际上,更多的时候学习是随机发生,即兴涌现的。

 

比如,春晓的孩子们每周有两次会在公园里探索玩耍。这一天,我们在公园里偶遇了一大片被工作人员砍掉的树干和枝条,这一片绿变成了孩子们的探险地——他们假装是动物,在里面寻找自己的“窝”。


他们在这一片“野外丛林”中探险,起初每个人都既兴奋又紧张,因为在细细的错乱的树枝上保持平衡很困难,他们不可避免的会在失去平衡时抓住身边的人,尤其是小龄的孩子,而这会导致身边的人更容易栽倒。很快地,"丛林中"就出现了彼此埋怨怪罪的大喊声。他们大喊着埋怨对方,气氛变得很紧张,"探险"也停止了。


这时成人要做什么呢?给他们安排好位置,离得远远的?让他们立刻出来,免得受伤?还是把每一个张力出现的时刻,变成孩子们的learnable moment?


在当下的时刻,先想一想这一次你希望孩子们学习的是什么?当时在场的老师说:"在真正的丛林中,动物们也是象你们一样,它们也要互相扶持,才能在丛林中探险。在站不住的时候,动物也会本能的抓住身边的动物。你可以放松,观察一下,他只是暂时抓住你保持平衡,等他站稳后就继续往前出发了。你们可能需要暂时变成对方的拐杖。"

这段话象有魔力一样,去除了孩子们的紧张,他们从容的等着对方在保持住平衡后松开抓住他的手,然后继续出发,他们又恢复了之前的兴奋,在彼此扶持,互相帮助中体会合作带来的共赢,在帮助别人带来的积极情绪中开心上路探险。
 
当然,有乐于探险的孩子,也有愿意安静探索的孩子:有的孩子在“丛林”外的安全地带探索杉树的树枝和树叶,用拔、撸等动作感受动作带来的影响和杉树的特性;用杉树叶表征“鸟窝”,放烟花。每个孩子都在自己规划自己的探索内容,用自己的节奏学习。
 
此时,教育者的角色是:迅速判断出张力原因的解读者、从真实社会的准则/价值观等角度去呼应张力的描述者、不同学习心智的支持者……

 

他人即老师
 
我们相信,儿童是有能力、有准备、有策略的学习者。所以,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孩子们之间的关系、孩子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都是平等的,我们可以交流、可以反馈、可以分享。

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放心的表达,这表达包括语言表达,也包括线条表征、塑形表征等孩子的"一百种语言"。在平等、尊重的环境中,在科学的儿童发展理论指导下,不会有成人简单的用"像或不像"去评判孩子的作品,更不会有成人去"修改""完善"孩子的作品。试想这样的擅自修改传达给孩子的是怎样的观念?——我肯定是不够好,我肯定是没有能力,我的作品不配被展现。——这样的自我认知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影响?
 
当然通过别人的反馈去学习也是学习的很重要的途径,一个人的经验毕竟是有限的,所以孩子们之间互相的反馈很重要,作为给出反馈意见的人,比起简单的说"像"或"不像",不如给出具体的有建设性的意见更有帮助。而对于接受反馈的人来说,能直观的看到反馈意见给自己的帮助,这样的积极体验能帮助他客观的看待他人的反馈,更愿意询问他人反馈,让自己在反馈中学习。
 
此时,教育者的角色是:环境的设计者、平等积极氛围的支撑者、针对艺术家作品的共同讨论者……

 
在对颜料的开放探索中,没有老师提前预设的目标和范本,孩子们在开放的探索中,体会动作带来的变化;在与同伴共同的探索中,彼此启发和影响。
图1和图2,CC滴颜料,并用手指涂抹颜料,她涂抹的过程中,发现颜料变成了一层画板,她在上面可以用手指作画,她画出了人的肋骨、城堡、游乐园、恐龙的鼻子……她画完一幅,就用手掌抹掉,再画另一幅……
图3,QB受CC启发,也开始涂抹颜料做画板,用手指作画。而且,她还有自己的拓展,她画好以后,用一张白纸覆盖在画上,观察白纸上留下的颜料纹路。
 
如何培养儿童的沟通能力呢?很多人会想到讲绘本给孩子听。确实书上的故事和语言会让孩子有比较丰富的语言表达。但是丰富的语言表达等同于沟通能力吗?显然不是。孩子的沟通能力社交能力需要在真实的社交中发展。真实的社交需要成人退后一步,给孩子们空间和时间,自己去感受自己的语言和使用的策略带来的影响,并在同伴的真实反馈后调整自己的策略……——这样的试验、调整、再实验、再调整的过程是特别宝贵的、孩子们认识心理世界的过程。孩子们在这样的过程中积累对人类心理世界的认知,积累灵活、复杂的人社交策略。
 
