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5月20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为了劝我妈,我做起了“国学大师”

高敏 全现在 2021-03-09

全现在,全球青年精品资讯




作者丨高敏

家里有父母的,这个必须转!

又一次和母亲爆吵后,绿绿发现自己被母亲拉黑了。她索性开了个叫“国学爱生活”的公众号,想以在社交平台流行的“中老年之道”,来劝导母亲。

爆吵的导火索始于绿绿的一次职业选择——彼时,绿绿抵制996,辞掉了高薪的游戏编剧工作,转做影视编剧。近一年内,她接了三个项目,黄了两个,另一个写完后只拿到了定金,项目至今未开拍。有知名游戏公司向她抛出橄榄枝,她依然不想去。母亲得知后,二人的冲突达到了2020年的顶峰。

绿绿为了劝母亲宽容自己发布的第一篇文章。

2020年12月28日,绿绿写了一篇名为《刷爆朋友圈的深度好文:如何做一个好母亲》的文章,发到一个叫“国学爱生活”的公号上。文章历数了好母亲的三种特征,借此劝母亲对自己宽容。

她把内容转发给母亲,却被一眼识破:“不是说三个特征吗,怎么只写了两个点?这也没什么阅读量,一看就是骗人的。是不是你写的?”

绿绿只好承认,“国学爱生活”是自己刚开设的公号。母亲一看女儿“想做国学大师”,立刻转发到朋友圈,号召大家都来关注,还叮嘱她要日更,要严谨,不要“说了三点只写两点”。

两个月后,绿绿的一个闺蜜因为躺在床上玩手机,被母亲念叨太懒,不一会儿,母亲又跑到朋友圈发了张奋斗鸡汤图,号召“别再躺着了,起来加油吧,年轻人”。为了和母亲“斗法”,闺蜜找绿绿写了篇《中老年人,躺下吧!放松你的心灵!》,历数了躺在床上的三大好处,也发在了朋友圈,隔空喊话。

绿绿帮闺蜜写的劝中老年人躺下的推文。

这段经历随后被闺蜜发到了豆瓣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小组(“哈组”),一大批年轻人很快聚集到“国学爱生活”,抱团取暖——他们希望通过向绿绿定制内容,用长辈习惯、爱好的话语体系和表现形式,劝导其“不要过多干涉子女”“不要催婚”“不要买微商的保健品”……

“国学爱生活”受到追捧后,绿绿也思考起代际沟通难题和背后的原因,她比以前更能体恤和理解父母了。当然,她也更坚定了自己相信的东西。

以下是绿绿的自述——

01

“你最近在搞国学啊”

做一个老年公众号的点子其实在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就有了。

那会儿是2020年初,我在网上刷到其他地方出现了新冠病例,就让我妈囤口罩。她不信,觉得我危言耸听、大惊小怪。我记得那会儿周围的很多朋友都遇到了类似问题,怎么劝家长不要出门聚集都不行,他们特别不在乎,不戴口罩,还老往外跑。

这让我们发现跟家长对抗的痛苦和沟通的困难——他们宁愿盲目相信一些公众号里的内容,也不听子女的。比如有公众号说把文章转发89个群就能得一件羽绒服,我一开始就说是骗局,我妈非不信,她真去转发了,没有89个群,就自己建群往里转,最后也没有得到羽绒服。

我妈就是我的灵感缪斯。我先去看她关注的内容,都是些“国学文化”“佛学文化”“佛经文化”“爱生活”“女人要自强”之类的,我就取了其中出现最多的关键词,叫“国学爱生活”。

绿绿找了个葫芦,P上字,就是“国学爱生活”的头像了。

至于(公号)头像,我看好多老年公众号都用佛像、葫芦、莲花,我就也搞了个葫芦。这毕竟是我“金字招牌”下的门脸,担心侵权,我自己整了个小葫芦,摆在白色保温杯前拍了一张,再用美图秀秀P上了“国学”两个字。内容的说辞、文风,都是跟我妈朋友圈“取经”学来的,字要选公众号后台最大的字体,而且一定要是彩色的。

