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上海
2
习近平
3
新疆
4
鄂州父女瓜
5
乌鲁木齐
6
疫情
7
H工口小学生赛高
8
习明泽
9
芊川一笑图包
10
印尼排华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上海
2
习近平
3
新疆
4
鄂州父女瓜
5
乌鲁木齐
6
疫情
7
H工口小学生赛高
8
习明泽
9
芊川一笑图包
10
印尼排华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占坑式辩护”,侵犯了谁?
bxrf的瓜
嗷嗷哭!三斤午夜痛哭,压力太大了!阿哲遭恶意举报,爆瓜内幕!
童锦程爆阿哲抖音年度!哦嫂猫猫抖音复出开播!北王示爱囧囧丸!
陈泽心疼阿哲,回应大舞台节奏!哲修辰杭州聚会!宇文泡1600万叫价青蛙哥!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 | 唯有苦心孤诣,方可虽远必诛
Original
坏土豆
坏土豆不哭
2021-02-19
文|坏土豆 陪我的
国
一起逆袭
公众号|坏土豆不哭(htdcry)
大秦,疆域面积为
347万
平方公里;
汉初,疆域面积为
267万
平方公里;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1年登基,至前87年逝世,在54年的时间里,将中华疆域扩展至
586万
平方公里,为初期的2倍以上,有效活动范围更是达到
1000万平方公里
以上;
汉武帝一方面恢复并巩固秦朝原有领土,同时积极拓展。
以卫青、霍去病为将领,对匈奴展开三次气势恢宏的重大反击战,最终夺回河套地区,解除了匈奴对大汉边境的威胁;而被歼15万的匈奴退往大漠以北,人畜锐减,开始走向衰落直至最终消亡。
自此,汉朝将北部疆界巩固在阴山一线。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出击河西,俘获了匈奴浑邪王的儿子。不久,浑邪王杀了负隅顽抗的休屠王,率众降汉。汉朝的
疆域扩大到了整个河西走廊和湟水流域—即今青海湖以东、祁连山东北地区
,先后设置了酒泉、武威、张掖等五个郡。由于对河西走廊的控制,通向西域的大门已经打开。
这里的意义不仅仅是对地方区域的控制,更在于自此使中原文化进入了中亚地区,丝绸之路开始出现,
河西走廊成为中西方艺术、文化、佛教等多方面交流的枢纽
。
前130年,武帝就征发士兵推进西南,并在这里新设了十几个县,在此后陆续建立了七个郡,将西南边界扩展到今高黎贡山和哀牢山一线。
公元前109年,武帝用辽东,剿灭卫满政权,把东北疆界推至辽东一带。
公元前113年,汉军分五路进攻西南,俘获吕嘉。在南越属地设置了八个郡,次年又跨海于海南岛上置珠崖、儋耳二郡,南部边界较秦时更为扩展。
大汉东抵日本海、黄海、东海暨朝鲜半岛中北部,北逾阴山,西至中亚,西南至高黎贡山、哀牢山,南至越南中部和南海。
汉武帝不仅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早期基础版图,更是在此基础上开通了丝绸之路,将中华文明向世界传播,最终改写了整个全球文明史的进程。
第一部分:战争的成本,高到触目惊心;
第二部分:古代战争的秘密;
第三部分:远征匈奴,有多难;
第四部分:虽远必诛的背后;
第五部分:中华之精神,千古一帝;
好战必亡
,是因为很少有政权能承担战争的成本。
在我们的感觉中,游牧文明对农耕文明在冲突中一直处于优势,这里有多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最主要的原因是农耕文明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与沉淀,但建立一座大厦,旷日时久,而摧毁可能只需要一瞬间。
