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元培青年 | 蔡元培奖学金候选团队星星之火:所爱如星火,相聚可燎原

大学生媒体中心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2022-06-04

编者按:为了切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进德修业”的院训,实践蔡元培先生“五育”教育思想,提倡“尚自然、展个性”的理念,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才华, 鼓励学生冒尖创新、努力成才,实现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多样化,学院设立“蔡元培”奖学金。今年,蔡元培奖学金评选对象可以是以个人或团队形式申报。8名学子及2组学生团队突出重围,以独特的个性与出众的能力成为了奖学金的最终候选人。为促进“学习榜样、争做榜样、成为榜样”的氛围营造,推进学院学风建设,特开辟元培青年蔡元培奖学金候选人专栏,叙述候选人背后的故事,展示我院优秀学子的青春风采。


团队事迹资料


“星星之火”团队是一支经党委组织宣传部在全院范围内层层选拔,代表学院组队参加省第二届“卡尔·马克思”杯大学生知识理论竞赛的决赛参赛团队。该团队凭借刻苦的钻研精神、扎实的知识储备、机智的临场反应与默契的团队合作在20支来自全省顶级参赛团队的浙江省第二届“卡尔·马克思”杯大学生知识理论竞赛决赛中,发挥不畏强手、不惧挑战、敢打敢拼的精神,以竞赛决赛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摘取一等奖,创造了学院省级理论知识竞赛最佳成绩的新纪录。


这是一支信念坚定、敢于担当的团队,队内党员4名,入党积极分子2名,皆为一线党务工作者。队员先后荣获“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学生干部”“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15项83人次;这是一支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团队,团队成员积极参加各类学生竞赛,曾荣获省大学生艺术节二等奖,省“民生民意杯”方案设计大赛三等奖等5项省级奖项,市电子商务竞赛、市大学生案例分析大赛等4项市级奖项及30余项院级奖项;这是一支勤奋好学、品学兼优的团队,团队成员中共获国家奖学金1项,学院综合奖学金9项,发表核心刊物论文1篇,主持市级科研立项1项,校级科研立项1项。



推荐词


“星星之火”团队以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精彩的现场发挥代表学院首次参赛并荣获了一等奖,总分第一名的历史性好成绩,充分展现了元培学子的优秀品质与良好精神风貌。取名星星之火,意为奋斗可以燎原。坚持是他们共同的信念,拼搏是他们奋勇向前的不竭动力。他们秉承“勤于学、敏于思、笃于行”的理念,不断提高自我素质,注重全面发展。团队全体成员政治立场坚定,党性修养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认真学习党的知识,践行党的宗旨;团队全体成员勤奋刻苦,以学为先,多次荣获各级各类奖学金;团队成员科研竞赛成绩出色,成员们团结协作,竭力拼搏,共获得5项省级以上竞赛奖项,3项市级竞赛奖项;团队成员作为一线党务工作者,尽职尽责工作,认真负责做事,协助学院出色完成各项工作,多人次荣获“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青春之火必放光明!他们必将进一步发挥个体优势,凝聚集体智慧,在担当中历练,在实践中成长,让青春之火永放光芒!

——党委组织宣传部部长 徐锋




2019年11月23日,第二届“卡尔·马克思”杯浙江省大学生理论知识竞赛决赛拉开帷幕,由我院土木1701班徐振宇,国贸1701班朱佳莉,园林1702班徐燕娜、潘华键,物流1701班侯晓幼,翻译1702班郑璐组成的“星星之火”团队在与省内12所院校同台竞技中脱颖而出。


赛事分为个人必答、时政述评、小组抢答、小组风险题四个环节,个人必答结束后,各团队分值极为接近,与“星星之火”分值相同的就有9支队伍,在时政述评,潘华键的旁征博引与有理有据的论述,让诸多观众为之动容,随后的小组抢答环节中,徐燕娜每按动一次手中的按钮,徐振宇、朱佳莉等人便毫不怯场、镇定自若的起身作答,每每都令场下的替补队员和老师们心跳加速。


重重突围之后,“星星之火”团队的排名逐渐赶超靠前。前三环节的不错表现令队员们信心大增,队长徐振宇顶住压力同团队成员默契配合,凭借开阔的思路和全面的作答毅然拿下30分赶超对手,实现逆风翻盘,以286分的总成绩位列参赛队伍首位,获得省赛一等奖第一名,不负众望,载誉而归。


浙江省教育厅党委副书记干武东为一等奖获奖院校颁奖

竞赛指导教师与参赛学生合影 


手鞠一捧热爱,倾作星火燎原

2019年11月,经过层层选拔,六人在得知入选之后便开始备赛。在图书馆八楼里的一间办公室,承载着“星星之火”团队六人共同奋斗的记忆。队员们参赛那年正值大三,恰是课业最忙的时候,要全身心投入比赛,团队中每个人都面临着不小压力。在密集高强度的备赛计划安排之下,队员们不肯浪费一分一秒。六人每早一来都会在办公室的不同角落各自备赛,一到下午便会安排时间聚在一起进行赛场模拟演练,抽题答题;晚上总结当日难点,寻找突破口。每日与浩如烟海的资料鏖战长达十四小时。有时他们连下楼吃饭的路上都在默念着刚积累过的时政热点,吃饭也都草草几口了事。回想起那段时光,有队员打趣道:“应该没有比连续七天密集刷题更累更枯燥的时候了吧。”


备赛征途漫漫,遭遇瓶颈难免,压力亦会郁结在心。尽管如此,六人也尝试着从“枯燥”之中寻找乐趣。“比赛有安排唱歌的题目,所以备赛压力大时我们就会特意抽出这类题,大家一起练练歌,烦恼也就随歌声烟消云散了。”徐燕娜说。于是,《松花江上》与《黄河大合唱》成了“星星之火”的擅长曲目,而唱歌亦成为他们备赛期间唯一的娱乐方式。