标题和内文一定要有“福报”“影响财运”“一定要看”等词句;内容中最好引用风水大师、权威专家或是《黄帝内经》的话,用中老年人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来包装我们想说的话。

每次推文前,我妈都会给我提很多意见,比如引经据典不够,配图不够好看,字还不够亮之类的。我分析,可能因为他们以前比较穷,家里都是黑白电视,彩色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更好的东西,看到会很开心。

母亲把绿绿的文章分享到朋友圈,留言区的评论。

到现在我妈都不知道我在干什么。我说有记者要采访我,她就以为是因为国学采访我的。她还到处告诉别人我在搞国学,甚至有亲戚来说,“你最近在搞国学啊,还这么多人看,很厉害”,我就会说“没错,我已经是个国学大师了”。

其实我是反国学,但在中老年人看来,我真就是个国学大师了,整件事就很现实魔幻喜剧。

02

“国学大师”的养成

2月22日,我闺蜜把公号的事发到豆瓣“哈组”后就火了。连续两天,我的手机都在不停震动,后台消息和关注者一波一波地来。现在(截至3月2日),公号已经有接近2万粉丝,每篇阅读量基本都破万。

我看过后台粉丝数据,大约80%是年轻人,剩下的是中老年人。内容太多了,我就邀了闺蜜跟我一起管理后台留言和内容运营。

其中有些留言很搞笑。很多人会发“拜托了”“麻烦了”“辛苦了”,再配上双手合十的emoji表情;还有希望科普下螺蛳粉不是臭面的;有希望写养猫、养狗、养兔子会带来好运的。

公众号后台的留言。

也有求帮忙定制内容的。有些是劝奶奶不要被微商卖的保健品骗;有些是希望劝父母不要过多干涉自己生活,最多的主题是催婚,其次是催生,接着就是催二胎的,第四多的是要求子女考诸如公务员、老师、医生等体制内工作的。

一些过分的要求我就没采纳。比如希望写熬夜、喝酒对身体有好处的,就感觉有些胡扯了,我得好好判断,最起码不能害人吧。

后台也有人希望我跟长辈科普同性恋不是病,我很尊重他们,但现在还不能发。同性恋这个话题对长辈们来说,由“国学大师”说出来太出格了。我虽然是披着国学外衣的友军,但发了这个,担心长辈们就不信我的账号了,其他想说的话也不能说了。再说,就算我真的写了,你敢转发给家长吗?这在现阶段就很难。

公众号后台的留言。

现在已经发布的内容里,第一条是我用来劝我妈宽容我的,第二条是我闺蜜定制的,第三条是后台粉丝留言说爸爸从来不做家务,我就写了一篇《不能不看:一个事业有成的男人给的忠告》,呼吁父亲们分担家务,和孩子有效沟通,最后还加上了“转发10个群,好的内容就要分享,关注支持中国人!”的红字。第四篇的内容是,《一定要警惕:损害大脑的那样东西!》,是基于很多人的留言,说父母和爷爷奶奶总是超大声外放短视频,年轻人早上五六点就会被外放吵醒。

“国学爱生活”已发布的部分内容。

目前传播度最广的一条是《子女一生孤寡,只因为父母做了这几件事情》的反催婚文,阅读量已经超了5万。我妈还转到了朋友圈,说“咱们要做聪明的父母,不能耽误孩子”,可见确实有些效果。

这些内容的背后其实是两代人对话的不平等。大家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父母觉得自己是长辈是权威,永远是对的,孩子没有和他们平等对话的资格。就算意识到自己错了,父母也不会道歉,最多会说句“吃饭了”,就代表结束冷战。

中国的父母太爱管子女了,觉得应该对子女的一生负责。而且他们宁可相信公众号的也不听子女的,因为觉得公众号动辄提到的风水文化、养生文化是引经据典,是真的,而子女每天在网上看的都是瞎胡闹,不沉稳。那不如我就做一个他们觉得权威的公众号来对话。我想,这也是我写的内容之所以迅速引发了年轻人追捧的原因,大家都存在和父母沟通的问题。

