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者手札 | 黄小琪:研学一定要去清北?好的学习在城中村也可以发生

群岛大学
2024-08-27

这个暑假以「清北研学营」为代表的研学特别火热。孩子们被带去北大清华门口拍照打卡,被带去博物馆参观,被安排在几百人的大礼堂里听讲座……一切都被安排好,看起来疲惫又无奈,一如在教室里。


真正的研学不一定要去高大上的地方,重要的是,在过程中跟随着孩子的体感而流动,靠近陌生而又鲜活的人,探讨触动内心的议题,在其中体验世界的真实与复杂。


这个暑假,广州「艾森蓝」的伙伴就带着孩子们去了一个看起来拥挤混乱的城中村,他们在那里经历怎样的学习?面对一个陌生的人群和宏大的社会议题,孩子们又会如何理解?


今天的文章就来自这次行走之旅中的学习记录,enjoy reading~



在城中村学习——
如何带孩子理解一个陌生的群体
以及社会议题

by 艾森蓝全人成长与表达 黄小琪

在行走中体验真实与复杂


康乐村依托于中大布匹市场,居住与产业复合,巅峰时期,有三万多家制衣厂、小作坊汇集于此。这里的产业吸引了众多外来打工者,其中湖北人占绝对多数,因此也被称为“湖北村”。

由于人口高度密集,疫情防控时期的康乐村成为广州最后一波新冠疫情的重灾区,甚至引起了地区对立情绪,引发了治安事件……作为城市中一个极为特殊和复杂的存在,康乐村有着非同寻常的研究价值。


从孩子熟悉的“衣服”出发,开始探索的旅程。对于“什么是纺织工序”,孩子们的给出的想象是设计、染色、配饰、帽子等。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

那天下午,我们冒着雨、排着队进入了康乐村。之所以要排着队,那是因为康乐村的每条街道都非常狭窄且喧闹,期间有急速飞奔的摩托车,有载满布匹等货物的三轮车,工厂的工人穿梭期间,把道路堵得水泄不通。如果有哪个孩子稍不留神,就会被突然插进来的车辆隔开,导致掉队。

在行走的半个小时内,孩子们不仅要捕捉街道上的细节——从未听过的制衣工序、许多工厂老板举着纸箱做的招工牌子、无法辨别的湖北话,还要关注自己与团队的位置,防止掉队。

路进一个小巷,我们就会适时“钻”进去讨论,坑坑洼洼的墙壁是我们的黑板,随手有便利贴即可发表观点与讨论。

从小巷口再次钻出来,我们就在一家店面前进行讨论与分组。经过发起议题与组队,形成了三个小组,分别是“用工模式组”、“生活方式组”以及“纺织业态组”,分散在康乐村中的不同地区展开观察与访谈。

回到大本营,三个小组进行了信息梳理,并进行汇报。在彼此的倾听中,孩子心中逐渐勾勒出康乐村的基本轮廓,听见了人们真实的声音:

“我不很喜欢这里,但我是只能在这里”;

“8年客前户付给我的们费用和现在一样,可我们的成本(员工薪酬和原材料,租金)价格几乎上涨了50%”;

“这里用工合同是不存在的,保险也是不存在的”;

“你们要好好学习,以后不要像这我样”;

“这村有几千家厂,你说不干?随时有人顶上。”

……

经过几个小时的探访,他们更新了自己对康乐村的认知,超越原本的“脏乱差”想象,他们有了更深的洞察,这样写道:

竞争的激烈弥漫在这个村子的每一个角落。当我们希望去采访时,人们基本上都不愿回答有关自身产业的具体问题,他们看着我们,一开始和蔼的,逐渐的就变为了怀疑,眼神里写满了“你是隔壁派来打探情况的吧”,于是我们又只能急忙转换话题。


生活的压迫感在人的眼睛里。在店里工作的人们,总是忙碌着,总是在赶工。很不幸的是,我们步入了一家正在赶工的商铺,更关键的是我们没有找到头子,在我们准备对一个正在赶工的阿姨提问时,头子很生气,眼睛里面充斥着生气与不耐烦,赶工的阿姨没有说话,这是继续低头赶工,生活的压迫感,布满了这个正在赶工的车间,缝纫机的声音不断的在耳畔响起,就像这个村子的节奏,快速的,不间断的,不禁让人感到有些压抑。

——雯稀


走进这个村子,我感觉有些紧张,我身旁的人好像都忙着做自己的事,有的把电车开得飞快,上面载着五六捆粗布条;有的把喇叭按得又长又响,一下撞到前面摩托车的后挡板;有的没骑车,只是谁也不看地径直往前走,无声地绕开堵车现场,带这个黄白口罩。

