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号外||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第二十二届大会在深澳两地举办 文学伦理学批评备受关注

秘书处 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 2022-04-24

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第二十二届大会在深澳两地举办

文学伦理学批评备受关注

2019年7月25日-8月2日,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第二十二届大会在深澳两地举办,由浙江大学聂珍钊教授提出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在大会中备受中外学者关注。

2004年聂珍钊教授在中国道德传统的基础上,同时借鉴西方的伦理批评,提出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概念及基本原理。此后,在中外学者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下,建构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与话语体系。近年来,文学伦理学批评以异常迅猛的态势向前发展,已成为学界最为关注的批评方法之一.

正式大会于2019年7月29日-8月2日在澳门大学举行。本届大会围绕“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设置W23“伦理选择与文学经典重读”与W9“文学伦理学批评与跨学科、跨文类研究”两个分论坛,共召集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的30余位学者做分论坛报告。

在分论坛上,聂珍钊教授首先以《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建构与中国学术走出去》为题做主旨发言,详细阐释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基本理论、哲学基础、话语体系,以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国际评价,并向与会代表发出邀请,欢迎他们参加将于2019年11月8日至10日在浙江大学召开的第九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W23分论坛召集人为浙江大学杨革新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刘茂生教授,主题为“伦理选择与文学经典重读”。论坛于7月30日-31日在澳门大学中央教学楼E4-3063召开,浙江大学杨革新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刘茂生教授、华中农业大学李敏锐副教授、浙江大学任洁博士、华中师范大学刘茜茜博士分别担任主持及评议。论坛围绕主题进行了11场报告,吸引了共计50多位学者参与讨论。学者们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出发,对小说、诗歌、戏剧、电影、漫画等多种中外文学样式,展开不同层面的深入研究。围绕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核心命题和相关批评话语展开积极讨论,会场气氛活跃。

