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为米兔求真相?从一起强奸指控风波说起

吕频 回声Huisheng 2021-01-12
(本文用“米兔”泛指当下反对以性暴力为核心的青年女权运动。

最近微博上最高光的女权相关事件是一起强奸指控及其之后的反转反转再反转。在所有米兔指控中绝无仅有的是,事件中的女方梁颖,在事件发酵仅仅几天之后、网络情绪仍在汹涌之际,却戏剧性地公开发表道歉声明,声称对其前男友罗冠军的强奸指控是由于“双方没有处理好分手事宜”所导致的“网上曝光”冤枉事件。


也许这并不是结局,甚至我认为这不应该是结局。尽管我认为这一事件已经受到太多的过度审视,可能本来就不应该成为一个公共事件,然而在其已经成为公共事件的前提下,我却认为,在并未对事件的前因后果及种种争议细节做出真正交代,就以这样不清不楚的方式收束,是不负责任、无理和有害的。在这一点上,我并不会归咎于梁颖,曾经充满斗志并且计划远大(她曾期待和自己的律师一起由此出名,并且开拓法律从业之路)的她,却向罗和全网甘心低头,匆忙道歉收场,必定另有不得已的隐情。

当我通过我的微博账号@吕频 指出梁颖的强奸指控不实,这一判断和她的道歉并没有太多关系,而是基于公布在微博的一系列双方说辞、相关佐证以及网友分析所做出的。然而,一些女权网友对事件的看法和我并不相同,她们认为,梁颖有夸张和失实,但强奸【应该】发生过,就在梁所指控的,她和罗第一次发生性关系的那晚。

我是否应该尊重这些网友的看法?我应该怎么基于女权主义理解彼此间看法的差异?而在这个真实而困难的世界里,这种理解又怎么回应到对米兔理念的坚持?这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动机。我会分析梁颖的控诉文本细节,探究她为何能成功发起这么大声势的网络暴力——我为这样使用这个词而向女权主义道歉。但我真正的重点是:由此认知米兔式的文本密码和它总能调动广大女权网友集体愤怒的机制,以及,借鉴此前北美女权微信群网暴事件给我的教训,谈谈这种文本被熟练假仿的风险

01

强奸“罗生门”?米兔不会满意的结论

 


(了解事件始末的读者可以直达第二部分。)

8月底,在努力发了几个月的微博之后,去年毕业的女大学生,23岁的梁颖,以一篇小作文《爱你,才要强暴你》得到40万次的转发。通过该小作文和其它一系列的微博,梁颖控诉,2019年6月,她在重庆读书期间被追求者罗冠军哄骗入住酒店,在房中遭遇罗暴力强奸。她不情愿地与罗建立恋爱关系,在数月间持续遭受罗的强奸和性羞辱,直到她怀孕堕胎后被抛弃。而且,这个罗还是一名惯犯,曾经嫖娼、约炮、染有性病,还曾经强奸同学和多名女同事。


向上滑动阅览


梁颖的长文《爱你,才要强暴你》
 
然而很快,随着罗冠军和他的姐姐发布回应,再加网友强大的侦探与推理,梁颖的控诉被指出诸多不实,包括:

他们两人是通过一个名为“寻找灵魂伴侣”的软件结识,在第一次发生性关系前有一起外出游玩,并买了情侣装——对当时是否已经明确恋爱关系,双方说法不一,但看来并非罗单方面追求纠缠。

梁声称双方第一次发生性关系是罗有预谋的强暴,而她事先懵然无知,然而事发当晚罗所订的酒店是一家情趣酒店,装潢香艳,很难相信梁颖如她所自称的,在进入房间之前完全不知道罗计划和她发生性关系。

梁说被强奸后躺了两天,聊天记录却显示那时她已经开始和罗的姐姐亲密聊天,认可与罗恋爱。而在她声称自己备受凌辱、只是“强颜欢笑”的恋爱期间,她在朋友圈不止一次秀恩爱,还在微博抱怨男方性能力不能满足自己。

她说自己因为怕包括学校宿管阿姨和自己的父母的其他人发现罗的存在,被迫到罗的住处满足罗的性欲,甚至还曾为了避免罗到她父母家找她而从江西飞回重庆。然而回避罗应该是有其他办法的,而且为何连宿管都不能见到罗呢?

