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瞭望】商务热点信息(第86期)

福建商务 2023-11-16



出口反弹进口走弱 稳外贸仍需加力


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5万亿元,同比微降0.7%。其中,出口1.41万亿元,增长8.2%;进口1.09万亿元,下降10.2%;贸易顺差3181.5亿元,增加2.6倍。这种“出口升进口降”的态势与一季度情况大体上形成“反转”。


跟一季度的同比下滑11.4%相比,4月份出口反弹幅度出乎不少人预料。“原本以为4月份情况也不会太好。”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坦言,“或者即便有所改善,也不会有同比这么大的增长。”他分析认为,一方面,2019年4月出口基数较低,客观上为今年4月增长提供了条件。更关键的是,外贸企业4月份出现了实打实的出口回暖。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庄芮认为,4月份出口反弹是个积极信号,显示出中国经济的强劲韧性以及外部市场对中国制造的强大需求。


记者调研发现,这一反弹有多方面因素支撑。一方面这得益于一些外贸企业及时调转“船头”,开拓新兴市场,全力以赴保生产、保订单。


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工业园的中材江西电瓷电气有限公司,工人们开足马力生产支柱绝缘子产品。“受海外疫情影响,一些传统市场订单难以为继。我们及时转变策略,重点开拓新兴市场,公司前4个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出口交货量同比增长31%。”公司董事长张旭昌说。


另一方面,这一反弹也存在订单推迟交付因素。浙江省慈溪市帅淋洁具有限公司总经理潘迪权告诉记者,二三月份先是停产,后来又遇到海外客户要求推迟收货,许多订单都在4月份出去了。


“要清醒看到,出口单月反弹并不一定代表长期趋势。”庄芮说,鉴于疫情在境外扩散带来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后续出口走势如何还难言乐观。


数据还显示,4月当月我国进口出现两位数的下滑。相比一季度,下滑幅度扩大了9.5个百分点。


白明认为,4月进口走弱确实值得关注,但也要客观看待。应该看到,我国进口的大宗商品中,部分商品4月份价格出现明显波动,其中不乏下滑的商品。


“既要看进口的数量,也要看进口的价钱。”他说,“有些东西进口量没有变化,但价格显著下降,这也会反映到进口额上。”


业内人士认为,没有必要对单月出口反弹与进口走弱反应过度,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总体外贸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必须继续加强稳外贸工作。


截至目前,我国在减税降费、信贷融资、关税保证保险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实招硬招,为广大外贸市场主体增添了动力。


东莞市衡正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疫情后遭遇资金回笼困难等问题。东莞银行通过“支小再贷款”工具,仅一天完成贷款发放,提供了一年期流动资金贷款300万元,利率低至4.55%。“资金迅速缓解生产经营压力,解了燃眉之急。”


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如何稳住外贸基本盘?业内人士认为,要锲而不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危”中求“机”。


海关总署署长倪岳峰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市场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下一步海关将不断充实稳外贸政策“弹药库”,包括力推全产业链保税,不断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通关效率。


业内人士认为,广大外贸市场主体要在开拓新兴市场、转型升级上下更大功夫,同时也可多把眼睛“向内看”,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一步增强我国外贸的韧劲。


(来源:新华网)

复苏的中国 外贸危中寻机转型突围


投资、消费与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疫情在全球蔓延后,国内不少外贸企业的订单被削减,甚至被取消,外贸出口面临严峻考验。海关最新的数据却令人惊讶,4月份的出口同比出现了8.2%的增长,外贸复苏迹象明显。记者调查发现,在逆势增长的数据背后,是不少外贸企业正在借助互联网经济转型,有的已经成功突围。


突围方向一:打造“爆款”电商助力“出口转内销”


目前,京东、淘宝天猫、拼多多等平台都开辟了出口转内销的专区,助力外贸企业拓宽线上销售渠道,已经吸引了超过10万家外贸企业的入场。以京东的京喜平台为例,“出口转内销商家扶持政策”推出以来,已经打造43个万单以上爆款,扶持百万销售量级以上外贸型标杆店铺10个。广东澄海是著名的玩具产业带,受疫情影响,大量外向型玩具厂家损失严重。一家外贸玩具企业,疫情发生后订单跌至冰点,通过参加平台外贸型商家会场等活动,目前公司整体销售情况已经出现明显好转。4月前半个月订单量已经突破3万单,到了4月底订单量已经突破6.5万单。


