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习者笔记 | 徐琛:用「CT三问」重新拆解“内卷”

群岛大学
2024-08-26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我们的11号星球 Author 强迫自己思考的


来自小海豚的话:

「CT三问」是群岛的元工具之一。CT就是Critical Thinking,常被译作“批判性思维”,很多人因此误以为“批判性思维”就是为了反驳和质疑。恰恰相反,「CT三问」的作用是为了帮助我们重新审视那些习以为常的概念,促成深层次的对话,从而开启共创的可能。

郑州「麦田教育」的创始人徐琛就是这样做的。当「内卷」成为一个充斥在各式媒体中的常用词,人们似乎对其涵义已经心照不宣时,他用「CT三问」来拆解「内卷」的本质,也试着寻找破解的方法和原则。

作为一种元工具,「CT三问」不止可以用于朋友间的对话和探讨,也可以用于课堂上与孩子们的批判性阅读和写作,还可以用于组织内部的集体反思并形成共识,用来激发创造力。

试试找一件自己习以为常的事物,运用「CT三问」,去获得新的发现吧。

Enjoy reading~


麦田教育创始人  徐琛


系统、内卷与破壁

by  徐琛

前不久跟挚友聊天,她提到现在工作的大学不断“内卷”,让自己感到窒息。

想起之前在苏州参加”群岛绿野营”学习时,有天晚上大家探讨「凡尔赛」与「凡学」,顾远老师问,为什么要叫「凡尔赛」?并以此为学习者垫了一块砖,“我们当下普遍使用的词语中,有多少根本就不知道它的真实意思和来源”

与之类似的,什么是「内卷」? 

「内卷」这个词最早起源于高校里一群“学霸”的照片,他们在自行车上看书,宿舍床上铺满了一摞摞书……等等。现在「内卷」在高校一般用来代指“非理性竞争”,比如导师要求论文写5000字,大家都开始写1万字甚至更多,字数的增加并不会带来论文通过率或者质量的提高,但一旦被卷进来,就再难出去。

「内卷」 (involution) 这个词还是个社会学用语,大意指的是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既没有完全稳定下来,也没有迭代的空间和可能性。

以上,都是在特定场景下的解释,那「内卷」 的本质是什么?

首先从「内」这个字,就想到前段时间探讨很多的“系统”。当时探讨的是“外卖员的系统”,但当下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在各自的系统里?“996的系统”、“985、211的系统”、“性别的系统”等等,这些系统有的相对容易识别,就像不断加速派单的外卖app,是一个大家都可见的“显性系统”。但也有的是隐性的,比如家庭系统里对于“妈妈”角色的定位,当一个女性做了系统认为“非妈妈”的事情,不仅要承受来自于外界的压力,甚至自己都会感到愧疚和不安。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系统”本身是没问题的,我们始终都在一个个系统里,只有当系统“卷”起来的时候,才会带来问题。

那什么是「卷」?最开始看到这个词,我就想到《三体》中的降维打击,我们把一个三维的空间卷成二维,就像收起了一块地毯一样,三维世界里所有立体的生命都变成一个扁平化的形象;另外一个想象,就是地毯从摊开卷成圆筒,变成了一个不停兜圈圈,无限循环的过程。


首先,这是一个二元的系统,系统内的好坏、黑白都是规定好的,无法改变也无力改变。以我朋友所在的大学系统为例,她们每年都会有全员测评,每个人都会收到所有同事的评分。这样的测评从结果来讲,其实只对有职位提升需求的人有影响。但因为是全员测评,得高分就被默认为“工作做得好”,所有人都在为了“得高分”而不断地去争取各种各样的表现机会,比如参加讲课比赛、带学生参加各种竞赛,等等。

大家不得不进入这样的状态,身心俱疲,很多时候因为“僧多肉少”,还要进一步加剧竞争。但如果想跳脱出这个系统,就意味着自己会成为这里的“异类”,而异类往往是没办法有高分测评的。See,就这么卷起来了。

所以在我看来,「内卷」就是在一个二元论的系统里,有一套既定的好与坏的评判标准,在这个系统里的人都在不加思考地向好的方向奔跑。当所有人都在这么做的时候,系统自然会倾斜,竞争也因此而生。但到达“好”的那一方的人并不安心,因为ta们还要守擂,没有到的就更不会了,因为还要继续努力去争抢,大家都在这里不停地走,不能停下来,停下来就有可能被推到“坏”的那一方。

自然会有一些既得利益者喜欢这样的内卷,比如先抵达“好”这一端的群体,通过前期的资本和资源积累,不断尝试在“好”的一边修筑各种各样的隐形围墙,当这堵墙高到其他人无法逾越的时候,ta们就认为自己更安全。但这堵墙必须修得非常巧妙,因为一旦被人看见,那是不道德的。

但也会有些人保持着清醒,然后问自己:如何破壁系统中的内卷?


