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厂大裁员,东舍西聘萌新机!新加坡政府开源科技部两个月从600人觅得12人!
在微软工作八年、雷蛇(Razer)三年,且经历一次初创网络交易平台倒闭后,今年47岁的陈永和又再次面对失业。
去年12月,联想关闭了旗下电玩笔记本拯救者(Lenovo Legion)的亚太销售部门,身为亚太销售总监的他因此失业。这次是陈永和工作20年来,第二次遭遇裁员。首次失业是在39岁,陈永和加入的二手手机交易平台创业公司,因资金不足在他加入10个月后倒闭。
“我没有任何忧郁和怨气,主要原因是我总在不断寻求新的尝试,这次被裁员是让我尝试新跑道的一个契机。只要能够以这样的视角来看待事物,你就会对未来的规划看得更清晰。”
全球逾10万科技公司员工
今年短短七周内失业
随着世界各地冠病疫情消退,陈永和与许多新加坡科技人才也被卷入正在席卷全球的大型科技公司裁员浪潮。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全球许多科技企业开始削减成本,因此引发这一波的裁员。多家大型科技企业都在同一时候宣布将在全球大幅度裁员,其中包括亚马逊、Meta、微软、谷歌等。
根据追踪自疫情暴发以来,全球科技产业裁员情况的网站layoffs.fyi的统计,去年全世界科技裁员总数为16万零997人。而2023年截至2月19日,仅在短短七周内,已记录有10万8346名科技公司员工失业,这股浪潮正以燎原之势席卷全球,并蔓延到新加坡。根据layoffs.fyi网站数据,新加坡Foodpanda、Carousell和冬海等公司也在近期裁员。
今年1月20日,谷歌硅谷总部表示将在全球裁员6%,约1万2000人。四周后,谷歌新加坡亚太总部,约190名员工遭裁退。据了解,这数目占了谷歌在新加坡员工总数的5.5%至6%。
疫下科技服务需求激增
大公司中小企业广招人才
麦肯锡在疫情期间的一项调查发现,受疫情带来的线上化趋势影响,全球企业数码化的进程提前了七年。连续三年的冠病疫情,彻底改变全球人类的生活。疫情高峰期,人与人之间的各种联系只能依托科技,把所有的娱乐和工作都转到了网络上;人们足不出户,社交和购物从线下转到线上,网络购物平台、外卖、快递等把亚马逊、Grab、Foodpanda、Shopee等带到大众的视线里,也迅速入驻你我的生活。
科技服务需求激增,全球科技巨头看准时机扩大业务、广招人才。人类生活习惯的改变,让不少新兴科技企业看到新的商机,许多带着新鲜点子的创业公司也纷纷找到投资者注资。这些刚起步的创业公司也都要招聘人才。
巨头公司、中型科技企业,以及创业型企业都在过去几年扩充业务、抢夺人才。而待疫情消退,人们开始逐渐恢复到疫情前的生活,这股增长之势也就骤然而止。
莫莉(化名)原本是受雇于新加坡Meta的一名合约制员工,多年以来,一直都以每半年一签的合约性质为Meta服务,但从去年11月开始,就遭受巨变。“基本上所有合约人员全都不获续约。一切来得特别突然,连项目负责人事前也全然不知情。不少全职员工也被裁。”
上月众多求职者逾半是被裁
猎头顾问:比例前所未见
科技行业的猎头顾问林俐莹在2001年互联网泡沫后入行。从业近20年,她在今年1月首次在一个月内接获这么多求职者的履历。
“不单单是主动找我的求职者人数增加,而且超过一半以上都是被裁员工,这个比例前所未见。”
她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算是科技业招聘的高峰期,许多科技公司都在请人。无论是巨头公司或是创业公司,都在招人,去年底则出现了一大反转。
从另一个角度看,科技巨头裁员也为原先紧张的科技人才市场,注入了新的泉源。许多非政府组织、政府部门、起步科技企业,以及一些正在向高科技转型的本地中小企业等准备扩充人手的机构,也乘势举办招聘活动,希望吸引更多人才加入。
尽管大型科技公司目前正在缩减人手,但新的增长领域已经出现,例如:生成式AI、虚拟现实、元宇宙和区块链项目,这些新兴科技都需要有才华的工程师和项目经理。
希伯德(James Hibberd,40岁)原本在新加坡和美国Meta担任软件工程师高级经理。去年11月,他成为Meta最新一轮五六十人裁员潮中的一员。
眼看一个个部门就这样匆匆关闭,在Meta工作九年的新加坡永久居民希伯德,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希伯德:“我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私人企业。虽然工作很愉快,但我常自问能如何为社会做出贡献。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有了孩子后,我的工作能否对社会做出贡献,对我来说变得更重要。”