她说自己在病中被罗又一次强奸而怀孕,被迫做了堕胎手术,然而,关于堕胎前后情节的描述相当戏剧性且自相矛盾,不合常理,因此招致巨大怀疑。梁后来的解释是她精神恍惚,产生幻觉,因此才在微博上写下那些自相矛盾之辞。尽管罗的态度是相信怀孕堕胎有其事并曾为此付给她一万元,但许多网友却认为这一情节并不可靠。

另一方面,罗在回应中强调,双方交往中从来没有强奸,并且还一起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恋爱时光,甚至很快开始谈婚论嫁,筹划将来。但由于女方要求将来到江西一起生活,房子加名、给高额彩礼等等,他无法满足,挽回未果而分手。他也否认自己曾经强奸其他女性,说自己在梁的强求下违心写下承认曾嫖娼的保证书。罗还声称,女方持续数月的投诉控告,导致他付出巨大代价,丢了工作,三次搬家,被迫离开重庆,全家都被人肉网暴,遭遇“社会性死亡”等等。



向上滑动阅览


罗冠军对梁控诉的回应
 
在双方各自发布的录音里,分别有这样的一些对话:

女:你说你不会碰我我才跟你去房间,为什么你要提前去买安全套?
男:这是男女相处的小心机。
女:我说我好疼求你停下来你为什么不停?是不是我躲到卫生间里你把我拖出来?
男:如果是强奸,你为什么还要了第二次?
女:……

在事件爆发之时,罗已经对梁提起了民事(和刑事?)起诉,而梁已向重庆警方多次要求强奸立案,双方均请了律师。事件发酵最初,几乎所有发言的女权网友,都是对梁颖深切同情支持,对罗强烈鞭挞。然而,随着更多信息被披露和挖掘,梁颖的公信力大跌,最终网友态度分化,有人转而极度痛恨她说谎造假,并指责她会让真正的受害者发声艰难;有人仍然无条件支持梁的指控并且继续痛斥社会对女性受害者的苛刻;有人相信梁有不实但那第一次性关系确是约会强奸——如前所述,这是我最重视的一种观点。

大家都经历了很多心理的冲击,惊骇,愤怒,悲哀,失望,迷茫……此刻大概也都在试图重新整合自己的认知。

“罗生门,”有人说。“只是‘他说’对‘她说’,”有人说。然而,这不是能令人满意的结论。米兔不就是试图穿透性暴力的迷障,重建因男权对暴力的合法化和对女性的迫害而无法呈现的真相吗?

02

一个刻意文本和一次成功的情感动员

 


我也曾花了很多时间对比、探究,试图了解在这两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而后,我对梁颖刻意的谎言感到愤怒,并且痛心米兔已经开始被像她这样的个性极端、工于情感操控的以正义之名谋私利者所利用。然而进一步地, 我又意识到,自己过于执着于对梁颖的品格判断,而只靠那些网络言语,这注定是非常主观的

我意识到,即使是一个完全在网上摊开的公共事件,人们所获得的信息和对信息所做的解读,在信息的空白和连接处投射的经验、想象和期待,都不可能一样,注定人言言殊

比如,罗说“如果是强奸,你为什么还要第二次”,其中的“要第二次”具体指的是什么?而梁颖的随即沉默,又意味着什么?是心虚、压抑,还是另有他意?不知道,只能各做理解。

没有人能看完所有的信息而保证不遗漏、不误读,没有人能只通过网上的片段就完全还原曾经发生的客观事实。

更何况,对同一事件,即使是当事亲历者,也会有不同的理解。

“边缘文本”,我想到了这个词。我要转而细读和解构梁颖同学的手法,并破译她如何通过嫁接米兔而将一个无名故事放大到整个网络

梁颖所提供的是一个边缘文本,它搭建在多重当今青年女权大众的共识——注意我并没有说女权者的共识就一定是女权性的——之上,并且强有力地诉诸对这个群体的情感动员。它刻意召唤了女权者对米兔经典故事的记忆,并且通过对这些故事的公然高仿建立其受害叙事,并因此一度躲过了对其细节的校核;它将个别的男女恩怨投注到性别不平等的模板之中,于是如愿磨平所有恩怨成分,完全把自己上升和改写成了一场正义之战

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文本,我从“边缘人格”这个词里借用“边缘”一词来形容它,是想说,虽然对我这样很在意真假的观众来说,它的刻意虚假已经超出了可容忍的范围,但要实质性地判断具体有多少真多少假,是非常困难的,甚至可以说在网络上是基本不可能的。或者换一种说法:由一个不诚实的文本提供的描述,想做出可靠的事实还原,基本就不可能(当然我绝不是说罗冠军就诚实可信,虽然他在信息极其缺乏的情况下提供了一些可对照的说法和一些反证)。

梁颖所依傍的社会条件,是亲密关系中的强奸和性别霸凌比比皆是,女权者越来越认识到这些现象的普遍性,也越来越理解陷入其中女性的困局。在对制度内解决非常不看好的现如今,支持网络发声被女权者当成了非常重要、应该参加的集体斗争,并且强烈反对通过苛责女性的行为和言辞来压制她们。

