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远:如果不能即刻带来改变,行动就没有意义吗?| 群岛观点
顾远及近 No.45
如果不能即刻带来改变
行动就没有意义吗?
by 顾远
上周末我和一些群岛伙伴观看了一部影片《还有明天》。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女性觉醒的故事。
在二战刚结束时的意大利,女性的社会地位仍普遍低于男性。在片中,女主人公每天都在不同的事情上经历着各种不公,在家里更是经常遭遇丈夫的家暴。
对此,她已经习以为常,就像周围的其他女人一样。但是,在意识到女儿的人生将会重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命运之后,女主人公终于迈出了反抗的重要一步。
尽管看到影片中间,我已经猜到了女主人公收到的那张纸条到底是什么,甚至也猜到了女主人公的女儿在影片最后会有怎样的举动,但是当结尾一幕出现时,我还是忍不住泪目。
女主人公历尽艰难鼓足勇气去做的事情,是拿着手中的那张选票,走向投票站,郑重地投下了自己作为一个平等公民的一票。那是意大利女性第一次获得投票权的日子。
在观影之后,伙伴们纷纷表达了自己所感受到的震撼,也分享了女性直到今天仍然普遍遭遇的各种不公。
在讨论中,有一位伙伴提出了一个问题:“会不会有观众觉得,女主人公去投了票又能改变什么呢?她回到家里还是会被丈夫家暴,而且丈夫已经知道她瞒着自己出去投票了,肯定还会比平时下手更重,打得更狠。女主人公以后的日子更不好过了。”
是的,一定有人看过影片后会这么想,就像在很多其他事情上一样。人们往往有意无意地用即刻能够产生的结果,来衡量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去做,却忽略了很多时候,“做”本身就是全部的意义所在。
我们可以想像得到,女主人公在回家以后一定会被丈夫毒打,很可能在以后的日子里日常行动也会被更严格地管束。但是,在这样不变的或是变得更糟的生活之中,女主人公自己已然发生了变化。
群岛伙伴周贤在讨论中对此有一段很精辟的话:
当女主人公用投票的方式参与了整体社会性结构的改变时,男女关系、家庭关系,以及是否继续忍受家暴,都变成了她在审慎地辨析了自己当下所处的各种限制条件之后,自主地,乃至于有策略地自由选择。女主人公在当下仍然无力解决家暴,但是她知道自己此刻在哪里,也知道自己要往何处去。
也就是说,在投票的“行动”中,女主人公体现出了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主体性”。即使不能即刻地改变自己所遭遇的不公正待遇,她也已经是一个站起来的“人”。
著名的心理学家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中,提出了人类的“终极自由”的概念,从另一个角度有助于我们理解“行动”的意义。
弗兰克尔作为一名犹太人,在二战期间被关进了纳粹集中营,每天都遭受着非人的待遇。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弗兰克尔意识到,即便一切痛苦都是无法改变的,一切悲伤都是注定的,一切反抗都是徒劳的,人类仍然拥有一种自由,那就是“选择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这一切”的自由,而这就是人类的终极自由。
在选择去投出自己那一票的时候,女主人公并非不知道自己回到家中后会发生什么,而且她想必也不会期待自己的那一张票对于投票的最终结果会有多么重要。但是在投票的那一刻,不,是在选择走出去投票的那一刻,她已经践行了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终极自由。
除了对行动者个体的意义,“行动”还具有示范作用,有助于打破公共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的“沉默的螺旋”。
这是一个传播学上的概念,可以解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很多现象。
假设对一件事情的观点有A和B两种。持A观点的人都特别愿意表达(或者被鼓励表达),持B观点的人则普遍选择沉默,那么舆论场上A观点出现的显然会更多。于是很多持B观点的人就会以为大多数人都持的都是A观点,自己是少数,是小众,为了安全起见,自己还是保持沉默为妙。
