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夫妻五年代养十个孩子 | 游客感谢新加坡人善良热心
无血缘关系,却待如亲身骨肉,他们五年来为10个寄养孩子敞开家门,给孩子们家的温暖。
陈剑超(52岁,财务顾问)和林竹鎇(51岁,家庭主妇)自2018年起成为代养父母,前后共代养了10个孩子,现在有两个孩子寄养在他们家,其中一个已有五年之久。一些孩子属于短期寄养,几周或几个月后就会和他们告别,也有一些长达数个月。他们代养的孩子年龄各异,最小的只有三个月,也有十多岁的少年。
陈剑超(中)和林竹鎇(左)有一个女儿,一家三口经一年的深思熟虑后,在2018年成为代养家庭,至今已代养了10个孩子。(受访者提供)
夫妻俩有一个女儿,陈剑超起初提出想要代养孩子时,妻子和女儿都感到惊讶,对于让陌生人住进家里有些顾虑。不过,在进一步了解社会及家庭发展部的代养计划,也听了其他代养父母分享经验后,在考虑了一年后加入代养计划。
陈剑超回忆,年轻时做义工曾与小孩接触,看到他们成长,当中一些现在已经成家立业,心里满是欣慰。
“我觉得我也有出一份小小的力量来帮助他们,所以我代养的孩子长大后,也可以自己成家立业,我就觉得满足了。”
代养不同年龄的孩子各有挑战,三个月大的婴儿每两小时半就要喝奶、上了小学的孩子半夜常发噩梦哭闹....... 面对种种挑战,陈剑超和林竹鎇从没想过放弃,尽心尽力为孩子着想,希望他们能够在一个有爱的环境中成长。
林竹鎇说:“寄养的孩子在这里由我们照顾,可以安心学习,不会受人欺负。等到他们的亲生父母准备好接他们回去了,他们就可以团聚。”
他们也呼吁有兴趣代养的夫妻参加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所举办的交流会,与代养父母交流,了解这个计划。
交流站:年轻人善举值得赞扬
5月19日,我利用午休时间到武吉巴督一家超市买了东西,便赶去车站等巴士。车站当时有三个人在等车。我注意到一个拄着拐杖的老人在站牌前徘徊,脸上满是困惑和迷茫,似乎没找到要乘搭的巴士。他向身边的年轻人询问,年轻人看了站牌,耐心询问老人的住址,搜寻一番后,说这里没有他要搭的170号巴士。
年轻人和身边的朋友耳语了一会儿,告诉老人说会帮忙叫德士。老人不停摇着手说:“我没有钱。”年轻人笑了笑,告诉老人家不用着急,表示会帮他付车资,并搀扶他坐在长凳上。我不由自主地拿出手机拍下了这个瞬间。
巴士站只有66号和990号巴士服务。我后来上990号巴士时,他们三个人还在等德士。我猜想那两个年轻人应是要等德士到来,向司机交代清楚后,才搭巴士离开。尽管这只是短暂的相遇,但两个年轻人的善举给我留下一份温暖。这样的好事值得分享,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让社会变得更美好。
交流站:感谢新加坡人善良热心
在现代的都市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疏离,已渐渐失去过往那种邻里之间守望相助的精神。这是许多现代化城市的通病。
然而,5月24日早上刚来新加坡探亲的公婆,因为迷路又不想麻烦我们,便在自己找回家的路时,感受到了来自新加坡人的热心。
当时有一个热心的老人家给他们画地图,告诉他们怎么找回家的路。后来还有一位住在我家附近年轻人,欣然地接受了我在电话里的委托,陪他们走到我家,而且还帮两位老人家提袋子。后来,两老告诉我,那位年轻人住在离我家反方向还蛮远的地方。
两老回到家后,一个劲儿地跟我说新加坡人好善良和很热情。我因为他们的经历,感受到这个热带城市还是充满温情的。感谢这些善良的人,为这个不安定的国际大环境带来一些温馨。
相关阅读:
文:陈雅恩、李炜、李秀平
关注新加坡鱼尾文视频号
收看独家访谈、特约节目
了解本地新闻、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