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廊东组屋杂物堆到天花板,狂烧近9小时屋毁人亡,隔天又起火| 丧命弟弟为散工;生还姐姐为报贩
裕廊东21街凌晨发生致命火患,女屋主逃离单位后,发现同住的弟弟失去踪影,民防人员入屋搜寻,找到一具尸体。震惊的是,17日凌晨5时左右又起火,民防人员及时到场将火扑灭。
(取自民防部队面簿)
这起火患8月16日凌晨约2时50分发生,地点是裕廊东21街第236座组屋一间9楼单位。
失火单位住着一对姐弟。据两人的妹妹说,姐姐黄秀美(50岁)半夜发现电风扇起火,尝试灭火不果赶紧逃离,但她过后却联系不上同住的弟弟黄明全(48岁)。
不料大火扑灭后的隔天(17日),事发单位疑零星之火重燃,又再冒出火焰。住八楼的林亚妮(70岁,家庭主妇)说,丈夫凌晨5时许起身到厕所时,发现窗台有红橙色烈光,望出窗口后发现楼上的单位又起火了。
(梁麒麟摄)
失火单位长期堆积杂物
几乎触碰到天花板
失火单位住着一对姐弟,50岁的姐姐逃离单位后,发现同住的48岁弟弟失去踪影。民防人员入屋搜寻,找到一具尸体,经证实是失踪的黄明全。隔壁单位的屋主和两名住户,则被民防人员救出。
黄秀美在住家附近的巴士站经营报摊,弟弟则是散工,平时回收旧品和维修电器。由于工作时间不定,亲友经常联络不上他。
黄秀美是家中老大,黄明全是老二,两人还有一弟一妹。排行最小的妹妹凌晨4时许接到消息,马上赶到组屋楼下了解情况。她原本以为黄明全还在外头工作,被告知二哥去世时不禁痛哭失声,全身瘫软蹲坐在地上,得由家属搀扶和安慰。
(取自民防部队面簿)
民防过后在面簿贴文,证实当局在星期二凌晨约2时50分接获投报,民防人员抵达后,一组人戴上呼吸配备进入失火单位灭火,另一组人则强行进入隔壁单位,救出屋主和两名住户。
不愿具名的邻居屋主(56岁,IT分析师)说,他事发时正在熟睡,被类似电线短路的爆炸声响惊醒时,屋里已经断电,浓烟也不断从门缝和窗口涌入。三人不知外头的火有多大,但想到大门是防火材质,所以决定留在屋里。
民防人员大约五分钟后赶到,由于门把烫手,民防人员最终只好破门将三人救出。
这名屋主说,失火单位长期堆积杂物,屋内杂物层层堆叠几乎触碰到天花板,走廊也布满杂物。“我在这里住了10年,一直都有这个困扰,多次向市镇会和建屋局等单位反馈,但问题解决不久就会卷土重来。我在2012年就拿到预购组屋,本来打算卖掉这间房子,用卖屋钱偿还买新屋子的费用。大概有25组买家先后上门看屋,他们看到杂物掉头就走,房子最终卖不出,我也因此赔了3万元违约金。”
住在失火单位楼下的林姓住户(70岁)说,她在凌晨2时许被行动不便的丈夫喊醒,闻到呛鼻烟味时睡意全消。两人事后在警方协助下疏散,来到楼下时,已有近50名居民聚集。
由于失火单位堆积了大量杂物,民防人员为了避免火势死灰复燃,继续往杂物堆里喷水近九个钟头,直到中午12时才停止。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长傅海燕接到消息后,于昨天中午到场了解情况。也是裕华区议员的傅海燕表示,市镇会将与建屋发展局合作,尽快为受影响的住户单位安排临时住处。“我们会尽力协助受影响的家人,包括情绪和经济上的支持。”
傅海燕表示,民防花了很长时间灭火,相信是因为单位里囤积许多东西。“我们需要了解起火原因,才能进一步探讨如何预防社区严重火患。”
建屋局回复本报时表示,当局对失火单位一名家庭成员的离世深表哀伤,将尽全力协助这户家庭。当局已联系受影响住户,为他们提供替代住宿,也将继续给予协助。
本地近来发生多起“垃圾屋”火患,其中一起是于星期天(14日)在距离约1公里外的裕廊东24街第258座组屋发生,失火单位一对年近70岁的姐弟安全逃离,但拒绝送院。本月3日,直落布兰雅31街第92B座也有一间组屋单位起火,屋内也囤积大量杂物。
弟命丧火海
邻居街坊忧心女屋主生活
栖身之所被烧毁,弟弟也不幸命丧火海,邻居街坊都担心女屋主未来何处栖身。
女屋主黄秀美在裕廊东第239座组屋外的巴士站摆摊卖报,不少街坊经常光顾时常光顾报摊因此都与她熟识,在发生这起不幸事故后,大家都担心她接下来要住哪里。
街坊说,黄秀美的丈夫早年去世后,她独自养大二子一女,除了兼职打零工外,也接手了父亲的报摊生意。黄秀美与父亲两代人经营报摊至少40年,她每天下午都会搬来折叠式桌子在巴士站摆摊卖报。
杨姓读者(51岁,销售员)因买报纸认识黄秀美超过10年,“她为人热心而且很友善,我就曾经看到她帮忙推一名坐轮椅的邻居,到物理治疗中心去接受治疗。”
据了解,黄秀美目前暂时安顿在爱心服务中心。但居民林俏佃(46岁,教师)说,街坊们都很担心黄秀美一家的现况。“她一家的经济本来就拮据,只靠微薄的卖报收入维生,房子烧了不知可以去哪里。”
两人的妹妹黄女士(43岁)说,姐姐是一名报贩,每天在住家附近的巴士站卖报纸,收入不多,但仍每天风雨不改摆摊,因她觉得报纸能“教育”人。;哥哥则是一名散工,平时也有回收旧品和维修电器,修好后才卖给街坊,仅收两三元,有时甚至免费送给街坊。
相关阅读:
文:孙靖斐、郑智浩、 蔡玮谦
关注新加坡鱼尾文视频号
收看独家访谈、特约节目
了解本地新闻、疫情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