就和玩帝国时代游骑兵一旦冲进了自己的主基地,毁田杀民,自己苦心经营就往往烟消云散。
农耕文明是有自己的基地的,基地被摧毁就完蛋了,而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活动范围是随时流动的,是不确定的。真实的版图可不是帝国时代骑着马就可以搜索完,这个版图远远超过了人们的认知,只要游牧民族一息尚存,就在未来有可能卷土重来。
匈奴对于大汉来说,就是一群抢劫犯,你追他就骑着马跑,你累了回来休息他得到一个空隙又跑过来拆房子毁地,让你不胜其烦。
说白了就是再强大的人也怕碰瓷的,开奔驰的碰到躺在路上的地痞,往往会花钱消灾,因为你赶着去开紧急会议,他可以在地上躺一天,反正没事做。
如果匈奴能不逃跑或者有个主基地,都已经被剿灭无数次了,但是匈奴本质工作就是游牧打猎的,凭啥不跑呢。
除非彻底剿灭,让他元气尽失。
要想保家园平安,就必须给匈奴「保护费」,采用屈辱的和亲政策,贡献大量的财帛粮食美女,才能保得苟且平安。
其次,是因为骑兵对步兵的碾压优势。
这在古代,不仅是力量的悬殊,如坦克对步兵的碾压,更是在于骑兵强大的活动能力。
在靖难之役中,朱棣那能够在劣势下翻盘,最主要的原因是朱棣驻守北方,培养的游骑兵机动能力远远超出步兵,可以直接忽略掉对沿途城镇的占领而以最快速度直取中央,这就颠覆了常规战争的认知。
而常规的行军打仗,后勤工作是所有将领的噩梦。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辎重的运输在战争的重要性往往排第一位。
古代战争,多数以弱胜强的战役是烧毁敌人粮草,一旦后勤补给线被摧毁,军队就已经离覆灭不远,只能撤退或者投降。
中国古代战争中,我们动辄看到记录的50万大军,里面一大半都是运粮的民夫和后勤人员,没有几个政权能够供养50万职业军队。
粮草供应的成本高到令人发指,没有后勤补给,军队即刻崩溃。
在梦溪笔谈中,沈括记录
3个民夫供应一个士兵,达到了战争的极限
,而能活动的半径不超过640公里,还不够今天长沙到广州的距离,一旦超过640公里的活动半径,每增加一公里,运粮成本指数级增加。
距离越远,路上耗费的越多。
而汉武帝时代,向西部推进了3000公里以上,是沈括推算的近5倍!
长途粮草运输,运送1份的军粮到前线,通常需要准备10份以上,因为一路上民夫和运粮的马匹驴子都需要吃东西。
在道路畅通的前提下,民夫手提肩扛全程步行,一天的极限是40公里,而如果用牲口,能提高运输的数量,但是牛马的食量更为巨大,往往得不偿失。
一般来说,供养7万军队,需要30万的民夫,但是37万大军就不能种地,古代一个农民大约劳动一年可以提供4个人的粮食,加上农民自己吃的,这就需要12万农民才能提供后勤保障。
但是农民凭啥把种的粮食都给部队?
如果是十税一,就需要120万人的农民;即使是十税五,也就需要近60万农民......
但是这样就够了吗?还远远不够。
在冷兵器时代,我们看到残酷的战争中,为什么最前排的战士一往无前无惧生死,在攻城战中,面对巨大的威胁,暴雨般的箭矢,甚至沸水毒火等各种要你命三千,士兵们还是不怕死的登城?
光有严酷的法令是不够的,在古代,国家的概念也没有深入人心,靠政治动员也是不够的,要让将士们保持持久的动力,就必须有对将士们的重赏。
因为当兵的也不是傻子,王公贵族们光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他们醉生梦死酒池肉林,让士兵们「为国为民」,没人会信。
在历代,士兵们杀敌都会享受厚禄。士兵们的立功一般分为三种:斩首、夺旗、先登。
斩杀敌人获得首级是普通士兵晋升的最佳途径,从秦代开始,斩杀敌人首级一颗,加爵一级。
这一制度带来了轰动性效果,往往被历代所演进与沿用,加爵在秦代有什么好处?