而对梁颖来说,她捕捉到的苗头就是:现在网上没人在乎证据。因此,经过几个月的打磨之后,她托出了一个比较有系统的故事,这个故事里包含着所有女权者必须愤怒和同情的因素:男人的暴力、堕落和无耻,女人的羞耻、压抑和扭曲。而且,作为最能理解她的人,支持成了责任

不在乎证据是因为她们被唤起了强烈的情感共鸣,而这种共鸣的根源是女权意识的提升,还因为:她们反对苛责受害者,当然自己更不会那么做;大家都觉得要尽快发出去,造成声势,尽一份力,在如今险恶的环境下,不能犹豫,不能怀疑,表态要坚决坚定。

于是,这个真的没有提供任何证据的文本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虽然也有人从一开始就觉得这是有问题的——持续这么长时间的性暴力和畸形关系,不可能任何痕迹都留不下。

(甚至有人问,米兔为什么还要讲证据。如果将“证据”狭义理解为男权门槛和范围下的证据,那样的规则当然是我们要打破的,但这不等于米兔指控不接受基于“理性女人”的真实性检验。否则米兔是什么,是作文比赛吗?)

而梁的文本中又很巧妙地调用了房思琪,解释了为什么她能从被强奸发展成恋爱。

“因为他一直在强调他是因为太爱我了才这么做的,我当时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受伤害,等我明白自己受到怎样的伤害的时候,自尊心又不允许自己向他人倾诉,更不想把自己置于受害者的地位。从小到大好强惯了,绝不允许自己身上有这样的污点。为了安慰自己不是被强暴的,答应跟他在一起,这样好像就没有那么脏了。他说我没谈过恋爱不懂事,其他男生追女生也是这样做的,慢慢地,我也分不清这到底是强奸还是爱了。”

这几乎是直接COSPLAY照搬房思琪。房思琪的故事深刻洞察并使中国女权者理解了受害者在性与爱中的屈从与扭曲,然而要注意的是,房思琪的困境来自未成年人遭遇的权势性侵,并非同龄男女之间的纠葛。当然现实生活中由不情愿的性关系而展开恋爱的也并不少见,然而,这种现象中情感与欲望的纠结,比房思琪要复杂得多。要知道,房思琪说的那种自我强迫的爱,是为了“活下去”而做的最底线挣扎——“我原谅了他,这样我才能活下去”,而秀着恩爱的梁颖可不是

类比房思琪的另外一重功能就是暗示:梁颖是不能为她在这段关系中的作为负责的,而这也是她的一贯基调。她很多次表示自己是被迫的,被动的,以及无能的,无知的,过度恐惧的,精神恍惚的……而增加同情分,或者自我正当化。受女权主义的教育让我在很多时候深切理解女性种种难以言说的身心困境,然而另一方面,确实有时候,我也感到有些能很好操作社会性别规范的女性,很善于利用性别化的“弱者的武器”,通过无休止、过度的示弱卖惨来博得利益和逃避责任。而另一些女性,则习焉不察地,却几乎是强迫性地,坚持要从弱者的位置定义自己和与他人的关系。

对女性弱势的体谅是否要有边界,我的答案是有。这种体谅应该与她的社会资源状况相匹配,也要看她身处的情境和对手、权力关系;而且这种体谅并不能脱离具体的事实。以及,我还相信女权主义的赋权每一个女性都可以比她自以为的弱势更强一点点。谅解和赋权这两种角度的并举非常重要,否则要小心女权话语退化成从另一个角度默认甚至强化性别不平等和社会性别规范。

而梁颖所调动的另外一些情感,就和女权没什么关系,甚至是反女权的,这其中比较明显的节奏就是恐性反渣男。梁颖承认自己深受贞操观的影响,但她只以此解释自己为何跟罗谈起了恋爱。其实受贞操观影响的女性是恐性的,除了很难离开一个性伙伴之外,她们还没办法对性表示积极同意,将性视为男性一方的欲望满足并拒绝承认自己的欲望和乐趣;以及,她们会为失贞而要价。这些都可以用来理解梁颖的一些做法,比如她强烈指责和苦苦追究罗冠军曾经嫖娼、约炮。反渣男其实也是女性基于社会性别制度发起的控制之战,其诉求是要男人在传统社会性别规范下履行道德责任,对女人“负责”。恐性和反渣男都可能与女权话语混淆或者被包裹,很多时候并不那么容易分辨,例如,如果你指责一个男人“玩弄女性的情感”,是在指责他对女性情感剥削呢,还是指他不为女性的贞操/姻期待买单?