华中农业大学李敏锐副教授的发言题目是《拉什迪小说中的非自然叙事及其伦理阐释:以<两年八个月二十八夜>为例》。论文认为,拉什迪在其新作中一以贯之地采用了非自然的叙事手法,并在这一叙事方式背后蕴藏着深刻的伦理意义和道德考量,针砭现实,鞭挞了人性。论文进一步认为,拉什迪作为后现代主义著名作家,很好地诠释了“叙事之矢,伦理之的”创作艺术和作家担当。浙江大学任洁博士的发言题目是《论村上春树<1Q84>中的两难选择与善恶悖论》。论文认为,在《1Q84》中,村上春树借助小说与《哈姆雷特》的互文关系,搭建了一个充满Q即善恶悖论的世界。小说中的Q即英文单词Question的首文字,它与《哈姆雷特》中的Question即“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有着一致伦理内涵,都隐喻了在面对伦理两难选择时当事者内心中的困惑。论文进一步认为,善恶悖论属于伦理悖论范畴,虽无法得到完美解决,但不意味着不能对其进行价值判断,而基本原则是:个体理性意志服从于集体理性意志的要求。东北师范大学尚一鸥教授的发言题目是《村上春树的战争书写—〈刺杀骑士团长论〉》。尚一鸥教授认为,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借助长篇小说《刺杀骑士团长》,表达了自己正视历史、承认历史的态度。这种敢于反思战争、直面历史的逻辑改变,不仅在自己的文学创作里程碑上,也会在战后文学历史上,留下为人称颂的一笔。华中师范大学刘茜茜博士以《<白牙>中复调叙事的伦理阐释》为题,借助于巴赫金复调理论的相关术语,结合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研究方法挖掘小说中不同对话形式中的伦理内涵。论文认为,各种对话关系中不同思想意识的交锋也是不同伦理观念的交锋。其中,“微型对话”展现了人物内心不同声音的对话性冲突,反映了异质文化碰撞下族裔个体的伦理困惑;而“大型对话”则构造起小说情节结构和人物关系的对位性,从不同代际移民的视角和立场出发,形成了不同人物独立思想意识的相互对照,反映出文化杂糅下英国有色族群对伦理身份的不同选择。成都大学罗江老师的发言题目是《<远山淡影>的伦理困境及其选择》。论文认为,石黑一雄在其小说中展现了战后的日本那段特殊时期的现状具有突出的伦理冲突及及研究价值,小说描述战争带来的精神创伤、社会格局的巨变、传统观念的坍塌、新思想的涌入、自我意识的觉醒等所带来巨大的价值纷争和伦理困境,通过透视作品所传达出来的价值焦虑和伦理选择,关注人物承担的伦理责任及选择的代价,以表达对自我生命意识的人文关怀。江西师范大学赖日升博士的发言题目是《选择即人生——菲利普·罗斯小说<人性的污点>中的伦理困境与选择》。论文认为,罗斯创作的《人性的污秽》实则是一部伦理悲歌,科尔曼的人生悲剧正是其面临伦理困境时所做出的的伦理选择导致的必然结果,罗斯透过小说传达了自己对种族歧视制度的抗议以及对公正和谐的社会环境的强烈渴望。上海外国语大学付艳艳博士的发言题目是《文本译介与经典建构——毛姆在中国的经典化历程》。论文对毛姆作品在中国经典化地位形成的内外因素、主客观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剖析,管窥了翻译文学经典化的一般规律和内外因素对翻译行为的制约。论文认为,毛姆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已有近百年历史,可以说是一部微缩的现代东西方文化交流史,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在中国翻译文学史上有着重要意义。乐山师范学院杨延延博士的发言题目是《<论语>中‘文质’观的英译》。论文追溯了“文”和“质”最原本的意义,系统地梳理了《论语》中有关“文”和“质”的相关著述,论述了“文”和“质”意义的流变,以理雅格、安乐哲和许渊冲的译本为例,进一步比较了不同译本对“文”和“质”的翻译,在跨文化的视野中深入探讨了“文”和“质”的文化意蕴以及在儒教传播中出现的翻译问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黄新辉博士以《舌尖上的“印度”——解读印裔美国作家拉希莉<同名人>中的食物政治》为题,从小说中三个人物不同的食物选择入手,论述了不同族裔个体在文化身份认同上的差异。论文指出小说中三个人物阿西玛、果戈里和毛舒米分别在食物选择上体现出文化坚守、文化悬挂以及文化同化的不同立场,通过考察小说中日常生活书写来挖掘其中包含的政治内涵,揭示了食物作为反抗文化霸权及维护民族身份的重要力量。湘潭大学陈勋博士的发言题目是《论希利斯·米勒文学伦理批评演进中的人文主义思想》。论文梳理了希利斯·米勒学术生涯的不同阶段,指出文学伦理批评思想贯穿于米勒各个阶段的批评思想之中,系统介绍了其伦理批评的三个阶段,指出人文主义思想是其伦理批评的特质。论文认为,米勒的文学伦理批评促进了美国当代文学伦理批评的复兴,是美国当代文学伦理批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大学杨革新教授的发言题目是《伦理选择:重新定义伦理批评》。论文认为,复兴后的美国伦理批评没有形成系统的批评框架,饱受方法论和认知论的困扰。与布斯等学者的伦理批评相比,中国学者提出的文学伦理学批评具有与之不同的显著特征:它首先将文学伦理学理论研究升华为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论,提出了文学起源于伦理需求的观点,并把文学的教诲作用看成是文学的基本功能,提出了文学的伦理第一性和审美第二性的观点,从而不仅从起源上为文学伦理学批评建立了理论基础,还解开了自唯美主义以来学者们在文学的伦理价值和审美价值之间一直纠缠不清的死结。其次,它从不同角度对伦理批评与伦理学研究、伦理批评与道德批评、伦理批评与审美批评这三组关系进行了区分,并建立了以伦理选择为核心的一系列的批评话语,如伦理环境、伦理身份、伦理禁忌、伦理结、斯芬克斯因子等,从而使文学伦理学批评成为更容易掌握的批评方法。最后,杨革新教授做总结发言,指出:“伦理选择”作为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核心术语在阐释该批评方法的理论与实践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中,人类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是在人与兽之间做出选择。人类为什么存在以及何以存在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核心问题。