突围方向二:借助跨境电商直通海外终端客户


海外疫情期间,阿里巴巴的速卖通平台,通过数据洞察海外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帮助商家转型。4月中旬,平台的“宅家消费新需求”专场活动整体成交额突破1亿美元,其中,美国市场成交额月环比增长178%,假发销量翻倍,家电、办公、玩具、珠宝等涨幅均超过了40%。这个“五一”假期,天猫海外更是用3天卖出21万件内衣,来自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的消费者购买最多。


国家层面在积极推进跨境电商在外贸领域的作用。5月6日,国务院发布批复公告,同意在河北雄安新区等46个城市和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目前国家共批准设立了五批共105个跨境电商综试区,更多企业将享受税收等方面的优惠。


突围方向三:借助中欧班列 解决物流难题


浙江省义乌市开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聪表示:今年4月份以来,公司接到了不少订单,公司主打的定制类饰品在欧洲市场反响良好。然而,很多货运航班停运,企业面临发货难题。中欧班列每天都在发车,我们就转变渠道,通过中欧班列把货发出去。运费这一块会比空运优惠50%,时效方面稍微比空运晚7到10天。


与此同时,杭州、上海等华东地区的航空口岸由于国际货运航班减少,不少跨境电商卖家也选择把跨境包裹转至义乌通过“义新欧”中欧班列发往欧洲。


浙江省义乌海关邮件监管科工作人员 宋坚胜:以前来讲,平均每天只有1到2万,在疫情期间,每天跨境电商的商品量是突飞猛进的,基本上维持在每天5万票以上。


去年10月,中欧班列正式开通运输跨境出口包裹业务,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跨境电商企业选择中欧班列运输包裹。据义乌海关统计,今年4月份,义乌跨境出口包裹呈现井喷式增长,当月出口包裹达146.6万票,同比增长867.2%。


义新欧贸易服务集团副总经理 方旭东:班列是接力方式的,人员不用进出,物流接力的运输方式,在疫情期间是最合适的。目前来看,班列已经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运输的主通道作用。


(来源:央视网)

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336亿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仍保持在基本平衡的区间内,经常账户呈现小幅逆差,直接投资持续净流入。


数据上看,2020年一季度,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264亿美元。其中,货物出口4685亿美元,同比下降11%;进口4420亿美元,同比下降2%。2020年一季度,服务贸易逆差470亿美元,同比下降26%。


同时,2020年一季度,直接投资净流入149亿美元,主要是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336亿美元,体现外国投资者在华投资兴业具有长期意愿;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187亿美元,显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平稳有序。


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王春英说,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正在逐步接近或达到正常水平。我国经济展现出巨大韧性,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未来我国国际收支总体平衡的基础依然坚实。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疫情下中企跨境投资机遇不乏 挑战趋升


安永近日发布的《2020年一季度中国海外投资概览》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一季度中企海外投资延续下降趋势,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及宣布的海外并购额分别下降2.8%及78%。其中,海外并购额创十年来单季度最低值。欧洲为最受中企欢迎的海外并购目的地,除非洲外,其他大洲均录得较大降幅。科技、先进制造及医疗保健和生命科学等行业较受中企青睐。


对此,安永中国海外投资业务部全球主管周昭媚表示:“短期内,新冠肺炎疫情仍将持续延缓跨境投资活动,同时发达国家对外商投资实施的监管和审查也更趋严格,投资者将继续保持审慎;中长期疫情将重塑全球竞争格局,各行业加速优胜劣汰,科技对传统行业的颠覆效应逐渐显现,多行业估值面临修正,同时逆全球化态势进一步加剧,跨国企业对于市场多样性及供应链灵活性也将更加看重,未来中企跨境投资机遇与挑战将同时加大。”


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256.8亿美元,同比下降2.8%,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242.2亿美元,同比下降3.9%,主要流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和采矿业领域。一季度中企宣布海外并购总额35亿美元,同比下降78%,创十年以来单季度最低;宣布的并购数量108宗,同比减少21%。受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预计今年中企海外并购将继续放缓。