“你们只管用心备赛,其他任何问题我来解决。”时至今日,队员们仍忘不了指导教师齐陈蕴老师的这句话。从竞赛内容的梳理,每日的模拟比赛、选拔淘汰赛,从每日的吃饭问题到队员们手里捧着的热奶茶,齐陈蕴为“星星之火”操了不少心。于潘华键而言,齐老师给予他的温暖还有办公室一角的躺椅。


团队队员潘华键在比赛中“时政述评”环节代表学院出赛


“当时这儿还放了把躺椅,是齐老师担心我们累了可以好好休息,便主动将自己午休的椅子给了我们,我的灵感全靠这把椅子啦。”潘华键采访时指向办公室的窗边一角,笑着说,“精神压力大的时候就躺在那摇一摇,一有灵感便会迅速起身奋笔疾书。”潘华键负责比赛中的时政述评部分,述评主题的确定与素材的准备令他掏空了心思,绞尽了脑汁。备赛阶段,国庆七十周年阅兵刚结束不久,指导老师和队员们便陪着他一遍又一遍地回看阅兵式,寻找灵感。一周后的赛场上,一段抗战老兵庄严敬礼的故事赢得了全场观众的掌声。六位优秀的学子聚到一起,谈笑间满是深厚的“革命友情”。比赛带给他们的不止胜利,亦有一份深厚的情谊。他们的身上,更流淌着“星星之火”怀揣初心、发挥个性、相互学习、真诚协作的团队之道



浮生万千,“星火”相逢

“星星之火”团队队员大学期间所获各级各类奖学金、各级奖项、学生干部聘书等部分荣誉证书


“星星之火”队内有党员4名,入党积极分子2名,团队成员均多次荣获各级各类奖学金、各级奖项和荣誉称号等诸多殊荣,他们在各自领域里灿如“星火”,展示自己各自的精彩。他们又因“卡尔·马克思”知识竞赛而相遇,朝夕相处,相互激励,碰撞出“燎原”的气势。


“每一个新辩题,都包含着未知的新领域。”参加“卡尔·马克思”知识竞赛之前,徐振宇和潘华键作为院辩论队的成员,代表学院打过的辩论赛不下十几场。他们在无数次的“破题”中突破着自己,探索着未知领域,培养着逻辑思维,丰富着自身的知识储备;他们在无数次“你来我往”的交锋之中,炼就了强大的抗压能力、机敏的临场反应以及优异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无疑为两人在知识竞赛赛场上的稳定表现奠定了基础。徐振宇说:“辩论的关键不是急于反驳,急于论证己方观点,而是静心倾听他人所言,发现问题,寻找其中的可取之处。”


朱佳莉、侯晓幼、郑璐等均为学生干部,工作岗位上的她们尽职尽责,重视集体,勇于扛起肩上的责任。在老师眼里,她们宛如左膀右臂,学院大大小小的活动都可见她们的身影;徐燕娜大学期间在多项科技竞赛中获得荣誉,学习成绩本就优异的她在大学期间还参与并发表了核心期刊论文。勤勉三四年,投身实践之余,她们亦珍惜光阴,不怠学问。


“星星之火”团队每日开展备赛讨论


比赛前九天,人员的遴选依旧在继续。高压的备赛环境下,还持续着每日一次的实战模拟,训练的结果决定着最终上场决赛的人选——团队有六人,而上场名额只有四个。于“星星之火”六人而言,对手不止几日后将面对的“强劲院校”,还有他们自己。“在我眼里,六个人都如灿烂的星火。单就比赛来说,每个人都很关键,缺一不可。”领队老师齐陈蕴表示。正式比赛前三天,决赛选手名单出炉,郑璐和侯晓幼遗憾落选,但她们也并未气馁,而是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备赛的后续阶段。直至赛前,二人还陪着上场选手进行答题演练,帮着梳理时政述评的素材,稳定着团队成员的情绪。“我们的微信群名就是‘力争第一’,作为星星之火的一份子,我们应当坚持下去,继续发挥自己在团队中的作用,力争实现这一愿望。”郑璐说道。



星火聚散太匆匆,凌云高处自相逢

比赛迄今已过一年,“星星之火”团队队员们的身份从选手变成了准毕业生,即将面临的是考研及就业的压力,摆在他们面前的,是未知的征途。这一年,徐振宇怀揣法律梦想,参与了法考并计划着跨专业考研;潘华键原准备留学日本,但因新冠疫情影响而改变计划,着手考取南京林业大学;国贸专业的朱佳莉亦拾回曾经的目标,决定进修马克思主义原理;郑璐与侯晓幼预备着考取教育方向的研究生,徐燕娜则正准备着本专业的考研。


聚散难免,“星星之火”六人早已回归各自的学习生活,但在新的挑战面前,他们亦如赛场上那般不畏艰险,依旧朝着自己所爱而付出,而奋斗。采访那夜,六人在熟悉的办公室再聚时,队长徐振宇不禁感慨:“火之燎原,不可向迩,比赛的成功,离不开团队里每个人的努力。自比赛后,我愈发认识到,无论何事,只要脚踏实地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做好。”



推荐阅读

拾捡元培冬日的温暖碎片

元培青年|蔡元培奖学金候选人陈庚:于梦想处登高,做无畏的探险家

元培青年|蔡元培奖学金候选人许启昱:厚积薄发,逐医学之梦


END

来源 | 党委组织宣传部

文字 | 项新云 齐航博

编辑 | 赵慧

责编 | 金礼莹

终审 | 齐陈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