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云南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省委、省政府团结全省各族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完善一个体系优化一个空间筑牢一方屏障生态环境持续优良绿色发展更加深入最美丽省份建设全面开启
具体来看↓↓↓
一、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逐步完善
从单一制度出台转向制度体系构建,完成改革事项118项,完成率为100%。
生态补偿、河(湖)长制、农田水利改革、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生物多样性保护、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一批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突破性、标志性的制度相继建立。
全省生态文明建设首部综合性、统领性、倡导性、促进性的地方法规《云南省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促进条例》于今年7月正式施行。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增加到39个,2015-2019年争取中央财政下达云南省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279.1亿元,年均递增19.74%。
强化“一张蓝图”管控,构建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实现“多规合一”。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1.8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0.9%。
编制完成了“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
三、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持续开展“森林云南”建设,全省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实现“双增长”,2019年,全省森林面积3.59亿亩,森林覆盖率62.4%,森林蓄积量20.2亿立方米,均居全国前列。
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持续加大,颁布实施全国首个法规《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在全国率先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率先发布生物物种名录,典型生态系统和重要物种得到有效保护,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受保护率达88%。
全力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和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等“8个标志性战役”。
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6%,空气质量指标连续3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六大水系出境跨界断面水质全部稳定达标,保持Ⅲ类以上水质;九大高原湖泊劣V类水体数量由2015年的4个减少为1个,洱海水质稳定向好,滇池水质为30年来最好水平;全省33条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初见成效,省会昆明市已全面消除黑臭水体。
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世界一流“三张牌”彰显特色优势,绿色能源成为第一大支柱产业,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42%,居全国首位。
以绿色能源为驱动的绿色铝、绿色硅等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壮大。
2019年,第三产业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52.6%,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历史性突破。
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普洱市推行GEP与GDP双核算、双考核,探索走出了一条为经济绿色增长注入新活力的创新之路。
云南昭通向家坝电站 柴峻峰 摄
以干净、宜居、特色、智慧为重点开展“美丽县城”建设,命名了20个“美丽县城”,授牌了21个“云南省特色小镇”,加大了传统村落民居、民族特色村寨和历史文化名街、名村、名镇、名城保护力度。
开展沿路、沿河湖、沿集镇绿化,建设完成昆明至丽江、昆明至西双版纳、昆明主城区至长水国际机场三条美丽公路。
以昆明市为试点逐步启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
普洱那柯里茶马古道小镇
今年楚雄彝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保山市昌宁县
获得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县称号
丽江市华坪县楚雄州大姚县
获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
它们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的典型代表
在创建过程都取得了成效并拥有属于自己的特色和亮点
一起来看看它们是怎么做的↓↓↓
楚雄彝族自治州
全州森林覆盖增长率近年来一直位居云南省前列,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显著,全州生态环境质量稳中趋好。
所辖10个县(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8%以上,其中5个达100%。9个县(市)成功创建为省级生态文明县(市),103个乡镇全部创建成为省级生态文明乡镇。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生态红线保护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达61.81%。
打造以草果为代表的绿色香料产业,草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到全省的一半以上,草果产业成为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全州三分之一贫困家庭的劳动力走上了生态护林员的岗位,落实生态公益性岗位4.01万个,人均增收2400元。
保山市昌宁县
先后获得“国家级园林县城”和省级“美丽县城”“省级文明城市”等称号,近3年,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价均为优,连续两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评为“跨越发展先进县”。
依托古茶树、生态茶园等高原特色农业带动民众脱贫致富。
积极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13个乡镇全部创建为省级生态乡镇,11个乡镇创建为国家级生态乡镇。
丽江市华坪县
不断探索“矿业转型、矿山转绿、矿企转行、矿工转岗”的“四转”模式,逐步转型为绿色生态产业县,形成以晚熟芒果为代表的“山尖两棵树(核桃、花椒)、半山一棵烟(烤烟)、山脚一亩芒(芒果)”的生态产业布局。
2019年全县芒果种植面积位列全省第一、全国第三,产值由5亿元增加至22.8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37%。
楚雄州大姚县
大力发展以核桃为主的高原特色经济林产业,走出了核桃“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管理、标准化生产、专业化分工、品牌化打造”的“五化联动”之路。
制定并推行《大姚三台核桃种植技术规程》《大姚核桃提质增效十项技术标准》,大姚核桃质量标准和“地理标志产品·大姚核桃”以地方标准的形式通过省级发布,被确定为国家核桃栽培综合标准化示范区。
截至2019年底,全县核桃种植面积达164.3万亩,农民人均核桃收入达4952元,高原特色绿色农产品产值占全县GDP的三分之一以上,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9.11%。
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看发布会实录
👇
整合自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
编辑:徐琲童
●“万物生长 万物和谐——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周”在昆明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