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四个月技术写作,我写了些什么?

豌豆花下猫 Python猫 2019-04-28

从去年国庆节开始,我连续更新了 4 个月公众号,累计发布原创文章 40 篇。

按照大多数个人订阅号的优良传统,号主应该在跨年的前后作年终总结。然而,一来我反应比较迟钝,没跟上节奏,二来当时我正在写比较重要的系列,没时间分心,所以还是慢了半拍。

现在,创作出现了空档期,而身体也出现一种魔幻性的跨移——从几千里外的城市回到分别了几百天的农村。这仿佛就在营造一种仪式感,逼使我要把这未完成的任务做个了结。

因此,现在我就来梳理梳理写出来的东西,说说我的想法吧。

1、Python猫的故事

这是我的主打系列,故事的主角是一只来自外太星(喵星)的猫。它外貌长什么样,我还没想好,你可以叠加所有猫的形象上去,这就是它的样子。

然而,它绝不是一种固定形态的物种。编程语言(Python为主)、人类文化(文学+哲学)、人工智能、前沿科学(生物+量子物理)和幻想相交合,这些东西都会是我的灵感,也会是塑造这只猫的原力。

我们认识周遭世界的过程是一种逐步扩大的过程,从点到线,到理得清的网,再到真正的网。一只作为讲述者的猫,在思考,在探知并试图融入陌生的星球的时候,会发生些什么认知层面上的结果呢?

我有很多朦胧的念头。想要完全落实它们,简直不可能。有些东西就是说不清。

不过,有了开端,有了大致的方向,就总是有了提起“笔”写下去的动机。

有了Python,我能叫出所有猫的名字

Python对象的身份迷思:从全体公民到万物皆数

Python对象的空间边界:独善其身与开放包容

2、Python进阶之路

我接触 Python 的时间并不长,在工作中用到它的时间就更短了。

因为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基础并不扎实,所以,几个月以来,我花了不少时间系统性地学习了一些内容。

写作前,搜集资料,查漏补缺;写作中,发散思考,融会贯通;发布后,聆听反馈,修正错误。

时间过得真快,现在能拿得出手的也就仅仅是字符串系列、切片系列和迭代器系列了。我计划继续花些时间,把重要的知识梳理一遍。

通过这个系列的写作,我想驱动自己走出一条 Python 进阶之路。然后以它为基础,再进行其它领域(爬虫、数据分析、深度学习、?)的转向。

在准备生成器系列的时候,我一时起了翻译 PEP 的念头,就开启了翻译 PEP 的系列。现在试水了两篇生成器相关的,年后还会翻译一篇。关于翻译,我有一些想法,今后再细说。

这个系列的一些内容,其实是在给 Python 猫系列打基础做铺垫。今后,我会避免两个系列的内容重叠,也不让它们失衡,因此会想办法给 Python猫 系列留下足够的写作余地。

超强汇总:学习Python列表,只需这篇文章就够了

学习Python操作JSON,网络数据交换不用愁

给Python学习者的文件读写指南(含基础与进阶,建议收藏)

再谈文件读写:判断文件的几种方法及其优劣对比

Python中的“特权种族”是什么?

详解Python拼接字符串的七种方式

你真的知道Python的字符串是什么吗?

你真的知道Python的字符串怎么用吗?

Python是否支持复制字符串呢?

join()方法的神奇用处与Intern机制的软肋

Python进阶:切片的误区与高级用法

Python进阶:迭代器与迭代器切片

Python进阶:全面解读高级特性之切片!

Python进阶:设计模式之迭代器模式

为什么range不是迭代器?range到底是什么类型?

[译] PEP 255--简单的生成器

[译]PEP 342--增强型生成器:协程

3、荐书系列

关于荐书系列,我是受到了经常阅读的一些电影公众号的启发。

如果有一部好电影,大家就会花很长篇幅去推介它,去评论它,去宣传它。对于一些非技术类的书籍,也很可能有此待遇。

可是,我们却不怎么见到技术类书籍是这样的吧?除去出版社、作者和利益相关机构,你几乎看不到有人为一本技术书籍写书评(写笔记、画思维导图的倒是挺多)。

于是,我决定来尝试一下。有几篇,我特意提到了豆瓣评分和评论,现在看来模仿的痕迹太重,这类玩意对技术类书籍来说,真不合适。纯探索阶段,希望今后能拿出更好的作品。

这个系列,主要还有一个考虑:促使我自己去阅读,逼着自己学会总结归纳,多产生一些积累。

  1. 编写高质量代码改善 Python 程序的 91 个建议

  2. Python最佳实践指南

  3. 黑客与画家

  4. Python源码剖析

  5. Python高性能编程

4、杂七杂八

这部分内容也是跟技术息息相关的,例如 Python社区动态、技术写作、编程思想、技术翻译等等。

其中,关于社区治理模式投票的几篇文章,我最初以为是个热点,但后来意识到,真的没有多少人关心。(我该怀疑自己的关注点呢,还是怀疑别人?)

值得庆幸的是,有篇文章被两位圈内大佬转载了!我乐了好久。这里就不提名字了,总之他们是我初学 Python 时就很佩服的人,因为看了他们的一些文章,我才动了写技术文章的念头。

关于技术写作和翻译,我初见门道,今后还会多作总结分享。

来自Kenneth Reitz大神的建议:避免不必要的面向对象编程

学习Python,怎能不懂点PEP呢?

再聊聊Python中文社区的翻译

Python之父退位后,最高决策权花落谁家?

这件正在发生的事,关乎所有的Python开发者……

最新进展|关于Python治理模式的投票

Python决策权的投票结果诞生了,“指导委员会”模式拔得头筹

聊聊技术写作的个人体会

大名鼎鼎的Requests库用了什么编码风格?

5、写在最后

我承认自己是一个不擅运营的人,虽然为了提升公众号的订阅数与阅读数,也做过一些运营的尝试,但是,跟圈内的很多号主相比,差得可不止一丝半点。

四个月以来,我结识了很多技术写作的号主,他们有些人创号不久,但不仅技术扎实,而且抓选题、抓热点和写作风格都极其出色,很快就成为了“当红炸子鸡”;还有的大佬,持续耕耘了几年,坐拥数十万粉丝,立品牌、出书、出课程、开知识付费、开公司,替技术人走出了一条名利双收的榜样之路。

他们令我羡慕。他们皆有值得我学习取经的优点。不过我也知道,坚持自己的原则、发展自己的特色更为重要。做人也好,写公众号也好,循着自己的本心与节奏,才不至于走歪了路。

所以,在以上几个系列的写作方向上,我仍会继续坚持,沉下心来学习,思考和分享。这个阶段性的小结,既是一个交代,也是新的开端。


随机推荐,偶遇精彩

1

大名鼎鼎的Requests库用了什么编码风格?

2

Python进阶:全面解读高级特性之切片!

3

Python是否支持复制字符串呢?

4

详解Python拼接字符串的七种方式

一只伪喵星来客

一个有趣又有用的学习分享平台

专注Python技术、数据科学和深度学习

兼具极客思维与人文情怀

欢迎你关注

微信号:python_ca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