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主旨发言预告(一)|| 傅修延:人与物的伦理关系

秘书处 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 2022-04-24

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

第九届文学伦理学批评

国际学术研讨会



期‧待‧您‧的‧到‧来

2019年11月8日-10日  


会 议 介绍

      第九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2019年11月8日至10日在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召开,热忱欢迎国内外学者与会。会议报名的截止日期是2019年9月20日,请有意与会的学者朋友将参会回执提交至会议专用信箱iaelc2019@163.com


会 议 动 态

     本届会议得到国内外知名学者的鼎立支持,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公众号将陆续推出主旨发言预告,敬请关注!

主旨发言预告

(一)


发言人

傅修延(江西师范大学

傅修延,文学博士,江西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师大叙事学研究中心(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首席专家。现为国家社科基金会议评审专家,中国中外文学理论学会叙事学分会会长。长期从事比较文学、叙事学与赣鄱文化等领域的学术研究,主要著作有《讲故事的奥秘──文学叙述论》(1993)、《先秦叙事研究──关于中国叙事传统的形成》(1999)、《叙事:意义与策略》(1999)、《济慈书信集》(译作,2002)、《文本学──文本主义文论系统研究》(2004)、《赣文化论稿》(2004)、《济慈评传》(2008)、《济慈诗歌与诗论的现代价值》(2014)、《中国叙事学》(2015)、《江西文化》(与卢普玲共同主编,2018)和《生态江西读本》(2019)等。专著《济慈诗歌与诗论的现代价值》入选2013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论文《元叙事与太阳神话》获教育部“第六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论文《为什么麦克卢汉说中国人是“听觉人”——中国文化的听觉传统及其对叙事的影响》入选《<文学评论>六十年纪念文选》,四次获得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四次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含一项重点项目),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西叙事传统比较研究”。所主讲的“赣鄱文化的生态智慧”课程2014年被批准为“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三次主持完成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重大招标项目(其中“关于建议申报鄱阳湖生态经济试验区的研究报告”为江西省政府采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上升为国家战略)。


发言题目

  人与物的伦理关系


内 容 提 要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与产物。西方指代人物的词语如character和protagonist等,主要指性格或角色,汉语中的人物一词不但在字面上形成“人+物”这样的并列结构,在“待人接物”“物是人非”“人亡物在”和“睹物思人”等涉及人与物的表达中,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呈现得更加密切和平等。如果说物字的牛旁让人想起汉民族对耕畜的特别依赖,那么人物这一词语中物的在场,则是为了标出人与物之间的“无差别性”。由此我们看到中国文学以物见人的叙事传统其来有自,这一传统主要表现为讲述人的故事时往往把物也卷入进来——通过描写那些与人相随相伴之物,达到衬人、助人和强人的目的。以物见人虽把读者的目光引向人旁之物,其实际作用仍是对人本身的突出、强调与提升。

   责任编辑:任洁 / 审校:尚必武    

~END~

往 期 回 顾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跨学科研究:第九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 第二号通知

号外||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第二十二届大会在深澳两地举办 文学伦理学批评备受关注

Leonard Harris || Universality: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理论探讨——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选择与斯芬克斯因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