由此,持B观点的人群就会显得更加沉默,甚至很多人还会或主动或被动地转到A观点去。沉默的螺旋便发生了。
为了打破这种螺旋,必须在一开始就有人站出来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让那些持有同样观点的人意识到“吾道不孤”。哪怕真的是小众,至少也让大众知道有不同的声音存在。
影片中,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尽管也会有彼此的冲突争执,但是也有着相互的理解、同情,和支持。作为观众,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女主人公出去投票的行为一定会对她周围的其他女性产生影响。哪怕不能立刻唤起更多女性的行动,至少也会在很多女性的心里投下一颗石子,荡起一圈涟漪。
事实上,许许多多重大的社会变革都是这样发生,在少数人的行动示范之下,逐渐地波澜壮阔。
这让我想起了上个月由公安部和网信办共同起草的《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这个管理办法,很多学者已经提出了严肃地批评,指出了它并无必要,且对公民权利的潜在危害巨大。我也持同样的观点。
既然该管理办法目前还处在向公众征求意见阶段,那么作为一个公民,我选择行使自己的权利,登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www.moj.gov.cn)的网站,进入首页主菜单的“立法意见征集”栏,就该办法提交了自己的反对意见。
朋友圈里有人留言:“哪一次提意见,他们会采纳呢?”对此,我的回应是:“采纳不采纳在它,表达不表达在我。”
如果有反对意见却不表达,那么就会显得是所有人都同意。相反,表达出了反对意见,哪怕没有改变最终结果,至少让它知道,有人不同意。至少,让公众知道,不是所有人都同意。
想起来一部韩国影片《熔炉》,根据真人真事改编,揭露了韩国一家聋哑人学校里发生的长期的大规模的儿童被性侵的事件。当男主人公带领民众走上街头抗议政府的不作为时,他们遭到了残酷的打压。
男主人公说的一句话广为流传:“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是的,有时候“行动”的结果不是去带来改变,而是拒绝“被改变”。
在那天的观影讨论最后,我也分享了自己的一次经历。
那是在2018年,我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的一间博物馆里,看到了关于“森林之子”的展览。二战之后,波罗的海三国被苏联吞并,而这三个国家的反抗持续了近十年之久。反抗者组成了游击队和苏联军队作战,他们因为经常潜伏在森林中,故而被称作“森林之子”。
不管这些“森林之子”们作战有多么英勇顽强,和苏联这样的巨无霸为敌无疑是不会取得最终胜利的。那么他们的反抗又有什么意义呢?这些反抗者们最终的命运要么是在战斗中死亡,要么是在集中营里死亡。
“森林之子”的领导者们是这样回答这个问题的。他们说:“我们并非不知道我们的反抗终将失败。但是,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反抗,让外面的世界知道我们在反抗,于是我们才更有可能得到支持去获得自由。同时,当自由到来的那一天,我们的后人也会知道他们的先辈们曾经反抗过。我们的国家配得上这份自由。”
在安静的展厅里,看着图片里抵抗者们那一张张年轻的面容,我久久不语,细细地体会着森林里那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一次次战斗,一个个倒下。如今,他们的后代已经可以自豪地说出:“我们配得上这份自由。”
在一个无力感重重袭来的时代,在个人努力正变得断崖式贬值的今天,“躺平”已经成了一种无可厚非的生存状态。不接受996的内卷,也不参与宏大叙事的喧哗,也是一种消极的反抗。
我们可以做的不仅于此。如果说写作是最小单元的反抗;好奇心是不服从最纯粹的形式,那么批判性思维就是我们让自己免于“被改变”并保持行动能力最有效的工具。
END
更多「顾远及近」系列:
教育创新是一条不容易走的路,我们希望通过记录并分享教育创新者在通往教育3.0过程中的观察、实践和思考,让读者从中获得前行的动力、思维的碰撞和实践的启发。
在群岛,我们共创学习之道
在群岛,没有人是一座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