梁颖开始回避,后来没有否认的,是她和罗分手的直接原因,并不是怀孕被抛弃,而是无法就婚姻计划达成共识,她提出的一些直接的要价——包括十三万彩礼——被罗冠军拒绝。虽然在目前的性别不平等之下,我不简单认为女性就婚姻要价是错的或不光彩的,但这也不是应受女权主义维护的权利——女权主义不是鼓励在现制度下的性别战争
 

03

女权所求真相,或许并不就在那里


 

梁颖失望,感到被辜负,也耿耿于自己就这样失去了贞操,于是她决定让罗冠军付出代价。她回想交往的260天,有一些记忆被重新唤起,就是那第一次性关系,她并不那么情愿,也许是半推半就,也许比那更严重,总之曾经感到自己不被尊重甚至受伤害。但是她知道,说自己是半推半就,不会在网上激起水花,达不到报复罗的目的。于是她决定夸张一下自己的遭遇,推出一个半真半假的故事。是这样吗?

我不是柯南。在这里我还是想重复前面说过的,就一个不诚实的文本,就一个双方都不太可信的对话,去固定背后的真相,是不可能的。

可以肯定的是,从3月到8月,梁颖一直在学习,在实验、不断揣摩、改写、尝试了解怎样讲故事才能被接受和关注。不管投入与当真与否,她最终非常好地效仿了米兔、房思琪、早先的米兔发声者,和女权主义。她成功了,然而舆论规模超出控制,招来了反噬,更危险的是还可能被寻衅滋事……“操作”被迫收场。

此刻,梁颖一定又是非常痛苦,恐惧,而且非常不甘心吧,但再也没有办法表达(我没有分析罗冠军,因为我对秉承普遍之恶的渺小男人的内在真没什么兴趣)。

我意识到,女权主义者所宣传的,必然存在可以通过女权视角获取的(另类)真相,可能并不如米兔所相信的那样黑白分明。也许梁和罗在那个晚上,对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的感受和记忆,始终就是不一样的。这非常有可能不是吗?所以即使给他们测谎,即使调出全部聊天记录,可能也没用。在一个远未被女权主义烛照的领域,人们许多的身体和心理感受还处在无法表达、无法沟通的无界限无规则状态,所谓“不情愿性关系”,或许目前只能留在暧昧纠结之中。无论男女,这些人的言行都有太多经不起女权主义考察之处,但另一方面,如果脱离他们作为小人物生活在这个社会环境下的局限,而对任何一方过度追究,都有残忍和不公正的危险。性的积极同意,对法律来说是奢侈,如果互动的双方中有任何一方不懂得负责任、有界限,以及感受到赋权的必要性,在实践当中就也可能是奢侈的。

我为梁颖收到20万条私信而遗憾,她担不起这样的信任。发信的人没有任何错误,只能说,太多女性的痛苦和愤怒已然被激发,却没有出路。我还看到这两个无名青年之间的纠葛,已经被无限审视,过度消费。可悲的是,高墙之下,那些网络大号,已经开始两边吃瓜,大恰米兔流量了,这是米兔不能承受之重。

我为米兔而忧虑,不是因为它将失去什么公信力(如果有人因此而更倾向于怀疑女性受害者的诉说,那是他们自己本来就有毛病,找反女权的借口总会有的),而是我不想用“偶然单一事件”来淡化这件事。我们不能再回避米兔被利用和劫持的问题,对此问题我作为一个刚刚被一个假冒性骚扰受害者诬陷的受害者是有发言权的。而且,一个常理是,米兔的规模已经达到这样的程度,这场运动以及女权社群的内部和附近,也必然是什么人都有。

我希望米兔是一场丰富而深刻的运动,和我赞美它的勇敢与尖锐一样,我必须写下这些。不是说”停下来反思吧!”而是说,我们必须承认,无论是理想主义、对斗争的渴望,还是对女权主义的忠诚,都不能让我们脱离这个真实而困难的世界,保证我们明察秋毫。
 


编辑| 李合子



回声计划

属于女人的时代之声


ID:huishengproject

留言功能暂未开通。如果有特别想和我说的话或者联络需求,请在公号主页下方的留言框直接发送消息。

联络邮箱:huishengproject@gmail.com


往期文章精选

反家暴法实施四周年:平均每五天仍至少有三名妇女因家暴致死

2020年,我们如何度过妇女节

遭遇家庭暴力,您有这20项权利可以行使

工作场所容易发生骚扰吗?用这12个风险因素测一测

什么政策能让女人“乖乖”去生孩子?

中国女性与计划生育:不要沉默的告别

应对气候变化,来看看这些女性都做了什么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