达尔文以“自然选择”为基础提出进化论来解释人类外形如何形成,恩格斯提出劳动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的倡导者和创建者聂珍钊教授指出达尔文和恩格斯虽然解释了人类从何而来,但并没有从本质上弄清人与动物的区别。文学伦理学批评认为自然选择只是从生物学意义上解释了人何以为人,真正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的是伦理选择。另外,他还谈到,本论坛的参与者主要由来自中国大陆的文学院和外国语学院的中青年学者构成,他们长期从事文学伦理学批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领域的研究,具有深厚的学术积累、宽阔的学术视野和良好的中英文功底。他们的论文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理论指导,以文学经典为研究对象,从不同层面丰富了经典作品的阅读与批评。
W9分论坛召集人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苏晖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尚必武教授、宁波大学王松林教授,主题为“文学伦理学批评与跨学科、跨文类研究”。论坛于7月31日-8月1日在澳门大学中央教学楼E3-3034召开,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苏晖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尚必武教授,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王松林教授分别担任主持及评议。分论坛围绕主题进行了15场报告,吸引了总计共有50多位学者的参与。学者们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出发,对小说、诗歌、戏剧、电影、漫画等多种中外文学样式,展开不同层面的深入研究。围绕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核心命题和相关批评话语建构展开积极讨论,会场气氛热烈活跃。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李琤博士的论文题目是《永恒的<阿卡迪亚>:颠覆与重构中的伦理意义》。论文以英国当代剧作家汤姆·斯托帕德的代表作《阿卡迪亚》在舞台表演中对空间与时间的处理和表现为研究对象,探讨变幻的时空维度对局中人伦理选择的作用及其对观众伦理观念的影响。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吴颉博士的论文题目是《卡特“布里斯托三部曲”的叙事伦理》。论文借助“因果律”、“他人之脸”、“情感”等伦理学概念,探讨英国当代作家安吉拉·卡特“布里斯托三部曲”中的伦理意蕴、伦理身份与伦理选择,认为卡特小说将伦理与叙事密切结合,走出了一条新路径。上海师范大学陈红教授的发言题目是“Towards an Environmentalized and Globalized Georgic Ethic in Chinese Construction of Ecocivilization: A Literary Perspective”。论文从当前学界热议的生态批评和国家倡导的生态文明建设等现实语境出发,认为可以从中西方诗歌中寻求生态观念的灵感。例如,当代英国诗人泰德·休斯的诗歌创作就体现了一种更具生态环保意识的农事伦理观;中国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则透射出儒家文人的耕读传统,强调了隐居的士大夫心怀天下而又克己自律的朴素的古代农业伦理观。最后,陈红教授提出要从休斯和陶渊明诗歌中的田园理想获得启示,努力建构一种“全球视野下环保的农业伦理”。上海交通大学尚必武教授的发言题目是《<我的紫色芳香小说>:作为事件的文学剽窃案及其伦理阐释》,深刻剖析了英国当代小说家麦克尤恩借“交换人生”这一常见的虚构故事类型所展现的伦理混乱及其所蕴含的道德寓意。尚必武教授首先将小说中涉及的文学剽窃案视作一种“文学事件”,分析随着事件从“偶然性”转向“必然性”,读者与叙述者的叙事判断呈现出相反走向,拉开了读者与叙述者之间的伦理距离,从而增添了小说的叙事张力;随后分析了乔斯林与帕克对这一“文学事件”呈现出“单一性”追求与“去事件化”处理的不同态度,指出两人对文学剽窃案的不同解读本质上反映了他们各自不同的伦理取位;接着用“跷跷板的倾斜”来比喻两人人生关系的升降,考察这种升降与涉事者的伦理责任之间的内在关联,认为叙述者帕克对文学剽窃案的矛盾态度反映了其伦理意识与伦理行动之间的不一致。最后,尚必武教授指出,麦克尤恩通过虚构文学剽窃案和偷窃人生的故事,揭示了人的伦理意识与伦理行动之间的断裂,理性意志与自由意志的交锋,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伦理启迪与思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杜玉生副教授的论文题目是《本雅明论波德莱尔:福柯的伦理谱系学解读》。论文借助福柯提出的伦理谱系学的四重框架,对本雅明关于波德莱尔的阅读及其巴黎拱廊街计划加以阐释,认为在本雅明的论述中波德莱尔的艺术创作体现为一种典型的自我“品性塑造”的伦理学。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张连桥副教授的发言题目是《论生态伦理批评》。论文介绍了生态批评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的研究问题,阐释了生态伦理批评的理论基础与特征,认为生态伦理批评所关注的问题与人类生活的伦理和道德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充分肯定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范式”作用。华中农业大学柏灵副教授的发言题目是《安徒生变形童话的伦理意义研究》。论文认为,变形是神话和民间故事中常见的母题,在童话创作中安徒生将变形与成长结合起来,以变形探讨人性本质,进而表现成长的伦理意义。论文进一步认为,在安徒生的变形童话中,从人兽混合体向人的变形是成年的隐喻;从人向兽的变形导致身份难题,是促使儿童主人公进入社会化过程的动因;从人向石头的变形是成长中断的象征性表达。