我现在每天更新的动力就是一直有人在后台催更。目前内容排期已经排到了下个月,呼声高的尽量往前排,接下来的内容会有关于催生、催二胎,父母不要干涉子女幸福,控制欲太强,高三学子被家里逼着吃各种保健品的,信微商的,买葫芦的,信刷短视频能赚钱的……

现在已经有一个广告合作找了过来,是理财产品,和小额贷很像。考虑到目前公众号受众是比较容易被骗的年轻孩子和中老年人,我们拒绝了。

03

反叛的女儿

我家在一个北方城市,就跟爸妈的关系而言,我从小就是一个反叛分子。

在老家,长辈都很注重孩子的学习,学习不好就等于这辈子都毁了。而我从小就喜欢在课堂上开玩笑,我爸妈和老师觉得不对,我就跟他们对着干。高中的时候,我还因为下课说话被罚过站,因为老师觉得大家下课也应该学习。

我小时候跟我妈对着干的程度,让她一度觉得我是个“神经病”。我们老家过年要磕头,凌晨四五点,我就被从睡梦中拉起来,吃顿饺子后,被父母拉出去在全村循环磕头。我说,你们不如给我找个车到处转,我跪在车上磕头,不就好了。

上大学后,家里来亲戚,我妈让我给他们端茶递水打招呼,说我是大学生了就必须这么做,展示大学生的风采。我特别烦,等亲戚来了,我就说“大家好,我考上大学了”。你不是让我展示大学的风采吗?我就这么干。

绿绿本人。

这些你听起来像是在开玩笑,但在我们老家,大家都觉得我这么做是离经叛道的。不过,当时除了跟我妈作对,我也不知道用什么别的方式去反叛,所以母女关系一直很僵。

我大学读电力专业,这个专业毕业后基本都是去电厂工作。我从来没想过要去,所以上课只是看小说、写小说。大三的时候,我参加了个小说大赛,得了二等奖。那是个游戏公司办的比赛,其实是为了选拔游戏编剧。再后来,我就来北京做游戏编剧了。

当时我还没毕业,不到二十岁,就搞掂了工作,工资还挺高。我从我妈眼里的“神经病”,成了家里最有出息的孩子。我妈觉得这像做梦一样,远远超出了他们对我的预期。

一方面可能是经济基础决定话语权;另一方面,踏入职场后,我也逐渐明白父母赚钱不易,开始体恤妈妈,我们的关系开始变好了。我会经常给她买东西,两人怄气的时候我就给她发红包,她会忍不住点红包,只要点了就代表关系破冰了。

最近的矛盾是因为我辞职引发的。我毕业后就一直在做游戏编剧,当时就觉得为什么我工作做完了却不能下班,这很不公平,也很不值。一些大厂老员工自杀的新闻让我开始担心自己的将来,一位经常熬夜的同行朋友的猝死最终让我下决心辞职,坚决不做资本的韭菜了。

辞职后,我开始在家里写剧本。一共接了三个项目,两个直接黄了,一个写完后只收了定金,至今都没开拍。这导致我对影视行业感到无望,在家里躺了两个月。

期间有国内知名游戏公司找来,想让我去做游戏编剧。我一问对方是996,就直接拒绝了。我妈知道这件事后,就跟我吵,当时还拉黑了我。就是因为这件事,我开了公众号,写下了第一条推送,想劝她对我宽容些。

我也有自己的焦虑。最近的不顺总是让我陷入自我否定中,好像我的想象力一般,文风也已经古早了,我时常会怀疑自己是不是比别人差,也没有了以前的意气风发。我没觉得拒绝996有问题,但这的确对我的生活造成了影响——我确实没有找到更好的工作。

04

“觉得父母不可理喻,只是因为我们差着时代”

我们有时觉得父母不可理喻,只是因为我们差着时代。

中国用100年就发展出了别的国家几百年的程度和速度,表面上我们和父母只差了几十岁,其实可能中间差了好几百年的发展。

比如辞职,这在父母看来是一件天大的事,因为他们一辈子就做一个工作。他们也不理解我为什么抵制996,我妈会说“真好,一周还有一天休息的时间”,因为她是工厂女工,(以前)没有双休的。