秦代军功分为20级,从低到高分别为: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
有了爵位,国家每年会发放俸禄,就可以「吃皇粮」,从最低的50石到最高的1000石,但好处还不仅仅是这些。
仅仅最低等的公士,只需杀敌一名,获得的奖励就可让人垂涎欲滴:田一顷、宅一处和仆人一个;
越往高处走,越能彰显尊贵,如到了大夫,就可以刑不上大夫,可以见官不拜。
而在汉代时,除了上阵杀敌,国家还将爵位作为了一种金融工具,百姓可以用粮食购买爵位,往往一个普通的农夫,需要辛苦劳作8到10年以上,才可以买到一个爵位。
所以对于士兵们来说,杀敌立功,一夕之间可以取10年之功,合法收益远远比杀人越货要高得多,还能获得荣誉和地位,士兵们自然奋不顾死。
这是阶层跨越的最佳途径。
而国家也需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一场大的胜利如果斩敌首级千颗以上,就相当于有千人左右以后享受国家俸禄。
也因为巨大的诱惑,在古代,有大量的道德败坏的军队斩杀老百姓冒充敌人首级,或者在打仗时毙敌后相互争功相互残杀,要么就是终于杀敌一人,砍下首级就火急火燎的跑到后方去报功,但是能够先杀伤敌军都是武力强大的士兵,他们全跑后面去了,菜鸡就全留了下来,导致全军溃败。
在后期的军功记录中做了大量的改革,如记录小队功绩,整体奖励并有专门的人员清算杀敌数量才规避了很多漏洞。
而先登即对第一个攻上敌人城头勇士的奖励,更是足以让士兵们疯狂,明将李如松,其在攻打平壤城前夕,为了激励士气便宣布,攻城时第一个先登的士兵,可以获得赏银五千两!
在明代,一两白银的购买力相当于今天的1000元人民币,5000两就直接是500万人民币,收益比抢银行还丰厚,人生从此截然不同,而且还能光宗耀祖,一朝登天.
所以,在古代,有专门的先登部队,人人争相希望能进去,冒着敌人的箭矢和滚木向前冲。
韩非子曾经说过:秦国为了激励先登之人,以百里封宅和高官俸禄作为赏赐。如此诱惑下,秦军作战异常勇猛,大有横扫千军之势,所到之城,无论多么坚固,皆可破之。
一方面,士兵们拿命换来了荣誉,另外一个方面,朝廷也大出血。
这是打了胜仗,朝廷需要拿钱出来,打了败仗呢,也少不了。
对阵亡将士的抚恤金也是一笔大钱,朝廷必须要凝聚人心,否则,必然让将士们寒心,再也不给朝廷卖命。
对阵亡将士,有各种方法表达朝廷的慰问,如加封女眷,从县君到国夫人,还可以恩萌子弟,赐予钱财宅地。
当然,最实际的就是给阵亡者家属给钱,如宋代,是给死于战争的普通战士家属三匹绢,并免除徭役三年。如果士兵们家中有鳏寡孤独,无依无靠的情况,甚至于朝廷供养。
所以,仅仅在军队后勤和将士封赏上,朝廷就拿出了血本,这还不算在工程和装备上的巨大开支,武器护具、营帐大车、衣物旗号、建筑材料、锅碗瓢盆、斧锹锯镐.....更是一笔天文数字。
因为总不能让士兵裸奔着上阵,那就等着敌人的屠杀,从最基础的皮甲到铁甲,没有便宜的。
汉代士兵的装备是怎样的?
普通士兵的制式武器主要有环首刀,汉弩,卜戟,玄甲和钩镰等一些较为先进的武器,如环首刀装备了大量的骑兵部队,然后这个是为了迎合骑兵部队的劈砍方式所产生的,而汉弩的设计锻造技术也是比秦时期好了太多,且射程达到了150米到300米的距离。
接着就是玄甲,这个可是由1842片铁片用绳子连接而成,重大概三十斤,防御力可以说是非常强了,再就是汉戟,这是给士兵们击刺,钩刺格挡对方的武器,极大的增加了士兵的攻击力。
这样的装备当然强悍,但是要多少钱,在物资匮乏的古代可想而知。
从秦代开始,装备全部是标准化打造,多次征调全国工匠进行集中打造,一方面所耗费的物资成本远远高于粮草,另一方面,作为手艺人的工匠,要比普通农夫金贵得多。
以上数据基本上是查不到了,但必然是耗费整个国库,在古代,职业士兵和人口的比例一般达到1:20就已经到了极限,否则,就必然是乌合之众。
正因为战争的巨大成本,没有那个成熟的皇帝敢轻言战事。
宋代时,西夏战败,一万多名士兵全军覆没,宋神宗在朝堂上直接崩溃,对着文武百官失声痛哭,乃至夜夜哀嚎,年仅38岁带着遗憾抑郁而终。
我们看到战争的成本,就能理解宋神宗的痛苦,相当于我攒了20年的钱,就为了打这一仗,结果全没了,一生的梦想就此葬送,谁能撑得住?