正当希伯德感到彷徨时,他想起之前接触过为新加坡政府设计数码产品的政府开源科技部(Open Government Products,简称OGP)。在进一步了解OGP之后,他毅然决定申请加入OGP,并在这个月入职。
“OGP发展迅速,虽然规模不大,却感觉像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很友好、合作,并释出积极的能量以求改变世界。我感觉到OGP正处于一个转折点。它也证明能用独特的方法,有效地解决公共利益的问题,它现在正在扩大规模以做出更大贡献。”
创业公司积极寻找更主动更灵活员工
除了政府部门外,有些科技创业公司也非常关注巨头公司裁员的动向。本地数字资产托管解决方案提供商Cobo正是其一。公司两年多前在新加坡成立全球总部聘有60多人,目前仍然在积极寻找专业技术人才、产品经理、销售,以及高管岗位。
公司联合创始人蒋长浩说,Cobo有计划定向针对互联网巨头流出的员工进行接触。不过,有科技巨头背景的人才不一定与年轻创业公司完全匹配,是否适合还是要看岗位条件与人才的能力而定。
“我们行业的不确定性大,变化快,因此对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成长潜能和灵活性要求会更高一些。”
这一波调整是下一轮变革
也有人认为,这一波的调整正孵化着下一轮的科技变革和契机,在经历了第二次失业后,前联想销售总监陈永和认为,动荡和变革并不可怕。他决心创业,对于未来感到前所未有的兴奋与期待。
联想电玩笔记本拯救者前亚太区销售总监陈永和:“这次被裁员是让我尝试新跑道的一个契机。只要能够以这样的视角来看待事物,你就会对未来的规划看得更清晰。”(曾坤顺摄)
“不论年纪,每个人都需要不断有全新的尝试,否则会停滞不前、逐渐被世界淘汰。不去尝试新的事物,固步自封反而造就更大的危机。”
OGP科技岗位两个月内
逾600人申请招募12人
政府开源科技部(简称OGP)去年11月推出科技向善招聘活动,希望吸引更多科技人才加入。在宣布招聘计划后的两个月内,超过1000人报名了解更多关于科技向善的招聘计划。其中,超过600名求职者参加招聘咨询会,当中有七成应聘科技技术岗位。
去年11月23日之后的两个月内,申请OGP科技岗位的申请人数超过600人(上升115%),最终招募到岗的人数为12人(增加50%)。为吸引世界顶级专才,OGP给予科技人才的薪金,在税后可比肩硅谷的同等科技岗位。
政府开源科技部主管李鸿毅指出,当劳动市场火爆时,科技大厂占了绝大优势,但医疗保健、交通、社会服务等方面也须要吸引优秀科技人才。
“不能让所有最优秀、最聪明、最有内驱力的人都一窝蜂到科技大厂工作,政府部门也要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帮助我们解决最重要的问题。”
并不是每个人都符合OGP的要求。除了想招募有优秀技术的人才之外,OGP也看重人选的内驱力和是否拥有企业家精神,并且寻求有正确价值观的人。因为在公共部门里,所做的项目,未必会像在私人科技企业里那么诱人、引人注目,但这些项目却是能真正让公众受益。
另外,因为受聘于政府部门没有利润率,在衡量员工表现时,不能根据业务利润给予花红奖金,因此OGP通过所设计出的产品的影响力和用户数量来衡量成功。
猎头顾问:求职者须自知优劣势
在必要方面提升自己
猎头顾问林俐莹认为,掌握硬技术的专业科技人才永远都有市场,做产品研发和销售等的人才由于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人脉,很快就能找到下一份工作。人事部和市场部等技术没有这么专的岗位,在被裁员之后求职之路就没有这么顺畅。
“市场上在短时间里涌入不少工作经验比较类似的科技人才,僧多粥少,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被市场消化。”
林俐莹建议求职者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在必要的方面提升自己。同时,不要过于坚持想要的薪金或职称,在大环境不利于求职者的情况下,宁可先接受一份不是十分理想的工作,再慢慢骑驴找马。
“情况跟2008年金融风暴很像,当年有的求职者一直坚持要至少与原来薪水一样的工作,怎么知道一等,就等了一年,等到他决定不再坚持的时候,却已经来不及。”
虽然,有不少创业公司正在关注大厂裁员的信息,准备碰到合适人选时把人才纳入旗下。不过,如今创业公司也面对资金收紧的问题。利率上调影响了投行的投资意愿。林俐莹的一些创业公司客户指出,投资人现在的态度更谨慎。原本投给创业公司三年的资金,现在要求公司开源节流,花上五年。正因为这样,创业公司不能随意花钱,在招聘方面须思前想后,慎之又慎。
相关阅读:
文:王辉雯
关注新加坡鱼尾文视频号
收看独家访谈、特约节目
了解本地新闻、疫情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