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从死人堆里逃出,险被砍头,就为了私藏一本书

书院特邀作者 李砍柴 2021-03-17


本文作者 | 琦大白话


齐白石曾提出过这样的主张:“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似与不似之间”,这也是中国古画的一大特点。这个特点太过显著,以至于大多数人对中国古画的印象,都停留在了水墨画、写意画这种层面。



大多数人在刚接触中国古画的时候,也是这种印象。


但是在深入了解之后,很多人会觉得仿佛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田玉彬就是这样的感受。


“原来,中国古画里,不光有水墨画,也有颜色丰富的画;不光有写意画,也有很多侧重写实的画。不光有恬静的山水画,还有表现暴力的画,比如明代的《搜山图》;还有让人又害怕又感动的画,比如南宋的《骷髅幻戏图》。”



不再满足于这样浅显的初步了解,田玉彬开始深究古画里的各种细节。


比如南宋梁楷的《雪景山水图》,有报道说,那幅画里两个骑马的人“光彩夺目,给观者带来生命的暖意”。


可是田玉彬的感觉却完全相反,画中那棵光秃秃的树,枝干裂开如同僵尸,令他感到彻骨的寒意。


这样大相径庭的感受,到底是出于见仁见智的解读,还是对背景了解得不够?画家梁楷到底想在这幅画里表达一个怎样的寓意呢?



深究越多,田玉彬也感受到了越多的乐趣和困惑。他把所有的收获都集结成册,于是就有了这本——《中国画,好好看》


中国画,在这里特指的是中国古代绘画。当你念出这个书名的时候,就能感受到作者想表达的两层意思:


中国画,很好看;中国画,值得好好地看。



要看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好好地看”呢?作者在序言里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好好地看画,意味着不放过画中每一处有意思的细节。”


作者并不是画家,书里也没提到任何的绘画技巧。他更像是一位耐心又兴致勃勃的解说员,把你看到了但是没看懂,或者压根就没有注意到的地方,掰开揉碎了讲解给你。


这些解读细腻且生动,跟随他的解读,再去细细品味这些古画,了解得越多,感知到的温度也越多,画面也变得更加灵动鲜活。



这本书甄选了历史上19幅古画,也许你在博物馆见过这些画,也许在你驻足观赏的那一刻,从来没想过,这些画,从历史背景、到画家故事,到画作的每一处细节,都蕴藏着深意。


这19幅画的选取也是很有意思。


与宫廷生活相关的,既有表现了清朝鼎盛时期乾隆皇帝生活趣味的《弘历观画图》,也有描绘唐朝宫廷底层宫女辛苦劳作的《捣练图》;


同样是表现官场失意,《韩熙载夜宴图》在一派歌舞升平中展现官场不得志的主角与众人的情绪反差,《骑驴归思图》却用大比例的山水背景,来映衬一个落榜书生。



还有同样用了大比例山水背景的《明皇幸蜀图》,看似山水画,实为记录了唐玄宗因为“安史之乱”被迫逃往四川的情形。


全书的压轴重头戏,当属《清明上河图》。


作者花费了全书四分之一的篇幅去讲解清明上河图里隐藏的诸多细节,从小桥到大河,从大河到大桥,再从大桥到大门。


无论是受惊吓而狂奔的马,又被马惊吓而侧目的众人,或者船尾睡觉的舵工、船舱里眺望的母女,想要过桥又遭遇险情的大船,和桥上奋力相助的众人……


这幅全长528厘米的巨制,生动再现了北宋都城汴梁寻常的一天,而作者的细节放大,让人读懂了更多的背景,于是在读者心里,这幅巨制也变得更加厚重。



19幅画,不管是按照绘画风格、体裁,还是按照绘画技法、或者绘画思维,读者总能找到对应的某一幅画。


如果说作者是以某个标准去选画,那这个标准一定是“多角度”。作者力图多角度呈现中国古画的魅力,让读者能感受到古典美学,看见传统文化。


看画的人,经历不同,心境不同,看了每幅画的讲解,自然感悟也不同。就像推开同一扇窗,可是屋内的人看到的重点也不一样。


如果要选一幅最让人感动的画,我会选《伏生授经图》。



《伏生授经图》,历史上有几过几个版本,书中选取的是唐代王维的作品。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首传颂千古的《相思》,就是出自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其实除了作诗,王维还非常擅长作画。


同样画人物,唐代有很多名家笔下的人物,或高贵,或美丽,或神奇。只有王维,选择画穷苦书生,他也因此被称为“文人画”的鼻祖。


王维笔下的伏生,是一位瘦骨嶙峋的老人,正盘坐在案几前,手里拿着一个摊开的卷轴,目光慈爱且富有耐心。


王维为什么会画这个距他有千年的人物呢?


伏生曾经做过秦朝博士。那时候的“博士”,可不是一个学位,而是一个官职,由博学多识的大学问家担任,专门给皇帝做顾问,类似现在的“智囊团”。


伏生任职期间,正好遭遇了秦始皇的“焚书坑儒”。


《史记》曾经记载,当时“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诗书”,说的就是《诗经》和《尚书》。“弃市”就是在闹市执行死刑,并暴尸街头。当街杀人,杀一儆百,威慑百姓。



就是在这样残酷的环境下,伏生冒着被杀的危险,把一本《尚书》藏在了墙壁里。


战乱四起时,他就像许多普通百姓一样出走流亡。一直到秦朝覆灭,汉朝平定天下,他赶紧回去找他藏的书。


《尚书》有多珍贵?


这可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是儒家的核心经典之一。“焚书坑儒”让这些经典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伏生冒死保留了一本,就像保存了火种一样。



天下太平之后,伏生回去找这本书,发现丢失了数十篇,只有二十九篇保存了下来。于是他就在齐鲁一带教授《尚书》。


汉孝文帝时,朝廷想找会讲《尚书》的人,遍寻不到。后来听说伏生会讲,就像请他入宫,专职讲课。


可惜那时候伏生已经是九十多岁的老人了,再也无法远行,于是汉文帝就派了晁错前去学习。晁错学成归来后,被任命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后来又升为博士。


王维笔下的伏生,眼神明显是在看着画外人,或许是晁错,或许是其他学生。他微微偏头,表情凝重却又宽和,隔着画卷都能感受到,老人在意的,是这样的经典能否被学生领悟和传承。


当你了解了所有这些故事,再来看王维的《伏生授经图》,也许你就会像王维一样,被他深深地感动。


北宋大儒张载有传世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四句话,是伏生一生最好的写照,也是中国古代有志文人孜孜不倦的追求。



王维读懂了伏生,所以他选择画一位千年的古人,借古明志。


在漫长的历史画卷里,正是伏生、王维这些有风骨的文人,以“立心、立命、继绝学、开太平”为毕生追求,传承了灿烂的中国文化,不管怎样的艰难困苦,火种也从不曾熄灭。


于是今天的我们,得以坐享其成一场精神上的饕餮盛宴。


这些山水人物花鸟虫鱼的背后,也许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也许是一个人的愁苦悲欢。细细探究一幅画背后的故事,也就读懂了一个时代、一种文明。


中国画,好好看。


文章作者简介:琦大白话,用美食和文字,温暖胃和心。


情推荐阅读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