多数皇帝,一生打上一两次仗,就已经到了朝廷国力的极限,结果汉武帝在位54年打了43年的仗,几乎没有消停,而大汉居然没有亡国。
但,在历代皇帝的教科书中,汉武帝往往成为了一个方面教材,当太子按捺不住说自己未来要征讨四方时,太傅往往一声怒喝:
殿下是要学汉武帝吗?
汉武帝成为了暴君的代名词,司马光时代评价到: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敞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
要知道,战争的成本大,但汉武帝时代的战争成本还远远高于历代。
为了应付战争的成本,很多时候会有人取巧。
比如军粮,最好的方法是就地征调,一下子省掉了80%的人力成本,当然,往往就地征调就成了打劫,走一路抢一路,军队直接变成了暴徒大军,一路烧杀抢掠,更夸张的抢不到吃的了就拿人做干粮.....
还有的军费什么的都不给了,直接屠城抢劫,这就当对军队的犒赏。
汉武帝时代远征匈奴,超长距离奔袭,沿途都是荒漠草原戈壁,就没有任何就地征调粮食的可能,即使剿灭了匈奴的部落,想抢钱,匈奴对大汉本来就是抢劫犯,能抢个啥?
但是汉武帝的难题,对匈奴来说,却是他们的先天优势,北方草原除了盛产马匹外,还盛产牛羊。当中原民众因为要使用牛作为生产工具、对耕牛倍加爱护,匈奴却将牛肉作为日常食品。
匈奴骑兵的军粮,也是风干牛肉。具体做法是:将一匹牛杀掉,取出数百公斤的牛肉进行风干,变成十几公斤、二十几公斤的牛肉干,随身携带。
牛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营养丰富全面,其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提供的热量远比稻谷粟米这些高的多。一名匈奴骑兵随身携带的一包牛肉干,能吃上数月之久,根本就不必要额外配备后勤保障人员。
匈奴骑兵就是依靠这种高热量、营养全面的牛肉干,屡屡南下侵犯中原。
他们骑着马,机动能力是步兵的4倍以上,跑也跑不过,追也追不过,打得过就抢,打不过就跑,几个月的时间,总能抢劫到城镇村庄,所到之处,放火屠城,甚至抓人做干粮,留下一片狼藉,生灵涂炭。
历代汉朝皇帝,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花钱买平安。
汉武帝远征匈奴的第一个难题,传统的步兵根本就不要想了,要打败匈奴,必须建立大汉铁骑。
否则,永远只有望着匈奴军队绝尘而去的背影叹息.....
在古代中国,马匹是尊贵身份的象征之一,马援曾说
马者,兵甲之本,国之大用,安宁则以别尊卑之序,有变则济远近之难
。
但对于中原王朝的普通百姓来说,没有养马的习俗,根本不划算,谁都不会傻到用马去犁地,游牧民族的马匹随处可见,大汉刚建立的时候,整个朝廷都找不到4匹颜色一样的马,可见有多稀缺。
从汉文帝时期,就开始苦心经营养马,朝廷颁布了复马令,鼓励民间养马规定凡是养殖一匹马的农民,可以免除家里三个人的兵役,甚至可以用捐马的形式来给自己赎罪。
在律法上禁止民间屠杀马匹,盗马贼会被直接处死。
到了汉景帝时期,将养马作为朝廷支持的核心项目,专门设置了三十六所养马用的牧苑,并继续鼓励民间养马。
而汉武帝更是花了血本,大幅提高马的价格。从5000钱的正常水平提高到20万钱,大幅刺激了百姓养马的积极性。同时官马民养,朝廷将母马借给百姓,三年后,每10匹母马额外归还1匹马,其余生下的马归百姓。
但是中原豢养的马匹在力量、爆发、耐力、身高上都不如草原上的良驹,这相当于战争还没打,就已经输了一半。
将驱逐匈奴作为自己毕生事业的汉武帝来说,这是首当其冲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射雕英雄传中的汗血宝马,原产于土库曼斯坦,也称为大宛宝马,在各个维度都远胜于中原本地马,不仅身材高大壮硕,且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
