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冯如壮志,让梦想启航——纪念冯如飞天110周年
中华民族对浩瀚蓝天的向往,可以说是历史久远,无论是美轮美奂的敦煌“飞天”壁画,还是婵娥奔月的美好传说,都记录下我们对飞翔的渴望……
冯如完成了中国人的首次载人动力飞行,中华民族也由此开启了中国航空事业的伟大征程
9月21日是个特殊的日期。1909年9月21日,我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制造者和飞行家冯如首次驾驶自制飞机“冯如1号”飞上蓝天。“冯如1号”的首飞成功,为我国动力载人飞行史谱写了光辉的第一页,标志着中国航空史的开端,对中华民族航空事业和人民空军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对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激励与鼓舞作用。
冯如成功飞天后的110年里,我国现代航空工业白手起家、从筚路蓝缕艰难起步,走过了一段坎坷、曲折的历程,也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之路。而今,我们不但拥有了具备世界领先水平的歼20战斗机,拥有自主研发的国产大飞机C919、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我们探索宇宙的脚步也同样领先世界。
2018年11月6日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人类自古就对广袤无垠的天空充满向往,中华民族世代传递着飞天的梦想。19世纪以来,世界航空航天科技取得了巨大成就,促进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面向未来,航空航天科技发展必将为人类带来更多福祉。
近日,为缅怀冯如伟大历史功绩,弘扬冯如航空报国精神。“中国航空之父”冯如的家乡——江门恩平举办纪念冯如飞天110周年系列活动,以求进一步推动青少年传播科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冯如飞天110周年纪念大会暨2019年江门市中小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系列活动启动仪式现场
据了解,江门作为“中国航空之乡”,不但走出了中国航空之父冯如,走出了中国第一位女特技飞行家张瑞芬。在抗日战争期间,投身于“航空救国”的江门青年更是不计其数。1932年,淞沪抗战中因抵御外辱牺牲的第一位中国空军是江门台山的爱国华侨黄毓全。1940年代,支援中国抗战的美国第14航空大队也就是“飞虎队”中,有两千多名华侨,其中百分之八十来自江门。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已融入航空之乡人民的血液中,在新的历史时期,侨乡青年担当起新的历史责任。为了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江门恩平积极开展各项科技创新教育活动。
启动仪式现场的孩子们
如今,冯如故里-江门恩平正以实际行动弘扬冯如精神,不断加大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力度,通过组织中科院科学家科普讲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形成了中小学青少年热爱科学、敢于挑战、乐于创新创造的浓厚氛围。据介绍,截止目前江门市有20所市级科技教育特色学校,5所广东省科技教育特色学校,32个市级学生创客实践室。学生累计获得市以上科技创新竞赛奖项达3000个以上、拥有国内专利授权数量200多件,其中有60多名学生还被评为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
此次冯院士归乡,再次捐赠10万元资金,用于奖励航空科技教育的师生们。近年来冯院士为冯如故乡的中学累计捐赠了30万元作为航空科教奖励基金。
9月19日,冯培德院士在冯如纪念中学进行航空科普教育讲座
为进一步推动广东省航空航天科普资源的共享,探索创新航空航天科普教育模式,培育航空航天后备人才,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提供优质航空航天科普教育资源。近年来,广东科技报社与广东省航空学会在中国航空学会、广东省科协的指导下,联合有关单位推进“粤航科教计划”,旨在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建设航空航天强国”的重要指示精神,发挥广东航空产业、航空文化大省优势,努力提升空天科教服务能力,培养空天后备人才。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人怀在参加首届广东省航空科普资源交流会时表示,航空事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顶尖科技实力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人类要向天空发展,这是科技进步主要的一部分。只有做好科普工作,让民众尤其是青少年对航空科技感兴趣、有热情、肯支持,我们国家的航空事业才会更有未来。
未来几个月,广东科技报社、广东省航空学会等单位在中国航空学会、广东省科协等单位的指导下,正陆续开展航空科普专家进校园、中小学生空天探究科技教育、全国科普日等庆祝中国航空110周年系列活动。欢迎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关注和有力支持。
9月20日,航空科普专家进校园、2019年广州市中小学空天探究科技教育活动在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举行
综合整理自航空工业公众号、恩平市委宣传部、广东省航空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