——雅瞳


在马路上,什么时候让、什么时候闯都似乎是用眼神交流和车鸣指挥的,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用我三个半小时的经验来说,想要快速顺利到达目的地,要勇,要敢,要让别人从你的眼睛里感受到:“你要是不让我就撞死在你的车上。”这样司机大多是会退让的,最多鸣笛警告几下,但是无伤大雅。但是有一种情况千万要切记,要是你面前的司机已经让了几个人了,那就不要再向前了。

——洪润


压迫感、竞争、紧张、效率……这是孩子们对康乐村的印象,这样的印象来源于他们的亲身体验,而不是他人的讲述。

芷诺说:“在我原本的理解里,认为这是一个类似于东北集市那种北京胡同的地方。但当真正的走到了康乐村的时候,我会被那种拥挤和寸土寸金的以及人生嘈杂,而且很热闹的地方所震撼到了,因为很少有过接触。一般情况下,大人也不会让我们去这种地方,会说容易什么拐卖啊之类的。”

在行走之前,孩子们已经从网络上、大人的讲述中对“康乐村”有了基础的想象,而当他们真实的体验这个地方,与当地的人交谈,穿梭于街道,停驻于一家锅盔店,才有了最真实、也是最复杂的康乐村。


出现意外与混乱怎么办


在一次复盘中,复谦的小组回来跟我们反馈:
“老师,在刚刚采访的过程中,我们被拒绝很多次。”
“你们觉得原因是什么?”
“我们的推测是我们问他们的问题太大了。”
“之后你们是怎么做的?”
“我们就在路中间停下来,讨论了一番,决定把问题聚焦在他们可以回答的几个要素,比如每天的工作时间等。”


在复盘中,我们惊喜地发现,孩子们自发进行了“站会”,这是在行前没有提醒的,是他们自发展开的学习。敏捷学习不是“快”,不是朝着完成任务往前冲,而是懂得调整自己的节奏,在某个时刻停下来讨论后再出发。
 
在行走中,由三四个孩子为一组出发,老师只在远远地跟着。和往常一样,他们会被拒绝、被忽视、甚至被警惕的目光吓到。当出现这样的情况时,小组内部会相互打气,再次出发;或者是在站会中调整策略,重新出发。


这样的学习状态是一个转变。以往遇到被拒绝的时候,孩子们会往后退一步,面红耳赤地离开。而随着社会化学习的熟练,他们已经可以反思:“我的问题是不是让对方觉得不好回答呢?”这种冷静克制的思考让他们的学习敏捷向前。


那么,如果采访得不到回答就是失败的吗?
不,学习不只是用“嘴巴”,而是眼睛、耳朵、鼻子、全身心投入的过程。


在进入工厂的时候,宇宸采访工厂一位年轻的女工人,对方低下头不回答,旁边的大叔对宇宸说:“这个小姑娘是新入职的,比较不好意思。”仅仅是这句话,宇宸就接收到了信息,他在复盘的时候说:“我推测这个工厂的工人关系不错,因为一个大叔会帮新入职的员工解释原因。”


出现意外和混乱的时候,也是考验教育者的时候——我们应该上前帮一把呢,还是相信孩子自己来解决?


越来越多的实践告诉我们,「相信孩子的能力,先观察再行动」是更好的做法。即使产生了张力,那就把它变成一次学习的机会。所以我们一般会在后面默默看着,当结束一次顺利的访谈之后,上前竖起大拇指,鼓励他们继续往前,这是我们常做的事情。


跨学科的学习是如何发生的


让孩子在行走中主动去发现现实生活中的重要议题,这是社会化学习的重要内核。在第一周的探索结束后,孩子们回家搜集了资料。再次来到康乐村时,他们的心中已经有了真正想探索的议题。
 
集合时,每个孩子提出自己想继续调查的议题,发起“组队申请”,最后组成“城中村旧改态度调查”、“外来人员与广州本地生活兼容状态调查”、“纺织业用工模式调查”三组。在小组内,他们设计采访问题,并讨论问题的先后顺序。


孩子讨论得出的三个议题,实际上都是跨学科的:

“外来人员与广州本地生活兼容状态调查”,这里的核心是广州本地人与湖北人之间的关系,探索不同地区文化的融合问题;


“城中村旧改态度调查”,关涉政策实施的政治议题、民意调查;


“纺织业用工模式调查”,关涉经济议题、工人的工作状态议题。

 
而当三组各自出发采访回来之后,他们会分别进行汇报。在倾听中,每个学习者都在脑海中获得了更加丰富且饱满的“康乐村图景”。


比如关于“政准府备改造乐康村,将纺厂织迁移至清远”的问题,工厂老板说政策是“变来变去的”,搬迁会导致利润空间更小;有的工人的回答是“随大流,无所谓”,有的工人回答是三餐都无法保证了。孩子们听到了更多的是抵触和无所谓的声音。
 
他们还听到了许多真实的声音,做出自己的推测,这都是平时从未想象过的:

殷然:“在工厂中,工人不会“惧怕”老板,会把不满通通说出来。”

孝瑜:“年轻人很有斗志的感觉,年纪老的人则较为放松。”

雅瞳:“这里的工人觉得有钱赚就满意了,工作适合自己就满意了。”

宇宸:“他们对自己的工资和工作时长很满意。”

……

这些声音都让他们无比近距离地靠近一个陌生的群体,一个原本陌生的城中村。对于宏大的政治、经济、文化议题,他们用自己的双脚“走”出来,最后书写成文。这样的文章是理性的、客观的,真实的更是有力量的。


项目结束后的一次学习契机


就在孩子结束了探索的那一周,“财经十一人”公众号发表了《20万湖北人打拼20年,广州制衣村难说再见》。令人惊喜的是,孩子们关心的议题,采访的问题,获得的信息,与财经十一人神同步。
 
因此,我们在课堂上阅读这篇文章。对于同样的议题,不同的写作手法会带来不同的感染力。在对比中,我们学习非虚构报道如何对真实的事件展开描述——由具体的人开始,从点到面地展开,对康乐村旧改作全面的调查与采访,最后再回到具体的人。
 
抓住这篇报道的学习契机,我们在项目结束之后基于原有的项目延伸了一次新的学习。


什么是无处不在的学习


在每次的行走中,我们带领孩子一个人一个人地去采访,而不是做简单的问卷调查,是为了得到最真实、最鲜活,也是最复杂多样的信息。


穿街走巷的过程,是放下刻板印象、看见具体的人的过程。如何解决相关问题很复杂,但前提一定是看见、认识、理性解释城中村存在的问题,才能有以人性化多层次的视角与方式推动问题解决的可能。
 
这样的学习方式是艾森蓝课堂的常态,学习是流动的,是无处不在的。


  • 学习可以发生在一次“失败”的采访中。孩子们可以在失败中总结经验,迭代并敏捷向前;

  • 学习可以发生在路过的一家锅盔店中。一位在康乐村住了20多年的大叔就是行走的“历史书”,孩子与他的对话中得知了康乐村十几年的变迁过程;

  • 学习可以发生在汇报分享中。孩子们发现了其他小组的学习方式,在倾听中补全了更多信息;

  • 学习可以发生在迭代写作中。写作是思路整合的过程,同时也是发现自己的写作能否反映真实、回应真实,进而走向公众的过程;

  • 学习可以发生在复盘中。复盘是学习之旅的告一段落,孩子在刚刚经历的逝去时光中重新拿回自己的礼物,赋能自己的成长,用最小可行行动支持自己未来的学习;

  • 学习当然可以发生在项目结束后。这很考验教育者的敏锐,是否能基于原有的项目成果去延伸学习旅程。


在每一次的行走之后,孩子们会更加确信“学习无处不在”,当他们拥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便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每个学习契机,展开一次又一次新的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生长出真实的学习能力——发现问题、发起学习项目、团队协作、采访、整合信息、复盘、表达……这些是真实产生的学习能力,可以进行无限延伸。


在艾森蓝的学习是怎样的


我们为什么要前往康乐村呢?我们希望孩子这次行走探索课中学到什么?
 
这个问题首先邀请学习者来回答。在对两周的学习过程进行复盘之后,他们发现了城中村探索的两大价值点:一是打破了对陌生人群的印象,二是对看见了自己真实的学习力在生长出来。
 
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出发,这次的城市探索回应了艾森蓝所有课程的北极星:

面对复杂与真实

通过行走、阅读与写作,让孩子与真实的世界联结,走出平时有限的、熟悉的生活圈,走到真实的世界,去看见更多元、更多面向的样子;

促进联结

促进儿童的社会化,人与自己的连接,人与人的连接以及人与社会的连接。

重新定义学习

让孩子在这个过程看见自己的学习是如何发生的,看见更多样的学习方式,看见别人的状态,延展到更多元的学习场景当中。


从真实体验、与伙伴一起共创探索中生长出来的学习力,是真实的,是多元的,也是可以无限迁移的。


这样的学习绝对不止在行走中,而是发生在艾森蓝的每时每刻——在阅读中接触边缘性的、遥远却重要的社会议题;在思辨讨论中让这些话题与自己产生联结;在团体中学习如何与他人协作;在写作中学习如何传递有说服力的观点……

我们期待孩子在每次课堂中都能拥有学习思维、学习能力的迭代,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增加。

 

这样的学习,你会愿意加入吗?




更多来自艾森蓝的教育思考,欢迎收听:




 群岛大学


        教育创新是一条不容易走的路,我们希望通过记录并分享教育创新者在通往教育3.0过程中的观察、实践和思考,让读者从中获得前行的动力、思维的碰撞和实践的启发。


在群岛,我们共创学习之道

在群岛,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群岛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