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加坡“疫后”重现烟火气!夜市回归,人潮更胜疫前,去哪里体验?

联合早报 新加坡鱼尾文 2022-08-22


时隔两年多,终于再次看见熟悉的夜市帐篷。香喷喷的地瓜球、烤香肠、嘟嘟糕,还有备受欢迎的汉堡包和土耳其烤肉串,各种令人怀念的夜市食物映入眼帘。除了各色食品,夜市必不可缺的就是给大人小孩们带来欢乐的游戏摊位。


五颜六色的气球和水池中的“鸭子”是夜市标配,摊位的架子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洋娃娃和奖品,总能吸引小孩的目光。


(唐家鸿摄)


夜市再度回归,人潮比疫情前不减反增。不少家长带着孩子们再逛夜市,感受夜市独有的热闹气氛。除了享用美食和购物,当然也不忘带着孩子来一场射气球大战,好把心仪的奖品赢回家。路过的人也驻足旁观,似是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光。


本月至少有10处 

夜市重开食摊抢手人潮比疫前增两成


冠病措施逐步放宽,在新加坡各处举办的夜市迎来人潮,随着成本提高,夜市食物和商品的价格也上涨,但人潮不减反增,人流量比疫情前高了近20%。


根据夜市承包商的面簿贴文,新加坡在6月份至少有10个地点主办夜市,包括白沙、大巴窑、兀兰、裕廊西和淡滨尼等。


记者日前走访位于兀兰地铁站和大巴窑地铁站附近的夜市,发现相比疫情前,大多食物和商品的价格都上涨了5角至2元左右,但不少食物摊位在晚餐时间还是排起长龙。


在兀兰地铁站旁的夜市规模相对较大,有七八十个摊位,约半数售卖食物,其余的则售卖日常用品、衣物和电子产品等,也有不少游戏摊位。夜市一旁还放置30多张桌椅,供食客坐下用餐。


售卖燕窝水的摊主洪宝玉(57岁)受访时说,现在夜市的人潮回流,生意不错,但由于成本提高,她得将燕窝水的售价调高5角,幸好顾客都可以理解。


洪宝玉说:“疫情期间我们在牛车水租了个摊位做生意,租约要到8月才到期。现在回来夜市开档,那边摊位的租金还是得照付,夜市的收入就暂时用来支付那边的租金了。”


玩具摊老板杨华财(74岁)在疫情期间当起兼职送货员,直到夜市重开才有机会回到夜市摆摊。


他说:“虽然现在人流很多,但不知道这股热潮能维持多久。面对租金、水电费、运输费、搭摊位的费用等成本的提高,我只好把玩具的价格上调一两元。我不敢涨太多,担心顾客嫌贵。”


大巴窑夜市规模较小,有近20个售卖食物的摊位,以及摆放夹娃娃机的区域,售卖日常用品的摊位仅有两三个。


谢姓烧烤摊主(46岁)受访时说,时隔两年重开的夜市,人潮比疫情前还多,但大部分摊主都面对成本增加的问题。“我不敢随便调整售价,因为夜市有不少烧烤摊,顾客会对比价格。”


疫情期间,不少夜市摊贩暂时另谋出路,如今夜市重启,人潮已回流,但一些摊贩还需要时间重新安排工作才能回归。


谢姓摊主说,大巴窑的夜市场地不大,规模比较小,但摊贩的数目还是比以前来的少。“很多摊主都在疫情期间租店做生意,他们的租期尚未结束,不可能因为夜市重开就立刻回来。”


夜市时隔两年多再度回归,许多食物摊位在用餐时间排起长龙。(唐家鸿摄)


主办方:食物摊较易出租 

创业青年也不少


大巴窑夜市主办方郑隆记商展的负责人郑坤华受访时说,目前公众对夜市的反应热烈,相较于疫情前,人流量提高将近20%,但他不确定这股人潮能维持多久。


他说,现在办夜市的成本上升约25%,摊位的租金也调高了25%。“我注意到,现在售卖食物的摊位比较容易出租,到夜市创业的年轻人不少。”


郑坤华透露,在疫情前,要把所有食物摊位出租得花两周的时间,现在10天不到摊位就租完,售卖日常用品的摊位反而比较难出租。


兀兰夜市承包商林自翔受访时说,现在举办夜市主要面临的挑战是成本提高,考虑到摊贩可能无法支付太高的租金,他会尽量控制租金的涨幅。


顾客:是否光顾摊位 

卫生是主要考量


不少居民说,因为怀念夜市的食物和氛围而来,涨价的幅度在他们可以接受范围内,但疫情当前,摊位的卫生才是他们是否光顾的主要考量。


住在兀兰夜市附近的王晓清(41岁,销售工程师)和儿子陈熠恺(15岁,学生)受访时正在排队买食物。陈熠恺说,他们之前就留意到夜市,当天特地和妈妈到夜市吃晚餐。


“好久没有逛夜市了,很想念这里的食物。”


王晓清说:“我在兀兰长大,过去这一带经常有夜市,现在趁夜市重开就全家一起来体验一下气氛,这毕竟是一种新加坡文化。”


金文泰居民张钏杰(45岁,行销人员)特地开车带妻儿来逛夜市。他受访时说:“现在是学校假期,所以把孩子带过来,能再次逛夜市的感觉太好了。”


宋姓公务员(27岁)则觉得,比起疫情前,重开的夜市少了些许气氛。“人潮比我想象中的多,我现在逛夜市也会特别留意摊位的卫生。”


相关阅读:




文:姚可嘉

摄影:唐家鸿


 

关注新加坡鱼尾文视频号

收看独家访谈、特约节目

了解本地新闻、疫情资讯

一只爱生活、文艺范的小鱼尾狮
带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
领略小岛深处那些鲜为人知的文化魅力~ 
新加坡《联合早报》旗下产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