再比如,父母往往爱用风景照做头像,其实是因为他们从来没看过那些风景。他们年轻的时候,没有时间也没有钱去看远方的风景。就算有时间了,他们也舍不得花钱去玩。消费在他们看来不是好事,他们更愿意把钱留给子女将来用。

我其实越来越理解他们了。拿“假靳东”事件来说,中老年人觉得视频这种会动的东西没法造假,那就是权威的、不会骗人的。同时也说明他们那一代是缺爱的,他们的年代几乎不谈“爱”,当假靳东把“爱”挂在嘴边,他们就会觉得对方在跟自己表白,自己得到了爱。

中老年表情包。

我属牛。我妈遇到“家里有属牛的,这个必须转”的东西,都会发给我。我会说这是骗人的,不要给我发了。“但是你属牛啊”,我妈觉得别人都转给了属牛的孩子,自己的女儿没人转,就得不到幸福了。中老年人之所以爱送祝福,是因为他们觉得那是好东西。

父母对我们的理解也总是有偏差。我有个朋友之前在朋友圈转发文章,配了“我日”两个字,他妈妈长篇大论劝他,说一个大学生,在亲戚面前发这些显得没素质,让他删掉。我堂妹发过一张和男生的合影,父母就让她删掉或者在评论区解释这是她的朋友,不是男朋友。

这种事情太多了,让我觉得最好还是别让爸妈看自己的朋友圈,省得他们问东问西,所以我曾经的朋友圈是屏蔽了父母的。直到有一次看节目,里面提到,当你在外地时,朋友圈是爸妈了解你生活的唯一渠道,我突然觉得好心酸,就对他们开放了所有朋友圈。

绿绿和母亲的对话。

其实,父母也在努力理解你的生活。妹妹告诉我,我妈会研究我发的表情包是什么意思,还要去问她,我又一阵心酸,其实有些只是毫无意义的表情包。

比如我发个小黄鸭泡在浴缸里的表情,我妈会回复说“你去洗澡啦?”我发小猪快跑的表情,我妈就问“你要走啦?要去开会了?”我发过民国(韩国童星)被P了黑眼圈的表情,我妈就以为我熬夜都有黑眼圈了。我发明星的表情包,她就会问这是谁,是同事还是朋友?

后来我就很少给我妈发表情包了,要发也只发上面有字的那种。

母亲总是热衷于转发“家里有属牛的,这个必须转”的内容。

我跟我妈的关系真正破冰,是在我姥姥姥爷去世之后。这让我意识到,妈妈没有父母了,只有我们这个小家了。她没有妈妈了,而我还有,所以我要对我的妈妈好一些。

我庆幸自己年轻时就懂得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道理,也幸亏我提前赚到钱了,所以我妈想干什么我都尽量支持。以前我妈发鸡汤养生迷信的东西,我都很无语,现在我都会回复她“真的好有用”;她喜欢在全民K歌App唱歌,我就给她买话筒,天天给她送花,做她粉丝榜的榜一,还给她买了100个粉丝。

我工作之后意识到,爸爸妈妈同样都上班,但妈妈还要兼顾家庭、照顾我们,她也挺可怜的。有了这样的认知后,我开始体恤和迎合妈妈,她开心其实比什么都重要。

慢慢的,她也会接受一些我的思想。如果我说她不对,她也会跟我解释自己的想法,我们不一定会听对方的话,但会互相包容,即使是各说各话,也是最舒服的状态。

很多人在后台说,父母现在看得更多的是短视频,建议我们赶紧做视频。我发现我妈真的是中老年风短视频“天才”,于是,就计划我来提供内容,让我妈去美化,美化一个给她五块钱。共同搞创作,我们的关系也能进一步改善。

既然我无意中做的公众号突然火了,我打算试试做自媒体,也会继续写剧本和小说。不过,这次我给自己定了期限,如果到2022年初还没起色的话,就去上班吧。当然这不是说996是对的,只是说明我这个人可能没有抵抗996的能力。

(文中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全现在原创文章,转载请查看菜单——

往期好文,点击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