「破壁」这个词依然来自于《三体》。为了抵抗能够透视人心的三体人,地球选了三位“面壁人”来制定对付三体人的方案,而这三位面壁人各有一个“破壁人”拆解ta的方案,一旦拆解成功,则面壁人失败,被成功“破壁”。

我很喜欢这个词,觉得作为内卷系统的“破壁”,再合适不过。

我们还是从「内卷」的概念说起。如果说「内卷」的概念中有一些关键词,那就是“系统”、“二元论”、“竞争”,但我觉得更本质的是,我们如何定义“好与坏”。

对于这个系统里既定的“好与坏”,我们或许可以用顾远老师在批判性思维课程上提到的三个问题来尝试“破一破”:
 
  • 为什么是这样?
  • 一定要这样吗?
  • 还能怎么样?

以高考为例。虽然国家政策和社会引导都在弱化高考的唯一性,但是这几年家长对于高考的狂热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而从“内卷”角度来分析高考,这里的好就是,考上好的大学→在一个大城市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组建一个幸福的家庭→生孩子,然后支持孩子进入他们的系统里

从三个维度来分析:

为什么要这样?
我们父母辈选择这条路是没问题的,因为ta们当时所面临的是如何生存的问题。但到信息或AI时代,还是如此吗?这几年我在支持一家企业的员工成长和企业文化,发现95-00后的员工在选择是否留在一家公司的时候,考虑因素的排位分别是【成长的机会】、【企业的文化】然后才是【薪资待遇】,而这几年我身边有很多原本拥有“铁饭碗”的同学,选择加入996的外企或者私企。

一定要这样吗?
我前段时间做家长访谈的时候,都会与家长探讨一个问题,“你对孩子的期待是什么?”,而家长基本上也都一致地回答,“快乐和幸福”就可以,那孩子的快乐和幸福一定要通过考上大学或者在大城市工作才会如此吗?肯定也不是。

还能怎么样?
这里想出100种可能性都可以,但我们就先探讨一个维度。这段时间跟百年职校(一家公益的创新职业学校)的相处,让我开始了解职业教育,发现目前政策正在推动50%的初中生导流到职业教育。国家背后的思考自然不必多说,但这十几年随着各种各样的教育集团校、衡水类中学出现,所有的中国高中都慢慢被卷入到升学应试这条道路上,所以我个人是很认同加大职业教育的投入和社会认可度。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不应该是有等级之分,而应该是两种不同的教育选择,而这样的选择,也应该是由学生自己来做。

用这三个颇具魔力的问题,我想内心的紧张和焦虑也会慢慢消解一些。

但过程中也会有家长说:“当然,这条路不是100%保证,但最起码是现在最有可能成功之路”。

我有个关系很好的堂姐,最近卖掉了2套房,然后为孩子在城市最好的中学附近用500多万买了一套60多平米的房子。在最开始我特别的不理解,并尝试去说服她不要这么做。但后来我慢慢发现,堂姐自己从这样的教育系统里走出来,从农村走到城市(她的弟弟妹妹则在不同阶段选择了退学),过上她眼中的好生活。我同时也发现,其实她并不是不知道这样做并不是最终的解决方案,但最起码这是身为父母,在当下能为孩子做到的最好支持,这种父母的情感,在我自己有了孩子以后就更能深刻的感受。

那怎么办呢?这好像进入了一个死循环。

在群岛,有一个概念叫「最小可行X」想一下在这样的系统里,我们的最小可行行动是什么?我觉得或许可以从在系统既定的“好坏”评价系统里,融入自己的「星河」与自我评估,或者说做自己人生的PO。

哪怕前期只有一点点,或者只有10%,但这10%就像是我们在内卷的系统里看到的那束微光,或许从10%的最小可行,我们随着这束光,慢慢地就会破壁引光,成为我们所在系统的“破壁人”。


我一直在问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我的动力来自于哪里,上次群岛学习之后,我找到了一些:
坚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
坚持在这个世界做一个清醒而感恩的人。

这两句话也送给所有读完以后有共鸣的伙伴吧。



拓展阅读:
群岛黑话 No. 1——教育3.0里的「星河」
群岛黑话 No. 10——教育3.0里的「最小可行行动」

 群岛大学


        教育创新是一条不容易走的路,我们希望通过记录并分享教育创新者在通往教育3.0过程中的观察、实践和思考,让读者从中获得前行的动力、思维的碰撞和实践的启发。


在群岛,我们共创学习之道

在群岛,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群岛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