汗血宝马在平地上跑1000米仅需要1分7秒,并且极具持久力,可以在84天跑完4300公里,均是普通马匹的2倍左右。
不仅如此,汗血宝马是在艰苦环境中作战的神兵利器,它非常耐渴,即使在50摄氏度的高温下,一天也只需饮一次水,因此特别适合长途跋涉。
在1998年时,一场赛程为3200公里、赛期60天的赛马比赛中,54匹参赛汗血马都坚持到了终点。
当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带来了有关西域诸国的情报,其中最吸引汉武帝的就是关于大宛宝马的传说。
早在前113年,有一名敦煌囚徒,千辛万苦在当地捕得一匹汗血宝马献给汉武帝。汉武帝得到此马后,欣喜若狂,称其为天马。
汉武帝亲自作歌咏之: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跇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
但仅有一匹千里马是没用的,大汉也不清楚汗血宝马的确切来源,不能改变国内马的品质,现在,张謇带来的信息让汉武帝终于明确了,改变国运的宝马在大宛。
汉武帝花了血本,打算用金马换宝马,在公元前104年命车令为使,带千金及一匹黄金铸成的金马去大宛国首府贰师城换汗血马。结果大宛国王不干,使臣空手而归,不仅如此,大宛国王还见财起意,在使臣归途中杀了汉使抢了金马。
这下子大宛闯了大祸,汉武帝一要报仇,二要良驹,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命李广利率兵远征大宛。
但是,第一次对大宛的攻打极其惨烈,也让汉武帝第一次完全明白了远征的代价。
大宛,已经超出了狭义的西域的范畴,今天从北京做飞机到土库曼斯坦,也需要7个小时,全程超过4000公里。
汉军在冬季出发,寒冬的雨雪,落到了前进的汉军头上。在必经之路上,还有风沙漫天的雅丹地貌白龙堆。加上翻越帕米尔高原支系山麓所引发的各种身体不适与头痛发热,汉军在路上就士气低迷。
不仅如此,在艰难的环境下根本无法收集草料和粮食,不得不沿途杀牛马为食。结果失去畜力的汉军更加被动,而且战车和攻城武器不断丢弃。李广利被迫在车师附近的高昌壁,安置了一部分伤病员,并留下部分人马保卫后路,然后剩下的兵马继续前进。
进入西域之后,当时的大汉还远没有形成「天威」,沿途的各国闭门谢客,即使李广利拿出重金也不给他们提供粮食。
一路又饥又渴,汉兵抵达郁成城时,仗都还没打,就从4万多人减员到了1万人,已经是强弩之末,根本打不下来,
李广利准备撤退,汉武帝大发雷霆,派使者拦守玉门关,告诉李广利,大军撤,就斩杀李广利于玉门关!李广利害怕了,因而留驻敦煌。
如果不能取
得
对大宛的胜利,远征匈奴就只会是一场梦境,而且在大汉与匈奴的战争中,西域紧靠匈奴,西域各国开始都是墙头草,连大宛都不能打赢,就无法对西域形成威慑,谁都不会拿大汉当回事,在未来的战争中,西域必然与匈奴暗中勾结,让大汉左右为敌。
经过一年多的准备,汉武帝苦心磨剑,做了充分的准备,再次从敦煌出兵六万人,带有牛十万头,马三万匹,驴、骆驼以万数计算。他们多带粮食,兵器、弓箭等极为齐备。
第二次出征,汉朝还增派甲卒十八万人到酒泉和张掖以北驻守,并征调大批粮草辎重供给汉军,驱车载运的人众络绎相连到敦煌。而授任两名会相马的人为执驱马校尉,准备在攻破大宛以后选取良马。
这一次,队伍庞大兵强将广,西域的小国也都是势利眼,所至沿途各个小国纷纷迎接,拿出粮食供养军队。
这一次做好了充分计划的大汉军队再也不是两年前的疲惫之师,不费吹灰之力血洗了大宛的盟友轮台国,并包围大宛的城池,攻城四十多天。大宛臣民眼看毫无胜算,赶紧撇清关系,内乱杀死国王,打开城门求和。
大宛这次终于知道了虽远必诛绝非空话,汉军挑选了约三千匹好马,而且立了大宛的新王,顺利回到长安,沿途的西域各国,尽皆表示成为大汉的属国。
大汉从此开始设置了酒泉都尉,掌管西域事务。从酒泉到罗布泊都设置了瞭望哨,还大规模建设烽燧和驿站。使者都尉这一职务也出现在了官职表上,统一管理在外活动的使节。
