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屋转售价连涨29个月,11月百万组屋26个|私宅供应增加|拥车证成价全下滑
组屋转售价连续29个月上扬 11月26单位百万元易手
新加坡整体组屋转售价连续29个月上扬,11月份的环比涨幅为0.6%。上月以至少百万元出售的组屋单位减少至26个,占同月总交易量的1.2%。
上个月成交价最高的是大巴窑The Peak@Toa Payoh的一个五房式私人组屋单位,以134万5000元转手。(李冠卫摄)
根据房地产网站99.co和新加坡房地产联合交易网12月8日发布的数据,百万组屋交易量自9月创下45宗的最高纪录以来,连续两个月减少,与去年底落实降温措施后的趋势相近。
上个月成交价最高的是大巴窑The Peak@Toa Payoh的一个五房式私人组屋单位,以134万5000元转手。非成熟区的最高价转售组屋是兀兰83街的一个公寓式组屋,成交价为110万元。
整体组屋转售价环比上升0.6%,涨幅略高于前一个月的0.5%,同比涨幅则放慢至10%。转售交易量比10月增加8.9%,达2140宗,但同比明显下滑17.3%。
政府增加私宅供应 明年上半年私宅环比增5.5%
政府增加私宅供应以稳定市场。明年上半年政府售地计划推出七幅正选名单地段和九幅备售名单地段,一共可供应7715个私宅单位,环比增加5.5%。
正选名单地段比今年下半年多出两幅地段,可供应的私宅数量环比增加16.7%。
明年上半年政府售地计划推出七幅正选名单地段和九幅备售名单地段,一共可供应7715个私宅单位。(何炳耀摄)
新加坡国家发展部在12月8日发表文告说,政府售地计划(Government Land Sales,简称GLS)正选名单中包括四幅私宅地段、两幅白色地段,以及一幅可建造700个单位的执行共管公寓地段。这些地段可建造4090个单位,商用空间面积共达10万6400平方公尺(114万5280平方英尺)。
备售地段包括四幅私宅地段和两幅执行共管公寓地段,总数达3625个私宅单位。备选地段还有商用地段、白色地段,以及可建造530间客房的酒店地段各一幅,总商用面积为9万3350平方公尺。
当局表示,政府决定提高正选名单的私宅供应私以应付市场需求,同时也会根据需求情况推出备选名单地段让发展商考虑“勾出”。
在正选地段当中的裕廊湖区白色地段将出售给一家主要发展商开发。这幅地段面积达6.8公顷(73万1946平方英尺),包含了三幅同裕廊东地铁转换站和未来裕廊湖区地铁站衔接的地段。
拥车证成价 各组全下滑 大型车组降8000余元
车商已经陆续清掉累积的订单,再加上市场买气减弱,拥车证成价全面下滑,其中大型及豪华车组下降了8000多元。
12月第一轮拥车证公开投标活动12月7日下午结束,供应大众市场的中小型汽车(A组)拥车证成价下滑2086元(2.3%),报8万8503元。
大型及豪华车组(B组)成价则下滑8380元(7.4%),报10万5501元。一般用于注册B组车款的公开组(E组)成价滑落3485元(3.1%),报11万零524元。
货车和巴士组(C组)成价在上个投标活动中创新高,这次没有延续涨势,下滑301元(0.4%),报8万1501元。电单车组(D组)成价跌489元(3.9%),报1万2100元。
本田代理商嘉摩哆总经理黄成顺受访时说,过去一个多月的买气较差,因此对于成价下滑不会意外。他指出,A组成价在10月跌至8万元后,车商就收到不少订单,并在之后的两三轮投标活动积极进场。
他说:“大家都忙着清掉手上的订单,所以那几轮活动比较热闹,但除此之外,整个市场其实静了很多。”
沃尔沃汽车代理商Wearnes Automotive董事总经理蔡素芳则说,拥车证成价较高,再加上不少人出国旅游,因此车行冷清不少,连带影响销售量。
她说:“一些客户也反映,他们不愿意为了一张拥车证支付超过10万元,而是宁愿继续使用目前现有的汽车。这包括不少B组的客户。”
但黄成顺指出,成价全面下滑,接下来可能会吸引更多买家进场。“之后的配额只会越来越少,再加上一些人可能会趁消费税上涨前买车,预计成价之后会攀高。”
蔡素芳则说,虽然消费税明年1月调高一个百分点至8%,但仍抵不过前些日子上涨的拥车证成价,因此公众不会赶着买车换车。“另外,虽然这一轮的成价下滑,但好些人可能还是会继续观望,希望成价能在下一轮投标延续跌势。”
各类拥车费用19日上调 新车注册费涨幅最大
另一方面,陆路交通管理局会在12月19日上调25种各类拥车费用,包括新车注册费、车子转名和召回通知费等,并已在12月5日通知车商。
陆交局上一次调高费用是在2017年。当局指出,这次上调是为了应付行政成本上涨。
大部分费用会上调10%至25%,新车注册费涨幅最大,从220元上调59%至350元。所有新车必须先注册才能在新加坡使用。这笔费用在2017年从原本的140元涨至目前的220元。
黄成顺指出,如今人们面对通胀压力,这项决定不合时宜,也只会加剧成本压力。“陆交局没理由在没有事先询问车商和驾车者的情况下就调高费用。拥车证成价都已经那么高了,预估当局应该也不需要这笔额外收入吧?”
他也说,车商会尽量承担额外费用,不会转嫁给消费者。
相关阅读:
文:黄贝盈,李蕙心,李思敏
关注新加坡鱼尾文视频号
收看独家访谈、特约节目
了解本地新闻、疫情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