从行业看,一季度,按交易金额计,科技、媒体和通信行业(TMT)依然最受青睐,占比达37.6%,大幅上涨14.5%;前三大行业TMT,房地产、酒店与建造业和先进制造与运输共占全年总额的70.3%;除房地产、酒店与建造业(主要来自于香港企业的海外并购),医疗保健与生命科学和油气行业录得同比增长外,其他行业宣布的并购金额均大幅下降,消费品和金融服务业下降幅度最大,分别下降98%和96%。按交易数量计,前三大行业TMT、先进制造与运输及消费品行业占总量的53.7%。安永认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信息通信、医疗保健与生命科学、智能制造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迎来发展机遇,预示着未来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高端制造和服务业仍将持续成为未来海外并购的主要聚焦领域。


从区域看,欧洲为一季度中企海外第一大并购目的地,宣布交易金额15.8亿美元,同比下降69.6%,主要投向半导体、石油和天然气及金融服务等行业。荷兰为一季度最受中企青睐的投资国,占欧洲总投资金额的比重超六成,这得益于两笔金额较大的TMT行业收购项目;法国和德国也进入中企海外并购的前十大目标国家之列。随着欧洲收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外商投资审查,预计短期内中企对欧洲投资或进一步放缓。在亚洲,一季度中企宣布的海外并购金额为10.7亿美元,同比下降84.8%,主要投向房地产、教育及先进制造业等行业,总额中超过八成的金额投向了马来西亚和印度。随着未来区域合作增加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动,预计在新冠肺炎疫情缓解后,中企还将加大在亚洲,尤其是东南亚和南亚的投资。中企对北美洲并购持续受到地缘政治风险和外商投资政策阻力带来的影响,一季度中企在北美洲宣布的海外并购金额为5亿美元,同比降72.4%,创十年来单季度最低值;主要投向高科技的软件业、医疗器械以及先进制造业等。目前,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仍在继续落实中,但新冠疫情蔓延增加了两国未来进一步合作的不确定性,中企对美投资短期内或将进一步放缓。


此外,一季度,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553.8亿美元,同比增长9.4%,其中新签1亿美元以上项目114个,比去年增加22个。安永认为,随着疫情在海外蔓延,中企应落实好风险管控措施,全面评估潜在风险,加强跟踪与监管,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


(来源:国际商报)

“五一”线上消费大幅增长 

直播带货成新热点


5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针对“五一”小长假期间电商领域消费情况表示,从商务部大数据监测来看,“五一”期间全国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36.3%,为缓解疫情影响、促进消费回暖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电商领域方面,实际上在消费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有如下特点:


一是市场销售快速增长。各大电商平台推出了形式多样的优惠促销活动,叠加各地发放的惠民消费券,举办专题促销等举措,销售普遍快速增长,部分平台销售增速超过40%。在这期间,商务部还举办了第二届“双品网购节”,参加的大型电商平台达到了115家,实物商品店铺超过30万家,涉及到全品类品牌商品达到10多万个,“五一”小长假的5天,仅“双品网购节”销售就超过了580亿元。


二是消费升级趋势非常明显。绿色、智能、健康类的商品销售红火,特色品牌商品受到热捧,一些电商平台OLED电视、除菌冰箱、母婴洗衣机、净水器等商品销售同比增长3倍以上,一些平台也与中华老字号这些商家联合起来打造专供商品,销售增长达到3倍左右。


三是直播带货成为新热点。“五一”期间,电商直播场次和直播商品数量同比分别增长1倍和4.7倍,北京、上海等地推出了“老字号”的直播专场,开展云逛吃、云探店等活动,扩大老字号品牌影响力,促进市场销售快速回升。“双品网购节”期间,从我们了解情况来看,仅一个直播间就促成交易达到60万单的生意,销售额实现1.4亿元。


四是出口转内销受到关注。各大电商平台纷纷设立外销产品销售专区、专场,集中推荐服装、丝绸、玩具、箱包、瓷器等产品,助力外贸企业拓宽线上销售渠道,对冲外需下滑的影响,在这方面已经吸引了超过10万家外贸企业的入场,有的外贸企业一天销售的商品达到6万件。


(来源:人民网)

浙江攻坚“消费提振战”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压抑许久”的浙江消费市场现状如何?瞄准二季度这一提振消费关键期的浙江将如何发力?8日,在浙江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四十六场)上,浙江省商务厅副厅长张曙明一一作出解答。



浙江整体消费回暖 正快速回归正常轨道


从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消费情况来看,张曙明表示,消费者信心加快恢复,消费活力明显增强,居民消费潜力得到一定程度释放,消费回补态势和新型消费加快发展同时并存,整体消费经济正快速回归正常轨道。他介绍,浙江呈现各类消费加速回暖;本地人消费、本地游特征相当明显;网络消费新业态蓬勃发展和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量足价稳四大特点。