汉武帝欣喜若狂,当即把大宛宝马改名为西极马,赐予天马的桂冠。
得到大宛的宝马,仅仅是让武帝得到了远征匈奴的基础,是一次准备工作,但仅仅是准备工作,就已经让大汉元气大伤。
第一次战役损兵折将近2万,这对于3600万人口的大汉已经是严重损失,第二次汉军的主力是6万人,到达大宛境内的汉军有5万人,沿途驻扎,走失,疾病,缺水而死者依然超过万人;在从大宛得到了3000匹马后,但是在归途中再次遭遇连续的雨雪恶劣天气,回到玉门关的汉军只有「万余人,马千匹」。
得到了大宛宝马,大汉有了构建机动特种部队的基础,但是,仅仅有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
很多人认为,是汉朝的文景之治,让汉武帝有了讨伐匈奴的基础。
这样看是搞笑的。
大汉的赋税,是丁税、田赋和徭役,在田赋上,开国之时为十税一,在文帝时,是三十税一,而且在汉代初期,是没有商业税的,导致在武帝初期,商人豪强,已经富可敌国,但汉朝的积蓄,也就是粮草较为丰富。
要想靠十税一或者三十税一,就完成将大汉的疆域成倍的扩充,那任何一个皇帝都想这么干,但很多帝王仅仅完成了汉武帝不到一成的功业,就已是亡国之祸。
要打仗,钱从哪里来?
因为这个要命的原因,历代都有
史
官说汉武帝不应该打匈奴,的确,汉武帝打空了整个国库,那如果不打呢。
那就是每年只需要拿出很少的国库积蓄去收买国力远远不如大汉的匈奴,每年给匈奴供奉美女和财宝。
虽然匈奴欲壑难填,在拿到岁供后依然南下侵袭,但损失,毕竟是有限的,毕竟,只有北方少数的地方受到了损害,多数地区平安无事。
这些史官们说的对不对?
但凡这样想的民族,在整个地球上已经消失了。
对国力弱小的匈奴尚能妥协,还有什么能不妥协?那80年前是不是应该毫不犹豫的对日本投降才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在很多村子里,被人欺侮的,往往不是身体瘦弱的,而是经常妥协,希望息事宁人的人。
汉武帝,对家人无情,对臣子无情,被人评论为暴君,但他是中华民族的巅峰英雄,也是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帝,代表了中华民族永不妥协和绝不屈服的伟大精神。
中华文明,因有汉武帝这样的英雄才让我们觉得骄傲与自豪。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是与朴素的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一样,是中华民族延绵千年的根本所在。
但是豪言壮语,谁都会说,没有人会去打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
要远征匈奴,该怎么做?
古代九成的帝王,就是简单的加税征饷,但是大一统的王朝,对比封建制尽管在动员能力上有巨大的优势,可在王朝的中后期,官僚体系不仅将动员的效率成倍的放缓,而且任何一次加税最终都变成了劫贫济富,让普通百姓倾家荡产,官员们却大发横财,最后帝王的伟业还未完成,离着封狼居胥还有万丈距离,全国已经烽烟四起。
而汉武帝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最终成就传奇霸业。
本章结束,下章:汉武帝与资本的战争,在本周更新。
有话想说,点击留言板-留言板
延申阅读:
雍正,向权贵宣战
!
经济危机,工业时代的命运
孤独的皇帝,300年的宿命
欧洲老爷们的高福利,还能吃多久
拜登黄袍加身,公知们卷土重来?
拜登赢了各国的跪舔,看我们的2020
摧毁世界的不是核弹,是圣母
这,才是中国对抗霸权的终极武器
恨国党是怎么炼成的
80年前,我们经历了怎样的绝望
历史公众号:一个坏土豆 iamhtd
时评公众号:坏土豆不哭 htdcry
知乎id:坏土豆 知乎专栏:坏土豆趣科普
微博id:一个坏土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