变形童话突显出人的伦理本质和成长的伦理意义:人是斯芬克斯因子的存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苏晖教授的发言题目是《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苏晖教授首先强调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发展是符合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继而,她又把文学伦理学批评发展分为理论提出及话语体系建构、理论推广和丰富及实践运用、理论拓展和深化及批评实践的系统化等三个阶段,结合具体数据呈现了文学伦理学批评已取得的丰硕研究成果和国内外影响力,阐述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分析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目前尚存的可开拓空间。最后,她以戏剧文学为例,具体说明了如何通过在戏剧批评中使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方法来拓宽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域等问题。海南大学毕宙嫔副教授的发言题目是《解读<堡礁保卫战>的生态伦理观》。论文通过考察朱迪斯·赖特对澳大利亚国家公园态度的变化探讨其生态伦理观,认为赖特的生态观有别于很多白人环境主义者,提出其关于国家公园问题的认知对中国国家公园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尔聪博士的发言题目是“Memory, Hallucination and Simulacra: the Postmodern Writing of the Holocaust History in Waltz with Bashir”,探讨了绘画小说《与巴什尔跳华尔兹》中大屠杀历史的后现代书写,认为小说利用漫画的特殊表现形式,在后现代语境下书写了以战争中的主体创伤体验所串联的集体记忆的不确定性及其参与建构历史的行为。中国人民大学雷瑜博士做了题为《以爱之名:凯恩戏剧中的后现代伦理观》的发言,认为在萨拉·凯恩前期剧作体现了社会主流话语之外的他者以爱实现人类在极端处境下的伦理可能,而后期剧作则呈现了作者对自我和他者的伦理关怀。江西师范大学外国学院史育婷博士做了题为《论<弗兰克斯坦>的伦理困境与道德恐惧》的发言。论文认为,虽然《弗兰克斯坦》创作于十九世纪初期,但和当下文学伦理学批评提出的科学选择存在呼应,体现了玛丽·雪莱超前的人文关怀意识。西澳大利亚大学倪帆博士做了题为“Wolf Ecospirituality and ‘Tian Ren He Yi’”的发言,提出姜戎《狼图腾》中的生态思想是一种以狼为代表的灵性生态观,其核心在于重构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整体论思想。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多位博士生围绕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研究及实践展开发言。王璐博士的发言题目是《延承抑或背离:黄哲伦早期戏剧中的性别伦理书写》;陈敏博士的发言题目是《斯托帕德戏剧<难题>中的伦理之辨》;王娜博士的发言题目是《从脑文本到书写文本:<喧哗与骚动>中的伦理叙事与伦理期待》;熊卉博士的发言题目是《亚当·纽顿的叙事伦理思想解读——以<叙事伦理>一书为例》;范冬梅博士的发言题目是《伦理语境·伦理选择·伦理寓意: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的<琼斯皇>》;陈芬博士的发言题目是《玛萨·纳斯鲍姆论情感理性与伦理选择》;王青璐博士的发言题目是《论<盲刺客>中的创作困境与伦理选择》。诸位博士从文学伦理学批评与西方伦理学、叙事学等相关领域的联系和区别,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术语运用及具体文本分析等方面展开论述,呈现了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的多样性。宁波大学王松林教授的发言题目是《英国小说中的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伦理观比较研究》,论文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关键术语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谈起,联系吴宓关于人一半是动物一半是上帝的定义,提出“人是否做了理性选择之后就真正成为了人”的思考,认为大量文学作品中探讨的恰恰是人的非理性,其目的就是呈现人如何在非理性因素占主导地位的时候表现人性。另外,他还提出文学伦理学批评倡导的文学教诲功能不应仅仅是培养理性,更重要的是进行情感教育。最后,苏晖教授、尚必武教授、王松林教授分别做总结发言,认为各位学者的发言均是基于自己多年潜心研究的领域而展开,带有鲜明的个人学术特色,与分会场“文学伦理学批评与跨学科、跨文类研究”的主题十分切合。整体来看,研究的对象宽广且多样,研究内容丰富且深刻、研究视野开阔且多元,能将理论阐释与文本分析相结合,将历史眼光与现实关怀相呼应。在随后的讨论环节中,与会听众与发言的学者进行了充分互动,就伦理价值的判断标准、叙事伦理的概念及其在文学文本中的阐释、戏剧舞台效果与伦理观念的传达、农业伦理与生态伦理之异同、伦理意识与伦理行动之关联、特殊环境下的伦理选择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文:任洁、王璐、熊卉、刘茜茜 

责任编辑:任洁 / 审校:杨革新

更多阅读推荐
号外||第九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网上注册通知
田俊武||Nie and the Genesis of Chinese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Leonard Harris || Universality: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苏 晖 熊 卉 || 从脑文本到终稿:易卜生及《社会支柱》中的伦理选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