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赟:没有先例可循,也没有退路可供缓冲,新加坡防疫从未躺平
不知不觉间,经历疫情已接近三年。在此期间,作为一个无法封闭自己,经济与社会民生都极度依赖国际交流的弹丸小国,新加坡一直在寻求一条既能保障社会民生不受太大冲击,又能最大限度控制疫情扩散的微妙平衡之路。
没有先例可循,也没有退路可供缓冲。疫情如果太过失控,不但造成人员伤亡,更会严重动摇好不容易在复杂政情下构建的国家凝聚力;但如果动辄封城,导致经济濒临崩溃,新加坡可没有靠山或大树可以乘凉。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不仅个人与家庭将手停口停,一个国家经济滑坡所带来的间接伤害会更加深远。
新加坡过去三年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疫情冲击,随着病毒不断变种,真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好在政府总能因应时势,随时调整防疫政策,在疫情严重时收紧一点,但又注意保持分寸,以免影响民生与经济;反之则稍微放松管控,让民众正常生活工作。本地并不是将防疫的答案简单二分为要么封城,要么完全躺平不管,而是找寻二者之间,最有利于保障生命与经济民生的两全之道。
因此我们看到,无论是对于群体聚会还是堂食的政策,政府都会因应疫情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同样原因,即使是在病毒阻断期间,也有别于一刀切的封城。医院、超市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部门一直保持开放。因此在本地就没有其他地方那种虽然防住了疫情,次生灾害却相当严重的情况。
新加坡政府不会为了任何一种社会威胁,就动辄“不惜一切代价”地加以管控,因为所有的“代价”都是“代价”,也都是民众须要面对的威胁。比如,难道为了不出现“疫情死亡”,就让尿毒症、癌症病患因缺医少药直接等死吗?一个好的政府,应该平衡一项决策的全面得失,而非为了单一目标,甚至政治目的,牺牲人民其他方面的权益。后者才是真正刻舟求剑似的躺平与惰政。
如果说新加坡在这次防疫上有什么很有效的经验,我想最关键的可能就是决策的有效、弹性与社会民众的韧性。这一切是建立在政府与民间的信任之上,后者更是以每隔五年左右的直接民意选举授权而获得保证。选区议员在自己选区内直接会见居民,是维系政民间纽带的看不见的基础。所以,新加坡没有推动全民核酸与方舱医院等烧钱耗时的巨大项目,而是充分信任民众,通过每户派发抗原检测试剂、血氧仪、合力追踪器等,来保持既能知晓疫情的发展程度,又能通过自我检测、居家自我隔离与康复,最大限度地节省社会资源,并且不影响社会民生。这种政府充分依赖民众,民众相信政府决策能力的社会氛围,是能够连续保持防疫韧性的根本原因。
最近,新加坡又迎来免疫逃逸能力更强的奥密克戎变种毒株XBB所引发的新一轮疫情,但比起此前整个社会的惊慌失措,最大的进步是国民逐渐处之泰然。民众基于防疫经验,不但知道应该如何面对,也相信能够再一次携手渡过难关。继年初拙荆染疫之后,一周前,上中三的犬女也终于中标。但仅低烧两天,连诊所都没去,就很快恢复了正常。为了防止传染,在家乐得逍遥了一周后,又生龙活虎地上学了。这大体也成为现在本地民众的常态,即平常按政府建议打疫苗,在保持个人防疫不放松的情况下,即使染疫也绝非世界末日。如果真得让这个疫情,长年累月地影响我们正常的工作与生活,那才是整个防疫最大的失败!
近日,卫生部长王乙康乐观地表示,鉴于目前XBB变种毒株引发的疫情已近峰值,这波疫情可能比预期更早过去。这个预测是否准确并不那么重要,因为以过去的防疫模式来看,我们总会以相对较小的代价来安然度过。
此前的防疫政策绝非没有过失,但在不断自我调整与自我检讨中,总能顺承民意与科学,保持谦卑,勇于承认过错,并不断修正,这才能保证从错误的决策中获得宝贵教训与经验。在技术层面上,卫生部门能够及时监控国内外疫情的最新发展,及时科学调度、配置宝贵的医疗资源,加上民众的高度配合,所有这些才是因应疫情发展变化,进一步获得防疫成功的关键。
(截至10月28日中午12时)
●冠病病例5301起,重症病患从67人增加至68人,其中52人需要输氧,16人在加护病房。
●两人因冠病并发症逝世,死亡病例累计1672起。
●新增病例中,4926起是本土病例,375起从境外输入。
●本土病例中,4427人通过抗原快速检测(ART)确诊,499人的核酸检测(PCR)结果呈阳。
●七天移动平均病例数为5193起,每周病例传播率从0.69降至0.68。
●确诊病例累计209万1889起。
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委员会建议,将女性经期出血量大列入莫德纳和辉瑞-BioNTech冠病疫苗的副作用清单中。
在临床试验期间,从真实案例和医学文献中都观察到接种疫苗的女性在经期出血量大的报告,即出血量增加或持续的时间延长,或两者兼具,并对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它说,这些案例在接种了辉瑞/复必泰(Pfizer-BioNTech/Comirnaty)和莫德纳/Spikevax的第一和第二剂疫苗,以及追加剂都出现这种情况,但多数都不严重,并且是暂时的。
EMA委员会因此认为,经期时大量出血与这些疫苗有因果关系,至少有一种“合理的可能性”。辉瑞、BioNTech及莫德纳公司未立即回应置评要求。
相关阅读:
文:纪赟(新加坡文史爱好者、宗教研究者)
关注新加坡鱼尾文视频号
收看独家访谈、特约节目
了解本地新闻、疫情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