以各类消费加速回暖为例,据该省对9类重点行业(业态)样本企业的调查监测显示,5月1日-5月5日,样本企业日均营业额较4月30日增长65.1%。其中,商场(综合体)日均营业额是节前的4.8倍,超市日均营业额是节前的2.3倍,步行街日均营业额是节前的2.1倍,汽车4S店、批发市场日均营业额均比节前有50%以上的增长,住宿餐饮业日均营业额较节前也有20%以上的增长。


因疫情而特殊的这个五一,浙江本地人消费、本地游特征相当明显。张曙明说,与本地人生活消费密切相关的超市、商场(综合体)、汽车4S店等业类成为五一假期消费的亮点。数据显示,浙江全省超市营业额同比增长10.0%,大型商场(综合体)销售额增长7.9%,汽车销售额增长12.4%。


张曙明对此表示,疫后第一个长假的消费数据充分说明了提振国内消费有潜力、有机会。下一步,浙江将坚定信心、找准着力点、精准施策,力争实现二季度目标任务。记者了解到,具体而言,浙江将从大力促进汽车消费、增加生活必需品质商品供给、加快推进新服务带动新消费、全力提振住宿餐饮消费入手发力。


就促进汽车消费而言,该省将继续保持疫情期间团购优惠、让利促销、送配套服务等活动声势,紧密结合国家政策,借势5月杭州增加2万个小客车指标的利好,持续推动汽车消费回暖。


疫情下,住宿餐饮行业受到极大冲击,全力提振此类消费也被浙江摆在重要位置。据悉,浙江鼓励各地举办旅游节、文化节、美食节等促消费活动,出台优惠力度更大的“定向型”消费券,并向住宿餐饮企业重点倾斜。针对当前昼热夜凉的季节特点,该省还在规定的条件下,放开露天设摊营业限制,允许沿街商铺增加露天经营功能,大力发展夜间经济。


组建消费专班 瞄准二季度大力提振消费


当前,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浙江亦将二季度定为该省提振消费的关键期。


按4月30日浙江省委省政府二季度工作部署会“季目标、月评比、专班干、重激励、争高分”要求,浙江已全面启动消费专班工作,明确由22个省级部门和11个设区市政府组成工作专班,并设立专班办公室、政策协调小组、流通消费小组、文旅消费小组、消费环境小组和统计分析小组,建立统筹协同、定期会商等5大工作机制,梳理17项年度促消费重点工作任务,全力以赴攻坚。


二季度浙江将如何提振消费?张曙明介绍,消费专班将以唱响“浙里来消费”为主线,聚焦提振消费“六大行动”、“消费十件实事”,高水平推进“浙里来消费双万工程”,做好促消费扩内需各项工作。


记者了解到,浙江坚持专班实体运作项目清单管理,落实“一图一表一清单一指数”工作推进机制,强化重点工作清单化管理,并指导各地同步建立消费专班工作机制,紧盯关键目标任务,细化分解落实。


此前,为激发消费活力,浙江出台系列惠企政策。对此,该省将加快推动政策落地,并支持各地更大力度发放消费券,提振文化、旅游、住宿、餐饮等重点领域消费。对于消费促进活动,浙江也将继续推进实施。张曙明透露,预计上半年浙江全省举办各类促消费活动300场,发动企业10000家以上。


大力实施数字生活新服务行动亦是该省消费专班的重点工作之一。张曙明表示,浙江将继续推进“网上菜场”、“网上餐厅”、“网上超市”等六个网上300余个项目,畅通物流最后“一公里”,培育“仓储+配送”一体化、“订单末端”配送等20个示范项目,逐步形成数字生活新服务生态体系。


此外,浙江大力支持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上半年将举办50场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云上、线下对接会。同时,组织外贸企业前往全国各地参加专业性展会,引导外贸企业与国内大型电商平台加强合作,线上线下同步开拓优质出口产品的国内市场。 


(来源:中国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微信公众平台所发表内容注明来源的,版权归原出处所有(无法查证版权的或未注明出处的均来源于网络搜集)。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精彩推荐 



福建省商务厅领导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第一场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答记者问

【瞭望】商务热点信息(第85期)

【“全闽乐购”分系列①】企业让利促消费


编辑 | 庄晓婷

审校 | 陈德提

供稿 | 福建省对外经济贸易研究所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