此时,教育者的角色是:孩子们沟通解决冲突过程的观察记录者、孩子相关领域需要支持角度的定义者、倾听->及时表达->坦诚沟通->共赢思维模式的传递者……
 

世界是教材
 
儿童大脑的特点决定了幼儿不适合学习抽象的知识性的东西,而是需要具体的材料去支持他们大脑和身体的发展。
 
「春晓」有丰富的材料,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丰富的零散材料loose parts。loose parts指的是,可以移动、操纵、支配和改变的,所有美丽的、有吸引力的物品和材料。简单说来,loose parts有三大特征:富有吸引力、开放(没有特定的使用方法)、可被移动。
 
loose parts是非常有包容性的玩耍物品,一百个孩子有一百种探究的方式。每个孩子在使用loose parts时,都会觉得自己是很有能力的。他们可以用零散材料表征出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可以用零散材料创造出一个小世界,这对于孩子恰当的自我意识的树立是非常有帮助的。这种”我可以创造和改变世界“的元认知对于孩子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都是积极的促进和强化。
 
loose parts的使用中带来的学习是全面的:丰富的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体验。对于小龄来说,这些零散材料已经是很棒的感官材料,比如他们会闻各种果子和香料的味道(嗅觉);会把海螺贴在耳边听声音(听觉);各种材质的布料织物也是现成的触觉材料。

另外,小龄的一些游戏模式,比如连接、轨迹、包围、运输、转变等等,零散材料也能对于他们的游戏模式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拓展。对于中大龄的孩子来说,这些没有规则的、灵活性很强的零散材料在他们的创作中,在他们的假装游戏中都是不可或缺的有力辅助。这些游戏不仅仅是大人看得见的有趣好玩,更深层的是在支持孩子的创造性心智倾向的发展,可以支持儿童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如果从广义的角度看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语言是建立具体和抽象之间的联系。有的孩子说不清的,可以画出来、可以拼搭、可以用戏剧表达。所以说,语言有一百种。鼓励孩子们探索多种语言既是支持孩子学习表达自己,又是在为孩子理解他人语言,进而可以为传承人类知识而做准备。
 
如何支持孩子成为100种语言的使用者呢?支持孩子成为100种语言的使用者,很重要的一点是双向。所谓双向就是一方面,要给孩子机会,提供材料、创设环境去表达自己的。另一方面,要去体会别人的表达。比如,以艺术语言为例,绘画、塑形、建筑,欣赏艺术家的绘画、雕塑、建筑,用自己的感官通道去感受别人的表达。带孩子去参观展览,欣赏他人的作品,这些都是教材。
 
口头语言也是一种教材。成人在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借助口头语言传递一种思维方式。比如,我们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是平等尊重的吗?是有来有回的真正的对话吗?如果是,孩子能感受到每个人的观点都是被尊重的,是值得表达的。同时,他也会习得这样的对话模式,应用在他与其他人的沟通中。
 
再比如,孩子在遇到挑战时,这个learnable moment 我们希望他从中学到什么呢?如果孩子从中学习到科学家思维,那我们的对话可以帮助他认识科学家就是这样工作的:提出假设->验证或验伪假设。鼓励孩子去尝试,去试错,因为,我们人类就是这样学习的。
 
此时,教育者的角色是:环境的设计者、有针对性的记录者、呼应孩子兴趣和发展需求的拓展者、相关领域他人作品的引入者、科学家思维和社会学家思维的传递者……
 

群岛的教育纪录片《把一座城市变成一所学校》近日在全国展映中。片中展示的几组人在陌生城市中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令人动容,也有人发出疑问:只有成人才有这样的学习可能吧,如果是一群孩子,哎呀,那肯定乱成一团吧?

作为一名从事幼儿教育3年多的老师,我想回应,这样的学习就在每一天发生在孩子身上。这样的学习牵扯到很多底层思维方式:允许孩子表达和实践、拥抱不确定性、用敏捷的方式去迭代、让孩子在真实的社交环境中表达张力,以共情共赢的方式解决问题、尊重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个体,他们有各自的经历和优势语言去互相影响,很多时候,彼此idea的自动涌现就推动了整个事情的进展……
 
当然这样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发生需要成人与之日复一日的互动,需要成人在必要的时候给予支持,需要成人在适宜的时机垫砖。比如,在去公园游玩的时候,尊重孩子的意愿,去他们想去的地方,有了自我驱动和积极情绪,就可以顺势鼓励孩子找路带路;在找路探索的过程中,以拥抱不确定性的态度跟随孩子,有些时候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孩子在以积极情绪探索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发现,我们可以支持孩子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这是地图的雏形……如果平时没有这样自主、独立思考、被尊重的过程,又谈何让孩子进行更复杂的学习活动呢?
 
顾远老师说,好的教育者必须首先是好的学习者。群岛非常强调底层意识和行为模式的转变,而这些很难通过语言文字去教授,所以在群岛的学习主要通过在实践中的真实体验和不断反思来进行。
 
作为教育者,真的非常需要这样的针对底层意识和行为模式的学习,因为唯有变成这样的人,才能从底层思维上影响孩子。
 
新的一年,期待和孩子们继续携手共学,保持终身学习,自我觉察、刻意练习、形成习惯,拥抱不确定性!
 
幼儿教育3.0 is on the way!


更多来自春晓的实践和思考:

教育者手札 | 王晶琳:当我们说相信孩子的时候,我们在说什么?


 群岛大学


        教育创新是一条不容易走的路,我们希望通过记录并分享教育创新者在通往教育3.0过程中的观察、实践和思考,让读者从中获得前行的动力、思维的碰撞和实践的启发。


在群岛,我们共创学习之道

在群岛,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群岛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