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亚洲大学排行榜出炉,北大清华第一第三、国大南大第二第五,第四是?
根据一项亚洲大学排行榜,连续四年登上榜首的新加坡国立大学,被中国北京大学超越,退居第二。南洋理工大学下滑两个名次,名列第五。
国际教育市场咨询公司Quacquarelli Symonds(简称QS)11月8日公布2023年亚洲大学排名。原本排在第五位的中国清华大学升至第三位。文告说,这是新加坡的大学九年来首次失去亚洲榜首排位,也是七年来,首次没有两所大学排在首三名内。
南大跌至第五位
港大列第四
南大在上一轮排名中,与香港大学同列第三位,这次下滑至第五位。港大跌一个名次,排名第四。
这项排名有11个评估指标,包括大学在学术界的名声、雇主对大学的评价、教员与学生比例、论文平均引用次数、国际教员和国际学生的比率、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员比率、国际研究网络等。QS为760所大学进行评估。
不过,根据QS今年6月公布的2023年全球大学排名,国大名列全球第11,是亚洲大学中表现最佳的。北大和清华分别排全球第12名和14名。
QS发言人指出,亚洲排名和全球排名的评估指标稍微不同,例如:在亚洲排名增添交换学生比率这个指标。亚洲排名和全球排名使用的指标分数占比也有差别,因此两者有些落差。
新加坡大学这次在亚洲排名略微下滑主要是因中国顶尖大学崛起,在研究相关指标的分数增加。不过,在反映国际化环境的指标,新加坡大学的得分较高。国大和南大也继续稳坐“亚洲五大”,年比名次变化不大。由于前几所大学的竞争一向激烈,各大学表现的差距小。
QS高级副总裁索特(Ben Sowter)指出,新加坡大学仍受国际肯定,频繁的国际合作也使大学保持一定水准的研究。国大和南大在论文平均引用次数,以及国际研究网络的指标中名列前五。
这不是新加坡大学第一次在亚洲大学排名中被其他大学超越。清华大学在《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特辑》2019年亚洲大学排行榜中登上榜首,国大则退居第二。清华和北大之后连续两年登上亚洲第一和第二。
国大发言人针对QS最新排名受询时说:“作为亚洲顶尖学府之一,国大会继续发展教育、研究、创新和企业的强项。”
发言人强调:“放眼未来,校方将继续通过跨学科教育和终身学习计划,培养毕业生应对未来,并栽培有素质的教员与研究人员,在研究工作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南大发言人说,南大在《泰晤士报》、QS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等国际排行榜中列入全球40大内。
“排名的年比变化是预料之中的现象,尤其当前几所大学之间的竞争保持激烈。校方以宏观角度看待大学多年来在各个排行榜的表现。”
陈振声吁亚细安大学加强交流协作
助各国建立战略信任
大学能为不同观点与背景的人提供中立的平台,教育部长陈振声呼吁亚细安各国大学加强协作与联系,协助各国建立战略信任,以共同应对挑战。
来自亚细安国的50名大学代表参加淡马锡基金会-国大大学领袖计划,教育部长陈振声(右二)出席首日的研讨会,并同与会者交谈。右一是国大校长陈永财教授。(李健玮摄)
陈振声于11月8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举办的淡马锡基金会—国大大学领袖计划时,强调大学可为国家与区域发挥的角色。这项领袖计划自2012年推出,为亚细安大学的高层举办研讨会,让各国代表交换管理大学和区域发展等方面的心得。
陈振声指出,导致目前世界局势的部分原因是因为大国之间缺乏战略信任,而这也会影响到其他较小国家,使到各国更难团结起来,应付区域安全、气候变化等共同挑战。
大学能为不同观点与背景的人提供中立的平台,进行讨论并开创新点子,就如淡马锡基金会—国大大学领袖计划所提供的平台。
要建立各国之间的战略信任,必须从大学开始,让年轻人有坦诚对话的平台,增进对彼此的了解。
他说:“希望通过这次研讨会,我们能建立双边和多边关系,增加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教员的交流,以协助国家建立战略信任。这不应是亚细安成员之间的竞争,而是大家为亚细安聚首,提供一个中立且可靠的平台,与世界其他国家联系。”
鼓励各方善用科技
扩大联系网分享点子
应付相同挑战的同时,亚细安各国也有各自面对的特殊挑战,须发展适合各自国家的解决方案。大学在这方面可发挥专长,向其他亚细安成员学习,互相分享心得。他也鼓励各方把握科技带来的机遇,冠病疫情带动的远程交流方式让各国扩大联系网,不受地点的限制。
亚细安大学展开远程交流活动与合作项目,虽然线上交流不能与面对面交流相提并论,但善用科技可维持各方的联系,也让各方更有效地分享点子。
隔了三年,淡马锡基金会—国大大学领袖计划今年恢复实体节目,为期三天的研讨会吸引50名来自24所大学的代表参加。计划推出至今,共约300人参加。
相关阅读:
文: 胡洁梅
关注新加坡鱼尾文视频号
收看独家访谈、特约节目
了解本地新闻、疫情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